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母公園的跑酷場吵得沸沸揚揚
所以用跑酷訓練5-6年的經驗分享我的觀點,並大略敘述跑酷是什麼,希望方便大家溝通。
跑酷是所有族群,不分性別、老少都能參與的運動。
其訓練目標是
『在安全的前提下,找到和環境、障礙物互動的方法
並且透過訓練,讓我們有能力用對當下的自己來說,最安全有效率的方法在a點和b點間移動。』
只要符合這個概念,無論訓練強度、難度高低,廣義來說,就算不會我們練習過的「跑酷動作」,都能稱作跑酷。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學習風險管控,明白和環境互動時的潛在風險以及預防傷害方式。
我們可以要求小孩不要進跑酷公園玩耍練習,但始終無法關他一輩子。回憶起我的童年時光,最喜歡玩的遊戲是和學校男生們比賽誰能從最高的樓梯跳下來;會去爬樹、鞦韆盪得很高很高,再從鞦韆跳下來。下課時間在單槓上爬來爬去。當時沒人教我,我想到什麼,同學做什麼都直接跟著嘗試,也有同學下課短短十分鐘的休息時間從欄杆墜落送醫,回過頭來看,真的沒有比較安全。
與其試圖目光緊盯孩子一輩子,不如教導他們何謂風險、何謂評估,還有該怎麼控制與使用自己的身體。
「禁止」永遠是最簡單、暴力、易於執行的。
但我想,我們可以擁有的不只是簡單。我們能教育、學習、選擇、判斷、挑戰,失敗和練習面對失敗。不只跑酷,任何事情經由反覆的嘗試和改善,才得以擁抱世界,才有機會越來越好。
--------------------------
而以下分別簡述對應場地使用、身體素質、心裡狀態這三點時,我們會有的考量或方法,也非常歡迎所有跑酷人們的修正與補充說明。
評估的層面對應到場地使用時:
在使用以前摸過材質,確認是否足夠止滑;檢查牆面,看上頭是否有釘子等尖銳物;更進一步確認障礙物彼此之間的距離,如果想跳的石階後面不遠處有其他東西,是否失敗時有能力避開,或是否有足夠的把握確保成功?
在跑酷區移動前,就跟過馬路一樣,需要先環顧四周,甚至觀察每個人的表情眼神,確認是否有人正準備做挑戰,避免移動過程中衝撞。仔細觀察訓練經驗豐富的跑酷人,就會發現我們做動作之前一定先看有沒有人會經過自己的路線,並互相溝通禮讓。
對應到身體素質時:
肌腱、韌帶、肌肉等軟組織是否有足夠的強度接受這個動作的衝擊,如果不行的話,就需降低動作難度到自己身體可以承擔的範圍。若有疼痛的狀況產生,即時尋求復健科、自費物理治療師等醫療端協助,或是請專業的肌力與體能教練指導。
例如光是一個深蹲,就能產出非常多問題,為什麼跑酷要練深蹲?深蹲時膝蓋能不能超過腳尖?膝蓋是否內夾?為什麼可以或是不能內夾?若無法控制是否內夾,該從什麼肌群的控制或活動度開始改善?如果一個人連平緩無負重的深蹲都做不好,他的落地會安全嗎?
