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日本的那天,長崎終於放晴;尚未乾燥的浴巾想必是書頁皺起的原因。
她出走了還放不下書和化妝品,行李從Osprey 88公升的登山後背包換成在關西唐吉軻德買的碩大廉價塑料旅行箱,後者在行經九州時已開始軟腳凹陷,輪子不聽使喚地抱怨時,她尷尬對同行的英國女士解釋:”That’s not me making the noise .”但其實用不著對這位路旁主動搭話、一塊尋找落腳處的紅髮女子解釋;儘管在島國中,她擔任的不是優雅的階級,母語裡的fancy word她不用,英文的也不會,外人前的她卻總想表現得體,粗魯和不懂事要收起。
她推著旅行箱在歐洲街頭時更是心驚膽顫,沒有比她更顯著的目標了。
不撐傘遮陽是很大的讓步。
就著青年旅館昏黃的光線,她終於把傑佛瑞.尤金尼德斯的《結婚這場戲》譯本看完;出走前她選書糾結好久,最後決定不帶舊書,擱在書櫃裡久未翻看的新書是時候消化了。
讀著讀著發現自己是個cliché,遲鈍死灰的心機躁不起來,只得下沉。
她人生低谷裡不免俗地往梭哈出走帶向,儘管她有意避免下標風格和Porn Hub意外雷同的遊記路數:「249天只愛陌生人之旅」、「一個女生的流浪字典」、「那些我用來交換沙發主人熱情款待的驚喜」、「19歲、人生第一場屬於自己的冒險」……沒那麼儀式性,沒那麼溫室花朵,沒那麼rich kid;此刻,她像是Westworld裡甫逃出人工造景的老鴇,手捧螢幕看著深信不疑的自由意志變成註定的工程指令一行行閃現;神經質的廢青米契爾、會在書中劃記符合自己個性描述的段落並反覆翻看自慰的米契爾,單戀朋友瑪德蓮未果,大學畢業後到歐洲壯遊──嚇。
「隱退,旅行,自殺等等,我想像出的這一切解決辦法都處在戀愛系統的內部:是戀人的隱居、出走或是輕生;如果說他想像自己閉門不出,或出走甚至死去,那麼他在想像中看見的就始終是個戀人:我念念不忘自己是戀人,同時又告誡自己別再做戀人。」──羅蘭‧巴特,《戀人絮語》-解決辦法
瞧,1980年代的美國學院廢青和台灣的厭青似乎沒那麼不同,厚薄適中的《戀人絮語》是提袋裡最秋的配件,「在大學要顯示自己多棒,提到的則往往是默默無聞的人。跟惠特尼這番交戰後過了幾週,瑪德蓮開始聽到有人提到『德希達』,她聽到他們談到『李歐塔』、『傅柯』、『德勒茲』、『布希亞』。談論這些主題的人多半是她出於直覺不以為然的人,來自上層中產階級,穿馬汀大夫牌靴子,身上有無政府主義標誌,正因此瑪德蓮對他們的熱忱半信半疑。」
What a cliché,而她的馬汀大夫還沒穿軟。
他人的故事變成自己遭遇的延伸。
決心重整自己後,她不碰頹喪糜爛的作品,乾脆,連日記都不要寫了。《全面啟動》中,建造夢境的素材不能取自真實記憶,有所憑依。
從傑佛瑞.尤金尼德斯的第一本著作《少女死亡日記》中枯燥小鎮的性壓抑,到《中性》受friendzone滋養的濕潤番紅花,朦朧的對象以為不承認就不算數,不睜眼就可以不面對……。
繩子沾泥漿甩出來的cliché,以為能從缺陷形式的不同來劃分的cliché,才發現她照顧的疤別人也有,她寫過的心情可能是小兒練字、命題寫作,他人的生命軌跡比較有藝術性,她就只是魯。
米契爾對一個風景凝視了若干年,不常見,所以夢想是把她當作日常;偶爾他矜持地說妳好美,偶爾他曖昧丟出一首不指名的詩,總歸是抒發他對風景的愛慕,但風景從來沒有回應。
視野裡可能很多小小人開著小小車過橋,建築群聚林立,會想細數每片磚瓦結構,也會想遠遠地看;清晨的樣子,晚霞的顏色,頭髮從濕到吹乾。
多個有機物構成的宇宙不說話,原來他一直在對適合投影的白牆說話,想來沒有回應是正常。
和米契爾有關係的人都不想和米契爾有關係(可能除了賴瑞,剛和火辣法國女友分手後出櫃的賴瑞,米契爾無法回應感情的賴瑞)。
所以他在人群中走動,可能是優雅、練達、病態的巴黎巷弄,可能是加爾各答的德蕾莎病房,每位患者的情緒和病徵都很外露,小動物一般,而他和他們都沒有關係。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