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大減速》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上面,當列車突然剎車的時候,你會感覺整個人被往前拋。只有在事後回顧過去,你才會察覺,自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快向前移動了。我們就像是被往前拋的乘客,誤以為世界仍然在加速,卻沒察覺到周遭的一切已經開始放緩。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slow-dow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大減速》的作者是牛津大學的社會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在這本書裡,他揭露了一個人們很難察覺的事實:「世界並非加速前進,而是開始慢下來了」。這些成長趨緩的領域包含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
近代的人們覺得快速成長是常態,但是作者以實際的數據顯示,趨緩的成長和穩定的步調才是世界得以永續生存的條件。而綜觀各項領域的指標來看,各國的發展漸漸邁向更加緩慢、穩定和平等的狀態。只是在這些樂觀的背後,仍有一道不能忽視的難題:世界平均溫度的增溫速度持續加快。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趨緩的成長是好事,不需要因此擔憂,而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往真正重要的事。這本書多達480頁且偏內容「硬」,篇幅有大量的圖表和資訊,讀起來並不輕鬆。但是書中呈現的「事實」反而很有意思,因為它刷新了我的老舊認知。以下針對書中概念導讀並且列出我覺得有省思的部分。
.
#鐘擺效應
.
這本書多達67張圖表,作者在他的官方網站公開全部的圖片,並且都有「GIF 動畫」的呈現方式。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搭配這些動畫,讀起來更加生動。要讀懂這本書首先要懂一個叫做「鐘擺效應」的原理,如同下圖所示,當鐘擺擺盪從左邊的「高點 1」逐漸加速擺盪到「低點 2」的時,速度最快。當鐘擺從「低點 2」擺盪到右邊的「高點 3」時,速度緩慢下來直到靜止為零。
作者透過這本書要傳達的觀念就是,人類在近代工業化和數位化的年代,一直體驗到了「高點 1」到「低點 2」的「加速時代」。可是自從1970年代開始,世界的各項指標其實漸漸地減速,變化越來越慢,實際上是走入了「減速年代」。只是人們的心中仍然有一種錯覺,覺得時代會越來越加速,變化會越來越快。但實際的情形卻剛好相反,這本書就是在說這件事。
.
#獨特的時間線圖
.
這本書中使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時間線圖」來詮釋所有的資料。比起常見的只看「時間vs.總量」的趨勢圖,這種時間線圖可以表示出數值的「變化的速度」,用這個方式更能清楚顯示各種趨勢的演進。在這個時間線圖中,Y軸仍然代表數量的絕對值;X軸則用來代表「變化的速度」,越往右邊的資料點代表「增加的速度越快」,越往X軸左邊的資料點代表「減少的速度越快」。接下來的各項討論會引用作者官網的動畫來說明。
.
#趨緩的人口數量
.
作者直言,從來就沒有「人口定時炸彈」這種東西,世界的人口成長必定會持續趨緩。作者的這項觀察,也同樣在讓我對世界的發展趨勢大為改觀的《真確》書中被詳細提及。
以下這張圖呈現了聯合國對世界人口的成長預估,從2017年以來人口的成長速度持續放緩,來到了2090年人口會達到110億人。作者針對世界各國的人口成長做了更細緻的統計,他認為聯合國高估了這個成長,真實的人口數字到了2090年應該只是會落在90億人左右。
作者分析了中國的人口狀態,不同於我之前以為中國還會有人口紅利,現在中國呈現了一種「穩定」的階段,就像鐘擺已經擺到頂端,人口增加的速度正準備降低了。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國家日本,則已經正式走入了「減速」的階段,人口的增加速度持續降低。放眼望去,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成長都即將邁上這兩種階段。
同樣減速的還有「生育率」。整個世界的公共衛生的進步、嬰幼兒死亡率的降低,讓人可以少生好幾個小孩。當人們相信社會有辦法照顧你,會生得更少或只生一個,因為不再需要養兒防老。尤其當女性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權利提高之時,她們有權提出與傳統父權社會不同的聲音,她們能夠自己決定要不要生、要生幾個。
根據數據統計,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試圖提升生育率,但是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我回想到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政府推優惠措施 前景仍不樂觀」這類新聞,這究竟是「經濟不景氣」貨「政府不爭氣」惹的禍?還是「全民教育程度高」和「女性擁有更平等的權利」?從書中的資訊給我的想法是,人口和生育率的趨緩,不是一件壞事,它本身就是世界必然的趨勢。
.
#趨緩的經濟成長
.