跑酷的跳躍,不見得要跳過一棟大樓才能稱作跑酷,可以在障礙物上跳兩公尺遠,也能在平地練習跳30公分遠。從一階高的階梯跳到地面的落地衝擊和技巧,跟平地往前跳的也都不同,也有相對應的體能訓練可以操作。
至於心裡層次:
首先最重要的是瞭解自己願意為這項運動承擔多少風險。就像購買金融商品以前,會基於願意承擔的風險,和自己握有的籌碼等綜合評估後,再去做資產分配一樣。
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跑酷很危險?因為他們看到的影片大都是運動員等級,為了獲得運動表現所承擔的風險本來就相對一般族群來得高,也投入更多資源,讓自己以對他來說,較低的風險完成一般人覺得困難的挑戰。
再來,瞭解自己訓練時會不會因情緒影響動作品質,同樣的距離,站在一公尺高的障礙物,和平地跳時的緊張度肯定不同。
太害怕的時候,先降低高度練習,或是先請人幫忙確保、放置軟墊等,都是循序漸進練習的方法。
所有事情都有學習的方法,我們可以向其靠攏,拆解分析,當然也能直接避開這個風險,拒絕進入經過專業人士設計過的公園跑酷區,也是選擇的一種。
但若單純覺得危險,讓此區域拆除封鎖,而減少了多瞭解一項運動、並教育孩子們評估風險的好機會;導致其他想如此教育孩子的家長少了一個適宜的場域 ;想豐富訓練的跑酷玩家缺乏練習場地。我會覺得非常可惜。
#我支持天母公園跑酷場
#請大家加入連署並分享出去
何謂性別暴力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花漾女子》:我被侵犯,為什麼沒人願意相信我】
前幾天看了一部片,很有感,直接推薦大家可以去看看。
近年 #MeToo 運動延燒全球、名人性騷擾層出不窮,讓我們清楚見到性別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身為一名「女性」在日常必須面對的萬般難堪處境,以及必須強逼自己照單全收的窘迫。
一旦發生和名人政要有關的性騷事件,爬梳網友留言,我就已經見到不少光怪陸離的現象。
我見到有人以一種諄諄教誨姿態,希望後輩們將他人對自己的身體、語言冒犯全部視為「成長養分」,盡量用虛與委蛇的文弱姿態取代出聲反擊和用力抗爭。
我見到有人則聲稱,一個女人如果穿著性感、平常都在大方談性,那麼就別怪被侵犯的時候不被外界相信。
我還見到有女性不當一回事地笑說,好險好險,這種事情沒有發生在我身上,我長這樣誰要騷擾我?我在想,能說出這種話的女人們或許從未思考,此般論調帶有默許「長得比較性感(漂亮)就可以被騷擾」的價值觀。
見到這些人大書特書如此不合時宜的論點,恍惚以為自己穿越回到女德班。
/
無獨有偶,好萊塢最近一部電影《#花漾女子》就是在探討類似概念,同樣是關於「被害者聲稱自己遭遇騷擾,卻不被外界接住」的故事,然而戲如人生,電影劇情和 #MeToo 風暴一樣,殘酷且血淋淋。
電影《花漾女子》入圍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劇本等四項大獎,即將在 3 月 5 日上映。
- 以下將涉及劇情討論,在乎被暴雷就看到這邊吧 -
《花漾女子》開宗明義就是一個復仇故事。
女主角「凱西」從小到大一起玩樂的閨密「妮娜」,某次因喝醉酒遭到學校男同學侵犯,事後妮娜斷片不記得、無法即時蒐集到證據,但她依舊選擇勇敢抗爭。
只不過,妮娜的經歷非但沒有被外界接住,反被同學訕笑、校方揣測、律師威脅,最終不堪屈辱自殺。為幫好友妮娜報仇,女主角凱西遂展開她的復仇大計,初衷即是希望該起事件的「每個加害者們」都能清楚意識到他們的錯誤。
觀眾將從女主角凱西的視角出發,步步揭開一名女性遭受性暴力時會面臨到的各種壓力,舉凡男方加害者逃避面對、找一堆藉口就是不道歉,陌生人隨意檢討被害者的風氣,還有最根本的「好女孩與壞女孩」二元對立,層層堆疊出父權社會的完整樣貌。
我喜歡電影透過凱西的復仇路線,讓我們有機會看到每個加害者的「解釋」。
沒有同理心的高中校花,直言妮娜自己選擇在派對上喝醉,就不要怪別的男人把她「撿屍」。
女校長為了學校名譽選擇不聲張,用一句「無罪推定」要求妮娜息事寧人,反指妮娜方「隨意指控男同學,男生的前程就被毀了」,絲毫沒想過身心受創的妮娜,難道她的人生就沒有「被毀」嗎?
