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換湯不換藥,大新竹輕軌到底搞什麼軌?|
欣瑩與大家一樣都期待輕軌捷運帶來便捷交通,但早在10年前首次擔任新竹縣議員時就非常關心「竹竹苗輕軌捷運」計畫。當時為了解決新竹的交通問題,徵詢許多專家學者,最後得到的結論是新竹縣的路面交通特性,建設輕軌前應該優先整合公車客運系統,促使公車捷運化下手較容易成功。公車捷運的建置經費是輕軌捷運的1/5,加上新竹縣、市私有機動車輛所有率全國第一,完善公車捷運才能擴大轉乘範圍,讓其它12鄉鎮都受益。此案最後也於2010年由交通部以自償率不足而退回。
這次輕軌又出現在政治舞台,鄉親的看法也不一,有民眾覺得「新的交通載具能帶來新的可能性」,許多園區工程師也表示「上班還是會選擇開車,花這個錢還是沒解決慈雲路的塞車問題」、「輕軌不適合台灣平面道路行駛,除非做高架,不然只會讓更塞車」、「先去坐高雄的輕軌,再重新考慮」、「高速公路死都不肯接快速道路,做什麼輕軌」、「為何重綠輕藍」。各種聲音,不曉得在提出時有沒有想到這些因素?
希望規劃可以更貼近實際面,符合民眾的需求,讓資源作最有效的運用,真正提供更便捷的交通。
★歡迎觀看更多相關資訊
[徐欣瑩議員對於竹竹苗輕軌的觀點]
https://goo.gl/jmNnpm
[2009徐欣瑩議員質詢-竹竹苗輕軌捷運應先考量的問題]
goo.gl/jASvMJ
[2008徐欣瑩議員質詢-BRT與LRT的比較]
goo.gl/546Xv3
[2008徐欣瑩議員質詢-新竹縣交通特性適合發展輕軌捷運嗎?]
goo.gl/ipJmxF
#大新竹輕軌計畫 #前瞻基礎建設 #新竹縣 #交通
#你覺得大新竹需要花300億建輕軌嗎?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