隨著人口增長的趨緩,許多人一定會認為經濟恐怕就此完蛋,會不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趨緩了?對,一定會。作者統計了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某一特定時期在某一特定地區內,所有完成的貨品和提供的勞務之總值),整理成以下這張圖。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世界整體的GDP總值雖然持續上漲,但是成長的速度都已經慢了下來。其他的經濟指標例如學貸、車貸、房貸和國債,總額雖然持續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都出現了趨緩。如同動畫的鐘擺一樣,經濟的成長也開始減速。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濟的成長更加趨緩,但是這對地球的生態永續反而是好事,更少的製造、更少的汙染、更少的浪費。這或許是一個經濟成長趨緩但即將變得更好的世界。
這個經濟趨緩的過程,在西方常被誤認為是經濟下滑,或者跟中國的崛起扯上關係。實際上,從書中的資料不難看出,中國正出現史上最大的生育率趨緩,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時在急劇減速。作者對這件事下的結論是,這其實只是資本主義轉型結束的新狀態。因為資本主義強調的成長和擴張本身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穩定狀態」。
我從書中的各類觀察發現,作者從英國學者的角度去分析美國、歐洲、亞洲、大洋洲各國的狀態,其視野更顯得宏觀。歐洲(尤其北歐)各國已經開始適應這種趨緩,打造許多對應的社會福利和機制,而且人民幸福指數高居世界之巔。只有美國老大哥認為自己的經濟砸鍋是中國的錯,這也不難看出美國想要奪回世界霸權地位的別有居心,但我認為即使美國最後「贏了」這場經濟對抗,資本主義的歡樂派對將無以為繼。
.
#趨緩的知識數量
.
作者認為,全世界的「數位數據總儲存量」雖然持續呈現指數級的成長,但是有意義和值得留存的「知識資訊量」並沒有以指數成長。數位訊號讓我們容易「複製」、「傳遞」和「儲存」,但光是儲存大量無用、過時、多餘的資訊,對於人類知識的增進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維基百科從2001年開站以來,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急速攀升,到了2007年增加的速度達到最高峰,但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反轉。自此之後的每一年,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都持續減緩。雖然到了2019年的條目總數超過了600萬筆,但是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全世界大多數的人感興趣的事情介於100萬到200萬件之間(百科全書紀載的數量都遠少於100萬則),因此之後增加的條目都比起以前的「更不有趣」。現在追加的新內容,充斥著一堆只有條目的標題和簡介、卻沒有詳細內容的「小作品」等著別人去補充資訊。垃圾資訊量的成長速度遠高於真正的知識資訊量。
還有另外一個跟知識資訊量有著類似趨緩跡象的東西:「書籍」。根據書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新書數量的增加速度也持續在減緩,看起來新數據和新想法的產出速度都在減緩下來,作者評論道:「這是越來越沒有新東西的洪流」。我自己反思的事情是,不要隨著資訊洪流起舞和追隨「更多」的資訊,反而要仔細篩選、挑揀高品質的內容。要去主動連結和創造出自己的洞見,或許,「少」即是多。
.
#加速中的地球暖化
.
作者談了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都正在「減速」,這對地球永續是好事,對社會公義是好事,但是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危機:「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從下圖可以發現,溫度的變化一直往右上角發展,代表增溫越來越快。這個數據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呈現很強的關聯,遠在2010年左右還有許多反對地球暖化的學說,但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實際的數據,幾乎沒人在辯駁暖化效應正在惡化的事實了。
作者引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長 潭雅.斯蒂爾(Tanya Steele)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是第一個知道自己正在毀滅地球的世代,也是最後一個還能做些什麼的世代。」雖然人類對於衛生、貧窮、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也克服了許多難關,但是對於溫室效應的挽救,卻顯得束手無策。
如同最近發生在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和災難,其嚴重程度不斷打破歷史紀錄,這不是偶然,而是平均溫度上升的必然。最令人憂心的是全球溫度上升的速度,至今仍然沒有半點趨緩的現象。只能祈禱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戲碼盡快落幕,或是美國什麼時候才要覺醒帶領世界各國一起迎戰真正的敵人「地球暖化」?人類是否能團結起來打贏這場戰役,或者事後回顧去奚落當初的無所作為?
.
#後記:放慢不是壞事
.
