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 #修復的思維
2021-03-03
不少人買電子消費品都有保養期一過,產品就壞掉的經驗。由於不少先進產品難以維修,所以都變成了電子垃圾。倘若選擇買入產品時被加入延長保養的合約,又會令購入成本大增。
法國政府為了減少 #電子垃圾,最近開始要求廠商在產品介紹網頁上列出維修的難度指數。以蘋果產品為例,10分為最難維修的分數,iPhone 11的分數大約是4.5,iPhone 12某些型號則高達7分,可見型號愈新就愈難維修。另外,產品的價格並不反映維修難易度。原來新MacBook Pro的維修難度較新MacBook Air低。有了這項維修評分,消費者就可以決定是否買入維修困難的產品,同時也能考慮如何選擇保養計劃。法國政府希望廠家發展出容易維修的產品,五年內提升人們將損壞的產品拿去維修的機會,期望由四成調升到六成。
香港背靠祖國,又有淘寶的支援,不少電子產品也有機會找到零件更換。所以網上有不少維修達人,都能以較平的收費幫助客戶維修產品。問題是很多消費者有「#先使未來錢」的習慣,容易衝動追求新產品;加上高科技消費產品的易手價跌得愈來愈快,讓人缺乏動力維修舊物。
其實培養 #維修的思維,除了環保也是人生哲學。丟掉壞的東西容易,修復壞的物品卻需要智慧。在經濟轉差的日子裏,大家更需要學習「#修理大腦」。
#張慧慈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陳寗 NingSelec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OW! 成為陳寗頻道會員並收看獎勵影片:https://lihi1.com/ZT8bZ 頻道會員經費用於製作字幕及剪接,懇請支持頻道營運! ──────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 & 充電頭: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
修理大腦 在 陳寗 NingSelec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OW! 成為陳寗頻道會員並收看獎勵影片:https://lihi1.com/ZT8bZ
頻道會員經費用於製作字幕及剪接,懇請支持頻道營運!
──────
陳寗嚴選 iPad Pro/iPhone 保貼 & 充電頭:https://lihi1.cc/VnHIF
陳寗嚴選兩聲道音響:https://lihi1.com/2ecL7
陳寗嚴選抗菌靜電濾網/防潑水抗菌強化膜:https://lihi1.cc/x7Sse
陳寗嚴選 NAS 團購:https://lihi1.com/SuL4Q
──────
00:00 本集分享:音響泡水的急救觀念
02:06 音響泡水當下:斷電!
03:18 如果看到有人觸電,千萬別用手摸他
03:50 斷電可以保護機器?
04:38 如果大老婆、小老婆一起溺水,你會先救誰?
06:05 喇叭泡水合板會壞掉
08:16 喇叭已經泡水/淋雨了…怎麼辦?
09:29 音響泡水怎麼辦?步驟一:移到乾燥的地方,擦乾外部
09:55 音響泡水怎麼辦?步驟二:電風扇吹 3-7 天,徹底帶走水氣
10:35 音響泡水怎麼辦?步驟三:打開機器,內部所有髒東西清掉
11:46 泡水會怎樣?電路板太複雜會含水,易短路
13:40 小常識:如零件因水生鏽,修理費會非常貴
15:33 喇叭泡過水,千萬別曬太陽/用吹風機
#淹水 #泡水 #喇叭
──────
陳寗實話說 Podcast 試營運上線:
Apple Podcast:https://lihi1.com/xXnHu
Google Podcast:https://lihi1.com/yfDKF
其餘各大 Podcast 平台也都有上線,請直接搜尋「陳寗實話說」!
