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從1958 年開始院士選舉,負責規劃台灣的教育制度、教學內容,並帶領學術研究,且中央研究院組織法第四條也明訂院士要從「全國學術界成績卓著人士選舉之」。但是,長期以來,都有不具有我國籍的學者當選院士。這次遭美方逮捕的中研院院士陳剛,就是出生在中國,後來才取得美國公民身分,並在2014年獲選為第30屆工程科學組院士。
去年4/24 范雲 FAN, Yun委員、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委員和我就已經提案,而中研院也在10/17正式決議,未來中研院士的選舉,候選人必須具有台灣國籍,同時也將擴大延攬外籍專家學者擔任名譽院士,新規定會在2022年的第34屆院士選舉開始實施。
中研院也向我說明,陳剛沒有任職於中研院,而中研院院士是終身的名譽職,性質較近於「獎項」,而非「正式職位」,且院士的榮銜變動,必須在院士會議討論才能確定後續的處理程序,中研院也會將本案和退場機制列為下次會議的討論範疇。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已經對美國企業及各大學院校、研究機構發出多次警訊,認為中國訪問學者、華裔學者,可能存在替中國政府竊取美國智慧財產的危機。我也要求中研院,既然身為台灣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就該上緊發條,盡快研議相關對策,如不適任院士必須有退場機制、相關資安管制也需有明確規範,才能保障台灣自由的研究環境以及珍貴的研發成果!
#中研院 #院士 #資安管理 #保護臺灣研究成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文化公園考古現場 #月型石柱 接下來要帶大家去認識文化公園的考古現場,邀請到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的 #楊淑玲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考古現場和月型石柱。 卑南文化公園的發現與搶救: 為卑南遺址留下最早紀錄的是日治初期人類學者鳥居龍藏。鳥居四...
保護臺灣研究成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卑南文化公園考古現場 #月型石柱
接下來要帶大家去認識文化公園的考古現場,邀請到遺址公園管理中心的 #楊淑玲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考古現場和月型石柱。
卑南文化公園的發現與搶救:
為卑南遺址留下最早紀錄的是日治初期人類學者鳥居龍藏。鳥居四度來臺進行人類學調查期間,曾為卑南遺址的地表石柱拍攝兩幅照片,時間可能是1896年。鹿野忠雄是第一位將卑南遺址當作考古遺址加以研究的學者。他在1930年發表的文章中敘述,有數不清的板岩石柱豎立於地表上。鹿野採用鄰近卑南族的傳說,推測這裡曾存在一個古代部落,石柱是居屋的殘留。日治五十年期間,學者注意之焦點主要是地表的立石遺構。1945年金關丈夫、國分直一首次對最大立石之周圍進行試掘,始初步發現地下的陶器及住屋遺跡。
二戰以後,陸續前來卑南遺址調查的國內學者不在少數,但都未曾做過發掘。1975年,臺東縣政府將卑南遺址列為地方古蹟,1979年再提升為臺灣地區三級古蹟,只是遺址保護工作並未就此落實。1980年南迴鐵路卑南新站(今臺東站)開工,將地下沉睡數千年的遺構、遺物大量揭露,並造成嚴重破壞,引起輿論及各方的高度關切。臺東縣政府遂委託臺大考古人類學系宋文薰、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考古。搶救考古工作共進行13梯次,前後長達9年,成果十分豐碩。無論是發掘面積、出土石棺及遺物數量皆是臺灣考古史的空前紀錄。尤其是大量精美玉器重現於世,令人驚艷。卑南遺址為臺灣最具代表的史前遺址之一,已無庸置疑。
遠古的聚落:
由碳十四定年法推算,卑南遺址存在的年代大約是距今5300至2300年前,其中又以距今3500至2300年前最為興盛。古卑南聚落的住屋毗連成列,略成南北軸向,遙指都蘭山。每棟家屋坐西朝東,遠望溪流與海洋。家屋主體為長方形平面,東西長11.5公尺,南北寬5.5公尺。以板岩石板、大漂石為牆基,木材為柱,屋牆、屋頂葺以竹架、茅草。屋前以石板舖成方形前庭,屋後有橢圓形砌石圈,用來儲存食物及大陶罐。聚落中還有零星分佈的高架榖倉,支柱上配有防鼠板。狩獵與農耕是卑南文化人的主要生業。他們在山林間獵野豬,在丘陵、平原捕梅花鹿。種植的穀物有旱稻、小米,以「山田燒墾」方式開闢田地。出土的農耕工具相當多,有墾地伐木的石鋤、石斧,收割的石刀、石鎌,舂榖的石杵等。狩獵的主要工具則有石矛、石鏃等。聚落雖然瀕臨卑南大溪,但村民並不擅長捕魚,魚類只是輔助的食物。
長期定居促使族人發展出各類工藝技術。除了農具、獵具等石器外,陶器是日常生活最普遍的用具之一,主要用來盛水、儲物及烹煮。陶器通常是手製,偶而使用轉盤整修技術,以露天方式燒成,火侯較低。外表以橙色素面為主,少有紋飾。主要器形有罐、缽、小口瓶等容器,以及陶紡輪、陶槌、陶勺、陶匙等工具,也有少許裝飾品如陶珠、陶環,隨葬品如陶偶等。精緻的玉器最能顯現族人審美觀與工藝技術能力。包括玉與似玉材質製成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腕飾、臂飾,以及一些非實用性的武器、工具,式樣繁多,風格別具。造形上,以玦形耳飾最富於變化。其中人獸形玦造形可作為代表,已成為史前博物館的館徽。製作工藝上,以小玉玲的細緻與長玉管的中空貫穿技術最令人稱奇。這些玉器多為族人平常的裝飾品,人過世後則當作隨葬品長埋地底。