《大減速》的作者透過這本書帶出一個觀念:「人類過去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停滯和緩慢成長的平衡狀態,就只是沒有像現在這麼『急遽變化』而已。」我們正走向逐漸的減速,只是當停滯到了極點,又會出現下一次的加速變化(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從書中的各類數據看來,以及世界各方面的趨勢顯示,這是一個成長趨緩的年代(除了溫度加速上升)。我們要警覺那些舉著大旗吶喊「加速經濟成長」和「重返成長榮耀」的人物和口號,事實是趨勢早已改變,而且舉世皆然。我們已經不是乘坐在加速的列車上,也不該繼續乘坐下去。
作者認為趨緩帶來的另一項好處,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質問,那些「我們祖父母和父母輩沒有質問過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年代變化得太快、出現太多新鮮事物了。未來我們遭遇的無論科技、經濟、生活模式的變化速度,都可能會來越慢(看看令人失望的 iPhone13),如何降低自己對加速的期待,過上理想和滿足的生活,成了我們這代人的新課題。
最後,我想引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Bezos)談打造商業策略的一句話:「與其問未來什麼會改變,不如問未來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以這個回答去打造你的事業。」套用到我們自己的人生,享受親人、朋友和家庭的快樂相處時光,或許就是那件不會改變的事情。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思考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並以此打造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SLOW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jW9fkV
使用期限:9/26~10/2
.
感謝 聯經出版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2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10的網紅一起來玩吧!Play Togeth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美國SmartLab 終極配方實驗遊戲組 這兩樣 #實在是太好玩了!!!!!!! 😲 😲 認識水壓&空氣壓力為主的實驗真是少見! 小助理可以邊實驗邊玩水!! 好玩到,兩個小助手開箱玩完後直問我是在哪裡買的!! 於是當晚就馬上問 #好玩伴 老闆可不可以讓我開團。想要分享給大家這麼有趣寓教於...
「光軸原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一起來玩吧!Play Togeth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一起來玩吧!Play Togeth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Sandy Chang 3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NinetyRoad Travel跟九十路公車去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閒聊] 光軸及機械軸對比- 看板Key_Mou_Pa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紅軸、青軸、光軸、機械軸是同類型不同的東西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光軸鍵盤缺點的推薦評價價格維修,PTT、YOUTUBE、COOL3C 的評價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光軸鍵盤缺點的推薦評價價格維修,PTT、YOUTUBE、COOL3C 的評價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反應速度更快、更耐久、防水的電競鍵盤。FXR-HKO-11 曜光 ... 的評價
- 關於光軸原理 在 Re: [鍵盤] 光軸問題- 看板Key_Mou_Pad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光軸原理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42] 細說分鏡 Vol.19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260
🖍真正勾起共鳴的絕不是表面,而是隱含在照片中,那些不為人知抉擇的密秘
🖍那才是照片的靈魂、故事與含意
🖍了解過後,才足以激起我們心中的感動的共鳴
前面說了很多「照片、故事、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特別是「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也許會有人認為,那不就是「創作動機」嗎? 其實不是,我認為創作動機,是整個我們自己生命中的一個「火花」,有點像是「靈機一動」「天外飛來一筆」的感覺,又或著是抱著特定的觀點拍下的作品,說說這觀點與照片的關係如何一同呈現,所以我認為「創作動機」跟「照片故事背後的故事」是不同的觀念。 這一篇,我們來談談這點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
「旅行攝影」與「攝影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攝影觀念,也同是完全不同區旅行方式,他們都是一種旅行,但整個目的完全不同。
🔹旅行攝影,我的定義是「在旅行中所見、所拍」,這一次旅程看到什麼,在你的眼裡覺得有趣而拍下這些照片,看起來每一張照片都是獨立的,但攤在你的旅程時間軸上,照片的順序也就是旅途的痕跡。
攝影旅行則是「為了攝影所規畫的旅行」,為了照片目的,而規畫的旅行,包含出發、經過、抵達、等待,路途不見得順,但就為了那張照片最好的時候,所規畫的行程。🔹
「為了等待從傍晚進入深夜」,在一景點足足待了近 2 個小時,哪裡也去不了,因為我曾看過他人的作品,那景點、那景觀傍晚日落的照片真是迷人,算好差不多時間前往該處,然後一等就等上好段時間,就為了拍攝那 2 個小時光線與色溫的變化。
但就旅行的角度就不見得如此,旅行規畫上,通常是以「效率」「方便」為主,數個點都要一一的 「Check」,達成,那麼在有限的時間下,安排好路線、交通、用餐、住宿很重要,儘管不是每個人都是抱著這樣子的方式旅行,也有些人是「隨意」,到了再說,反正都要去那幾個地方,不如就看心情、看天氣做決定,而這一路拍攝的照片,自然也就是旅行的記錄。
「因為旅行而攝影,與為了攝影才旅行」,這二種心情我都有過,帶給我二種截然不同的攝影與旅行的心得體驗,前篇文章說到「唯有真的站在不同立場」,我們才有機會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
🟥何時的念頭
何時產生這念頭? 那就要談談幾年前我自己辦過一場「旅行攝影」分享會的故事講起。
那天分享會後結束,在回程路上,心裡在想今天的分享會的心得,像是哪張投影片覺得不錯,哪個點可以做的更好,每一次的分享會我都會這麼簡單的自己檢討一下自己表現好不好,同時旁邊一位人,曾與我一同自助旅行的朋友問我一些事情,他問我說他即將自己前往義大利,在找尋交通票券資訊上,網路的資料很亂,每個人說的都不大一樣,問我該怎麼辦?
