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魅影 #魅影學
#愛恨之間 #文學與心理
🏷讓人又恨又愛,永不止息的矛盾輪迴
——「魅影學」的奇幻世界
文:楊忠衡(《音樂時代》總編輯)
.
研究《紅樓夢》的人很多,因此有所謂的「紅學」。相信曹雪芹學問再好,寫這部小說時,也不至於刻意留太多迷宮在字裡行間。只是後人太熱愛《紅樓夢》,無事生波,每個故事皺折都想鑽進去探究。於是「紅樓夢」成了一個小宇宙,住著曹雪芹自己,和一堆「夢在紅樓」的奇想者。
.
〈歌劇魅影〉廣受歡迎,使得「魅影學」呼之欲出。除了原著故事、音樂劇之外,它也營造了一個供人自由想像的空間。原著和音樂劇創作者的傳奇,故事背景和發生地,劇中故事的影射動機……大大擴充了讀者和觀眾的閱聽趣味。
.
美國有一對「魅影迷」,以觀賞〈歌劇魅影〉完成終身大事,原因是他們一共觀賞了九十九次。我不知道他們除了各花一萬美元的戲票錢之外,對這部劇有幾多觀感和聯想。我看魅影的次數不多,紐約兩次、倫敦一次、香港三次、台灣兩次,但是對我來說,〈歌劇魅影〉是個思緒的萬花筒,每次看總搖得出一些新意。
.
以下文章是我品味「魅影學」的幾個線索,或許可以做為讀者尋訪這個奇幻世界的引路指南。
.
#自卑與自大
.
安德魯・洛伊・韋伯對《歌劇魅影》產生興趣,照他自己的說法,是到紐約逛舊書攤,看到這本便宜到不能再便宜的小書,隨手買來殺時間。但他看了之後卻似乎著了魔,決意寫成一部音樂劇。究竟什麼因素,讓一部驚悚小說對韋伯產生比世界名著更大的效應?
.
我的觀察是,《歌劇魅影》是洛伊・韋伯的生命寫照。當作品呼應創作者的生命底蘊時,創作者往往不自覺投入無比心力,效果也更活靈活現。首先是韋伯的人格特質。
.
魅影是缺陷的,韋伯也是缺陷的。原著小說的描述,魅影是智慧過人的畸型兒,長相醜怪。他逃離吉普賽雜技團而藏身歌劇院,以巧妙的手法,暗中操控歌劇院。魅影是一種「缺陷的天才」,外形缺陷招致異樣眼光、孤立排斥,進而影響心理。最後,如劇中克莉絲汀說的:「扭曲的不是你的臉,而是你的靈魂。」
.
韋伯本人則是個輕度的「缺陷天才」,一方面他有過人的才華,另一方面也有不如人的地方。他從小多才多藝,熱愛文學、語文、數理、歷史和音樂,父母讓他學小提琴、法國號、鋼琴,但他從不喜歡規規矩矩學習,所有正經音樂教學法則,對韋伯統統無效。他喜歡創作,不耐煩演奏練習曲,寧可演奏自己的即興作品,如此自然無法在正統音樂體系出人頭地。
.
體格方面,韋伯長相在英國人裡面,算是最其貌不揚的那一型。我們對英國紳士的典型印象:金髮碧眼、高挺的鼻樑、挺拔的身材、翩翩的風度……這些韋伯一概沒有。華爾許(Walsh)在一九八九年出版的《洛伊・韋伯,生涯與作品》一書中,特別提到韋伯與他弟弟朱利安(Julian)的諸多對比。安德魯長得像爸爸,中等身材、圓臉、濃眉、黑眼、蒜頭鼻,下巴多肉而渾圓,黑髮像拖把一樣罩在頭上。弟弟朱利安長得像媽媽,英挺高大、長臉、金髮、細眉、高高的鼻子,搭配性感的尖下巴。安德魯就讀牛津大學歷史系時,一個學期就耐不住想創作〈萬世巨星〉而休學;弟弟朱利安則進入皇家音樂學院主修大提琴,曾拜入大師傅尼葉(Pierre Fournier)門下,學而有成,成為英國代表性的大提琴家之一。
.