──────
本頻道每晚 6 點鐘上新片,還有幾個原則跟你約定好:
1. 開箱零業配:
真實使用過後才發表心得,通常試用至少 1 個月,所以你通常不會看到我最早發表,但哥真性情的評論,保證值得你的等待。
2. 理性討論:
我有自己的偏好,你也有自己的好惡,我們互相尊重,時時用大腦,刻刻存善念,不謾罵,不矯情。可以辯論,不可以沒邏輯。
3. 我團購我驕傲:
我很愛買東西,也很愛比較產品,我自己使用過、多方比較過,還是覺得喜歡的東西,我才會辦團購。(簡單說就是挑品很嚴格,至今 80% 廠商找上門都被我打槍。)辦團購我一定有賺,但我跟廠商拿到提供給你的團購價,也會讓你一定有划算感。所以如果你品味跟我相近,或是剛好有需要,就跟我團購,我們互惠。如果你覺得跟我團購,你就是我乾爹,說話不懂得互相尊重,那就慢走不送,你可以去找一般店家買貴一點。
看了以上,覺得可以接受就請你訂閱,訂閱順便開鈴鐺。我們每天晚上 6 點見。
我的網站連結在這:https://ningselect.com/
也別忘了幫我的 FB 粉絲專頁按讚:http://bit.ly/ningfb
如果有任何問題,包括團購等問題,都可以在影片下方留言問我,同一支影片下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會優先用留言回答,如果是比較大的題目,則有機會拍成 QA 影片回答~如果你想問的是針對個人的音響選購、配置問題,可以直接傳 Line 問我:http://bit.ly/ningline
另外團購商品請參考我的商城:https://shop.ningselect.com/
廠商合作請先了解相關原則:http://bit.ly/coopnin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jCBTX3mRuA/hqdefault.jpg)
修理大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7/07(六)或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有不少朋友問我,他們問我說:「凱宇,你是不是轉性了?怎麼最近你的『一天聽一點』分享的內容,跟過往的都不太一樣?」。
其實一時半刻之間,當我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有一點傻掉了。因為我一直把『一天聽一點』這樣的一個管道,當成是我自己在閱讀、學習,不管是在心理、個人、還是各方面的接觸裡面的一個感受分享的渠道。
那當然如果有朋友喜歡跟支持,並且帶給一些朋友幫助,我會覺得很開心。然而呢,我當初在開始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打定主意,如果沒人理我,那我也不在乎,因為比較重要的是,我能不能透過這個管道,把自己每天一點一滴的前進凝練起來,成為自己的記錄,那是我比較在乎的。
所以呢,突然有朋友問我說「我是不是轉性了?」,我呢還好好的回顧一下,最近這一段時間我分享內容,的確喔這一段時間,比較多的是個人的感悟,不像是先前比較多是可能故事,甚至於最多的大宗都是一些心理學的研究。
或許在客觀的角度來說,的確我談的內容有一點不太一樣,但是回到我的主觀世界,我還是覺得「我還是我」啊,本質沒有變啊!那我正絞盡腦汁的在想,要怎麼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剛好我看到了一個福爾摩斯跟華生醫生他們的故事,我想這個故事可以幫我回答這個問題。
福爾摩斯跟華生醫生呢,他們兩位一起去露營,他們在星空底下搭好帳篷,然後就進去睡了,到半夜的時候呢,福爾摩斯搖醒華生,他對華生說:「華生,你抬頭看星星,告訴我你發現了什麼?」
華生回答說:「我看到數百萬顆星星!」
福爾摩斯說:「你從這點推論出什麼?」
華生回答說:「如果有數百萬顆星星,即使只有一些是行星,很可能其中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如果外太空有類似地球的行星,很可能上面也有生命存在。」
想不到這時候福爾摩斯冷冷的說:「華生,你這白痴啊!這表示有人偷了我們的帳篷。」
好!跟你分享一個小故事,博君一燦喔。那這個故事跟我要回答有什麼關係呢?簡單來說華生把福爾摩斯的問題「複雜化」了,並且按照複雜化的邏輯還有思維,說出了一大桶的道理,但是事實上來說,福爾摩斯只是單純的半夜醒來之後,發現原本搭好的帳篷怎麼不見了呢?
