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選讀 #今天來看劇!
收心前夕,再點開一部待看清單的影集、電影,享受週日。
眨眼間假期便進入尾聲,在感受節日與團聚氛圍中,新的一年已經開始,在午後微熱的日子裡,今天適合窩在沙發上殺時間。
🗣快來看看青鳥選讀中有沒有你一直很喜歡的哪一齣劇?
🎬《#俗女養成記: 第一季影視劇本書》
「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
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作夢又醒過來;
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
作者: 嚴藝文 , 黃馨萱 , #范芷綺 , 華視娛樂show /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寄生上流:原著劇本+162幕分鏡圖電影套書》
電影上映前剪掉了金家與超市兩個場景,隱含更煽情的隱喻?
故事原型曾參考二十世紀初曾轟動法國的「#女僕殺人案件」?
為什麼「電影的後半段會往無法預測的方向暴衝」?
看導演 #奉俊昊 娓娓道來關於選角的思維、對白鋪陳與即興創作的靈感來源。
作者: #奉俊昊, #韓珍元 / 出版社: 寫樂文化
🎬《#彼岸之嫁》
故事重現十九世紀馬六甲華人移民社會的生活場景,融入華人的喪葬習俗與鬼怪傳說,
將「#冥婚」這個乍聽之下令人感到恐懼的概念用文學的手法呈現,衍生為追求愛情自主的故事,加深小說打動人心的層面。
而不斷出現的懸疑情節,更牢牢抓住讀者的心,緊緊跟隨女主角在內心世界與亡者世界穿行。
作者: #朱洋熹 / 出版社: 大塊文化
🎬《#做工的人》
看見世界上各處努力活著的人們。
這是一本由建築工地的第一線「現場工程師」書寫, #做工者的生命紀實故事。
「我最後想再說一個故事:我在寫作當下已經將真實的人名隱去,地點也做了變更,但完成後我卻發現,無論怎麼更換這些地點、季節或是人名,總會不經意地又影射了現實生活中的其他人。」
作者: 林立青 / 出版社: 寶瓶文化
🎬《#小偷家族》
這個故事重新定義了“家”的模樣,如果能自由選擇家人,真的能夠幸福快樂嗎?故事紀錄在社會邊緣遊走的人們,看過電影以後再閱讀這本書,把電影中的片段與書中細節連接,家庭間的暖意漸漸融化世界的漠然。
作者: 是枝裕和 / 出版社: 尖端網路書店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除了阿欽阿祈,最受歡迎的阿全也是真有其人!女神露露、小傑如蕙也是! 🔥做工的人不只值得尊敬,他們的真實故事更會讓你感動落淚! 🔥原著篇章與改編解析,讓你看看演員、編導們與劇組的功力! 📺六集全播畢,全季已在myVideo上線! 影集線上看:https://bit.ly/2xJPNCR 我們之前推...
