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究竟要「多成功」,才夠在這個世界上活得理直氣壯?】
.
這幾天的校園很不平靜,台大在三天裡接連走了兩位學生,新聞說目前看來暫時排除是外力所為,輕生的可能性很大。
.
看了真的覺得滿滿難過的。
這麼年輕、閃耀的生命啊!
.
為什麼如此著急要離開這個世界?是什麼事情讓你們如此痛苦,困擾到甚至可以不再懼怕死亡?
.
讓人憂鬱的原因可能有千百種。雖然不知道選擇離開的同學們,是遇到了什麼過不去的坎(背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並不能過分簡化)。
.
不過對於頂大的學生們來說,其實光是整個社會對「菁英」的期待和「放大審視」,就已經是一個很沉很沉的包袱了。更何況除此之外,每個人的背後,不知道還有多少其他各自的家庭困擾、經濟困境、同儕壓力、社會不公和各種青春的煩惱...。
.
.
我是出過社會,到了轉職接案、開始攻讀博士時才來到台大的,一開始並不特別理解一直在傳統升學、成功體制裡打轉的「純正血統」台大同學們的心情。
.
「純正血統」?
是的,在考進台大博士班以前,我就在網路上看過許多類似的文章了,進來後也聽說了幾次。
.
據說,就連「台大裡的學生」都還會被分級排名。那些公認最聰明的,是「純正血統」的「台大大學部學生」;第二優秀的,是「台大碩士班學生」(因為台大的大學畢業生,研究所大多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第三,才輪到「台大博士班的學生」。
.
對於這個說法,身為學校裡「聰明、優秀程度」位居最末的「台大博士班學生」,我其實並沒太過生氣,當時聽了只覺得還挺搞笑的。哈哈
.
不過現在想起來,卻是有些擔憂。像我這種不聰明慣了的人也就算了,但那些一直身負「第一名期待」的同學們,每天所承受的壓力該要有多大呀!
.
不只是父母、親戚、同儕、朋友的期待,有時那種對「天之驕子/女」的期望,甚至是來自四面八方的。彷彿一整個社會,都在期待你來圓他們一個「人生勝利組」的天才夢。
.
其實要當台大的學生,還是很辛苦的。以前隨便讀都是國、高中裡的第一名,現在卻要跟所有的第一名競爭。以前不小心就是各種社團、小組的領導者,現在身邊各個都是菁英、領袖魂。以前動不動就被封為神人,現在卻來到了一個充滿鬼怪奇才的世界。
.
.
還記得剛來到這裡時,只覺得校園好大、好漂亮,竟然還就坐落在這繁華台北的市中心裡!
.
心裡想著:真不愧是台大啊!那個擁有一切資源和光環的夢幻大學。
.
爸媽還煞有其事的說:「終於可以說妳是”台大”的了,趕快去合作社多買幾件有印台大logo的衣服來穿!!」XD
.
後來我發現,要能進到這所學校,大部分的同學自我要求都是很高的。
.
這種「自我要求」並不僅限於課業,還包括社團、實習、系上活動...,甚至是情感關係。
.
台大的學生不只要會讀書,還要會玩。瘋社團要多瘋有多瘋;辦系上活動要多猛有多猛。實習、競賽也是一個接一個幾乎沒有斷過,當然該談的戀愛也要談,而且學業成績還要一直保持得還不錯。
.
大家都是超人嗎?
.
.
有一個學期末,我收到了一連串憤怒無比的訊息,內容是來自某堂我擔任助教之課程的學生。
.
他指證歷歷的控訴我和老師的期末成績評分不公,認為自己理應獲得更高的分數。
.
我和老師都很慎重看待此事,仔細的調出他的期末成績與各項作業、報告,深怕當初評分時不小心看走眼,委屈了他。
.
可是調出來一看之後,我們卻傻了。
.
評分沒有錯,先不論「打分數」這件事情究竟好不好。如果說一定要用「分數」來勉強為學習表現做一個總結的話,我們確實沒有算錯分虧待了他。
.
他的分數,是「A」。
.
在我沒見過世面的小小的認知裡,覺得「A」已經高得不得了了。
.
但他卻生氣的質問:「我的表現究竟有多糟,糟到讓老師和助教給我打了一個 “A”?」
.
對我來說,他的表現很棒,分數只是一個呈現學習情況的小小自我參考。我和老師都沒有任何要以此定義,甚至貶低同學的意思。
.
是說,「A」和「A+」,究竟有什麼差別?!
.
以前大學時期的我,很多門課都是低分飛過、壓線過關,好多時間都用來盡情的感受大學裡自由的空氣、享受校園生活、盡情探索所有新奇有趣的事物(實習、打工、社團、系上活動、各種夜衝...),也會主動去修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從來就不覺得「分數」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只覺得能從一路上的基測、學測等,各種「考個不停」的可怕升學體制裡走出來,實在是史上最爽的一件事!