🔹「這很正常呀」,我說,因為寫這些旅行分享的人,他們自己也很可能第一次去,在旅行過程知道要介紹交通票券資訊給人參考,由於他們是第一次,遇上什麼、就拍下什麼、記下什麼,有時照片沒拍到,忘了細節而交代不清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有時年代久遠,交通資訊需要更新…,種種因素下你看的網路資料都有可能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當作背景知識,隨機應變,除非是特定地點,不然大多數的原則都是通用的。🔹
其實我也是呀,我也寫了不少相關的旅行介紹的文章,也寫過一些旅行交通、票券的使用方式,經常都是「第一次」到某個國家,解決交通問題,除了參考別人的資訊外,自己也會特定的「拍下」特定的照片,像是「車站、車票、置物櫃」等等,再配合文字來搭配解說,因為有此經驗,回答起朋友的問題就顯得自然。
爾後在捷運站門口彼此告別後,我一個人往回家路上思考今天分享會的問題,以及剛剛與朋友互動的過程,突然才覺得「啊,不對」,今天的主題根本就與心中說的內容完全相反,今天的分享會是屬於「旅行攝影」 - 分享旅行中的照片,但我最想說的,其實是「攝影旅行」,是為了要分享「照片故事」以及「照片背後的故事」,而由於今天的主題是「旅行攝影」,自然投影片的內容順序,是以「旅行的順序、痕跡」做安排。
也正因為心裡很想說的是「攝影旅行」,也難怪為何某幾張投影片,我覺得應該順序調換,或是「併在同一頁說」會比較洽當一點,但一這麼做,就覺得講起來不大有順序,時間順序就會彼此交錯,讓觀眾覺得…,怎麼一會說今天拍的照片,一會說後天、一會說昨天照片的感覺。
過去自己辦了數場,以「旅行攝影」為主的分享會,每次說完心裡感受都隨著現場觀眾互動不同,感想也不同,但覺得始終…,離我心裡想分享的「故事」有一些落差,卻無從說起,直到這一天晚上,我才找到心中那塊最想說的天地。
🔹「我最想說的,是為了攝影作品,所追求的旅途,無論甜蜜與否,那才是一張照片我挑選出來最單純的念頭,正因為是為了追求那張照片的結果,所有的準備規畫都是以「它 – 照片」為出發點思考;但如果是旅途中所看到、見到所拍下的照片,好像我只是過客,順手一拍,除此之外 – 沒了,這種照片並不是好不好看問題,而是缺乏一點…,我心裡最在意的事情,在分享過程總有點不是那麼踏實的感覺」🔹
🟥抉擇與密秘
「我也想聽聽,別人的分享一張照片背後的抉擇與密秘」,除了拍照技巧外,同時也希望聽出這些拍照技巧,是如何抉擇出來的? 是唯一的答案嗎? 還是在許多答案中,選擇最適合當下的?
就像記者訪問發明燈泡的愛迪生,「你是如何知道要用那東西來做出燈泡的?」,愛迪生回答說「我不知道什麼可以達到,我只是找到 99 種失敗的方法,最後一個才成功」,雖然真實歷史故事並非那麼簡單,但這過程也與我們追尋一張照片過程,有一些雷同可以參考的點。
任何一張照片,拍攝方式、技巧與手法,說明出來原理很簡單,比如用什麼相機搭配多少鏡頭焦段,快門光圈感光度的組合、是否使用濾鏡等其它工具輔助,天氣是如何預測,又什麼時間點下拍攝,這些都是我們最後知道的「結果」,這些資訊若能在攝影分享會一一的提及,非常實用。
但如果真的對一張照片更「細細的切入多問二句」,就知道結果背後都有一些故事,礙於分享會的主題、時間有限下,那些故事通常都會被忽略掉,而這才是我最想聽到的部分,因為我知道如果我也去了相同的地點,採用了相同的拍攝方式,假設天氣狀況也相同,我也不見得拍出相同的作品,經常如此,人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此時不免會覺得「他人總是留一手絕活」,確實有些人是如此,但有些並不是這樣。
🔹就好比聽人說…,看一個成功的人,不要只聽他成功的故事,要看看他遇過什麼樣的失敗、如何失敗、失敗的過程是什麼,因為成功無法複製,但失敗可以盡可能的迴避。
攝影也是一樣,光是聽著他人如何拍出成功作品,不代表你就能複製他人的成功,他一但在過程中遇上挫折與失敗,那我想人人都很有可能遇上相同的情況,那麼單單聽如何拍出這張照片「成功的要素」,是無法滿足我的好奇心,而背後不知失敗多少次、等待多久,準備多少才能達到,就算同一點蹲上好幾回,每一次的天時與地利也都不同,最成功的照片不見得是「天時與地利」最好的搭配,可是在那一次如何配合天與地,做出照片不同的抉擇,那才是最有趣的部分。🔹
🟥讓聽眾共鳴