顯然,韋伯兩兄弟間剛好呈現逃學生和模範生的兩極對比,讓人聯想到音樂劇中夏尼子爵與魅影的兩種典型。安德魯外表平庸,沒有學歷,沒有背景等等,若不是仗著一股不世出的「鬼才」,他很可能落得一無所有;相反的,由於他名揚四海,後來反而把傑出弟弟的鋒頭比了下去。這種背景,使韋伯同時帶著驕狂與羞怯兩種矛盾氣質。他的舉止總是扭扭捏捏,說話細聲細氣,眼光閃爍,很不稱頭,但言詞內容又因事業成功而顯得財大氣粗、霸氣十足。也許正是這種集自卑與自大於一身的心理狀態,讓他對《歌劇魅影》中的魅影角色一拍即合。
.
#面具 #心靈與外界的中介
.
魅影需要透過面具來彌補殘缺,韋伯亦然。
.
《歌劇魅影》原著塑造的畸形人,與其他類似故事不同。《鐘樓怪人》、《美女與野獸》中,男主角是遮蓋不住的怪物,它只能徹頭徹尾地以怪物形象存在。可是魅影呢?他的缺陷集中在一塊巴掌大的區域,是遮得住的。所以揭不揭面具,是兩種不同情況,也因此遮掩物(面具)扮演了重要角色。如同一句歌詞所說:「假面舞會!藏起你的臉,這個世界就永遠找不到你!」
.
每個人都不完美,各有強處與弱處。強項固然讓人春風得意,弱項只能用面具來偽裝掩藏。這片面具就像覆蓋在心理瘡疤上的膠布,雖然小,撕開來卻痛得不得了。世人絕少完全不戴面具的,人間世不過是場不打烊的化妝舞會。人人戴上面具,裝模作樣,虛情假意,爾虞我詐;但是要小心,千萬別去揭別人的面具,否則「意料之外的災難將會來臨」。
.
面具除了用來遮醜,還有積極的作用,就是表現出想像中的理想身形。就像廟會的七爺八爺,或是非洲的巫師面具,把自己化身為想像中的形象。對於藝術家或文學家而言,他們的作品,乃至詮釋其作品的演員,都是他們的面具。好比一些驚天動地的愛情小說,其實出自生活平淡的宅男作家之手;出神入化的超人漫畫,作者可能手無縛雞之力。貝多芬、莫札特作品胸懷浩大,但現實生活只算弱勢族群。他們需要一張面具,來撐持他們巨大的假想身影。
.
魅影兩副面具都有,一副用來遮掩缺陷,一副用來傳揚理念。因此「歌劇魅影」這首歌中,便有如此的對唱:
.
「我是你戴的面具……」克莉絲汀唱。
「他們聽到的,其實是我……」魅影唱。
.
魅影如何能不愛克莉絲汀呢?對魅影來說,克莉絲汀根本是他的一部份。所以魅影從來沒有誇獎克莉絲汀花容月貌、溫柔嫻淑,魅影只一再向克莉絲汀強調,她的藝術與他的靈魂應該是結合的。唯有如此,才能造成一種完整的「美」,達到生命的圓滿。
.
與其說,魅影愛戀克莉絲汀,不如說魅影是極度自戀。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自戀,當人們攬鏡自照時,總希望自己眉清目爽。這並不是我們愛上我們的臉,而是美好的臉代表美好的自己。魅影因為殘缺,所以追求完美的本能更強,那是一種巨大的渴望。克莉絲汀既是他的面具,他當然希望克莉絲汀完美。最後克莉絲汀決定離開他,他跌落到原來殘缺的狀態。結果呢?如何處理戲劇的結局,反映作者面對這個問題時的心態。
.
--
.
全文未完,完整全文刊登於 遠流粉絲團 出版於2020年末,法文直譯之經典全譯紀念本的《歌劇魅影》(Le Fantome de l'Opera)。
.
讀讀紙本書:https://tinyurl.com/y2lejjwd
下載電子書:https://readmoo.com/book/210163293000101
.
--
.
潛伏在幕後的黑影,是推手還是魔手?
繚繞於劇院的歌聲,是笑傲還是悲鳴?
.
巴黎歌劇院的一場換角演出,讓備受打壓的新秀克莉絲汀出場一鳴驚人,在場觀眾如痴如醉,大家紛紛預測這位新女伶的時代即將到來。
.
