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發行
《The Vernon Touch》中文版(上)
關於這本書,或許很多人不了解,這次一樣邀請了我的好朋友崎崎來幫我寫下關於這本書的介紹,以下的文章,他將用特別的方式來介紹這本書給大家~
關於這本書,你也可以到這篇文章來了解更多!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57675617707449/permalink/1822074981267504/
-------------
以下由崎崎撰寫
我要用一段話來吸引你們的目光,沒辦法,在瀏覽的影像世代中,你們的專注力只有15秒。
我跟Vernon一樣厲害,因為我看了這本書。
在閱讀習慣低落的台灣,愛書與藏書者多少展現出優越性,即便這不是任何讀書人的本意,但綜觀圈內圈外,擁有一本書,或飽讀詩書,或裝裝樣子,皆顯現了某種精英份子的「卓越」。在這樣的氛圍下,人人盡可能擁有一本文字載體(冊子、講義、軟皮、精裝書),放在架上總吸引人的目光,透露出一種讀書人的高貴氣息。當我們踏入愛書人的家中,也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那滿是書的書牆,書變成某人的財力與內涵象徵,在台灣你只要讀了本原文書,看起來就很厲害。讀書人總愛講穿越時空那套話,我們幻想一百多年的作者在書桌前奮筆疾書,這些文字散落在書本中,等待未來的讀者發覺。
我的第一本魔術電子書是Vernon Chronicles,這是我第一次接觸Dai Vernon—The Professor—的哲學,當時剛踏入魔術一年的我宛如找到寶藏,書中的內容不僅新穎,且充滿挑戰性,例如4A輪翻(Twisting the Aces)就是在裡面學到的。如果你曾看過Vernon的書,你可以找到無法解釋的魔術,或頗有地下風格的招式:Given The Flip。當然,今天我要介紹的書不是Vernon Chronicles,但在切入正文時,我想要分享這美好經驗,因為有整整兩年的時間,直至目前為止,我再也無法像普通愛好者那樣喜歡魔術,對魔術又愛又恨的我只能從書中、歷史影像尋求大師的協助。
當豐逸詢問我能不能替最新的翻譯書籍Vernon Touch寫一篇介紹時,我立馬答應,一來是因為在中譯版發行的前一個多月,我才好不容易在拍賣網站上搶下一書難尋的英文原版,當我知道這個譯作計畫時心情是激昂的,我心想:「亞洲的魔友真是太有福氣,我從來沒想過這樣一本好書會被翻譯。」二來是因為這本書有點特別,如果以現代的說法,Vernon Touch就是Vernon的facebook文集,有理論、幹話、心情小語.....應有盡有。
從說好要給豐逸介紹文到落筆也過了兩個月,在於我意識到介紹這本書有多難,非常非常難,當我企圖用氣派的文字來說服台灣人入手這本書時,身邊有許多年輕人早已不知道Vernon,又或者聽過Vernon的人也僅此於「聽過」。對於這位祖師,我想台灣人真的理解甚少。所以,在不認識Vernon的情況下,我到底該從何說起?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後來我打算改變書寫策略,就寫寫閱讀心得吧,又發覺這樣的形式根本無法產生足夠的誘因讓魔術同好花一大筆錢買這麼一本不知所以然的書,況且,閱讀心得般的文宣,發行者橘子樹已經做得很好了。
我想到了,我要仿寫Vernon的書寫形式,來傳達這本書的精神,Vernon Touch無法被言語,因為它是思想的,他不是文字,是活動的思想。
2020.08.15 Dai Vermon 寫
