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AED捐贈,把握黃金救援時間!」
#AED守護心跳 #使用AED成為守護生命英雄
今日很榮幸能參與鈦澤集團公益捐贈活動,
第一波捐贈AED,將分裝到中山、大安區各里,
里民的生命安全除了受到更多保障外,
期盼越來越多民眾都能熟悉如何使用AED,
夠在關鍵時刻,守護患者心跳,拯救生命!💪
✅ 研究顯示當心跳停止患者,事發10分鐘內,若身旁的人給予心肺復甦術(CPR)或自動體外心臟去顫(AED),患者存活率將高達75%。
✅「儘早求救、即早求救、盡快去顫、即時醫療」推廣全民CPR,即時拯救生命、減少遺憾
#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
#讓民眾擁有更友善更健康的醫療環境🏡
儘早求救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19隔空指導CPR 鬼門關前成功搶命
「請把你的左手掌根放在朋友的胸骨上」
「好」
「再把右手放在你的左手上,開始按壓」
「好」
跟著消防局119執勤員的指示,林先生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不敢稍作停歇,額頭上斗大的汗珠不停流下,因為他的堅持,成功拯救了1條人命、1個家庭。
新竹縣政府消防局昨天(15日)深夜23點23分接獲1起民眾報案,指稱53歲男性友人在打麻將時突然低頭倒下,119救災救護勤務指揮中心執勤員侯志穎透過報案人提供的資訊,懷疑患者極可能已經心肺功能停止(OHCA),因此當機立斷,啟動DA-CPR(Dispatcher-Assisted CPR,派遣員線上指導CPR),要求報案人將患者移到地上,並且跟著指示,操作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報案人林先生跟著侯志穎的指令,開始一下、一下的幫患者CPR,同時要求另外2名友人分別到門口等待救護車以及聯絡家屬。
山崎消防分隊隊員翁仁賢及蕭惠元在報案4分鐘之後抵達現場,為患者評估後發現呼吸呈現瀕死呼吸(看似有呼吸卻是無效呼吸),除了立刻接手CPR,並貼上自動體外電擊器(AED)、並給予氧氣治療。AED偵測出患者為致命性的VF心率(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心室纖維性顫動,簡稱VF),救護人員為其電擊並繼續CPR。
蕭惠元表示,患者在接受一次電擊後的CPR時,就有感覺到他有呼吸,量測脈搏有明顯跳動,便趕快將患者搬運至擔架床、上救護車,後送醫院治療。蕭惠元說,患者在送醫途中開始發出呻吟聲,接近醫院時就能開口說話,不斷詢問,剛剛發生什麼事、怎麼會在救護車上。
東元醫院副院長林鎮宇指出,男子到院後,急診室立刻會診心臟內科醫師,經緊急檢查評估後判斷是冠狀動脈阻塞,並於今天(16日)凌晨2點10分成功完成心導管手術。目前,病人意識滿分,偶發心律不整,有合併心因性休克,需要低劑量升壓劑,會再密切觀察,不過依照正常病程,應該會逐步康復。
林鎮宇表示,報案人第一時間為患者操作CPR、救護人員即時給予電擊,是患者能夠順利從鬼門關前走出的關鍵因素。
報案人林先生表示,現在想起還心有餘悸;林先生說,之前已經有跟著擔任護理人員的女兒學習CPR,公司每年也會請消防隊教導相關課程,但當朋友倒在眼前時,還是不知所措,幸好跟著119人員的口令,慢慢的恢復記憶。林先生指出,在幫朋友壓CPR時,其實很緊張,也有點害怕,但他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停、千萬不能停。知道朋友因為自己而轉危為安,他很高興能發揮所學,日後如果有機會也想加入消防隊的救護義消,拯救更多生命。
擔任119指揮中心執勤員已經9年的侯志穎說,在執勤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報案人驚慌失措無法配合、以及疑似OHCA時不敢為患者CPR,這些都會延誤患者的處置。昨天這起案件,當他聽到關鍵字「心肌梗塞」以及「呼吸一下有、一下沒有」,就覺得患者應該已經是心肺功能停止的狀態,感謝報案人能冷靜配合,才能成功挽回患者的生命。