年輕俊秀夏尼子爵韓晤,也被這女神震懾到不能自已,他更發現,這位麗人竟是佔據他心海良久卻不敢表露的青梅竹馬,那位純潔嬌弱的走唱女孩!
.
演出結束後,他直奔克莉絲汀的廂房。但她似乎已不認得他,態度顯得猶疑,而且她似乎藏有一位神祕戀人──在門的那端飄來那人猶如遊魂般乞憐的聲音:「克莉絲汀,你一定得愛我!」
.
痛苦的韓晤失去理智衝進廂房,卻不見任何人影。走出房門,看見一具遭殺害的屍體被抬了出去……不久後他即發現,驚擾他的絕非那死透的工人,而是一具活著的恐怖鬼魅──劇院大名鼎鼎的「五號廂房之鬼」!
.
來無影去無蹤的鬼魅,原本只是偶爾現身騷鬧,隨著克莉絲汀的成功與韓晤的顧戀追求,一步一步引發鬼魅更加張狂的作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浩德簡介:自小喜愛音樂,並曾組織樂隊。因為唱片公司監製的一個構想-長頭髮樂隊唱廣東歌,結果在一九七二年演繹了他第一首粵語歌《悲秋風》而大受歡迎,其後的《勁草嬌花》和《分飛燕》(合唱:甄秀儀),更為他帶來了大批藍領聽眾。大碟《暢飲在今宵》獲金唱片的榮譽,也是他最滿意的唱片之一。其後一直活躍於各大會堂...
你就仗著我愛你歌詞 在 Miss Nancyelle 南西大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爺挑戰天天寫字 Day 23
年紀越來越大這個議題,看來是我每一年都將持續面對的。(廢話)
我總是覺得,仰仗著內心的幼稚,加上不斷在Spotify上更新的歌單,以及時不時強迫自己看一些Youtuber,或者在時尚、打扮上與時俱進,應該可以讓時間走得稍微慢一點,或者在這個時代不斷推進的巨輪之中,看起來相對年輕一些。
但年紀這件事,總是會在最不應該、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偷偷踩一下你的腳,彈一下你的額頭,或者讓你大跌一跤,嚇得花容失色那種。
—
某次會議,閒聊大家心裡認為最帥的演員是誰?
年輕女孩們說:「許光漢!」
我內心覺得很滿意,姐姐我認識,而且看過他演的戲,也覺得他很可愛,默默放下心中那名為「代溝」的大石。
但當她們問我的時候,
我選擇,笑而不答。
因為我絕對不會告訴他們,我最喜歡的還是金城武。(好險我沒說,因為在之後的討論裡,有人真的不知道金城武是誰😂)
—
先生只大我一歲,所以在一些夫妻一起出席的應酬場合,有時會遇到年紀比我小的太太。最近終於漸漸習慣被叫「嫂」,因為雖然我是什麼什麼嫂,但不直接代表我年紀比較大,內心還能取得某種平衡。
不過,偶爾還是會遇到某些很愛叫我「姐」的太太,我就不是很懂了。
在職場上我是直來直往的類型,之前如果有人叫我南西姐/Nancy姐,我都會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回覆:「以後拜託不要再叫我姐,叫我Nancy就好。」加上一抹微笑,一點也不怕得罪人。
但不在職場,而是在這些聚餐飯局之間,又一直要叫我姐,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不小心又寫了一個透漏年紀的歌詞梗😂)
—
前兩天我跟先生又在看猜歌的綜藝節目(真的是忠實粉絲),然後正播著一首歌,我秒答對!是哪首歌我就不提了,我當時興奮的說:「天啊我以前去 KTV 都會唱這首歌!現在都不敢點!」
「為什麼?」先生問。
「因為太老了啊!」我回答。
「我覺得不是新歌、老歌的問題,妳不覺得現在的歌都沒有以前的好聽嗎?」他回答。
「天啊!
