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吳軍的《硅谷來信》第3季。這一季硅谷來信,我談到了不少美國基礎教育的內容。有同學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他問,美國公立教育與私立教育差距較大,是不是因為經費問題呢?他提到了一個例子,美劇《絕命毒師》的主角就是一名公立學校的化學老師,薪水微薄,只能勉強養家糊口,於是當他發現自己身患絕症,就鋌而走險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位同學問,是不是因為美國公立中小學給老師的待遇不好,無法留住人才,才導致了公立學校的基礎教育水平低呢?
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延伸開來,讓我們思考一個更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就是很多事情辦不好,是不是因為沒有錢?這封信我們就從美國公立中小學的教育,談一談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
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就美國公立中小學而言,對這個問題我們基本上可以給出一個否定的答案。美國公立學校教育水平參差不齊的原因有很多,如果能列舉出十個原因,缺錢這件事也許只能排在第十位。下面我們一步步具體分析。
首先,美國公立基礎教育真的缺錢嗎?
很多人都以為美國政府財政支出中軍費佔了大頭,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其實美國在教育上的開支並不比軍費少。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美國是世界第一稅收大國,2018年美國的GDP是20.58萬億美元,而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稅收分別是3.33萬億美元和1.06萬億美元,合計4.39萬億美元,而當年排在全球GDP第三的日本,整個國家的GDP也不過才4.97萬億美元。
美國聯邦政府的稅收收入,有七成都花在了經常性的必須開支上,也就是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和國債利息,其中國債利息大概佔聯邦稅總額的4%多一點,不算多,真正巨大的支出是各種福利和保險。剩下的三成稅收收入算是國家的自由支出,裡面一大半都算在了軍費頭上,大約是6490億美元。但我要提醒一點,這部分支出包括了軍方控制的科研經費,而這些科研經費最後還是到了大學的手裡。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每年可以從軍方獲得大約10億美元的研究經費。
而美國2018年花在中小學教育上的支出是6400億美元,攤到每個學生頭上大約是一年12600美元,這是我在美國政府網站上看到的數據。如果按英國《衛報》的報道,數據還要更高,每年平均花在每個K12學生身上的錢高達16300美元。這些花銷中,州政府撥款和地方房地產稅貢獻了將近90%,聯邦政府的撥款不到8%,剩下的是捐贈。這就是公立中小學的情況。而2020年全美國所有私立中小學,學生的平均學費是11000美元,即便算上學校的捐贈收入,攤到每個學生身上,最後得出的數字和公立中小學的人均支出數字可能也差不了太多。
從這些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出,美國公立中小學其實並不缺錢。實際上,如果你到硅谷地區看看幾所最有名的公立高中,比如帕羅阿圖高中和薩拉托加高中,就會發現它們的校園比硅谷地區最好的私立高中哈克學校一點不差。而且州政府給公立學校撥款是按學生人數計算的,而公立學校師生比例較低,一個老師教一大群學生,因此如果算到每個老師頭上,教育支出比大部分私立學校應該還更高。
美國公立中小學的老師待遇其實也不差。在加州,一個公立中小學老師基本上只要工作10年左右,就能拿退休金了。然後他們就可以一邊拿著退休金,一邊到私營教育機構工作掙錢了;反倒是很多私立學校老師生活壓力很大。以我女兒的老師們為例,他們不僅買不起房子,有的甚至在硅谷租不起房子,只能住學校提供的廉租房。這些老師之所以願意在私立學校教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他們的子女就免費可以上這些私立學校。
這裡順便說一句,美國幾乎所有大學教授的孩子上父母所在的學校都是免費的,這就是很多教授雖然工資不高還要在大學呆著的重要原因。至於《絕命毒師》里那位主人公的遭遇,與其說是公立學校老師待遇不好,不如說他遭遇了中產階級的典型困境,就是因為一場大病而導致貧困,這一點在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是類似的。
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到底有哪些因素?