現況是殘忍的,大家都在表演卻只是沈迷表演,表演就是魔術師的毒品,吸好吸滿。 整個圈子都在說表演有多重要,傳達價值創造體驗是必須的,最後這成了口號,非每個人本身精神上的魔術師思想,只是一種被建構的魔術社會,我們習得魔術的專業知識,又以機械般的動作生產我們的表演,生產我們自己,生產一種集體性、單一的魔術價值。 多數魔術愛好者並不了解魔術表演的精髓,他們甚至無法區分「魔術」、「表演」與「魔術表演」間,那些無法時時刻刻覺察的細節,他們表演就是爽,這番言論是激進的,重傷每個「娛樂觀眾」和「帶來歡笑」的表演者。
他們義憤填膺地說:「有必要把魔術搞得那麼複雜嗎?我就是爽啊!」又或者說:「你看,我小費這麼多」而那些自認為是藝術家(或表演理論說好說滿的、帶著詭異微笑的人)的魔術師,又過分詮釋這些言論,變成某種教條,例如:「當你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眼神要怎樣怎樣」「大動作掩飾小動作」「你應該去看看Ammar(我的學生)的講座,他說.....(想當年他還只是屁孩)」,我們之所以表演,是因為表演很爽,這背後不需有多偉大的魔術精神或思想驅動,只要有錢有觀眾有成就感,我們就開始行動:我們進行表演,我們不進行魔術。
1992年,我重新檢視我的人生,發覺太多人盲目地追隨我了,當然,我喜歡被人愛戴,縱使有許多人抨擊我,或拿賭桌魅影那件爛事笑我,但這不影響我在魔術圈崇高的地位。過去我曾大力推崇紙牌聖經,現在我老了,我的手不像過去那般任由我使喚,紙牌聖經的確是我的精神糧食,也多虧這本書,我才能對魔術使以透徹的觀察,但這本書不適合每個人,多數愛好者沈溺其中,這樣是無法讀出深度的。而那些自認為讀懂紙牌聖經或認為超越我的年輕人,我不知道,這是他們的時代。
不久前,魔術師開始出現在電視上,這的確向外界展示魔術圈內部的研究成果,進而達到宣傳的目的,但我看到有許多魔術師,他們已丟棄魔術師的使命,他們表演魔術的方式僅讓觀眾記住他們,自從電視魔術出現後,每個魔術師都往偶像發展,到最後魔術可割可棄,觀眾不記得魔術,就如同每個誤解我所言的魔術師嚷嚷的:「你要讓觀眾記住你,而不是魔術」甚至連那些沒有任何魔術精神的藝人歌手或演員,既不需要過多的練習或思考,也可以透過強大的電視鏡頭與道具,向世人宣稱他們那偉大的魔法,說到底,在資本社會下,人脈、社交,金援,都是替你魔術價值升溫的必要品,魔術精神在現在社會似乎被拋棄了。
這可能是我的最後一篇文章,我很老了,這篇文章也是由魔術城堡向我學習的年輕人代筆。當我聽到我在Genii的專欄Vernon Touch被翻譯成中文時,我非常開心,現在的年輕人可能不認識我,如果他們願意花錢買這本書,我想一定都會有收穫的,在整整22年間,我詳細的把我的人生哲學記載在這600多頁的書中,雖裡面有些論點已經略顯過時,又或者重讀後不甚滿意,但我相信現在的年輕人能在這些書寫下的文字中,明白我是怎麼變成我的。我是不是我的我,我想再多言語,都無法傳達我對年輕世代的殷殷期盼,願所有的華語圈魔術愛好者都能從我的著作中學到我所謂的「魔術精神」,魔術雖不會死,但如果我們不積極的面對魔術,魔術師是會死的,因此,我期許所有閱讀此書的愛好者,最後能多加思考,踩在我的肩上,挑旺更遠的遠方,在此之前,你們應該入手我的Vernon Touch研讀。
訂購此本書可到這裡~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57675617707449/permalink/1822074981267504/
「像 藝術家 一樣思考 電子書」的推薦目錄:
像 藝術家 一樣思考 電子書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朋友跟我談,他想要「控制」他的想法,變成正向思考。這個部分只要多練習,會看到一些成效,能改善心情,增進一點做事的效率,產生更良好的關係。
可是,他提到的另一個概念,我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說,要「消滅」負向思考。這樣想,他可能忽略了負向思考也會有其建設性,包括因此自我保護。