.
所以一時之間真的有些不懂,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變成只是為了「分數」了?
.
我安慰了他很久,他終於平靜了下來,但還是對成績一事耿耿於懷。
.
我想了很久,終於想到了一個他會如此在意成績的原因。所以我問他,是因為以後想出國留學繼續攻讀碩士,目標學校需要很高的大學成績嗎?
.
沒想到他卻遲疑了,
一開始說不是因為要申請研究所。
.
後來又說,身旁的同學、學長姊都要申請國外研究所,所以他以後「說不定也會」需要很好的成績來申請學校。
.
我突然意識到了傳統教育的不足,也對他感到很抱歉。
.
抱歉竟然不懂他的那些焦慮與不安。
.
是啊,當眼前的「成功之路」看似只有一種的時候,又怎麼能怪他為了可能斷了出路的阻礙,而暴跳如雷呢?
.
為什麼學校從沒教過我們:「成功不是只有一種公式」。從沒好好告訴我們,要如何去「探索自己的熱情」,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
台大的同學,多數來自政經條件不錯的家庭,畢業後的規劃:
.
要不是(1)出國深造讀研、讀博,
就是(2)進入各自專業領域的頂尖企業/組織、外商公司。
剩下的少部分同學則是(3)選擇創業。
.
好像若要符合「同儕、社會」眼中所認定的「成功」,未來差不多就只剩下這3條路了!
.
「成功」的選項,真的好少啊!
.
好像只要踏錯一步、慢了一拍,就會輸身邊的人一大截。
.
.
好想告訴為此困擾不已的孩子:
.
你不用總是第一名。
你不一定要申請到國外的頂尖學校。
你不見得要擠進那幾家大得不得了的企業。
.
你甚至沒必要逼自己得要「方方面面」都「至少表現得還不錯」。
.
只要不傷害他人,
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
成為任何自己想成為的人。
.
你的存在本身,就已經是一件很棒的事情了!
.
只要活得開心、自在、平靜,珍惜眼前,不盲目追求他人的認同,知道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麼,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生活,就已經是一種成功了。
.
最近聽一位朋友說,她經過一番自我探索之後,發現自己真正的夢想其實是成為一位「保姆」。可是男友一直不認同的以為她在開玩笑,家長也都很不贊成,大家都認為在大企業裡工作,光鮮亮麗、才華洋溢的她,竟然想要跑去當「保姆」,是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
.
對此,我真的感到很震驚。
.
你們知道要發掘出熱情、找到一件「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多困難又可貴的事情嗎?!!
.
雖然有些事也不是我能決定的,不過以後如果有任何人再來問我類似的職涯煩惱,我一定會告訴他:「去他們的!就做你想做的事吧!!!」🙈🙈🤣🤣🤣
.
希望大家都能放過身邊的人,也放過自己。
.
如果生命的意義,就僅僅是為了某個「虛無飄渺的成就」。
.
我們究竟要「多成功」、「多符合社會的期望」,才夠在這個世界上活得理直氣壯?
.
前陣子看到一位自稱「來自金星」的女人的演講。先不論她是否真的來自金星,但她所分享的內容確實非常具有啟發性,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很能撫慰人心。
.
詳細的內容有些忘了,只記得大意是說:我們其實都是漂泊在宇宙中的某種精神體(靈魂?),在這個世界經歷各種型態的一生,一開始是土壤、礦物,然後動物、植物、人類...等等等等。這是一段非常漫長的路途,而每一段經歷都是無比珍貴的。讓我們可以學習、體驗、探索,然後讓靈魂變得越來越豐富、睿智。
.
分享給大家。
-
-
🔻My blogs🔻
▪️Facebook:「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dmmy
▪️Instagram:「freelance_mkt」https://pse.is/DQJGH
▪️YouTube:「野放上班族-野羊」https://pse.is/vwxa3
.
▪️Medium:「野放上班族」 https://pse.is/t4mkj
▪️官網Blog:「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usspu
.
🔻My Podcast🔻
▪️Apple Podcast:「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th437
▪️Spotif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xs27
▪️Firstory:「野放上班族-野羊」 https://pse.is/vwahs
.
🔻My books🔻
▪️出版實體書籍:《不只找工作,幫你找到好工作》
https://dreamstore.info/2Yx-K
▪️最新電子書:《野放上班族:斜槓自由工作者爽玩職涯》
https://dreamstore.info/2h1Fx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野放上班族-野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看板Gossiping - [問卦] 哈比書套為什麼消失了?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 - Jelajah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書評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遇過把下意識把自責當防衛武器避免別人攻擊的人
也遇過真的是自己自我要求太高所以自責起來也沒完沒了的
.