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果不是因為缺錢,那很多美國公立中小學辦不好,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根據我的觀察,至少有以下四個因素。其中一個和老師有關,剩下的三個和老師或者說師資力量都沒有太大關係。
先說和老師有關的原因,就是美國公立中小學搞大鍋飯,老師們沒有動力和意願去深化教學,發掘和培養每個孩子的特長。我的大女兒曾經在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讀過一年,這所學校的排名在加州幾千所小學中僅次於兩所只能靠抽籤入學的實驗小學,而且學校位於硅谷最富裕的一個區,絕大部分學生的家境都很好。你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學校應該很好了吧,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一般來說,美國小學一個班會有一個老師來講所有的課程,我女兒所在的班有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教學經歷都超過10年,聽上去好像很不錯。但實際情況是,這兩個老師熬完了10年的年頭,都在等退休,都指望另一個人出力,自己落得輕鬆。他們佈置下來的一星期的作業,學生最多半小時就做完了。後來我就把女兒轉學轉走了,換到一個要求嚴格一點的學校。
這家新的學校也是加州最好的公立小學之一,班上的老師也是新來的,教課果然認真很多,一天留的作業比過去一周的都多。但是這所新學校的老師從來不講任何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義務,我們這些家長只好自己到學校去講課。之前我女兒上的第一所公立小學,不久之後家長們也不乾了,在家長的要求下,那所學校被一拆為二,其中之一變成了一所半公立半私立的特許權學校。
經過種種波折,最後我得出一個結論,孩子要是再呆在公立學校就給耽誤了,於是我們就把女兒轉走了。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三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就是公立學校的政治正確風氣太重,甚至影響到了教學。
我有一位谷歌的同事,他的女兒在硅谷一所最好的公立高中讀書。有一學期他女兒很鬱悶,因為講歷史課的老師是一位非洲裔,課上的論文,只要你不寫當年黑奴多麼悲慘、美國這個國家有多壞、白人多麼可惡,最多也只能得B。後來家長們忍無可忍,告到學校,學校開除了這位老師。但這位老師又把學校告上了法庭,並且勝訴了,從此學校沒人敢管她了。但這樣教歷史課,教學質量是什麼樣,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公立學校政治正確過重的風氣,家長們即使有意見,也沒有辦法。相比之下,私立學校因為學費是學生家長直接出的,所以家長(特別是大的捐贈者)對學校就多少還能有點影響力。
第三個原因,就是美國基礎教育普遍輕視理科;加上公立學校的老師認為「教課程大綱以外的內容不是自己的義務」,家長即使想給孩子補上理科內容,老師也不會配合。結果就是我之前講過的,許多美國中學生到高中畢業還不會解一元二次方程。有的老師還告訴我,這還是美國「高三」學生的表現,要是等高中畢業一年之後,恐怕一半的學生一元一次方程都不會解了。
學生水平這麼差,怎麼畢業呢?有些學校的做法就是放水。比如學生交了白卷,按中國的標準應該是0分,但有的美國學校說,白卷可以給50分。這樣,學生只要做對20分的題目就能及格,算是通過了。
考核標準這麼低,幾乎所有學生都能畢業,那怎麼評價衡量學校的教育成果呢?你可能知道美國有個著名的政策叫 「不讓一個孩子掉隊」,這就可以形成一個考核指標。怎麼樣算「不掉隊」呢?只要孩子來上學,不逃學,就算學校教育成功了。這種教育政策和理念之下,很難想象教學質量能上得去。
第四個原因是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效率低。前面我們算過了,公立學校人均經費其實並不比私立學校少,但從我的觀察來看,很多公立學校的經費利用率非常差,學校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支出項目。
比如,有的學校講要環保,在校園花錢裝太陽能板,用太陽能發電。但這筆成本什麼時候能收回來呢?學校並沒有算過這筆賬。實際上目前在美國,天然氣發電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要低得多。
有的家長覺得,公立學校反正花的不是我的錢,效率低一些就低一些吧。但有點常識就該知道,公立學校的經費大部分來自稅收,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止學校是這樣,公立機構資源利用率低其實也是社會的一個通病了。
小結
世界上很多事情一旦辦不好,很多人就喜歡歸結於「沒有錢」。但回到現實你就會發現,「沒有錢」很多時候只是藉口和托詞。比如韓國和新加坡在中小學生身上的人均支出都不如美國,大約只有美國的2/3;然而根據調查,新加坡和韓國的中小學生的受教育水平分別領先美國3.2年和1.9年。
在之前的來信里,我介紹過一些幾乎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世界的人,如果你去看他們的生平經歷,就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少資源,更沒有什麼錢,依然創造了那些偉業。即使不說改變世界,只談我們身邊的見聞,一個人能做成事情,通常也是因為他認真去做事了,而不是因為他有錢。微軟、谷歌、eBay和特斯拉等公司,創業時的融資總金額和同行業的公司相比都不算高,但並不影響它們做成大事。
很多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拿來鼓勵自己掙錢還好;但如果在失敗的時候拿出來講,把「沒有錢」當成失敗的理由,在我看來,這不過是在為自己做不成事情找藉口。
這封信的內容,核心其實就是一句話:永遠不要把辦不成事簡單歸結於「沒有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親子天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腸+養樂多會致癌、地震後松仁路馬路裂開、LINE官方貼圖免費下載……在假訊息滿天飛的今日,你能分辨訊息真假嗎? 根據2019《親子天下》中學生媒體素養萬人大調查,現在中學生接受訊息的最主要來源是YouTube,超過6成孩子曾收過疑似可疑訊息,我們該如何怎麼教會他們辨別訊息真假,不再接收黑心訊息而...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學生網站 在 Global Mall 環球新北中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與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共同舉辦網路宣導活動🥰
👉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網路博弈 無往不利!?~你上當了嗎?
