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稅改的草案中,我認為「提高營所稅」與「降低未分配盈餘稅」這兩個方向,有助於健全稅收來源、同時提升企業體質、有利於新創企業。
過去,營所稅從25%降到17%是隨著「促產條例」落日時推出,當時降低營所稅,是希望企業因此擴大投資。不過事與願違,實際上企業的研發支出與創新投資並未因此成長,反而房地產至此後節節高漲。而降到17%也是跟新加坡學,但事實看來,我們沒有比較會招商、引資與投資,而新加坡17%的稅率後面,是更高的企業運營成本,台灣低廉的運營成本,也沒有比較有競爭力、有優勢。
此外,現在台灣新創發展有三個主要的瓶頸,其中之一就是企業的參與與投資不足,尤其是大企業,以致新創早期缺乏資金動能,難以加速成長。相較國際新創城市,企業的參與積極,從初期投資到出場皆無役不與,促成了新創生態系的良善循環,相比之下我才有此感慨。
企業的競爭力絕對不是奠基在減稅上,合理的稅制規劃,可以讓良幣驅逐劣幣,因此營所稅微調3%的幅度,不儘合理,也可以穩定國庫來源。此外,調降未分配盈餘稅從10%降到5%,有助於新創保留研發與投資經費,利於成長。
解決台灣經濟結構的問題,稅改是必要的手段之一,但是在調整的同時,也要思考如何與調薪、鼓勵投資的目的結合在一起,藉以改善分配問題。絕非一改就會成功,也必須要有法規鬆綁與其他政策配合才行。
「促產條例落日」的推薦目錄:
促產條例落日 在 綠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轉載公平稅改聯盟發言人 洪敬書今日投書的好文章!一起呼籲財經兩部會改革這些「鼓勵產業繼續黑心發展、全民人財共同承擔」的制度!甚至包括規劃中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未來同樣污染補貼的問題會更嚴重!
「日月光的租稅減免主要來自於《促產條例》,該條例第6條中明訂「投資於資源回收、防治污染設備或技術」、或「投資於利用新及淨潔能源、節約能源及工業用水再利用之設備或技術」,就能獲得5年抵減營所稅的鉅額利益。倘若經濟部願意稍費心思,追查日月光是否依上述二款資格獲得減免,再加排污的鐵證,即可以「資格不符」為由,追討以往的減稅額與取消未來優惠,整個過程不僅合法合理更合民意。
但事發至今,財經兩部會不僅在未主動查明之前,即公開表明追回減稅不可行,取消優惠需有法源;這不僅有行政怠惰之嫌,對業者的呵護之情,更令全民難以接受。
試問,當年高雄巿政府花費37億整治後勁溪的龐大經費,卻因日月光排污流毒而全數付諸東流,這37億是不是人民納稅的血汗錢?未來後勁溪及兩側良田又因此遺毒被迫百年休耕,初估後續的整治經費又是動輒數十億,這難道不也是人民納稅的血汗錢?財經首長堅持為業者保留租稅減免優惠,是護財團?還是護人民護土地?即便政府可對業者求償,但左手追償右手還給減稅,豈不精神錯亂?
長期以來,政府減稅只問經濟不論是非的做法,早已搞到國困民窮。即使《促產條例》落日,但減稅手法已在《產創條例》及未來的自經區中借屍還魂。面對如此重大違法事件,政府倘若仍堅持減稅只能放不能收,必使無良企業更加有恃無恐,而台灣的未來只怕更加日月無光。
促產條例落日 在 促產條例落日、產業創新條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促產條例落日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zzz8931也提到36年陋習廢除!過年值日夜要給加班費《蘋果》幫 ... ... <看更多>
促產條例落日 在 促產條例落日實現稅改公平正義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民主進步黨今(8)日召開例行的重大議題協調會報,文宣部主任鄭文燦於會後表示,民進黨贊成稅改聯盟「反對財團減稅、反對富人減稅」的訴求,「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應儘 ... ... <看更多>
促產條例落日 在 促產條例落日、產業創新條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促產條例落日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zzzz8931也提到36年陋習廢除!過年值日夜要給加班費《蘋果》幫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