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的兒科急診日記
今天國內新增334例本土個案,另外校正回歸256例。
今天再新增6例死亡,累計29例死亡。
大部分的死亡病人,很多都是中高齡,而且都還是有慢性疾病。
今天重要的新聞:
1.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評估雙北需要跨區支援,未來可能持續增加重症,因此請各大醫院依照規模準備10到20個加護病房,提供治療相關患者。
2.雙北快篩陽性高達9成左右確診,但雙北以外縣市快篩,偽陽性普遍。
這兩天大家都在談論「隱形缺氧」。
我來稍作補充說明
「隱形缺氧」
“Silent hypoxia" is terrible ‼️
那甚麼是隱形缺氧?
定義: 病人的血氧飽和度水平低於預期的飽和度(病人的血氧飽和度是〜50–80%,而預期的血氧飽和度為95%或更高),但是該病人沒有任何呼吸困難。
這種“隱形缺氧”的出現,真的令醫師們感到擔憂!
Why ?
原因在於這種缺氧最初不會引起呼吸短促,但可能會在患者內部造成快速損害。
這類病患的臨床表現:
患者通常會在就醫前2到7天出現一些症狀,如突然胸悶或無法深呼吸,幾天後,呼吸非常急促,幾乎是正常呼吸速率的三倍。
病患的嘴唇和手指也有點發青。
直到醫師檢查了血氧濃度,才真正明白病患的病情有多嚴重。
根據美國醫生們2020年實戰經驗分享,一些到急診室就診的COVID-19患者血氧飽和度已下降到70至80%之間,有些病人甚至低於50%,他們卻仍能正常行動。
「那如何早期檢測隱形缺氧」
我們若是能早期檢測隱形缺氧,是可以有助於決定何時開始氧氣治療或是判斷用侵入性或非侵入性的給氧方法。
有3種方法可以找出隱形缺氧的存在。
1. 脈搏式血氧儀(Pulse oximeter): 用來監測病人的血氧飽和度(SpO 2)(圖)
在醫療人員的指導下可以使用的。
透過脈搏式血氧儀不斷監測SpO 2是檢測隱形缺氧的一個很好的選擇。
正常的SpO 2應維持在94%以上。
但我們是要確保使用的脈搏式血氧儀具有較高的準確率,尤其是在患者SpO 2低於90%的情況下。
2.動脈血液氣體分析(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ABG analysis)
這需要在醫療單位使用。
動脈血液氣體分析是從動脈中採集血液樣本以檢查血液中不同氣體濃度的過程。
ABG和SpO 2可能是早期檢測COVID-19患者隱形缺氧的有效的方法。
3.6分鐘步行測試(six-minute walk test)(6MWT)
在醫療人員的指導下可以使用的。
你我都可用!
自己在步行6分鐘後測量SpO 2
這個方法,如果病人有脈搏式血氧儀(Pulse oximeter),是可以請無症狀或輕症病人在家自我檢測。
患者以正常的速度步行六分鐘,以監控其生理反應。
已被證明的是,在執行6MWT後,COVID-19的患者更容易患上運動性缺氧無自覺症狀。
因爲這類COVID-19患者會出現運動引起的缺氧而沒有呼吸困難。
與對照組相比,COVID-19患者的SpO 2水平顯著降低。
一般來說,在步行6分鐘內,SpO 2低於90%應該定義是異常的。
此外,SpO 2下降超過4%的患者也可能被認為是嚴重病例。
但這還是要病人能夠正確使用儀器。
最後,我們絕對不要低估「隱形缺氧」
“Silent hypoxia" is terrible‼️
儀器校正定義 在 工業技術研究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周三新藍海【不能不知道的科普新知】
斤斤計較有必要!!!
無論是半導體檢測、精密醫療、國際貿易或航空安全等尖端科技,都少不了精密的測量,而我們常用來測量的單位就是國際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包含千克、安培、克耳文及摩爾等計量單位改由基本物理常數定義。
別以為這些新定義跟我們無關,它們對於產業發展來說,可是更加穩定量測精準度,大大提升效能,降低產業及社會成本。
讓我們一同見證工研院接軌國際,透過全亞洲第一套矽晶球公斤原級量測系統,以後在國內就可校正重量計量儀器,不須大費周章送往國外囉!
儀器校正定義 在 小安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開啟度量衡新時代 SI新質量標準矽晶球完成抵臺
我國度量衡(計量)科技在今(10月24日)即將邁入嶄新的里程碑!為因應國際度量衡大會將公布質量、溫度、電量、物質量等4項國際單位(SI)標準重新定義,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與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經過多方努力,率先在「新質量」領域取得進展,特別在今天召開「SI質量新標準-矽晶球抵臺歡迎儀式記者會暨技術研討會」,向各界公開由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PTB)協助建置的SI新質量標準矽晶球,未來將取代延用多年的「鉑銥公斤原器」,滿足國內在科技、產業、民生及安全之量測儀器追溯校正需求,成為我國追溯國際最新計量原級標準的法寶,也開啟「量子計量」的新時代。
標準檢驗局表示,由於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突飛猛進,在約150年前,也就是西元1875年由17國簽訂的國際計量條約(通稱米制公約),所議定的國際度量衡單位定義已不敷現今人類文明需求,因此即將在今年11月召開的第26屆國際度量衡大會(CGPM),預期將通過4項國際單位(SI)新定義,可以說啟動了現代度量衡體系最大的變革。以質量為例,新定義一改以實體的「鉑依公斤原器」為追溯標準的方式,而改追溯至穩定的物理常數(普郎克常數),也就是導入先進的量子物理及量子計量理論,降低實體原器長久置放可能產生的量測值偏差,提升計量標準精度。對要求更高精確度、更可靠數值的新興科技與產業具有重要效益。
標準檢驗局劉明忠局長也指出,由於臺灣有許多精密的高科技產業,需要世界級最新最好的計量標準,以作為精密產業後盾,而新SI的高準確性和精確度會產生更好的技術與創新,成為臺灣產業轉型升級與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關鍵。所以,藉由這次矽晶球完成抵臺,也象徵我國取得推升產業脫胎換骨的重要鎖鑰。另外,有鑑於4項國際單位正式公告施行後,對未來國計民生影響深遠,為與國際趨勢順利接軌,標準局也正加速建置自主之4項SI新定義計量原級標準系統與設備。
儀器校正定義 在 網路分析儀自動校正件使用及自行定義特性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使用S7530網路分析儀及ACM4000T 自動 校正 件,並使用轉接頭改變接頭型式,並記錄於ACM 中,方便未來使用. ... <看更多>
儀器校正定義 在 銘展管理顧問公司- 何謂校正呢???底下有幾個名詞解釋 的推薦與評價
校正 :一種比較過程,將一未知量測設備之量測參數準確值,藉已知且更準確之量測系統,得以確定或修正, ... 免校正:不直接影響品質或僅為參考用之儀器無須校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