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6日,舉行畢業典禮的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張哲生 攝)
昔日去逛光華橋下的光華商場時,常會經過臺北工專(北科大的前身)的新生南路側校舍,當時它的校門在新生南路上,現在在忠孝東路則出現一個更大的校門,校址為臺北市忠孝東路三段1號。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之校史:
1912年(明治45年)7月5日,日本臺灣總督府於臺北廳大加蚋堡大安庄(即北科大現址)設立民政局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隈本繁吉先生擔任所長,所內分設「木工」與「金工及電工」兩科,為臺灣工業教育之肇端。
1914年(大正3年)6月23日,民政局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改名為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
1918年(大正7年)7月18日,增設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五年制,並設機械、應化、土木三科,專收日籍學生。
1919年(大正9年)4月1日,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改名為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
1921年(大正10年)4月1日,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改名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一工業學校,以日籍學生為對象;而原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則更名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二工業學校,以臺籍學生為對象。二者在同一校舍上課。
1923年(大正12年)4月1日,臺北州立第一工業學校及臺北州立第二工業學校合併,改稱為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增設電氣科、建築科及應用化學科、機械科、土木科共五科。
1937年(昭和12年)4月1日,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增設採礦科。
1939年(昭和14年)4月8日,臺灣總督府於本校另設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採夜間授課。
1945年(民國34年)12月31日,校名在二戰後更改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分初級部、高級部,設機械、電機、土木、建築、化學、採礦六科。杜德三先生為第一任校長。
1946年(民國35年)1月,成立臺灣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附設一年制中級技術生養成所。同年9月1日,王石安先生接任校長。同年10月1日,簡卓堅先生接任校長。
1948年(民國37年)8月,奉令升格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初設五年制機械、電機兩科。原臺灣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附設一年制中級技術生養成所改稱為臺灣省立臺北第一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同年11月1日,開學上課,此日定為校慶紀念日。同年12月,成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機械科附屬技工訓練班。
1949年(民國38年)7月25日,顧柏岩先生接任校長。同年8月,增設五年制化學及礦冶兩科,增設三年制電機科電力及電訊兩組,電訊組後併入電子科。同年10月,原臺灣省立臺北第一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改稱為臺灣省立第一工業職業補習學校。
1950年(民國39年)9月,增設五年制土木工程科。
1951年(民國40年)9月,增設二專土木科。
1952年(民國41年),增設二專化學科。同年12月4日,宋希尚先生接任校長。
1953年(民國42年),二專停招,增設三專機械科、電機科、紡織科。同年5月11日,康代光先生接任校長。
1954年(民國43年)8月1日,增設三專土木工程科、化學工程科。
1957年(民國46年),原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機械科附屬技工訓練班改稱為臺北第一工業職業補習學校附屬技工訓練班。
1958年(民國47年)2月10日,張丹先生接任校長。
1961年(民國50年)7月7日,增設二專機械工程科及電子工程科。
1963年(民國52年)8月,增設二專電機工程科。
1965年(民國54年)2月18日,趙國華先生接任校長。同年8月1日,成立夜間部。
1966年(民國55年),增設三專工業工程科。增設二專工業工程科及工業設計科。同年8月,土木工程科工業設計組建築組併入工業設計科。
1967年(民國56年)6月13日,增設三專礦冶工程科及電子工程科。
1971年(民國60年)3月1日,成立電子計算機中心。同年8月1日,紡織工程科更名為纖維工程科。同年12月30日,唐智先生接任校長。
1972年(民國61年),增設二專電機科工業訓練組一班。成立空中高工補習學校,設機工、電工二科。成立臺灣省臺北工業專科學校附設建教合作中心。
1973年(民國62年)2月1日,與臺灣電信局合作,辦理電訊專科班。
1975年(民國64年),增設三專工業設計科。
1977年(民國66年)7月20日,奉准設立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進修補習學校,設機械、電機、化工、工業工程四科。
1979年(民國68年)8月1日,纖維工程科紡織組、化纖組分別更名為紡織工業科紡織工程組及紡織化學組。
1980年(民國69年)10月,頒發畢業證書編列第一號予俞石獅校友。
1981年(民國70年)7月,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改名為國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
1983年(民國72年),增設臺灣第一所二專核能工程科,為建教合作專科。
1984年(民國73年)12月31日,張文雄先生接任校長。
1987年(民國76年),增設三專建築設計科。工業工程科更名為工業工程與管理科。二月,本校實習輔導室 成立校友聯絡中心。同年8月,工業設計科建築設計組獨立為建築設計科。
1988年(民國77年)7月31日,礦冶工程科更名為材料及資源工程科。
1989年(民國78年)8月1日,張天津先生接任校長。
1990年(民國79年)8月8日,奉教育部核准成立改制技術學院籌備規劃小組,並成立五個工作小組積極推動改制工作。
1991年(民國80年)6月,成立自動化科技中心,主要任務在整合本校機械、電機、電子及工工等各系有關自動化方面之人才設備。
1992年(民國81年)1月25日,教育部同意國立臺北工專以台北縣萬里鄉中萬里加投段及基隆市安樂區大武崙段等部份土地作為第二校區預定地。同年8月,增設光電科技中心。