會說這種話,就是你真的老了!」
😂😂😂😂😂😂😂😂😂😂😂😂
#大爺荒謬隨筆
你就仗著我愛你歌詞 在 愛必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只要懂礦,礦就會幫助你」- #孋孋芽礦訊解讀 體驗心得
先說我的情況比較特殊,我的身邊從來不缺乏共時的神諭或各種靈訊。不過上週某天深夜就有一股莫名的衝動,我神來一筆,仗著要幫她寫推廣文的架勢,挑了十來顆礦石夥伴,硬要她起床解讀礦訊, 孋孋芽liliya-晶礦與寵物溝通只好心不甘情不願地開工(她明明已經躺平XD)。
之前多半都是單顆礦訊,很零碎地詢問或接收到訊息,還沒體驗過完整她的礦訊解讀(奇怪,這服務明明是我促成的XD),所以這次我也很興奮好奇會得到什麼訊息。
結果,第一句話就開嗆…….
礦:「妳連陪噗噗(貓)玩都沒時間,更何況運動,該知道的妳早就知道,一直不去做我們也多說無益。」
不知道哪顆礦礦起的頭,其他礦礦跟著附和。孋孋芽為完整表達礦礦的心聲,露出了翻白眼的表情(用臉讀礦)。
一副就沒有要跟我多談的樣子。好啊,但總不能就這樣結束了吧,我不死心,繼續厚著臉皮發問,想知道還有沒有除了運動其他的訊息。我有三個大方向,感情、工作還有其他。
礦:「目前看起來機率有點低喔。對方好像喜歡性感的。」礦礦表示看衰。
我:「…欸欸,我很性感好不好(礦礦已讀不回),重點是要給我建議啊,我又不是問發展,要知道發展我自己占卜就好。」
先是沒來由地唱起了「515ㄚㄚ」,孋孋芽邊哼也一頭問號,但其實我們已經很習慣礦礦會唱歌了,只是不知道這次祂要說什麼。
「礦礦要我唱的,然後祂說『#喳喳喳』?」
「嗄?喳喳喳??!」
「對,妳去查歌詞,一定有訊息,第二段第三行!」孋孋芽一邊思考一邊收訊。
半信半疑的我滑開了手機搜尋起歌詞。第二段第三行歌詞是「愛情要怎麼到手大家全來聽」…還真的有呼應!!?
「所以這是咒語??」
「礦礦說對。」我和孋孋芽一邊笑到流淚一邊開始在那邊喳來喳去(後面的朋友~一起喳起來~~~)
礦:「妳如果瘦到OO公斤,機率會大增喔。」話鋒一轉,繼續被嗆。
乾,用這個來激我是吧,好啊!話題一轉,突然開始給「減肥」的指引,我已經放棄主導場面(攤手)
礦:「早點睡,吃完不要坐著不動,飲食清淡一點,不要喝飲料,每天運動三十分鐘。」
還真的都是一些早就知道的訊息(艸)馬上站起來扭動身體。
「瑜珈,背部的瑜珈。」應我的要求回答了細節,還指定了特別的動作。
礦:「多出去走走啦,不要待在家。」「好好休息,有精神才能有靈感啊。」「多曬太陽啊。」礦礦們七嘴八舌,但語氣都很厭世,各個都一副早就講一千八百遍的樣子。
我:「很熱耶!會流汗!」聽到曬太陽,我忍不住回嘴。
礦:「不流汗怎麼會瘦!」
我:「…好像很有道理。」
很有趣的是和 #韋捷 的「阿卡西紀錄解讀」和 艾德 生命樹的「聽聽看」一樣,都提到非常類似的訊息,要我多吃特定的食物(海鮮),多去特定的地方走(海邊)。
提到金錢的部分,我問哪個礦可以幫助我,是一個鑰匙形狀的橘色拉長石,而且突然出現了幾句注音文的礦訊,孋孋芽也不理解為何要多這一趴。
礦:「ㄋㄧㄏㄉㄘㄈ,ㄋㄧㄅㄊㄐㄎ,ㄓㄉㄇ?」(妳有很多財富,妳要把它解開,知道嗎?)
礦說我有一個還沒打開的金庫,可以用這個鑰匙打開。還叫我可以開始物色財務管理相關的人才,說是要幫我管錢。
礦:「妳大妹不行,她太會碎念。」嗯,沒錯,她真的是這樣,好吧(攤手)
並提到我可以找哪些人合作,有一些久違的朋友,沒被礦礦提到還真是完全沒想起來XD 或是礦礦提到了一些神秘的地點要我一定去走走,但沒說為什麼,有一種遇到遊戲NPC的感覺。
最後,孋孋芽應我的要求,幫我搭配了目前「適合工作時使用」、「適合運動時使用」、「增加戀愛運使用」等組合,協助我更好地與礦礦合作,協助我每次看到都被鞭一次(誤)。
拜這次礦礦的猛烈洗臉,我才幡然醒悟,開始比較認真地調整飲食和作息,也真的意識到運動和休息的重要性。調整了不到一週,雖然沒有全部做到(心虛望向瑜珈墊),卻也發現精神變得更好,更容易專注,因此做事效率也提高許多,也比較不會胡思亂想了,這大概就是所謂起飛前的臨門一腳吧,希望下次的礦訊會被祂們稱讚(??)
