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重貼
當年我指出交易費用夠高下,民主與獨裁的效果是一樣的。
如今2021年看蔡英文政府怎麼罔顧人命地怠惰準備疫苗與抗疫,如何行政阻擾民間自救自購疫苗。
果然是又一印證。
——————————
2018-07-07
當交易費用夠高或夠低下,民主體制與獨裁體制其實毫無差異。
只有對民主認識十分膚淺者,才會誤以為民主可以保障自由與產權,也才會高舉民主而毫無反思。
蔡英文政府就是典型負面教材。
明明支持核能民意超過5成,也明明有許多民意反對送出核四廠燃料棒,這個政府依然可以罔顧台灣能源供給安全地搞非核家園與多此一舉地耗費鉅資送出燃料棒。
同樣的,明明經過司法權三審定讞的死刑犯,行政權竟然可以凌駕其上,以「行政怠惰不執行」來達到拒絕執行死刑之目的。還有臉宣稱「台灣需要高度共識方可執行死刑」。
什麼時候刑法有關死刑的執行之規定,還必須滿足這個「民意高度共識」要件?還請陳菊拿出法條來。
那要不要乾脆每個死刑犯執行與否都拿出來公投算了?想當然耳選務機關走狗也會技術性阻擋;甚至公投過關,民進黨政府也是翻臉不認帳。畢竟「說一套做一套」和「雙重標準」已經是民進黨烙印於身的知名商標。
民意不過是民進黨政府遂行政客目的與利益的搪塞之詞,猶如尿盆,想到就拿出來用用,不需要又塞回床底下。
PS 補充:何謂交易費用高低?
這問題很大也複雜,我簡單回答:
1. 交易費用(transaction costs)其實應該看做「制度的費用(institutional costs)」,也就是某種制度運行本身所需要的成本。
2. 假設交易費用非常低近乎於零,則不管任何制度都能快速、有效率、無錯誤地平滑運行。這是說所有人的需求都能即時得到剛剛好的滿足,比如你剛想吃碗餛飩麵,瞬間就出現在你眼前,而且正好是你要的溫度、口味、份量。如果世界如此美好,那我們根本不需要市場或任何他種資源分配制度。反之,妳也可以想成:交易費用夠低,是市場經濟或共產制度、是民主投票亦或獨裁政治,效果都是一樣。
3.假設交易費用很高,所有人的需求都很難得到滿足,任何制度運行都緩慢、無效率、高錯誤率,則民主制度跟獨裁制度下都可以出現大規模饑荒戰亂,而歷史也證明的確如此。
台灣這些政客,瞎扯民意,法律也是有利於己才遵守、不利於己裝死,甚至圈養一堆走狗扭曲解釋憲法、法律等等行徑,都是在提高制度運行的費用。令人可恥。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239445
https://www.facebook.com/519254758139571/posts/1845871282144572/?d=n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何謂 市場經濟 在 許文昌 Man-che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典型中國特色,憑領導喜好唔用腦,拆掉特色老招牌又重建新貨。
【北京再整改地鋪招牌】
【3年前要求統一款式 現要求有特色】
【學者:屢次整改反映權力粗暴干預市場】
3年前北京當局聲稱為了保留「最美天際線」,展開大規模清拆招牌行動,估計拆除超過8萬塊招牌。新招牌要跟隨官方標準,將所有招牌統一,但最近可能又再面臨被整改的命運。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上月底就商業街區的店舖招牌徵求意見,當中提到同一條街店舖招牌的樣式、顏色及字體不應該統一,要由負責人自主設計,體現企業文化內涵和特色,亦要跟街道的定位、歷史文化和景觀相協調,但仍然要符合一系列要求。
招牌字體大小的比例何謂協調,招牌又多厚等,徵求意見稿都有指引。有商家歡迎新安排:「我們會根據自己特色修門面,比如會讓它顯得更鮮艷更時尚。國家給統一這個東西太老了,都是黑灰不好看。統一了招牌不知道店舖是幹甚麼,如果招牌沒寫名字的話,你都不知道裡頭是幹甚麼的。」
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郭于華認為招牌是市場經濟的標誌,應該有多樣性並由市場決定,而非由當局者命令整改。而招牌不斷整改其實反映了背後的制度問題:「招牌統一也好特色也好,其實都是圍繞大一統思路,說到底就是極權主義的思路。這都是權力對市場粗暴干預,而且體現出極權另外一個特點,除了審美上大一統之外,就是要不停折騰。」
#天際線
#景觀協調
#有線中國組