「做工的人 原型」的推薦目錄:
做工的人 原型 在 Head x Lov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光是一個型號
就可以出一堆專書的是⋯
-
Levi’s 501 XX – 眾所皆知的全世界第一條型號超過百年的牛仔褲(jeans) 店內現存一件。
是1873年由Levi Strauss & Co.的合夥人之一Jacob W. Davis所發明
早在Levi’s的創辦人Levi Strauss發明牛仔褲前,各地的工裝便運用相似的布料和褲型
Levi’s 501 XX最初面世的樣子和現在所看到的501和LVC復刻系列有很大的差距
1873年至1890期間,在尚未正式使用501這型號時,Levi’s生產的牛仔褲型號為XX,因其使用的是9 oz的堅固丹寧布料,而”XX”即代表”extremely , extremely strong”
那時的XX的正面配置為兩個口袋、一個懷錶小口袋、褲檔,也是現代許多牛仔褲的原型,只不過本來放懷錶的口袋,改放置iPod nano;背面的配置只有一個口袋和腰間的巴黎扣(Buckle Back)
1886年起,Levi’s開始在生產的褲子縫上真皮的「雙馬標」,一方面因鉚釘的專利在1890年左右即將到期失效,一方面是為了強調品牌的價值和獨創性
501這個型號在1890年左右開始正式使用,但因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將Levi’s的總公司震垮,大多數的紀載文本皆遺失,無從考察型號的由來
-
501牛仔褲的細節改良不出這三個原因:
⚠️消費者訴求
⚠️時尚變化
⚠️專利權的捍衛
單個後口袋不方便作業,便於1901年生產有兩個後口袋的501
背面的卯釘會磨損家具,就改成隱藏式鉚釘吧,但褲子穿久了,鉚釘還是會磨損布料然後突出,刮傷家具的問題依舊──於是,1937-1966年期間服役的隱藏式鉚釘退場,在1966年推出棒狀加固縫線(bar tacking)的設計(正面配置依舊使用鉚釘)
1922年,501開始增設褲耳,由此可猜測當時的男士時尚較流行腰帶,也可以感受到Levi’s重視客人的程度;但吊帶褲用的釦子和腰間的巴黎扣也還在,習慣繫腰帶的消費者會選擇把巴黎扣裁掉
-
1936年,大家熟知的Big E Label開始出現在右後口袋的側邊,紅底白字,LEVI’S的字樣為大寫(這也是後來復刻的LVC系列一定會有的元素),到1971年則因應商標的改款亦改為Levi’s
二戰時期受美國政府節省原物料限制的S501XX(S為simplified),專為不習慣鈕扣褲檔的美東朋友設計拉鍊版本的501Z,60年代反戰的flower child將反戰標誌、笑臉和花繡在牛仔褲上,冷戰時期則被蘇聯視為資本主義的象徵而禁止,70年代眾多新興牛仔褲品牌崛起,花俏的字眼如「酸洗」、「石洗」、「破壞」…雅痞和中產階級買的是對「做工的人」的想像,90年代Kurt Cobain那條縫縫補補的501 ……
牛仔褲的魅力並不僅限於地球表面
Luke Skywalker在第一部Star Wars電影中穿的其實是漂白過的Levi’s牛仔褲,之後在一場競標中以三萬六千元美金售出
但這還不是最貴的價格;根據金氏世界紀錄,全世界最貴的牛仔褲是19世紀末製的501 XX,一名日本的收藏家在2005年花了六萬元美金,在eBay上達成交易
很難想像,這個世界如果沒有牛仔褲,會多麼地不一樣,而每件牛仔褲都是1873年那件「第一條牛仔褲」的後裔
想看更多老牛仔資訊
Ig: headxlover_worship
做工的人 原型 在 練健輝 Lian Kien Hu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金馬57 #遺珠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票房逼近一億台幣,記得當初看完其實對 #曾敬驊 印象深刻。除了為他無緣以這部作品入圍演員獎遺憾外,也看到這位演員的其他潛力。據說劇組報名獎項為男主角獎,但 #Birdy 在這部電影裡面,其實是男配角才對。
曾敬驊今年才剛滿22歲(我的天),也是剛好在這麼多新演員中,我有看過他所有的演出作品的一位。曾敬驊以電影 #返校 出道,被萬中選一成為主角不是沒有他的道理,可見 #徐漢強 的眼光也很獨到。