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劉彥承指出,所謂生命之鏈是指對對心跳停止的患者立即急救,直到送醫實施整合性復甦後照護為止。當傷、病患者處於OHCA狀態,人類腦細胞在4分鐘內開始缺氧死亡,10分鐘內腦死,如果能儘早求救呼叫119、儘早實施高品質CPR,儘早實施AED電擊去顫、儘早實施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及整合性復甦後照護,則OHCA患者救活率相當高;如果其中一個環節錯誤或無法連結,生命之鏈就無法形成,而第一時間為患者實施CPR,往往是讓患者康復出院最重要的關鍵。
儘早求救 在 搶救急診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把你的左手掌根放在朋友的胸骨上」「好」「再把右手放在你的左手上,開始按壓」 「好」
跟著消防局119執勤員的指示,林先生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不敢稍作停歇,額頭上斗大的汗珠不停流下,因為他的堅持,成功拯救了1條人命、1個家庭。
新竹縣政府消防局10月15日深夜23點23分接獲1起民眾報案,指稱53歲男性友人在打麻將時突然低頭倒下,119救災救護勤務指揮中心執勤員侯志穎透過報案人提供的資訊,懷疑患者極可能已經心肺功能停止(OHCA),因此當機立斷,啟動DA-CPR(Dispatcher-Assisted CPR,派遣員線上指導CPR),要求報案人將患者移到地上,並且跟著指示,操作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報案人林先生跟著侯志穎的指令,開始一下、一下的幫患者CPR,同時要求另外2名友人分別到門口等待救護車以及聯絡家屬。
山崎消防分隊隊員翁仁賢及蕭惠元在報案4分鐘之後抵達現場,為患者評估後發現呼吸呈現瀕死呼吸(看似有呼吸卻是無效呼吸),除了立刻接手CPR,並貼上自動體外電擊器(AED)、並給予氧氣治療。AED偵測出患者為致命性的VF心率(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心室纖維性顫動,簡稱VF),救護人員為其電擊並繼續CPR。
蕭惠元表示,患者在接受一次電擊後的CPR時,就有感覺到他有呼吸,量測脈搏有明顯跳動,便趕快將患者搬運至擔架床、上救護車,後送醫院治療。蕭惠元說,患者在送醫途中開始發出呻吟聲,接近醫院時就能開口說話,不斷詢問,剛剛發生什麼事、怎麼會在救護車上。
東元醫院副院長林鎮宇指出,男子到院後,急診室立刻會診心臟內科醫師,經緊急檢查評估後判斷是冠狀動脈阻塞,並於今天(16日)凌晨2點10分成功完成心導管手術。目前,病人意識滿分,偶發心律不整,有合併心因性休克,需要低劑量升壓劑,會再密切觀察,不過依照正常病程,應該會逐步康復。
林鎮宇表示,報案人第一時間為患者操作CPR、救護人員即時給予電擊,是患者能夠順利從鬼門關前走出的關鍵因素。
報案人林先生表示,現在想起還心有餘悸;林先生說,之前已經有跟著擔任護理人員的女兒學習CPR,公司每年也會請消防隊教導相關課程,但當朋友倒在眼前時,還是不知所措,幸好跟著119人員的口令,慢慢的恢復記憶。林先生指出,在幫朋友壓CPR時,其實很緊張,也有點害怕,但他一直告訴自己,不能停、千萬不能停。知道朋友因為自己而轉危為安,他很高興能發揮所學,日後如果有機會也想加入消防隊的救護義消,拯救更多生命。
擔任119指揮中心執勤員已經9年的侯志穎說,在執勤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難就是報案人驚慌失措無法配合、以及疑似OHCA時不敢為患者CPR,這些都會延誤患者的處置。昨天這起案件,當他聽到關鍵字「心肌梗塞」以及「呼吸一下有、一下沒有」,就覺得患者應該已經是心肺功能停止的狀態,感謝報案人能冷靜配合,才能成功挽回患者的生命。
新竹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劉彥承指出,所謂生命之鏈是指對對心跳停止的患者立即急救,直到送醫實施整合性復甦後照護為止。當傷、病患者處於OHCA狀態,人類腦細胞在4分鐘內開始缺氧死亡,10分鐘內腦死,如果能儘早求救呼叫119、儘早實施高品質CPR,儘早實施AED電擊去顫、儘早實施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及整合性復甦後照護,則OHCA患者救活率相當高;如果其中一個環節錯誤或無法連結,生命之鏈就無法形成,而第一時間為患者實施CPR,往往是讓患者康復出院最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