另外,加害者律師為營造妮娜的「壞女孩」形象,拚命搜集女方平常穿很辣、喜歡喝酒的種種訊息和照片,竭盡所能向法官洗腦妮娜「疑似行為不檢」,以理性姿態污衊妮娜和男同學僅是兩情相悅,讓妮娜受到二次傷害。
/
從每個「隱形加害者」的立場裡,觀眾會清楚發現許多父權遺毒早已經深深刻進每個人的腦海,連他們都沒有意識到盲點:一個女性喝醉酒、穿著很辣、性格反叛,並不代表她的身體就可以肆意被他人侵犯。
瀏覽國外影評,很多影評人對於《花漾女子》的結局感到驚呆,認為這種結局超乎預期、令人不可思議。
可事實上,拉到現實生活來看,這種結局很常見的,光看 #MeToo 運動中受害女性們所遭受到的對待就可略知一二。
當然我很渴望藉由《花漾少女》的上映,讓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這種「荒唐結局」應該被打破,不然接下來遭遇到這種事情的,很可能就是你的女兒,你的兒子,或者是你自己。
有些人就是不明白,現在是 2021 年水瓶時代,與其教導女性要懂得一笑而過、做個縱容加害者的大器之人,我們反而更需要推廣的是:如何讓其他人懂得尊重另外一個人的身體自主權,做一個不輕易冒犯別人、尊重他人個體界線的現代智人。
一昧要求受害者將「被侵犯」視為成長養分,這種天寶年間的陳舊觀念應該被打倒,現今重點應該要「顛倒」過來:
真正需要「成長」的從來就不是受害者,而是毫無病識感的加害者,他們的大腦應該汰舊換新,徹底明白何謂「尊重」二字。
當一個人明顯感到到自己身體、心靈被冒犯時,選擇勇敢說出他的經驗和感受,其他人本來就是要抱持理解態度去接收;另一位被指控的人,他也必須明白自己沒有拿捏好對方界線這件事,大方向當事者坦然道歉即可。
畢竟不分男女,我們一定都有過不曉得朋友底線的時候,無論身體還是心理。
/
我曾經和一位男生好友含蓄提過,為什麼他老是對我講黃色笑話?
該名男生好友立刻反應過來,當場向我道歉,表示自己是開玩笑,他對每個要好的朋友都是這樣,如果我真心感到不舒服,他向我誠摯地說對不起。
正因感受到朋友的誠懇與歉意,我和他至今仍是好友。
我想說的是:撇開性暴力來論,關於界線上的冒犯,有時候一句道歉,不代表非得與「犯罪」畫上等號,而是你清楚知道「對方的界線」在哪裡。
回到《花漾女子》的女主角凱西,觀眾看到後來就會發覺,她最渴望的從來就不是法律制裁,而是每個加害者能夠找回病識感、願意對已逝閨密妮娜發自內心地說一句「對不起」。
飾演女主角的演員凱莉墨里根受訪時說,《花漾女子》的主題就是討論現實環境對於女性種種不合理的期待與規範。
舊時代可以拿女性身體當作嘲弄話題,不代表新時代就可以;舊時代可以不經過他人同意就隨意觸碰女性,不代表新時代就應該。
當你沒有尊重對方的界線,難道不該和對方說一句道歉嗎?
Universal Pictures
何謂性別暴力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校不教,將來就讓社會人士幫你教!您還覺得性平教育不重要?#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何謂:【強暴玩笑】
最關心男性受害者的男權主義者(MRA)表示:……。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23402807799792&id=584986081641475
【身為男人你該怎麼做】
#男人反性別暴力
#男人反性別歧視
#說好的國際觀呢?#VMen #用創意鼓勵發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72816959525048&id=584986081641475
一點也不好笑。
我花了很長時間製作這個視頻。原因顯而易見。
這並非有趣,ta讓我啞口無言。針對這個問題,我一直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直到現在。
感謝親愛的艾琳直言不諱!我認為這也將激勵全世界數百萬人站出來替自己說話。
何謂性別暴力 在 數位女力聯盟WIDI - 【你知道甚麼是「#數位性別暴力」嗎?】... 的推薦與評價
數位女力聯盟WIDI's post · 1. 基於性別的隱私權侵害:人肉搜索及Doxxing、數位跟 蹤騷擾、以科技形式妨害隱私秘密、非法入侵或竊取他 · 2. 基於性別的仇恨言論與行為:非 ... ... <看更多>
何謂性別暴力 在 EP10 數位性別暴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週二精選ep10-預防數位 性別暴力 科技越來越發達,網路也可能成為犯罪工具 什麼是數位 性別暴力 ❓要如何判斷自己遭遇數位 性別暴力 ❓#數位 性別暴力 有10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