我跟他提,如果有機會,可以參考全景式的思考。也就是百花齊放,各種想法都不排斥,不預設立場,不迎不拒。
我用我剛剛碰到的經驗為例。我走在巷口,遇到一位老先生正開著車要迴轉,可能年紀大、反應慢,大大小小要來往的車都被他堵住了。我是行人,一樣要等著他老人家慢慢調整方向盤,前前後後地移動。
第一時間,我腦中便浮現了一個想法,「他不會開車!」跟著這個想法而來的情緒,是煩躁。煩躁,又激起了其他的想法,像是「幹嘛在巷口迴轉,大家都要乾等他」、「老人開車很危險,最近一些車禍的新聞跟老人開車有關」…
但是,因為我經常練習覺察,其他的想法陸續浮現,包括「等我老了也會這樣吧」、「他現在可能有點慌張」、「沒人按喇叭,還不錯」、「會不會他這個年紀,這種反應算不錯了」、「不知道是要去哪玩」…。順著這些想法,則出現了同情、敬佩、感恩、疑惑…等的情緒。
我沒有執著在某種想法、某種情緒,而是盡可能多元與全面地觀照這件事,所引發的我的內在變化。這些想法與情緒,像雲朵一樣飄到我心裡,也很快飄向遠方,不沾黏。
重點是,我沒有試圖控制什麼,只是任它們來去。我一樣形成了記憶,我在必要的時候,像是跟朋友分享舉例,我就可以拿出來用,解析與說明,這時候才真正做了「控制」的動作。
如果我的內在有多種想法,我就不會只侷限在事情的某個部分。如果我的內在有多種情緒,也不會有哪種情緒特別強烈,把我綁住。
換個方式說,不是要「消滅」負向思考,比較像是「不停留」在負向思考。同理,也不需要非得停留在負向情緒之中,除非有必要,像是有時藝術家,要藉此創作。
等老人家終於迴轉成功,順利駛離,這件事便逐漸淡出了我的意識範圍。我的注意力很快回到身體的移動,前方的視野,雙耳的聽覺,以及心裡相應外境而生的細微變化。如此,能保護我盡可能不發生碰撞,也能更有效率地到達目的地,也許會突然想到一些我忘掉的重要事情。
我的記性越來越差,很多被忘掉該要做的事,真的是在心靜下來之後,才慢慢浮現,救了我很多次。然後,因為喜歡簡單平靜的感覺,也不會故意找事來刺激自己,生活不複雜、大腦不過勞,事情可以一件一件做好,更是不引起煩躁。
我跟朋友分享,我的修養還不到家,老人家在巷口迴轉的事本身是小事,本來就沒那麼難面對。如果我碰到對我個人來說,有重大意義的事,我也能如此全面且安然,那我會再跟他分享。
他覺得有意思,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態度,既專注又輕鬆。他也知道相關的方法,只是一直沒好好試過,等他體驗過後,他也想再跟我討論。
這樣的教學相長,實在令人愉快。
.
改編自《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
--------------------------------------------
2016年9月《靜下心去愛》新書上市
1.博客來: http://ppt.cc/8fqNI
2.金石堂: http://ppt.cc/T0BZ9
3.誠品: http://ppt.cc/6Vahf
4.博客來活動:洪仲清作品任3本75折 http://ppt.cc/MRJyi
5.金石堂活動:《靜下心去愛+我想傾聽你》合購75折 http://ppt.cc/81nZx
6.星馬地區限量簽名書預購: http://ppt.cc/a2qjC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靜下心去愛》、《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台中】《靜下心去愛》講座線上報名已截止
(10/2當天可現場報名,無托育服務,講座以成人為主,費用以人數計算)
細節 : http://ppt.cc/TGy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