基本上礦礦與人對話的方式,很看個案本身的個性(當然和解讀者也有關),如果像我一樣個性固執又愛批判,礦礦給你的訊息可能也會像這樣尖酸喔XD。你如果也好奇礦礦會給你什麼訊息,或是想知道如何與你的礦礦夥伴更緊密的合作,歡迎找孋孋芽諮詢(她也有接遠距解讀喔)。
這週六 9/26是我和孋孋芽每月一次,共同舉辦的「 嗶哩嗶哩 聊療魔法日」,除了有礦訊解讀、占卜諮詢之外,還有銀河光射線療法等魔法儀式喔。意識與能量的療癒,一次滿足。
愛必 ✨ 塔羅牌卡諮詢 / 魔法儀式 / 靈性旅程 / 相關工作坊與課程帶領,請見置頂貼文或官網:https://www.ibeindeed.net/
你就仗著我愛你歌詞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浩德簡介:自小喜愛音樂,並曾組織樂隊。因為唱片公司監製的一個構想-長頭髮樂隊唱廣東歌,結果在一九七二年演繹了他第一首粵語歌《悲秋風》而大受歡迎,其後的《勁草嬌花》和《分飛燕》(合唱:甄秀儀),更為他帶來了大批藍領聽眾。大碟《暢飲在今宵》獲金唱片的榮譽,也是他最滿意的唱片之一。其後一直活躍於各大會堂及酒廊演唱,近年“環星音樂”為陳浩德推出多張大碟:“經典重溫•陳浩德”精選I及II集;更與方伊琪合唱推出《友情對唱》大碟,2002年參演“金曲滿天星”演唱會非常成功,獲得樂迷的認同;2004年,于香港文化中心與一班唱家班舉行“箏胡弦情金曲夜”及“金曲唱聚聲雅廊演唱會”,同年,更踏上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至尊金曲聲雅廊encore演唱會”;2005至2006年間,陳浩德舉行多場演唱會,如“陳浩德-金曲迴響30年”及“陳浩德-金曲情牽30載encore”等多場巡迴演唱會;2006年2、3月,陳浩德更被TVB邀請參與“超級靚聲演鬥廳”演出,由於其表演特出,連續5場成為男子組主要的擂臺躉;2007年參與“獅子山下金曲情演唱會”,與李香琴、譚炳文、柳影虹、葉振棠、舒雅頌、呂珊合演;2008年“陳浩德聽德好歌再encore演唱會”,一如往日全場爆滿,深受現場觀眾喜愛,將其個人歌唱事業推上了更高峰。陳浩德說:「當時大家也只抱著嘗試的心情,用低成本的製作……因為成本關係,所有音樂編曲演奏等都由我們一班朋友一手包辦」這是時代局限,但後人常常忽略──因為被深深歧視,想搞也很難有充裕的資金去搞,選歌選題材也很成問題,於是產品質素總是不如意,反過來又被歧視:粵語歌就是賤──這是那個時代的惡性循環的怪圈。然而,註定粵語歌是時候復甦,所以《悲秋風》和《分飛燕》從1973年風行至1975年,一個當時不見經傳的歌手,所唱的歌曲能有這樣的影響力,委實不簡單。至於1974年的《啼笑姻緣》和《鬼馬雙星》,都是後了一步,不過,《啼笑姻緣》仗著無線電視的威力,《鬼馬雙星》仗著許冠傑多年來唱洋歌的聲望,影響力當然是巨大得多。但歷史歸歷史,說先行者,陳浩德確是比許冠傑先走了一步。1971年鄭少秋出版粵語唱片《悲秋風》,1973年陳浩德唱《悲秋風》和《分飛燕》,開創香港粵語流行音樂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