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使城市偉大
這趟友誼城市參訪,我們更加體認文化使城市偉大的真諦。
今日,縣府、議會走訪古都台南億載金城、安平古堡、台南美術館,感受台灣府城的歷史風華。
1874年屏東發生牡丹社事件,清廷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設億載金城砲台加強防備。1885年臺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於1887年建10座新式砲臺,其中4座砲台(東臺、西臺、金龜頭、拱北山)設於澎湖,顯見澎湖戰略地位之重要。
在安平古堡,我們看到澎湖特有的玄武岩,見證1624年荷蘭人離開澎湖,轉至安平闢建「熱蘭遮城」的脈絡。當時荷蘭人拆除風櫃荷蘭城堡,將建材運至台南,如今在安平古堡紀念館旁,依然看得到當年的石材。
下午參訪台南美術館,該館藉天井引入光線,館內光影變化多端,營造在樹蔭下逛美術館的氣氛。台南美術館舉辦多場國內外藝術家展覽,類型多元,吸引不同客群進館。我們汲取台南經驗,作為澎湖美術館設置參考。
今年是澎湖文旅年,澎湖擁有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天后宮、保存良好的媽宮古城、豐富的四大戰役遺跡等,我期許文化局、旅遊處妥善規劃,讓澎湖成為台灣海峽上最璀璨的文化瑰寶。
#感謝台南市議長郭信良及台南市長黃偉哲盛情接待
億載金城劉銘傳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民俗傳奇(二十四)
滿清政府本來並不關心台灣,到了中法戰爭之後,才開始積極計劃如何管理台灣的方針,清朝派總理船政大臣,兼辦台灣海防事務的的沈保禎來台灣開拓東部。沈保禎對台灣的防務十分用心,安平『億載金城』便是在他任內建造的,並且安置海防的大砲以防外來的侵略者。 1887年(光緒13年)清朝將台灣升格為獨立的省,並且派劉銘傳為台灣第一任的巡府。劉銘傳是安徽人,文武雙全,是清朝時代最傑出的政治家,他推動各種資本主義政策,包括加強軍備、造鐵路、採硫礦、樟腦改為公賣,並且發展礦業、製茶、設學校,對原住民也極盡照顧。 劉銘傳對台灣的建設不遺餘力,但因清朝政府腐敗,官員全是老頑固,對劉銘傳的改革作風滿清常是不肯配合。 中國人的本質之一就是不合作,看到別人好,心中又極不是滋味,在劉銘傳的改革之下這些舊官僚儼然是專扯後腿的角色。因為受到極大的阻礙,劉銘傳最後是傷心回到大陸,但他為台灣所奉獻的,卻將成為台灣後代子孫永遠景仰的人物。
億載金城劉銘傳 在 為人忽略的歷史故事… 億載金城又名二鯤鯓砲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億載金城– 揭開砲火煙灰下的歷史靈光】 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為除禦日本侵略,清廷派沈葆楨來臺護衛海防,拔地建起一座西式砲台堡壘,力抗外來勢力。 ... <看更多>
億載金城劉銘傳 在 翰林國小社會五下第一單元清末現代化的建設(翰林自製) 的推薦與評價
5下Ch1-2億載金城. 翰林國小社會 · 4:04 · 5下Ch1-2清末在臺建設. 翰林國小社會 · 3:34. 5下Ch1-2劉銘傳. 翰林國小社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