【防災都更與合作經濟下的都市更新計畫】
「防災都更」與「合作經濟」一直是呂秀蓮在都是更新計畫中的重要訴求,除了創造誘因、簡易便行外,亦可充分發揮社區治理的精神
#防災都更簡易便行
老舊房屋如能整建維護,包括結構補強及外牆拉皮,應先進行,否則就要依「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加速重建或進行簡易都更。防災都更的好處是,簡化程序,降低門檻,並給予獎勵補助,未來將加速重建,打造樂齡住宅。獎勵辦法包括容積獎勵、放寬建蔽率及高度管制,並能減免各種賦稅。加速危老建築重建亦可因此增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發展。
#以合作經濟模式啟動都市更新
郝龍斌市長曾表示,可運用容積率來獎勵都更,柯文哲市長也說要加速都更,就必須提高都市更新誘因。事實上,因為建商貪婪,以及少數住戶貪求更高的容積分配,而引起建商與住戶間、以及住戶彼此間的相互競逐利益,大家計較太多,且彼此失去信任,最後成為零和困局。
要解決台北的都更困局,應該從改變社區文化著手,「合作經濟模式」是非常值得參考的概念,它是一種強調社會團結的制度,以合作、互助為原則建立「社區經濟共同體」。具體的作法是成立非營利組織的住宅合作社,居民共同出資、並參與規劃、營建以及分配決策,公平分配都更利潤。
合作經濟模式實施公平互惠分配制度,取代資源爭奪心態,而參與式民主的決策機制也能夠揭露資訊,化解猜忌,啟動人與人之間良善互動的正向循環。
在合作經濟模式下居民共同討論社區的住宅改建、街區再生及景觀美化,並延伸到文化保存、社區產業,以及社會性需求的公共空間,比如托育中心、長照設施等,以整體性觀點打造社區再生工程,「共善」成為可能。
#住宅合作社發展方案
2001年聯合國通過「創造合作社發展有利環境準則」,肯定「合作社經濟模式」可以修補資本主義自由經濟所造成的社會問題,是實現社會福利經濟的最溫和手段,尤其為推動住宅合作社政策,實現居者有其屋的理想。
「住宅合作社」是由一群有生活理念共同需求的國民,以共同「出資、利用、經營、分配」而組成「人的結合」組織,依民主原則、透明化經營,集體尋找開發產權,形成自助、互助而多元的住宅形態,如社會福利型住宅、女性住宅、青年創業住宅、運動型住宅、藝術家住宅、跨世代家庭共居… 等自用、公用住宅服務。依照《合作社法》管理,住宅合作社是一種讓國民參與生活空間的經濟開發活動,扮演社區與政府的窗口,是社區福利輸送與生活經濟促進者。
Search
住宅合作社發展方案 在 台中市友善住宅公用合作社| 台中友宅社今年度第二場社員教育 ... 的推薦與評價
本次論壇著眼合作社的健全發展,從勞動及住宅議題出發,讓實務工作者及大眾清楚合作社經濟民主的特質。以發揮合作社真正的價值!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