曾敬驊在《返校》中,角色較為被動,主要的戲都在學姐 #王淨 身上。但一些類型上所需要傳達的情感、反應等,曾的表現也算亮眼。後來他客串演出 #Netflix 原創影集 #誰是被害者 ,飾演 #張孝全 年輕的時候。雖然戲份不多,但在影集開場與 #張翰 對戲,同樣抓住觀眾目光,為接下來張孝全這個角色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真正覺得他演的很好的一部是 #HBO 的原創影集 #做工的人 。我真的很喜歡他在裡面的演出,讓人覺得他進步很多,整個表演也很鬆,狀態很好。他和 #項婕如 有很多精彩的對戲,很推薦大家去看這部影集。
最近的作品則是大家都知道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比起主角 #陳昊森 飾演的阿漢,Birdy這個更難詮釋。這個角色必須要有點神經質,外加瘋狂行徑以及對於性向的摸索與逃避...編劇和導演加註在這個角色身上太多的特質,乃至於觀眾在理解這個角色也就多了一些難度。
上禮拜去看Alan Parker的《Birdy》,這是《刻在》裡參考的原型。1984年的Birdy說實在跟2020這個無法做比較,前者的瘋狂源自於角色內心純粹的渴望,而後來更真正地掉進瘋狂的漩渦。導演藉由兩個主角曖昧的情愫,青春成長瘋狂的事跡,嚴肅地探討越戰後的創傷症候群。
《刻在》只取走了角色外殼,一些劇情鋪排與場景選擇也非常雷同。但在Birdy這個角色上卻沒有多做更深入地琢磨,甚至長大後的Birdy也是公認完全地走鐘。不僅是長相與角色造型等,更嚴重的失誤是演員的表演沒有延續年輕時的特質。可能會有很多解釋,過很多年了啊...但連靈魂與神韻都沒有了,這是觀眾所無法接受和買單的事。而比較嚴重的是,這對於觀眾解讀Birdy這個角色多了一份隔閡,也可惜了曾敬驊前半段一些精彩的演出。
對我來說,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如同將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加上 #鳥人 再硬生生加入解嚴後台灣的社會狀態,然後又要與宗教牽連,最後劇情還要演到更久以後的現在。整部電影要講的實在太多也太滿,就連主題曲用到最後也嫌片尾曲盧廣仲深情的演唱也覺得過多(主題曲出現了三次,都集中在後半段...)
但無可厚非的是,曾敬驊的特質是合適這部電影的。不喜歡用可圈可點這樣的形容,我只能從技術面上判斷這個角色的失誤,包括角色的撰寫,導演導戲與場面調度都有關係。
將這個角色列為我心目中男配角遺珠,雖無法改變入圍結果,但期望金馬的入圍名單以外,每個觀影人都必須有自己的一份名單,來否決幾個人主觀的想法。觀眾必須高標準,這樣台灣電影才會更好!
做工的人 原型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除了阿欽阿祈,最受歡迎的阿全也是真有其人!女神露露、小傑如蕙也是!
🔥做工的人不只值得尊敬,他們的真實故事更會讓你感動落淚!
🔥原著篇章與改編解析,讓你看看演員、編導們與劇組的功力!
📺六集全播畢,全季已在myVideo上線!
影集線上看:https://bit.ly/2xJPNCR
我們之前推出的原型人物解析,獲得了許多迴響,不僅很榮幸地受到原著作者林立青的分享,大家也紛紛敲碗想看更多其他角色的原型故事。
我們也發現許多觀眾在影片下方留言分享他們的個人故事:有的本人就在工地現場工作,留言述說這行的心酸;有的是身為子女,親眼見證了勞工父母的艱辛以及感念逝去父親的故事;還有的是與勞工互動過的朋友們的觀點⋯都讓我們看見一個個在原著之外的真實故事,他們都可以說是《做工的人》的角色原型了!
所以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會從原著以及觀眾留言來分享以下角色的原型:阿全、露露,以及小傑與如蕙!
#做工的人
#Workers
#薛仕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Fa3xG0JT18/hqdefault.jpg)
做工的人 原型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你是否被做工的人給感動了呢?那一定要看一下他們的原型,你會更有感覺!
🔥柯叔元李銘順演技炸裂,阿欽阿祈兄弟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辛酸,而且結局大不相同!
🔥劇本改編的太好了,透過解析原著更能體會細膩之處!