族人相當重視身後之事,主要葬具是長方形的板岩石板棺。石板棺長軸與地面住屋的軸向相同,略呈南北向,指向都蘭山。死者仰身直軀下葬,腳也指向都蘭山,似乎那裡就是魂歸之所。一具石板棺通常埋葬一位死者,也有重複埋葬情況。多數成年人及少數幼兒入葬時都有隨葬品,包含玉、石質裝飾品,武器、工具、陶紡輪、陶容器等。有些階級地位較高者棺具較大,甚至壘石為槨,隨葬品也質精而量多。死去的親人通常埋葬在屋裡或附近,與生人長相左右。出土的家屋與墓葬上下緊密交疊,為卑南遺址的一大特色。
遺址的價值:
綜合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卑南遺址的特殊性可歸納如下:
臺灣考古史上發掘範圍最大之遺址,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公尺。
臺灣出土文物最多之遺址,總計出土石板棺近1600餘具,陶器、石器等遺物兩餘萬件。
臺灣出土玉器式樣及數量最多之遺址。
臺灣規模最大的史前遺址,重要部分面積約20-30公頃,廣義的遺址面積約80-100公頃。
臺灣考古史上具有最完整聚落型態與資料之遺址。
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
行政院文建會自2002年起積極推動臺灣地區世界遺產潛力點之勘查評選工作,卑南遺址列入11處初選地點名單之一,而且是唯一以考古遺址性質列名者。初評結果,卑南遺址與棲蘭山檜木林、太魯閣國家公園、阿里山森林鐵路四者以具有顯著及特殊價值等因素,列入第一類別,也就是最具潛力之點。無論就學術研究、遺產保存、本土教育或知性旅遊觀點,卑南遺址都具有無可替代之價值。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保護臺灣研究成果 在 林lillian_lin1029常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4九合一選舉選後觀察座談會
2014年九合一選舉為台灣選舉史上規模最大的地方選舉,選舉結果將影響台灣未來地方經濟和公共事務發展方向。而今年台灣公民社會經歷了太陽花運動及食用油風暴,能否改變現有藍綠地方政治版圖,而第三勢力是否能成功突圍也是值得關注的重點?且本屆有多位立委帶職參選,是否違背選民寄託、影響立法院運作? 此外,選舉結果是否牽動2016年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而選後立委將進行補選,會對國會運作造成衝擊嗎?而公民團體在選前所推動的行動,像是監票者聯盟的監票行動、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與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承諾書推動,在本次選舉的成果為何,未來又將如何繼續行動?這些問題都希望藉由座談會進行討論。
因此,公民團體將於2014年11月30日(星期日)下午2點至4點45分,於慕哲咖啡紹北店地下室,舉辦「2014九合一選舉」選後觀察座談會,邀集公民團體代表、專家學者共同針對九合一選舉選後結果及對未來影響作分析,並提出公民團體的下一步行動。接著,由2014台灣九合一選舉觀察團學員分享本次觀選心得,本次觀察團學員包括台灣與中國學生,透過親身參與選舉活動和觀察整體選舉過程,對這些學員而言都是難得的體驗,其感想相當精采可期。
日期:2014年11月30日(日)14:00-16:45 地點:慕哲咖啡紹北店 (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號)
流程
上半場:顧忠華主持
14:00-14:30第一輪發言(與談人每人3分鐘)
14:30-15:00第二輪發言(與談人每人3分鐘)
15:00-15:15提問與與談人回應
15:15-15:20總結
主持人
顧忠華(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公督盟常務理事)
參與貴賓
何宗勳(大家來選村里長發起人、柯文哲公民顧問團顧問)
陳耀祥(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助理教授)
陳 板(大家來選村里長發起人、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
黃國昌(島國前進發起人、中研院研究員)
黃聖峰(監票者聯盟發起人)
劉志堅(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副會長)
潘忠政(桃園在地聯盟理事長)
蔡素貞(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副秘書長)
張宏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
主辦單位: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協辦單位: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桃園在地聯盟、島國前進、臺灣選舉監督聯盟(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民覺醒聯盟、公民監票聯盟、公投護台灣聯盟、台灣自由選舉觀察協會、台灣和平草根聯盟、台灣永社、台灣教授協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金羊毛冒險學院、監票者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