基隆市1名17歲高中生上(6)個月在IG看到「用網路增加收益」的廣告,對方號稱可以控制賭博網站輸贏,只要跟著下注就能賺錢,高中生依照指示到賭博網站儲值1500元賭賽馬,結果第一局帳面顯示贏了8500元,必須先付給對方3400元佣金,高中生錢不夠,還向同學借了2000元才湊足,對方發現高中生已經沒油水可刮,第2局就讓高中生輸個精光,連原本儲值的1500元都沒了,高中生這才知道自己遇到詐騙,不但零用錢歸零還負債,後悔莫及。
疫情期間學生使用網路頻率很高,詐騙集團常在臉書、IG張貼「動動手指就能賺錢」、「高薪徵求網路小助手」、「徵求遊戲測試人員」等廣告,引誘涉世未深的中學生、大學生前往博弈網站操作,美其名是投資,實際上是詐騙!
請家長朋友們一定要多留意孩子在網路上的動態,並利用新聞案例提醒孩子目前網路常見的詐騙陷阱,以免被害。
#資料來源~CIB局長室#
參加網路宣導活動,回答:{我知道臉書、IG張貼「動動手指就能賺錢」、「高薪徵求網路小助手」、「徵求遊戲測試人員」等廣告都是詐騙}並{按讚+@標記2位好友+分享+留言}。
8/2抽取10名粉絲,贈送小禮物乙份💞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學生網站 在 那火星來的據說是空姐。ah-y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丫姐考小 ▪️
(思維很跳躍,昨天談sex/life,今天說教育)
話咁快,丫將在今年九月升讀小一。很多網友問起考小心得、選校分享。某次在clubhouse開房討論教育時也分享過少少,在這𥚃把當時說的copy & paste一次吧。聽過或對考小無興趣請自動跳過。
未入正題前先說明一下:
1)每個小孩個性、家庭教育理念、升學方向都不一樣,別人說的參考一下就好。最重要是想清楚什麼才是適合自己。
2)丫是很普通很普通的小朋友 (真心發誓並非謙虛),她在幼稚園𥚃是普通中游份子。什麼會看英文書、口齒伶俐,她學校有誰不是?幾叻嘅小朋友都見過。
這世代資訊發達,小朋友接觸不同事物層面或機會多了,懂的自然比幼稚園時代還是一個飯團的我多。
3)但,人哋叻,人哋嘅事。正如你知李嘉誠有錢、林明禎是女神,不用有什麼壓力。接受自己或自己的小孩是普通人 (他有幾普通都好,還是你的最愛)。如果資質是蕃薯,希望教育到是一舊甜少少的蕃薯就算,別企圖改變它成為一板海膽。
4)有些家長對小朋友入什麼學校執念很重,重到一種非讀不可的恐怖。如你是這種,要去搞好的是本身的心理問題。
例如,一直感到自己際遇一般可能因為非出身名校?當年自己沒機會 __________ 希望小孩 ________? 小朋友出世不是幫你完成你未完成的事情。如你未完成,現在去做! 快!你還未死。
5)名校那些,我真的不知道。都說丫是普通料,以下談論或我們準備入讀的,也是普通學校。
另,不公開回答哪間學校「比較好」,好不好很主觀。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入正題:
1)我合共報了十幾間直私。
記得上次在clubhouse時有位爸爸說你報咁多即係亂報或求其有書讀就得啦。
關於是否亂報,我報的全!部!也是有去讀的打算,並非報名玩玩或所謂的「去練習」。
會報這麼多,只因我真心感到丫很普通、個性飄忽 (「阿姐今日唔想講野只想扮樹」)、優秀的小朋友很多。你是哪根蔥人家一定收你呢?