「共鳴」是很難的,我談了 100 張照片,能讓底下的聽眾、學生產生共鳴的照片,若有 10-20 張有共鳴的話,我覺得對我來說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往往是我不斷編排講義參考的點。
要解釋一個抽像的概念,並且透過具體的圖、文、口語表達,讓底下的讓聽眾有「共鳴」那才是最棒的照片例子,而這樣子的照片是有的,但要一試再試,才知道同一張照片,在數場課程中是否經得起「共鳴的考驗」,也就是在課堂中,這個例子能吸引學生目光,數次都能達到那層效果,我才確定這組照片能讓他人達到心中的共鳴,這樣子的照片,我會用一個簡單的名詞稱乎他 - 「哇照片」。
🟥「哇照片」
「哇照片」不好找,真的,為了讓講義更加精采,我經常在改裡頭的例子,無論是在過去的照片裡翻找,或是重新拍新的,都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有時反而越改越糟糕,再將之前的例子放回來也是常有的事情,但經過幾年的經驗下來,我漸漸覺得…,這個「哇照片」其實存在我電腦硬碟裡許久,而且還不少,只要我放慢速度,放鬆心情,好好的欣賞一些照片,想想當時這麼拍的理由,再看看這張照片能否在課堂上傳達得清楚。
🔹但如何確定課堂上我能否傳達清楚呢? 我會用單純一點的標準,這一張照片已是好段時間前拍的,在看這張照片,是否能讓「脫離拍照當下的我」,重回現場、感受它,如果可以訴說更多「照片故事以外的事情」,讓我自己回想更多這張照片以外值的事情,包含當時的天氣、心情、身體狀況、遇到的大小事等等,如果可以讓我自己,在看自己的照片回想起這些事情,通常成為我心中的「哇照片」機率就高多了,最後挑選出來在課堂上分享,往往會有不錯的效果。 (當然,有的自以為不錯的 “哇照片”,反而產生反效果,下次這例子拿掉就好)🔹
🟥站在台上,心在台下
任何主題的演講、分享,台上的講者應該不時的留意聽眾的情緒,是否對你的內容理解、投入,而不該自顧自的一股腦的說完每一張投影片,趕在時間內講完它,有些是「為了講完而講完」,有些則是「講不完就算了,跳過」,看看一位講者是否是熟練,從整個分享過程,除了時間的掌握,聽眾情緒拿捏得當宜,整場聽下來掌聲如雷,意猶未盡,那就是一場完美的分享。
這個不容易,真的,但也不難,同一個主題講上數十次,任何人也都能練習到一定的程度,而這一切的開始就從「講稿、投影片」的設計心態開始,熟練的講者,在一開始投影片準備心態,就不是以「張數」來思考,而是如同書寫一篇文章,簡單的「起承轉合」結構,帶著聽眾慢慢進入你的世界的前提下,規畫每一場分享,這點確實不容易,即使再熟練的講者,面對全新的主題,頭幾次也不見得都能做到這點。
🔹我覺得最好的「講者」,應該具備一種能力「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那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境界,要如何讓自己分享內容,能一次比一次好,這種能力非常重要,不為了時間、投影片張數而趕工、拖戲,而是與觀眾一同享受這個過程,畢竟人是站在台上,無法用第三人稱看待自己的表現,但講者的「心眼」可以時時看看自己,觀察聽眾,內容是已經固定了,但盡可能改變節奏,搭配音調調整、肢體動作、不時插穿其它故事、笑話,來讓整場分享更加成功,才能記下此次的失敗,下次做的更好。🔹
我想抱著「人站在台上,心留在台下」的心態,努力的改進分享的過程,每次一都比前一次更好,讓 100 張照片分享,能張張讓人感動,心中產生「共嗚」。
🟥攝影旅行、共嗚與「哇照片」
讓我找到最多「哇照片」,在數萬張照片堆裡,往往是在「為了攝影而去旅行」的照片裡得到最多的可能,因為一張「哇照片」通常挑選標準,都是對一張照片非常深切的感觸,我才會挑選出來。
🔹「一張照片真的勝過千言萬語」,這句話是對創作者自己才成立,對於底下的聽者,我則是將照片背後的千言萬語,精挑細選整理出來,如此一來才能讓聽眾,了解一張照片「如何拍攝」「背後故事」,以及「如何達成與失敗」,使得一張照片,無論是對拍攝者,或是其他聽者,更有其生命、靈魂與含意,讓大家產生共鳴,在這空間裡不斷的繚繞講者的語話,以及聽眾的笑聲、掌聲。🔹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光軸原理 在 一起來玩吧!Play Togeth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開團 #STEAM實驗玩具
好玩到我忍不住自己問老闆可不可以讓我開團的 #邊玩水邊實驗的STEAM實驗玩具!
