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用認知的方式,是提取不了創傷的。
這二天在榮格心理分析進修課裡理解了為什麼榮格說:「症狀是有功能性的」。因為症狀的毒,可能才會是解方的藥,而不是只是單拿症狀判別有沒有病。
比如課程中提到的強迫症個案,是一個親職化小孩。他要在孩童時期強迫自己長大照顧父母及弟妹,而這樣的壓力大到無法內撐,於是以強迫症狀顯現。這個強迫症狀是每次騎車時都會規定自己,每十分鐘需要停下來加油,否則他就會暈倒。以一個儀式性的方式,強迫自己在沒有人替他人生加油時,停下來為自己加油。
又或者是一個思覺失調的個案,需要以幻想及幻聽到哆啦A夢的方式,帶自己坐時光機回到數學資優、籃球校隊及圍棋高手的人生閃亮時期,來彌補內心的失衡狀態,藉由症狀來演出。這就是榮格所說的「被經驗捆綁而用症狀來說話」。
當我們認為轉念就可以改變一切的時候,有時候認知的轉化不見得可以處理到內在創傷。這時候就必須要透過一些隱喻及象徵的方式來處理。
總結就是這次的進修課很觸動我的,是曼達拉沙畫藝術表達治療裡傳達的一個概念:「人生極致繁華,不過一掬細沙。」
留著細沙,致自己。
Individuat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a person becomes a psychological “in-dividual”, that is, a separate, invisible unity or “whole”. - Carl Jung
#如果你也想以藝術治療來窺看潛意識訊息在表達什麼
#歡迎報名一月底自我探索工作坊
#名額剩最後一位囉
#工作坊每一梯次的內容都會有點不同
#依照同學的議題及能量做安排喔

依照同學的議題及能量做安排喔 在 許瑞云醫師身心靈養生法's post 的推薦與評價
叛逆封閉、沉迷網路,不願意跟父母溝通,在學校和老師同學都處不來,成績也總是 ... 親子或伴侶間的問題,由講師依實際狀況,運用調整情緒、協調能量以及動力排列等 ... ... <看更多>
依照同學的議題及能量做安排喔 在 [新聞] 快訊/準新郎醫對正妹打手槍台南衛生局-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