何謂 市場經濟 在 利世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一,今日,同事又再追殺我交稿。話說,又係我自己話要趕6月9日一周年寫起本新書,但根據原定進度,我大概脫咗 1/3 。
二,「假如我係上帝,我會用六日思考,半日休息,半日後悔太遲開工。」我當然唔敢兜口兜面對同事咁講;我驚佢會唔做。事實上,追我交稿可能係地球上最最最厭惡嘅工作。
三,如果大家記得,本書嘅主題係「危機」。咩危機?2020年6月9日,可以話係香港最新管治危機一周年,我好想個一日應市(本書呢,就一早諗咗 dedicate to Those who make Hong Kong Great, Again)
四,不過,本書其實唔單係講呢次管治危機,而係普遍咁講,何謂危機。
五,唔定義咩係危機之前,我想先講下點解寫呢個題目。我揀呢個題目嘅原因係:危機係歷史嘅轉捩點;改變唔到歷史走向嘅,就唔好叫危機。
六,更重要係,就算事過境遷,好多人仍然會對發生過嘅事有先入為主嘅觀點,就算印象中聽過嘅主流講法有好多盲點同犯駁,好多人都會搵個理由去穿鑿附會,都唔會去質疑,會唔會係主流歷史論述有問題。
七,歷史學嘅功夫,就係已經證的發生過嘅事,重新整理,透過邏輯推理,建立出一個觀點。
八,「咁,係咪知道歷史, 下次發生社會經濟危機嘅時候,自己可以避過一劫?」同事問我。
九,「唔係。唔係咁。我唔信趨吉避凶。」我咁回應,亦見到同事個背景有好多問號,佢亦都講咗句:「咁本書有乜價值?」
十,諾亞方舟嘅故事,聽過未?知唔知個教訓係乜?個教訓就係,諾亞畀人笑足一百幾十年,但笑佢嘅,浸死晒。即係點?邏輯上,唔係所有 Paranoids 都一定避得開最大嘅危機,但笑到最後嘅人,響太平盛世中,一定畀正常人視為癡線。
十一,避得過又點?過程中一樣 suffer;避唔過,又癲癲得得,就輸多一份。呢個,就係所謂危機管理嘅矛盾。
十二,大多數社會事件,都係經年累月先至形成到危機水平;大家竟然長期唔為意危機正在醞釀,最主要原因,係大家都對某啲事物有根深蒂固嘅信念。
十三,換句話說,危機就係好多人忽然發現自己同身邊嘅人, 一直都信錯啲嘢。
十四,呢本書,會講返過去幾十年,包括香港同世界其他地方,企業經濟社會等危機,最後會講當前我覺得大家深信不疑但好可能在可見將來會天翻地覆咁變嘅信念。無錯,最終我都係要做嘅預測。
十五,另一個我想帶出嘅訊息係,社會現象,公共政策,市場經濟等,固然有既定嘅學科界別研究,但歸根究底乜嘢係真、乜嘢係善,亦都係哲學範疇。
十六,我亦想分享另一個概念,就係不論物理世界到社會同心理,有啲事情係可以有規律但難以精準計算出結果;測試得越多,越易錯。又同時有啲事,可以用 the law of large number 去估;測試得越多,越準。
十七,社會系統,我經常話,唔係單因單果,而且互為因果;數學比較好嘅朋友,應該睇得出呢種 non-linear function 嘅圖可以好靚好得意,但個 initial condition 變少少,成張圖唔同晒。
十八,早幾日有位經濟學者前輩話,今次疫症幾時完,最終幾多人中招,可以用 Stochastic Analysis 去計。不過我睇法有少少唔同;我覺得疫情嘅擴展同控制,軌跡係非常之咁 Chaotic,事後孔明 model 到都算好勉強,仲要發展過程中估後面嘅數,實在少少超現實。
十九,話說回頭,學術圈裡面 complexity 都算係幾前衛嘅課題,前輩唔受落都情有可原;但學術就係應該響知識嘅邊緣打滾嘛,唔係有乜意思。再講,complexity 甚至連具體少少 testable 嘅 hypothesis 都冇乜;所以只可以話係一個觀點,一個方法,多於一個理論。
二十,當然,我本新書講「危機」,點都會有試下深入淺出從 complexity 嘅數理嘅角度分享。我只係諗緊,點樣唔悶又易明又唔失真⋯⋯所以結論係,我仍然思考緊⋯⋯
+++++++++++++++++
【版務】
一,2020年2月21日發送:1st Draft 二月號外 - 疫症?衰退?特區政府為何將再次退化?
二,2020年2月21日發送:2nd Opinion - 新搞作,將獨家由 FI Prime 提供,重點係本周精選主題文章撮要同再評論。
三,下周(暫時)預告:1st Draft - 雙城記:香港 vs 新加坡
最後,大家如果未訂閱 1st Draft by Simon,可以循下面連結免費登記: http://eepurl.com/gNP4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