#坎蒂絲媽第一次開團啦!
♥[限時團購 9/2-9/11]
♥美國SmartLab終極配方實驗遊戲組 & 世界最小迷你機器人
追蹤這個粉絲專頁比較久的人應該都有發現,坎蒂絲媽從來沒有開過團。主要都是分享和孩子的親子手作、親子實驗共讀等活動為主。但這次怎麼會第一次開團呢???
因為, 這兩項 #實在是太好玩了!!!!!!! 😲 😲 認識水壓&空氣壓力為主的實驗真是少見! 雞蛋馬鈴薯兄弟可以邊實驗邊玩水!!
好玩到,兩兄弟開箱玩完後直問我是在哪裡買的!! 於是當晚就馬上問 #好玩伴 老闆可不可以讓我開團。想要分享給大家這麼有趣寓教於樂的科學玩具!!!
--------------------------------
📣 #美國SmartLab終極配方實驗遊戲組📣
這組產品已經在美國狂賣了多年,若是你上Youtube還可以看到許多可愛外國孩子玩這套的教學影片。
市面上很多科學實驗組,為何坎蒂絲媽特別愛以及推這款呢?
因為,這組是以 #空氣壓力 & #液體壓力 為主要設計的科學組。而這兩項對於想要在家DIY實驗來說有點難度。更別提他的設計又無形中結合了邏輯概念。再加上實驗組裡搭配的一些化學材料,再度衍伸出 #認識酸鹼溶液 #火山噴發 #製作結晶 等實驗。
光是本身的認識空氣水壓、虹吸實驗等就很超值了。孩子自己不斷的嘗試要如何開關閥門,水才會流到想要的位置。這個過程就不斷的訓練他們的邏輯思考和觀察能力。雖然快四歲弟弟還小只是在旁邊看熱鬧。但看久了,似乎也略懂一些基本原理了!
重點是,每次給他們一玩,我就有一小時左右歲月靜好的時光~~~~~~😌
而且不只是我家的雞蛋馬鈴薯喔。其他認識的小朋友和爸媽們,玩過後都睜大眼睛問我:這在哪裡買的啊?太有趣了吧!!!!
#留言處有實際玩的影片喔!
#適合年紀:
實驗組標示8歲以上
雞蛋哥快7歲玩起來只有在幫浦拉推上要比較用力,化學實驗部分就需要家長一起陪同。
其他認識的4-6歲的小朋友們也玩得超開心。但幫浦就的確先家長在旁幫忙稍微拉出一點點,他們才好自己施力繼續拉出。
-------------------------------------
📣#世界最小迷你機器人📣
家有喜愛機器人的小男孩也不要錯過了!
機身已設計了馬達在其中,整組附有齒輪、輪軸、不同的手、腳、輪子。搭配可愛的土撥鼠兄弟說明書可以做出15款式機器人。雖然雞蛋哥看不懂英文,但跟著圖也成功完成了機器人。
#邊玩還可以邊觀察透明機身裡的機械原理。
加上電動馬達開關一開,小機器人開始行走。雞蛋哥超有成就感的!!!!!
#適合年紀
標示為8歲以上,雞蛋哥快滿7歲已可以自行組裝不須打擾爸媽 XD
玩具均為國外原裝進口附英文說明書,但貼心老闆有自行翻譯中文說明書,掃QR CODE即可方便閱讀。
------------------------
#價格和如何購買呢?!!!!
感謝台中北屯在地 #好玩伴 老闆給予限時優惠的價格! (9/2-9/11)
而這次和老闆洽談時是用我的另一個斜槓 "菜菜老師"身分。所以網頁上會顯示菜菜老師團購喔!
