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昨天轉貼了朋友發表,有關於二戰時,無論是美軍以及德軍都嫌棄義大利的段子。
無論一戰或是二戰,從大局上看,義大利的表現真的都挺拖油瓶的。
一戰的義大利,只勉強對奧匈帝國佔上風(這還是因為奧匈帝國當時還要負責與俄羅斯開戰,所以兵員並不集中),後來德國一幫忙奧匈帝國,立刻把義大利打得落花流水。
二戰的義大利就更鬧了。
德國在法國戰役施展閃擊阿登森林,使法國國防已經陷入崩潰狀態,結果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趁機出兵法國想撈好處,卻被法軍擊敗。
義大利後來想要擴展北非地盤,所以對北非的英國部隊用兵,結果竟被英軍反推,差一點就要團滅,導致墨哥需要向阿希討救兵。(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義大利攻打南斯拉夫的戰役中。)
感覺義大利人就是天生的戰五渣,對吧?
但其實不少資料表示,義大利的精銳部隊在跟隨德國攻擊蘇聯時,往往比德軍更加頑強。(這部分的資訊也可以去看Matt電玩之夜的相關主題影片。)
而很多義大利軍對窩囊的段子,更可能是為了宣傳蝦編出來的。
(就好像對岸總是有所謂的戰狼,不只一天到晚說「分分鐘滅台灣」,甚至還會說「太平洋上的美軍作戰意識遲鈍」、「美軍在西太平洋已經扛不住中國海軍」。
雖然我的確相信咱們的國軍在戰力上的確是不行,尤其是對岸比,但對岸真的有那麼強大,甚至比西太平洋的美軍還強大?可見這種削弱敵人的段子,是與時俱進的不斷上演。)
所以,義大利在世界大戰的打仗表現確實不行,但絕非用「民族性」,或是「天生基因」,就可以解釋一切。
我自己最近跟他人對談歷史,很容易得出一個心得:「越是簡單粗暴的結論,非但離真實很遠,往往背後是藏著人為蓄意的操作呀。」
(最後附上探討義大利戰力的入門級影片,讓大家思索義大利為何表現那麼垃圾的可能原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zLgFI8-T4M
俄羅斯精銳部隊 在 民視全球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參加軍演的國家,除了北約最新成員國北馬基頓,烏克蘭和喬治亞都還不是北約成員,而這兩個國家近年都曾遭俄羅斯入侵,顯示俄羅斯的威脅確實存在,對抗俄羅斯的合作也更顯得重要。
🎯我們有國際新聞社團囉👉https://goo.gl/MBPMMm
俄羅斯精銳部隊 在 呂秀蓮:台灣和平中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國分立,台灣能否異軍突起?
非洲諺語說到:「兩隻大象打架,草地遭殃。」那麼,草地上的螞蟻和其他動物怎麼辦?何況是三隻大象?
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在2021年博鰲亞洲論壇致詞,他說:「國際上的事應該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不能把一個或幾個國家制定的規則強加於人,也不能由個別國家的單邊主義給整個世界帶節奏。」
他大聲呼籲:「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要展現更多責任擔當。」他特別提出「四要」:「要平等協商、要開放創新、要同舟共濟,以及要堅守正義。」
怪哉!這些白宮主人的慣常用語,怎麼換成中南海主人向世界發聲?原本應該美國嗆中國,怎麼會是習近平嗆拜登?
原來中國變了,世界也變了!三月底美中2+2會談在阿拉斯加舉行,美國國務卿開場2分鐘,中國國務委員開場20分鐘,從此吹起「東升西降」的號角,拉開「世界平視」的歷史序幕。
獨霸全球近一世紀的美國,終於驚覺到霸主地位已面臨強大威脅,舉國驚慌,集體焦躁,以致於反中的川普總統雖下台,原本親中的拜登政府不得不同仇敵愾。抗中情緒有增無減,甚至拉幫結派而非美國單打獨鬥,快速形成新八國聯軍的「天下圍中」態勢。
宣稱與美國平起平坐的習近平豈能示弱?中國與俄羅斯、北韓和伊朗這三個美國的「死對頭」,加上號稱「捍衛聯合國」的16國聯軍,快速形成「反美集團」,與美國分庭抗禮。在「修昔抵德陷阱」搏鬥的美國鷹與中國龍,恰正編寫本世紀的歷史,原本由美國一手扶持的聯合國,反轉由中國操控,而且宣稱要「捍衛」聯合國,反諷之至!
早在2019年的聯合國大會,秘書長古特雷斯就警惕世界將出現「大分裂」,全球必須「盡一切力量避免大分裂」,以維持普遍尊重國際法的世界經濟,擁有強有力多邊機構的「多極化世界」。
龍鷹爭霸這齣歷史大戲,別忘了北極熊也想粉墨登場。俄羅斯總統普丁已取得連任到85歲的優勢,而北極圈早已成為俄國的禁臠,最近的大動作是派遣48支精銳部隊前往烏克蘭和俄國邊界,蘇愷戰機及其他先進武器也已集聚烏克蘭東部地區,表面理由是保護烏東俄語區,真正目的是要嚇阻烏克蘭「脫俄入歐」,因為總統澤倫斯基公開表示要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而北約早在2018年就確認烏克蘭入會的資格,但迄今未有具體回應。
NATO是用來對抗俄國的軍事結盟,俄國努力阻止烏國「脫俄入歐」。2014年,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爆發分離主義叛軍與政府軍的大規模軍事衝突,背後靠山是俄國。雖經停火協議,但近來有27名烏軍被叛軍殺死,俄國趁機鎮兵,並派遣10艘軍艦到黑海軍演,逼得拜登總統不得不宣布「堅定支持烏克蘭主權及領土完整」、「必要時也會派航空母艦去馳援。」
問題是,如果中俄密謀,俄國先發動攻擊,美國必派兵保護烏克蘭,等於調虎離山,讓中國趁虛入侵台灣,美國必須兩邊應戰。台灣還能高枕無憂嗎?
俄國本就有「歐亞主義」,向東西兩方擴充版圖,使歐洲所有俄語國家以及前蘇聯領土重新併吞,以壯大俄羅斯聯邦,重演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半島的劇本。普丁若與習近平聯手,分進合擊,絕對是美國極為嚴厲的挑戰,更使台灣陷入危機。
何況,最近烏克蘭也與中國交惡。3月19日烏克蘭總統宣布凍結已被中國收購的「馬達西奇公司」,將製造飛機引擎的公司收歸國有。克里米亞被俄羅斯併吞七週年那天,中國特地派商務代表團去慶賀,升高中烏兩國的敵意。
不過,4月20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發表談話,邀請普丁到爆發衝突的頓巴斯地區會談,盼能共同緩解緊張局勢,以免危及數百萬人的生命安全。
俄烏對峙,一如兩岸風雲,都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但是住在台灣的你、我,好像不在乎。很多人還在夢想「維持現狀」,還在相信「有美國,台灣就安了。」最近已有美國專家撰文質疑台灣人對台灣安全的心態。
更令人不安的是,當家主政的政府高官是否還停留在「Taiwan can help」的大外宣迷幻藥暈眩中,以為疫情一定不會侵襲台灣,以為股東80%屬於外籍的台積電為台灣的護國神山?甚至以為全世界都會保衛台灣?
好不容易被國際看見並開始看重的台灣,在世界三國分立的形勢中,是否應該積極努力在國際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