1994年(民國83年)8月1日,國立臺北工專改制為國立臺北技術學院,設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及資源工程、土木工程、紡織工程、電子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等十個技術系。停招二專及三專,五專學制繼續招生。
1995年(民國84年)5月1日,成立校內第一個研究所-機電整合研究所。同年8月1日,校內共同學科成立七組教學研究會,設主任一人。同年8月,首次藉由遴選制度產生11位系主任。設置進修推廣部。
1996年(民國85年)9月29日,臺北縣萬里第二校區正式獲撥用。
1997年(民國86年)4月25日,國立臺北技術學院獲頒八十五年度服務貢獻、辦學績優、行政考核優良、師資考核優良及視導評鑑優良等五個獎項。
1997年(民國86年)8月1日,國立臺北技術學院更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立機電、工程、設計、管理四大學院,並增設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土木與防災技術研究所、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同時增設車輛工程技術系及冷凍空調技術系。同年11月1日,北科大首度校慶,副總統連戰先生蒞臨賀勉。
1998年(民國87年)7月,附設專科進修補習學校奉准升格改制為進修補習學院,為二技3年學制,改招專科畢業生修業學生。同年8月1日,停招五專。同年8月19日,增設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電力與能源技術研究所、材料及資源工程研究所、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
1999年(民國88年)7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設進修補習學院更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設進修學院。同年7月15日,成立創新育成中心。同年8月1日,增設製造科技研究所、冷凍與低溫科技研究所、光電技術研究所、生化與程序工程研究所、有機高分子研究所、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增設經營管理系(二技)、應用英文系(二技)。
2000年(民國89年)2月,為提昇行政效率,加強服務品質,成立「ISO 9001品質驗證推動小組」,積極推動取得國際驗證工作。成立水環境研究中心。同年3月3日,迎千禧年共同宣言紀念碑於校內紅樓前揭幕,由張天津校長及各級主管和師生代表數百人參加,鐫刻嚴文方副校長題撰之千禧宣言碑文-「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我們曾經參與,從兩千年起,我們更要共同努力追求卓越。」同年8月1日,增設車輛工程研究所、資訊工程研究所、自動化科技研究所、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創新設計研究所、化學工程研究所。增設工業工程技術系。
2001年(民國90年)5月15至18日,慶祝90週年校慶系列活動:一同走過從前校園影展暨座談活動,敬邀孫運璿資政、法務部長陳定南及台北市副市長歐晉德共同參與。同年8月1日,增設工程科技研究所博士班、二技資訊工程系、光電科技系。
2002年(民國91年),成立奈米矽元件研發中心。增設分子科學與工程系。
2003年(民國92年)8月1日,增設電機工程系博士班、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博士班。同年12月19日,成立奈米光電磁材料技術研發中心。
2004年(民國93年)2月2日,李祖添先生接任校長。同年8月1日,設立四年制資訊工程系、光電工程系、經營管理系,二技學制停招。增設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博士班、光電工程系博士班。同年10月1日,甘比亞石油專班開學典禮,該班為北科大與西非甘比亞共和國合作而開設之四年制學士專班,亦為國內與西非建教合作之首創。
2005年(民國94年)2月1日,成立藝文中心。同年8月1日,增設資訊工程系博士班、工商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及電資碩士在職專班。
2006年(民國95年)8月1日,成立電資學院。成立校友聯絡中心。增設設計研究所博士班、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班、大學部四年制機電、電資、工程科技、創意設計等四學士班。
2007年(民國96年),成立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增設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博士班、有機高分子研究所博士班。同年9月,增設甘比亞電資專班。
2008年(民國97年)8月1日,增設應用英文系碩士班、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博士班、甘比亞土木專班。
2009年(民國98年),增設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班。增設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班、資訊與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光華商場 計算機」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滑雪兄妹Will&Han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情報] 德儀計算機TI 30XIIB, 在台灣應該已經可以買到 的評價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TI 84 plus CE 德州儀器計算機[光華商場現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光華商場店家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光華商場店家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光華商場店家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YOUTUBE、DCARD 的評價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請各位前輩推薦光華商場有哪些是優良店家?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Jing】帶你逛光華! 組電腦、買3C怎麼逛不迷路? 10分鐘快速 ... 的評價
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滑雪兄妹Will&Han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你有計畫要買自己的雪具 , 東京的御茶水街是選擇最多 , 折扣也最多的地方 .