【美國SmartLab 終極配方實驗遊戲組】
原價$1280 / 菜菜老師團購價$880
(另贈送食品級染色劑10ML一瓶,顏色隨機)
【美國SmartLab 世界最小迷你機器人】
原價$550 / 菜菜老師團購價$395
#兩種下單平台
【7-11貨到付款】(運費$35)
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108248174506
【ATM轉帳】+ 郵寄(運費$85)或教室自取(免運)
https://goodplaymate.1shop.tw/7kgnt1
光軸原理 在 一起來玩吧!Play Togeth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美國SmartLab 終極配方實驗遊戲組
這兩樣 #實在是太好玩了!!!!!!! 😲 😲 認識水壓&空氣壓力為主的實驗真是少見! 小助理可以邊實驗邊玩水!!
好玩到,兩個小助手開箱玩完後直問我是在哪裡買的!! 於是當晚就馬上問 #好玩伴 老闆可不可以讓我開團。想要分享給大家這麼有趣寓教於樂的科學玩具!!!
--------------------------------
📣美國SmartLab終極配方實驗遊戲組
這組產品已經在美國狂賣了多年,若是你上Youtube還可以看到許多可愛外國孩子玩這套的教學影片。
市面上很多科學實驗組,為何菜菜老師會特別愛以及推這款呢?
因為,這組是以 #空氣壓力 & #液體壓力 為主要設計的科學組。而這兩項對於想要在家DIY實驗來說有點難度。更別提他的設計又無形中結合了邏輯概念。再加上實驗組裡搭配的一些化學材料,再度衍伸出 #認識酸鹼溶液 #火山噴發 #製作結晶 等實驗。
光是本身的認識空氣水壓、虹吸實驗等就很超值了。孩子自己不斷的嘗試要如何開關閥門,水才會流到想要的位置。這個過程就不斷的訓練他們的邏輯思考和觀察能力。雖然快四歲弟弟還小只是在旁邊看熱鬧。但看久了,似乎也略懂一些基本原理了!
重點是,每次給他們一玩,我就有一小時左右歲月靜好的時光~~~~~~😌
而且不只是我家的小助教喔。有玩過的教室小朋友們和家長們,試玩過都問我:這在哪裡買的啊?太有趣了吧!!!!
#留言處有實際玩的影片喔!
#適合年紀:
實驗組標示8歲以上
。我家小助教1號快7歲玩起來只有在幫浦拉推上要比較用力,化學實驗部分就需要家長一起陪同。
先前教室4-6歲的小朋友們也有超開心試玩過。但幫浦就的確先要幫忙稍微拉出一點點,他們才好自己施力繼續拉出。
📣世界最小迷你機器人
家有喜愛機器人的小男孩也不要錯過了!
機身已設計了馬達在其中,整組附有齒輪、輪軸、不同的手、腳、輪子。搭配可愛的土撥鼠兄弟說明書可以做出15款式機器人。雖然小助理1號看不懂英文,但跟著圖也成功完成了機器人。
#邊玩還可以邊觀察透明機身裡的機械原理。
加上電動馬達開關一開,小機器人開始行走。小助理1號超有成就感的!!!!!
#適合年紀 標示為8歲以上,小助理1號快滿7歲已可以自行組裝不須打擾爸媽 XD
-------------------
這次的台中北屯在地的玩具進口商,他們網站還有很多其他優質的產品喔!
好玩伴 / 嚴選進口品牌學習玩具
官網: https://www.goodplaymate.com/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oodplaymate/
IG: https://www.instagram.com/goodplaymate/
***記得按"訂閱"才會有即時的親子遊戲、親子實驗、親子共讀等影片喔!***
----------------
Candice媽,雞蛋哥,馬鈴薯弟,親子手作、親子實驗、親子遊戲、親子共讀這些都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我們會盡量挑選一些我們喜愛且特別的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跟我們一樣玩的很開心!
一起來玩吧!喜歡記得訂閱喔!
----------------
-----------------------------------
★☆喜歡我們的影片,歡迎訂閱或是按個讚喔!
★☆FB粉絲專頁:一起來玩吧!Play Together
:https://www.facebook.com/playkidsgamenow
---------------------------------
光軸原理 在 Sandy Chang 3D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3D聊頭髮|如何快速創造多重底色?!
避免明顯布丁頭並讓染髮設計維持更久?!
我們在染頭髮的時候,最常聽到的顧客需求,除了提出要好看跟喜歡的髮色以外,
另外最多的就是這兩點✌️
1.避免布丁頭,
2.以及頭髮褪色褪得太快,這2大需求。
用什麼方式就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
並且快速完成呢?
這一集Sandy就跟大家分享關於創造底色的重要性☝️
嗨嗨我是Sandy張3D
謝謝繼續收看Sandy的頻道,
還沒訂閱的先按下右下角訂閱並開啟小鈴鐺喔🔔
為了方便大家可以快速找到想看的片段,
以下有幫大家整理一些時間軸👇👇👇
00~01:45
1.為什麼會有布丁頭?