至於求其有書讀就得,其實小學一定有書讀。考不到就大抽獎。
2)關於大抽獎,我們住校網不錯的34。這網很多人心儀兩大女校,自知丫個性不太適合;另外兩間官小也怕太傳統,所以一開始已沒抽獎打算。
我重申,並非學校不好,是丫的個性不適合。但也想過如考不到就抽獎 (不然呢),鎖定過某家基督教小學。
3) 直私報得多還報得多,有些學校了解教學方式後知道一定不適合家庭風格就沒報。總之不要人報你又報,想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4)如在前年,不用報十幾間。在K2下學期已有兩間小學接受報名 ( 音小、真道),暑假左右已公佈結果。如你心儀真道又成功被取錄,只報一兩間更心儀的或直接等入學就算。
但去年疫情,這兩間的面試一拖再拖,到九月大家仍是「鳩等疫情緩和」,因此報考的數量較多。
5)別人聽到報十幾間,一定說怪獸家長或小孩很累。報了名交張表,但,你不一定要去面試的。舉例說,你報ABCDEF ,A最心儀、D最先出結果,C取錄了那EF就不用再去 (除非你喜歡集郵)。
我們有五六間最後沒去面試或final in。
📝 溫馨提示:如你進入final in 但已有其他學校取錄沒打算出席,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成年人,請通知學校。有幾間學校我們收到final in後決定不出席立即通知學校,後來聽說學校有CALL其他小朋友出席final in。
每間學校的行政不一樣,大家喜歡的東西也不一樣,你買定離手時可能有家長還在等心儀學額。未確定是否適合時亂報名無問題,但入選後不出席又不通知、不打算讀又不放位是渣滓行為。將心比己,做個負責任的成年人。
6)如何知道學校是否適合小孩?嗯,老老實實,我都係估,一日未讀一日都未知。
至於如何了解學校多一點點,在clubhouse那次也分享過 (被記者形容為「果然是山羊座媽媽」):
A) 簡介會、去開放日。但無奈疫情關係,開放日全部取消,簡介會看網上版。
網上版的好處是可和小朋友一起看,聽聽他們的意見。例如某家學校簡介會丫看到睡著(哈);有間看了五秒已說「我想讀呢間呀」 (原因很奇怪,不說了。我們現在也是選這家)
B)一間學校程度深淺/谷唔谷,定義銀河系咁濶。
從前教琴,有神童小朋友讀一些所謂「好谷」的名校,但永遠見他天天攤在地上玩lego、琴練一陣就識、晚上九時熟睡、星期六日只做運動、父母工作全由老人家照顧。有同一間學校的小朋友媽媽陪做功課到晚上十一點、每科補習。因此問在讀家長「谷唔谷」,倒不如自己去了解。
Facebook或不同網站都有小學試卷、書單、功課討論 。深入研究後心中有個大概學術程度是否你想要的一杯茶。
C) 實地考察。
這個我在幫丫選幼稚園時已做過一次。
在放學時間去學校門口站崗,如放學出來的小孩臉九成是死灰色🤢的,已心裡有數。
有些是家長親自接放學的,可去自我介紹自己快準備考小,親自請教這家學校如何。特別是老人家、長輩型,他們會毫不計較私隱地向你傾訴學校的好壞。又或是午飯時間在學校附近餐廳會遇見老師們出來吃飯,就去坐隔離格聽聽老師對話內容。
D) IG恐怖阿姨追蹤
有些一條龍學校,中學生會玩IG (他們不玩fb)。依靠hashtag、地點打卡之類,可輕易找到學校學生 (或家長)。簡單禮貌介紹自己,問問學校「實際情況」。
很多家長是家醜不出外傳的類型 ( 100%稱讚學校有多好多完美,問有沒有什麼可進步或改善的地方會答你完全無....... ),但未入世的孩子大多較坦白,就像是社會事件學校「真實取態」也能從學生口中得知個大概。
7) 什麼學校也好,最重要,永遠是家庭教育。
----
草草結尾
要去接女。bye。
圖文不符:
我倆的日常,她畫畫(或看書),我看書。
有位樹木終結者每兩日就用完一本簿,這簿內畫了四個漫畫,有三個都是她媽媽被遺忘在森林或不小心被石頭打暈幾日。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學生網站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香腸+養樂多會致癌、地震後松仁路馬路裂開、LINE官方貼圖免費下載……在假訊息滿天飛的今日,你能分辨訊息真假嗎?
根據2019《親子天下》中學生媒體素養萬人大調查,現在中學生接受訊息的最主要來源是YouTube,超過6成孩子曾收過疑似可疑訊息,我們該如何怎麼教會他們辨別訊息真假,不再接收黑心訊息而不自知?
🏆️11月《親子天下》更多行動方案 帶你見真假 https://cplink.co/PEUa54k4
【企劃:陳雅慧、邱紹雯、施雲心|影片製作:施雲心|資料來源:LINE訊息查證、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蘭姆酒吐司、MyGoPen、BuzzFeed官方YouTube頻道 You Won't Believe What Obama Says In This Video! (https://youtu.be/cQ54GDm1eL0 )、蓋帝圖片網站、日本《每日新聞》、《明鏡周刊》、《每日頭條》、《中時電子報》、LINE 貼圖免費送、健康新視界】
...................................................................
親子天下官網 http://www.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Shopping http://Shopping.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http://best.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http://flipedu.parenting.com.tw
親子天下 http://on.fb.me/1Kkng6j
親子天下Baby http://on.fb.me/1KQQAkP
親子天下悅讀 http://on.fb.me/1Sryt7P
親子天下育兒好物 http://on.fb.me/2dpFvHK
翻轉教育 http://on.fb.me/1QgVd3O
嚴選部落客 http://on.fb.me/1R3XbY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726K6Xh7x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