雪具這個東西很奇妙 , 當季跟過季的商品價差超級大!!如果你有計畫買雪具 , 每年大概五月之後到雪季前 , 是最棒的買點 . (越靠近雪季,過季品的選擇會越少)
上次爸爸到半管訓練場前 , 到御茶水走了一趟 , 買到一組很滿意的ski , 搭配雪友的Tank割 , 省了將近台幣快一萬塊 . 真是殺很大 .
有需要的雪友 , 剛好有到御茶水走走 , 務必使用下面連結,雪友Tank提供的優惠方法 . 真的可以再省一筆喔~~~
#感謝Tank讚嘆Tank
=坦克割=SB篇 新手工具文分享
大家到東京時ㄧ定會跑去看裝備吧
到神保町(小川町)(淡路町)(御茶水)
雖然說這邊的折扣誇張到爆炸,且是日規裝備對台灣人而言比較合適,但是類似光華商場的銷售方式也讓人又愛又恨
過去的這幾年不知道有沒有幫上大家,但們希望可以改善坑殺風氣
特別幫大家凹到了以下優惠
——地點——
雖然我們常常說「御茶ノ水雪具街」但實際上並不在御茶水、只是如果你坐中央線的話從御茶水站走過去方便而已,但實際最近的出入口應該是小川町B5,也可以從神保町或九段下走過去、或從秋葉原也不遠啊
1) JR中央線於「御茶ノ水駅」之後由“御茶ノ水橋口”出車站後一直往樂器街行步行約10分鐘便到
2) 「小川町駅」B5出口.
3) 神保町駅A5出口步行約10分鐘.
————如何最便宜—————
①先放輕鬆四處逛逛、看到喜歡的就試穿、問問價錢、拍下商品跟店家照片
②之後到switch 先問問吉川或菊地在不在
滑雪用品 SWITCH
https://goo.gl/maps/E81d8SiwGD9UFXcK9
③然後拿出你在這附近任何一間的店家拍到的東西確認貨物調貨可否
④結帳前秀出「TANK割」(((o(*゚▽゚*)o)))
至於要怎麼使用請照以下步驟
1.在我的粉絲頁按「讚」
https://www.facebook.com/wutanktw/
2.將我的粉絲頁秀給他們看:並秀「TANK割」或說Tankwari
正常來說都是去switch找菊地或吉川調貨結帳,尤其是吉川,他本身是個滑雪瘋子,真正適合的東西才推薦、不會為了賣東西而亂推薦,且是6家店裡面唯二可以決定最後一刀有多大刀的人
實際上你要在那家店跟誰買都可以、不過打工的新人或滑頭的老員工都會亂算計算機、自己要驗算一下,或是找值得信任的業務
補上perry叔叔的snowsensei的教學影片更仔細
https://youtu.be/FoD-M5O-yHc
1.保證最低價、如果別家有便宜的價錢請拍照來要折扣(一定要讓大家相殺
switch.
https://goo.gl/maps/E81d8SiwGD9UFXcK9
switcheast.