2.為什麼有時候染頭髮會感覺顏色推得比較快?
01:46~02:34
染頭髮一定會褪色嗎?
染頭髮的「顏色」真的能維持很久嗎?
還是染頭髮的「設計」才能維持久呢?
02:35~03:04
為什麼的染頭髮褪色過程會覺得好看又有變化?
為什麼有的染髮褪色之後只覺得頭髮乾黃顏色掉光光呢?
03:05~03:42
為什麼要創皂多重的底色呢?
03:43~06:24
Sandy平常是怎麼創造多重底色的?
主角登場⋯
分析原有底色
06:25~07:39
髮型師的大功能
07:40~08:50
避免布丁頭與整體設計好看又維持久的原理,
與頭髮多重性的大關係。
08:51~
多重性配色會很恐怖嗎?
————————————————-
喜歡影片的話歡迎訂閱,按讚、留言,記得開啟小鈴鐺喔🔔~
謝謝找到我~
更多影片:
3D愛染髮|豹紋控小姐染髮記
https://youtu.be/Ot10RcO6UmM
髮型師的日常|如何快速吹乾頭髮?!
https://youtu.be/e2mJylzZKVM
髮型師的日常|自己的瀏海自己剪
https://youtu.be/qVcvw-pnX5o
3D剪頭髮 #shorts
#剪劉海就是要快狠準
https://youtu.be/JPHOFBXVwBg
3D聊頭髮|白髮篇 part 1
https://youtu.be/3cz_gy6K1CU
3D聊頭髮 白髮篇 part 2
https://youtu.be/pehDmeyXLvg
3D聊頭髮 白髮篇 part 3
https://youtu.be/QB6GRk0iymA
————————————————-
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我👇👇👇
斐瑟旗艦 
02)27785185
北市仁愛路四段151巷32號B1
(明曜百貨後面第二條巷子)
Line 預約 https://page.line.me/980pofzt
Youtube Sandy Chang 3D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5QcU4Ec8ASdDHuSlfx-mVA
IG sandy3d
https://www.instagram.com/sandy3d/
FB粉絲頁 Sandy Chang 3D
https://m.facebook.com/sandychang3d/
關於設計師About hair stylist:
https://visavis.com.tw/stores_and_stylists/taipei-vstpe/sandy/
斐瑟學院Visavis academy
https://visavisacademy.wordpress.com/lecture/
光軸原理 在 NinetyRoad Travel跟九十路公車去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馬祖 #北竿 #九十路公車
想和九十路一起深度且自在的旅行馬祖嗎?
快來看看我們的小團行程吧!👉
https://ninetyroadtravel.com/mazu/
✔︎ 追蹤九十路旅行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inetyroadtravel
✔︎ 九十路旅行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ninetyroadtravel
【影片時間軸】
0:00 本集預告
0:38 藍眼淚到底是什麼/藍眼淚發光原理
1:32 阿勳追淚失敗
2:13 追淚成功的四大秘訣
4:28 北竿追淚地點大公開
5:38 馬祖一定能看到藍眼淚的方法
6:03 藍眼淚大爆發了!
【影片資訊】
拍攝器材|Gopro Hero 8 Black、Insta360 ONE X、Canon G7X、iPhone 11
收音器材|RODE Video Micro
剪輯軟體|Adobe Premiere
🚶 #阿勳
📍 芹壁榕樹下民宿
=========================
▍在路上,找到自己喜歡的模樣 ▍
光軸原理 在 紅軸、青軸、光軸、機械軸是同類型不同的東西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 機械軸運作原理。 ▽ ASUS 官網其實挺詳細說明自家的『RX軸(紅/青軸)』。(ASUS的鍵盤越 ... ... <看更多>
光軸原理 在 反應速度更快、更耐久、防水的電競鍵盤。FXR-HKO-11 曜光 ... 的推薦與評價
FXR-HKO-11 曜光光軸電競鍵盤隆重登場。 ... 既然可以做到光軸軸體、茶軸手感,希望之後推出一整系列的產品,是RGB全彩,光軸原理,然後(青軸/紅軸/黑軸/茶軸)手感, ... ... <看更多>
光軸原理 在 [閒聊] 光軸及機械軸對比- 看板Key_Mou_Pa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bbs.wstx.com/thread-703978-1-1.html
覺得還挺有意思
因為台灣光軸鍵盤 只有雙飛燕及zowie(尚未推出)及對岸的品牌
我有在想 2017年 廠商應該是光軸為主力?!
畢竟光軸的優點 就是耐用性高及防水性及0延遲性
減少了售後成本
但手感 是否能無縫接軌?
有待時間驗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ey_Mou_Pad/M.1487314765.A.F1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