這兩種乍看之下很難分辨,但還是可以從他們平常做事情的狀況看出實際上的狀況,例如前者通常都是累積同情分,很少自己動手做,大多會用撒嬌耍賴的方式誘使別人主動幫忙,或是把話題往情緒的方向帶,主題一被拉偏,就比較不會注意到他真正的意圖
.
後者大多都是事情其實已經做完或是做好了(當然也許沒那麼完美,但世上哪有真正完美的事情呢,每個階段都有比較恰當的作法,不同階段的未必能夠通用)但他自己有點小跳針責怪自己搞砸了這個那個,
.
不過就像我之前說過的,這樣的人其實是把自己放得太大了,對,事情可以有更好的作法,可以更好更完美,但是這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工作或事情都靠團體合作,還真的不是單獨一個人就可以完全搞砸,如果是救場不成而自責,那就更不必了,你沒有必要拯救世界,神都淨化不了每一個人了,更何況是我們這樣普通平凡的人呢?
.
我覺得時常要提醒自己沒自信跟自卑不是自大的理由,也不是膨脹自己付出的理由,畢竟不是把責任都扛在肩上就等於自己完全沒錯XD 也不是一直自責自己過去沒做好,就可以把下一件事情做好,重點是吸取教訓然後下次做得更好一點吧!過去的失誤就當成是功課囉:D
情緒是城牆
家長跟我分享她們家族的故事,都住附近,所以聚會的時間很多。聚會多,在一起的活動就多,就需要分工合作。他們婆家就兩個兒子,她是長媳,她主要想講的就是她小嬸。
平常妯娌之間相處,還算和樂無爭。可是她小嬸有一個狀況,就是不知道算是抗壓性低,還是道德感強烈?每次小嬸要是犯一點點錯,就非常自責。
那種自責,是自責到你罵她,好像你是壞人的感覺。其實根本也不是到「罵」的程度,就是「提醒」--下次有事要先寫下來,才不會該帶的東西忘記帶,該做的事忘了做。
她個性雖然比較直,碰到她小嬸,她就會盡可能委婉。但是都已經很注意說話的語氣了,小嬸還是很容易受傷的樣子。搞到長輩還要出來幫小嬸打圓場,搞得她這個大嫂好像很兇,得理不饒人一樣。
「她都那麼自責了,就不要再講她了!」
她實在很懷疑,是小嬸故意要讓她在大家面前的形象很差嗎?可是她跟小嬸平常相處起來的感覺,小嬸又不像是這樣的人。
然後,已經講過兩、三次的事,下次還是依然開天窗,該帶的東西沒帶,該做的事沒做。今天要是在職場,她是真的會開罵,但是她們的關係,可以真的罵出來嗎?為什麼會有像小嬸這樣的人,到底是什麼狀況?
我跟她討論了一陣子,結論是,下次跟小叔講,請小叔幫忙記就好了,真的該帶沒帶、該做沒做,就算了,不用放心上。家裡不比職場,大家要相處的時間比較長久,情緒也牽扯比較多,保持距離就好。
我跟她說,我不認識她小嬸,很多話也不知道怎麼說。當然有可能當事人真的抗壓性就是這麼低,不過,如果說到「苦肉計」,那目的就很多了。要引人同情,要營造某種形象,要得到某種東西的手段,或者不想被罵,所以先自己認錯,把自己搞得很慘,那想罵他的人,反而騎虎難下,罵人的人反而可能被旁人指責…
深一層來說,真心感到抱歉,不需要把所有精力都拿來自責,本來該做的事就繼續完成,想清楚如何給對方實質的交代、彌補,搞清楚下次如何不讓同樣的錯誤再發生,這是有誠意要改進。但是有些人自責,而且通常是過度自責,只是把情緒拿來當城牆,不見得想改(或根本不想改),只想要別人的同情與包容。
有些專家,會宣稱自己知道如何「跟任何人聊天」、「跟任何人相處」,說實話,我很佩服他們。我自己做不到,別人問我,我也只能從反求諸己來講—讓自己多一點情緒上的穩定,來更有耐心面對,跟這種人相處隨時可能出包的挑戰。
如果從教養來說,多鼓勵孩子面對挫折,父母自己要示範比較積極面對犯錯的方式。事情處理好就好了,真的沒辦法處理好,繞路也可以前進。卡在情緒裡太久,自己動彈不得,也把大家都拖住了。
其實常用苦肉計的人,只能得到暫時的好處。大部分人不喜歡跟這樣的人相處,也很容易跟他疏遠。想要幫忙他的人,自己要有信心,不要反而被他拖下去。這種通常是從小養成的策略,幾十年的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還可能弄假成真,讓自己陷在悲苦裡面,自己也繞不出來。有一句很中肯的話,他身邊的朋友如果想幫忙,還是讓專業的來。朋友能保持穩定的情緒,來面對他,就算是幫他了!