Sports Bomber
https://goo.gl/maps/xPe29gUbxVCoHKx56
mds.
https://goo.gl/maps/zRfpeEaacRBzMAjq6
select.
https://goo.gl/maps/e6cCczhPcJTC3FZA7
paradise.
https://goo.gl/maps/qgacnoZ52p8J466z8
的貨都可以調去switch(同一個老闆)
2.記得(((o(*゚▽゚*)o)))因該有幾個趴記得凹、除了店內的折扣外保證還給折扣、別忘了帶護照、這邊超過5400還能退稅8%歐
3.買板送打蠟:只要等15-30分、再幫你打上蠟、讓你到雪場就能直接滑(如果想拿去真空滲透的話應該可以打對折吧、機器在paradise,記得自己要提出歐、看是要封板還是直接刮都行
4.免費熱塑鞋子:雪鞋想要完美合腳的、凡有在店裏買裝備的塑鞋不收費歐(主動要求、但像Burton本身是自體塑型不建議熱塑
目前應該都在瘋狂大特價
新品35-40%~%+免稅8%
去年的50~%+8%
蝦米∑(゚Д゚)off~!?
買幾樣、現金、刷卡、提出坦克割的時間都會影響最後的%數,殺價是門學問,不管怎麼殺別說是我教的,但記得「坦克割」是買單前最後一刀
這樣就ok啦,祝大家購物愉快啦
#坦克割
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綠豆爸.粉圓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認識一位國一的孩子
已經修完Udacity計算機相關的六門課程
然而國中的學校生活
卻讓孩子感到疲勞乏味
於是家長決定讓孩子自學(非學校)
筆者描述的畫面
已經不是未來
而是現在正在全球發生的現況
可惜的是台灣多數家長
還是希望孩子按照我們當年的老路學習
反而抹殺了很多聰明的孩子
我來講一個虛構,但是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故事。
如果有一個國中學生,對於學校的課程都能理解,但不喜歡為了得高分而背誦硬記那些隨手查得到的資料。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對資訊科技非常有興趣而且有天分,請教高手,找到一些線上課程,每天花兩個小時自學。三年內他陸續學完了以下的課程,而且通過Udacity官方的認證:
Udacity CS101 – CS Intro/Python
Codecademy/W3Schools HTML, CSS, JavaScript (jQuery, Ajax)
Udacity CS253 – Web Development
GitHub, Vim or Sublime Text
Udacity CS255 – HTML5 Game Development
Django
Nand2Tetris - Computer Architecture
Udacity CS215 – Algorithms
Udacity CS258 – Software Testing
Udacity CS259 – Software Debugging
Udacity CS262 – Programming Languages
(可以把Udacity課程代換成Coursera, Edx或其他)
由於英語的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同時強化了他的英文能力。
這樣一位高中還沒畢業、未滿十八歲的年輕人,用行動展現了:
1. 他自我要求、自我學習的能力
2. 他對於資訊科技的熱愛
3. 他所學到的知識和具備的技能
問題來了,如果你是這位同學,你覺得需要念大學嗎?如果選擇進大學的話,大學能給他什麼樣的教育呢?當然,大學裡面有各種社團、各種課程,可是不必進大學也可以參加各種社團、旁聽各種課程。喔,念大學有教授會指導?如果這位學生來找我合作研究的話,我不但樂意指導他,可能還給他研究津貼呢!
讓我們假設他選擇把學費省下來,到一流大學找一位賞識他的教授做研究,在大學校園裡自由學習,在三年之內,聽過他想聽的課,待過他想待的社團,做出不錯的軟體,受到教授的推崇,發表了論文,申請了專利,賺了一點錢。
相較於一個碩士畢業生,他缺少的,是學士、碩士學歷,可是他年輕了三歲。
他沒辦法考高考、當公務員,但如果私人公司需要軟體人才,會不會來找他呢?他和一個國立大學資訊系的碩士同時來應徵前瞻的軟體研發工作,我要用誰?
根據我的經驗,很多碩士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實作經驗並沒有比這位年輕人強。換句話說,這位年輕人很有競爭力。尤其是,在資訊科技急速演進的時代,我會把自我學習的能力擺在第一位。
這個故事,在我們小的時候,沒有線上課程,不可能發生,好可惜。(我認識的好幾位朋友,以及我自己,如果生在今天,很可能就走這條路了。)在線上課程越來越豐富的未來,這條路將會越來越寬廣。
啊,你說你這樣會變太強了,台灣沒有給你發揮的機會?那就出國去吧,然後記得把前瞻研發的工作機會帶進來!