🎁留言抽林立青《做工的人》與《如此人生》,辦法在影片最後🎁
📺六集全播畢,全季已在myVideo上線!
影集線上看:https://bit.ly/2xJPNCR
書籍資訊:https://bit.ly/2Yaggm1
在完結篇之後,我們忍不住回顧之前閱讀過的原著《做工的人》,以及作者林立青的第二部作品《如此人生》。發現編導鄭芬芬,早就已經很巧妙地把書中的各種觀察與角色原型給編織在戲劇當中了,同時,編導以及演員們也為原著的主題式結構、報導型文學做了很生動又合理的延伸,讓我們見證了一次成功的戲劇改編,也非常期待日後有機會能欣賞到第二季的作品!
所以在接下來,我們會分享一系列影集裡的角色原型,看看他們在原著裡的真實樣貌,以及我們覺得很巧妙的改編與設定。而今天就從鐵工兄弟:柯叔元所飾演的阿欽以及李銘順飾演的阿祈,還有苗可麗、游安順所飾演的昌仔夫婦來開始分享!相信看完影片之後你一定會想要再重溫一次影集喔!而且現在全季都可以在myVideo影音平台上看到喔!
另外感謝寶瓶文化的贊助,我們也準備了作者林立青的兩本作品《做工的人》與《如此人生》要送給大家,也會預留一套給我們的頻道會員,歡迎加入並且在這支影評的最後觀看參加辦法喔!
🎁留言抽林立青《做工的人》與《如此人生》原著活動辦法🎁
1. 訂閱我們的頻道(要記得按小鈴鐺喔)
2. 幫這支影片按個讚,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們看
3. 在7/5(日)23:59之前,在影片下方留言告訴我們,你對這部影集的感想, 我們會在7/6(一)抽出1位觀眾和1位會員,中獎者可獲得《做工的人》與《如此人生》各一本!
4. 得獎者將公布在此,恕不另行公告
5. 贈品限寄台澎金馬
6. 中獎名單:
陳宜翔
Wan Tsz Lee
#做工的人
#Workers
#柯叔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iPrUcQwsMw/hqdefault.jpg)
做工的人 原型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近好多好棒的台劇,創新題材又一發!
🔥親生子女爭產,振興家業反而要靠外人?老公死了婆婆只在乎保險金?婆媳交手誰會勝出?
🔥劇情會怎麼發展?小鷗會有新對象嗎?餅店有機會東山再起嗎?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如果你還沈浸在《做工的人》悲傷情緒中的話,我們大力推薦你來看這齣由公視製作,每週六晚上9點播出的口碑台劇!
這齣節奏活潑、輕鬆有趣,還充滿著許多寫實元素與人物原型的戲劇,是鄧安寧導演的作品,他用喜劇的方式去包裝一個嚴肅又現實的感人故事:台南一間知名餅店的老闆娘,在喪偶之後,獨自支撐著老牌餅店的聲譽與營運。隨著年紀漸長體力不佳,生意也跟著每況愈下,她開始思考要將餅店傳承給下一代孩子們來經營,自己則帶著保險金當作養老金,準備退休享福。但沒想到,在外地工作的四個孩子裡,沒有一個人想要回家鄉繼承餅店,甚至還覬覦老媽媽手上的存款⋯這讓原先想要頤養天年的老媽媽,在孩子間被當作皮球一樣踢來踢去,唯一剩下在身邊的,卻只有一心想要振興餅店的忠心員工,還有一個被她視做衰尾道人的小媳婦⋯
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會先介紹兩位女主角,也就是婆婆彩香以及媳婦小鷗,分享她們的人格特質、人生挑戰以及預測未來的發展。緊接著再介紹影集的三大劇情線,讓不管有沒有看過這齣劇的你,或是已經跟播到哪裡了,都更能夠享受這齣影集喔!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UMotherbaker
#公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Ilzkw4Vci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