如果在家裡,保持距離就算了。如果在職場,公事公辦就是了,當事人訴諸心情,我們還是要回到事情來談,畢竟事情做不好,大家都受影響!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金石堂:http://ppt.cc/Qv9m5
2.博客來:http://ppt.cc/XpS6Y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情緒是城牆
家長跟我分享她們家族的故事,都住附近,所以聚會的時間很多。聚會多,在一起的活動就多,就需要分工合作。他們婆家就兩個兒子,她是長媳,她主要想講的就是她小嬸。
平常妯娌之間相處,還算和樂無爭。可是她小嬸有一個狀況,就是不知道算是抗壓性低,還是道德感強烈?每次小嬸要是犯一點點錯,就非常自責。
那種自責,是自責到你罵她,好像你是壞人的感覺。其實根本也不是到「罵」的程度,就是「提醒」--下次有事要先寫下來,才不會該帶的東西忘記帶,該做的事忘了做。
她個性雖然比較直,碰到她小嬸,她就會盡可能委婉。但是都已經很注意說話的語氣了,小嬸還是很容易受傷的樣子。搞到長輩還要出來幫小嬸打圓場,搞得她這個大嫂好像很兇,得理不饒人一樣。
「她都那麼自責了,就不要再講她了!」
她實在很懷疑,是小嬸故意要讓她在大家面前的形象很差嗎?可是她跟小嬸平常相處起來的感覺,小嬸又不像是這樣的人。
然後,已經講過兩、三次的事,下次還是依然開天窗,該帶的東西沒帶,該做的事沒做。今天要是在職場,她是真的會開罵,但是她們的關係,可以真的罵出來嗎?為什麼會有像小嬸這樣的人,到底是什麼狀況?
我跟她討論了一陣子,結論是,下次跟小叔講,請小叔幫忙記就好了,真的該帶沒帶、該做沒做,就算了,不用放心上。家裡不比職場,大家要相處的時間比較長久,情緒也牽扯比較多,保持距離就好。
我跟她說,我不認識她小嬸,很多話也不知道怎麼說。當然有可能當事人真的抗壓性就是這麼低,不過,如果說到「苦肉計」,那目的就很多了。要引人同情,要營造某種形象,要得到某種東西的手段,或者不想被罵,所以先自己認錯,把自己搞得很慘,那想罵他的人,反而騎虎難下,罵人的人反而可能被旁人指責…
深一層來說,真心感到抱歉,不需要把所有精力都拿來自責,本來該做的事就繼續完成,想清楚如何給對方實質的交代、彌補,搞清楚下次如何不讓同樣的錯誤再發生,這是有誠意要改進。但是有些人自責,而且通常是過度自責,只是把情緒拿來當城牆,不見得想改(或根本不想改),只想要別人的同情與包容。
有些專家,會宣稱自己知道如何「跟任何人聊天」、「跟任何人相處」,說實話,我很佩服他們。我自己做不到,別人問我,我也只能從反求諸己來講—讓自己多一點情緒上的穩定,來更有耐心面對,跟這種人相處隨時可能出包的挑戰。
如果從教養來說,多鼓勵孩子面對挫折,父母自己要示範比較積極面對犯錯的方式。事情處理好就好了,真的沒辦法處理好,繞路也可以前進。卡在情緒裡太久,自己動彈不得,也把大家都拖住了。
其實常用苦肉計的人,只能得到暫時的好處。大部分人不喜歡跟這樣的人相處,也很容易跟他疏遠。想要幫忙他的人,自己要有信心,不要反而被他拖下去。這種通常是從小養成的策略,幾十年的習慣,不是說改就能改。還可能弄假成真,讓自己陷在悲苦裡面,自己也繞不出來。有一句很中肯的話,他身邊的朋友如果想幫忙,還是讓專業的來。朋友能保持穩定的情緒,來面對他,就算是幫他了!
如果在家裡,保持距離就算了。如果在職場,公事公辦就是了,當事人訴諸心情,我們還是要回到事情來談,畢竟事情做不好,大家都受影響!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金石堂:http://ppt.cc/Qv9m5
2.博客來:http://ppt.cc/XpS6Y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 - Jelajah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時間1月13日,我在法國深夜下單林依晨的電子書,然後一口氣讀完了它。 這本書是短篇小品,哲學思辨,引用了許多作者喜歡的名言佳句,真實的作者自白,有時 ... ... <看更多>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書評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距離上 ...,,2022年2月11日—【書評】最「晨」實的解答之書:林依晨《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人生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學會輸得起。,書名: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 ... ... <看更多>
做自己為什麼還要說抱歉電子書 在 看板Gossiping - [問卦] 哈比書套為什麼消失了?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