後記:(取材自我的留言內容)
其實我講的是我個人經驗,我為了要學電機資訊,以及待在距離光華商場近的大學,不得不耗費高三的時間去準備大學聯考。但是到了大學又被迫修了一堆無聊的必修課,電腦相關的課都靠自己看書學,生不逢時也。
本文是針對專業能力的自學和培養而言,並沒有說其他的能力不重要。我沒說社團和娛樂不重要。也沒說學校不重要。自學並不是那麼新鮮的事,很多參與者是中產階級,只是觀念不同,在體制外多一些選擇而已。
少修些不需要的課,能多用時間在社團和其他方面,而不是整天唸書考試;能修些學校沒開的課,能擴展見聞,不會被限制住。如果讀者要朝負面看,那自然會認為這是危險的言論。
家長需要有錢嗎?不用。很多線上學習是免費的,學到東西後,靠技能打工賺錢是可能的,可以及早自立,不必靠父母。如果您抱著要照顧小孩一輩子的想法,自然會覺得要為他的未來負責,那這不是你會希望你的子女走的路。
我想,大學需要提供的是多元的課程,專業的學習輔導,以及自發研究討論的風氣。「該學什麼」這個問題,理想上,應該是依據學生的志趣,參考各方的資訊,包括老師的建議、就業需求等等,由已成年的學生決定該學什麼。至於中小學,由於學生的狀況不一,需要更細膩的操作。
這個故事所講的人事物,有看到以下留言的,應該知道並非全然虛構。我想這故事所適用的對象,將會越來越多。當然,善變的未來和「學無定法」這類的事,也會讓一些人因此而恐慌,但如果因為恐慌而不正視事實的存在,到頭來還是對自己不利。
不過,大學的角色需要一些新思維。如果自學有成的人找我做研究,我求之不得。(夠不夠格,由我認定)只有那些公務人員心態的單位,因為制度,或是為了方便,還死抱著學歷、檢定等不放,但那些單位並不是這篇想提到的工作場域,因為熱愛自學的人,大概不會想去那種地方,況且那種地方的競爭力在未來應該會越來越低,除了必要的公家單位之外,會逐漸淘汰。
這篇文章發表一年後,被Jim Huang (Jserv)翻出來留言後,又多了不少讀過的人,可見Jserv影響之大。Jserv是個很好的自學範例,大學沒畢業的,可以正式在成大資工系開課教書,根本不見容於傳統,但Jserv和成大資工做到了。事實上,Jserv在業界名聲響亮,靠的是實力,而不是學歷。以我對Jserv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做人和做事的態度。認識Jserv的人,應該知道我在講什麼,不知道的話,看看他的FB就知道了,不用我多說。
不止Jserv,還有好幾位朋友留言作為見證,說這條路是可行的。但如我以上所言,我這篇的本文中比較專注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上,並不表示其他東西不重要。我認識好幾位像Jserv這樣的人,如果有人好好指導的話,應該可以學得比較有效率。不過,有時候走點冤枉路,也不見得是件壞事,而是「增益其所不能」。
至於這些自學的作法能夠改變什麼,那是另外一件事。我一直覺得,個人能夠根據自我的理念去成長和做選擇,是提昇人性所必要的,所以這樣的經歷,在個人的層面上,已經有非常要的影響。當然,如果很多人成功地走出這條路,自然就會形成文化,也會影響到學界和業界,那影響將更為深遠。
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TI 84 plus CE 德州儀器計算機[光華商場現貨]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光華商場 現貨,可以自取,本店位於光華數位新天地4樓69室(手扶梯上來向後轉走到底, 或客梯出來第三間)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LidaRecords/ 硬體螢幕 ... ... <看更多>
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請各位前輩推薦光華商場有哪些是優良店家?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光華商場 內有優良店家? 我看都是些流氓在賣東西. ... 說說我的看法; 我看光華商場的生態就是店倒再換另一個 ... 不過按計算機的速度飛快~. ... <看更多>
光華商場 計算機 在 [情報] 德儀計算機TI 30XIIB, 在台灣應該已經可以買到 的推薦與評價
根據廣天公司的Marketing Manager 黃先生回給小弟的email
目前有現貨的會是台北的金立電器行(台北車站麥當勞旁)與立東文具行(光華商場南2門)
雖然不是太陽能的機種, 不過根據阿比大的經驗 考SOA 的P, M 應該都會比BA II好用
有要考SOA辦的考試的 可以參考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130.6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