或許從華生的角度來說,他設想福爾摩斯問他這個問題,一定有背後深刻的大道理,但是他卻忽略了從「最簡單」的角度、從「最簡單」的出發點去思考,試著先從最簡單的方向去試試看,到底這是不是答案。
那回到我身上,或許很多朋友一路聽我的『一天聽一點』都已經假設,我一定要端出個心理學家的樣子,跟你談很多的研究,或者是跟你談很多聽起來很厲害的東西。
那當然這也沒錯啦,如果你真的得到了一些東西,然後感覺我很厲害,那我只能先說謝謝你。但事實上,我終歸到底,我還是個人,我有我自己的專業,我更有我自己的生活跟感觸。
如果從學習跟分享的角度來看,我會讀一些專業的書籍,我會讀一些跟我的工作有關的書籍,但是我更會去接觸跟我生命本質有關的那些內容。這些內容可能是各個領域的書籍,更有可能是我在生活當中跟很多朋友的互動,還有更多就是當我的心安靜下來之後,我反思、我沈澱、我覺察。
在我自己的生命裡面,我到底經歷了什麼?或許有時候我們看待別人,都有很多自己的投射跟想象,然而就像我常常在『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裡面講的一個故事。
我說如果有一個老太太,她電視壞了要你去修理,在你大張旗鼓的把電視拆解開來之前,你是不是要先檢查一下,這個電視到底有沒有插上插頭呢?有時候根本關鍵的原因,搞不好很簡單,就像是電視之所以沒辦法運作,不是因為它壞了,是因為沒有插插頭。
面對人生跟面對他人,當然有它的複雜性,可是我們常常會忽略,或許從最「根本」的地方檢查起,才會是真正解決問題、跟認識問題的「起點」不是嗎?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也希望你不要太容易的就覺得我「轉性」了,我還是我,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特別是我剛剛在內容當中分享到的『高難度對話』。我在錄音的這個時候『高難度對話』的課程,名額已經倒數剩下「最後兩位」了。
所以我完全沒有把握,在你聽到這段錄音的時候,『高難度對話』還有沒有名額?如果有的話,期盼你把握機會,如果沒有的話,也期盼你好好的把握後面所開的課程。
從一個最簡單的角度出發點,為什麼我常常會分享我的課程,不是因為我招生上有問題,而是因為從「最簡單」的角度去想,我知道很多人想要前進,但是我也知道很多人終於安排好時間,也下定決心要踏進啟點文化的時候,我已經沒名額了!
所以呢,我就養成了一個習慣,乾脆我都提醒你好了,我衷心期盼可以很快的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遇見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88GQR05ilw/hqdefault.jpg)
修理大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僅剩"2"個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沒有過那樣的經驗?
假設你覺得自己很擅長於某種遊戲,不管是下棋啊、打麻將啊、撲克牌呀,任何一種都可以!
你經常跟朋友玩,而且你每玩必贏,你在你的朋友圈裡面已經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你自己覺得自己很厲害,其實你也真的還不錯,因為真的沒有人能夠贏你!
於是呢你終於鼓起勇氣去參加一個比賽,它可能是一個地區或者社區的一個比賽,你付了報名費,然後在第一輪就被打掛了,就被電得慘兮兮…
結果呢就證明了一件事,其實你沒有那麼厲害,你只是剛好身旁的朋友都不如你,就是這樣而已。
可在這過程當中,在你還沒有比賽之前,你一直以為自己是高手、高手、高高手。但是其實你不過只是個業餘玩家,甚至於在業餘玩家的程度裡面,你還算是一般般而已。
那這樣的一個狀況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喔,叫做「達克效應」,那達克效應其實是來自於康乃爾大學的克魯格跟達寧,這兩個研究者在1999年做的一個研究,然後發表出這樣的一個論點。
這兩個研究者達寧跟克魯格,他就把他們的名字湊起來叫做「達克效應」。
其實達克效應的理解可以從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像剛剛說的一樣,通常我們在自我評估的時候都是很不精準的,明明其實自己很平庸,但是我們會自我感覺太良好,覺得自己非常的厲害。
可是如果從更深的第二個層次來看的話,其實你對於一項技能你越是專精,你練習的次數越多,比賽的經驗也越多,那麼你對於自己真實程度的客觀評估,也就相對的會更準確。
尤其你在某個領域裡,當你還是新手的時候,你正在快速成長的那個成長曲線,在那個階段你會覺得時間過得特別的快,而且覺得自己進步的非常非常的快,然後自己彷彿是個天才一樣,那這個時候就是達克效應最容易發揮作用的時候。
當下的你會以為自己可以很快的跳脫出,新手變成是業餘玩家,甚至於是職業專家,但事實上不是如此。
所以其實「達克效應」在告訴我們,如果你想在某個領域裡面出類拔萃,你要不斷不斷的練習,然後你必須要很務實,而且勇敢地跟那個領域裡面真正的專家,去做一個最務實的比較,透過這樣的比較,甚至於是競賽,你才會學會真正的謙虛跟務實。
那當然今天你聽到這裡,你學到了什麼是「達克效應」,或許在你身旁有一些好高騖遠、自我感覺太良好的人,當你在用你平常習慣的詞彙修理他們的時候,你可能學到了一個新的詞彙,你可以對他們說:「嗯~現在的你非常的達克效應!」
我想無論對方聽得懂還是聽不懂,至少你用一個相對委婉的方式去傳遞出一個真正重要的事實。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那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內容。
另外如果你對啟點文化的商品和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的最末端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們近期的課程是5月18號的【人際回應力】,相信這門課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期待在5月1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PbMF3lqT3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