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小知識】車用電子第二集,你還在車上嗎?
#喜歡車用電子介紹的按讚留言 +1
#想聽更多產業介紹的按笑留言 +2
#免費查看個股的法人進出場痕跡→https://cmy.tw/0082Bv
-
大家安安,我是小助理🦖
在車用電子第一集中,已經針對「駕駛資訊系統」及「車身系統」主要廠商深入介紹,還沒看過的戰友快點擊下方的傳送門去學習唷!
-
車用電子第一集👉 https://cmy.tw/0084oV
-
今天會將重點放在「電動與傳動系統」與「安全系統」兩大類型。
-
電動車的電動驅動系統是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再將機械能透過傳動系統傳遞至車輪,提供車輛行駛所需要的動力,而傳動系統的核心技術,正從單速轉往多速趨勢發展,可藉由兩檔位高低齒比來提升車輛加速與極速效能,並維持馬達高效率輸出。
-
而安全系統中,大家可能會對光達比較陌生,他其實就是雷達的一種,現今的主動安全系統,均需仰賴雷達作為其中的感測器,光達則是其中提升車輛感測能力的關鍵技術。
-
光達當年為地圖繪製而生,這種遙感技術是透過發射奈米波長的光波,藉此測量目標物的距離與外觀,由於角解析度小,能提供比毫米波雷達更為精細的 3D 影像,因此被認定為從 ADAS 邁向自動駕駛車的必要技術。
-
主要廠商的資訊小助理都整理在圖片裡囉,歡迎取用,這些精美的圖片都是小助理的心血,提醒大家在分享圖片的時候一定要註明出處,小助理才會有動力繼續分享更多教學資訊給大家。
-
🎯免費加入 LINE 看更多教學: https://cmy.tw/008WT3
🎯免費監視法人進出場痕跡: https://cmy.tw/0082Bv
光達毫米波雷達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股市小葉問】-船票換車票?專家精選5檔車電股!
之前接到網友詢問:「不敢追海盜船,媒體報導又一直報導半導族群有重複下單隱憂,現在還能追什麼?」
你的投資問題我們來解答!「車用電子」是我們看好的主題!
從產業角度出發,上周 #股市小葉問 #分析師林漢偉 帶我們認識整個汽車智能架構:
1.接受刺激的"感知層"
2.類似大腦能判斷下指令的"融合層"
3.接收大腦指令做動作回應的"執行層"
目前台廠在"感知層"如車內、車外視覺輔助、語音辨識、光學雷達、毫米波雷達領域較有著墨,相關的供應鏈和個股操作方式,滿滿產業知識的一集節目,沒跟上直播的你,補課了嗎?
👉【股市小葉問】https://reurl.cc/AkLX3Q
PS.講車用電子的一集節目,配一張車照很正常吧,哈哈~
#車用電子 #光學雷達
#健策 #東陽 #乙盛-KY #信邦
光達毫米波雷達 在 T客邦的臉書基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其實他們拿到的測試都是安慰組啦....
光達毫米波雷達 在 波長長的電磁波遇到障礙物容易產生繞射 的推薦與評價
當然雷達的訊號功率通常也比光達強(跟人眼安全問題也有關係),而雷達接收天線數量多(算法上也會放大接收訊號),這就導致毫米波雷達在物理上傳播遠,在實用上功率也大,雙重 ... ... <看更多>
光達毫米波雷達 在 [討論] 光達與毫米波雷達自駕技術的未來之戰 的推薦與評價
而特斯拉的三個鏡頭畫素太低,且都只能定焦前中後還需做影像處理,所以目前無法對多變的路況做即時的分析。 光達與雷達兩者的優缺點為何? 雷達分辨率太低 ... ... <看更多>
光達毫米波雷達 在 [討論] 光達與毫米波雷達自駕技術的未來之戰- 看板car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youtu.be/bPaSqgg7aws
今天網路有一位曲博士分析了未來自駕技術所使用的雷達與光達的差異
並大膽分析特斯拉未來自駕技術的選擇
因為影片很長相信大多數人不會看完
所以總結一下
特斯拉目前硬體配置能否在未來升級到LV2以上?
特斯拉目前搭配正前方的三個影像感測器作為偵測前中後車況
搭配AI演算,在數據量足夠分析後,有可能能達成
但曲博並不看好
為何人類兩個眼睛就能開車,特斯拉三個影像感測器的即時訊息量還不足以達成自駕?
人類兩個眼睛可以抓到同一物體的成像差別,足以判斷物體的遠近。並且人類眼睛對焦極
快,處理影像的速度也比電腦快,所以兩隻眼睛即能開車。
而特斯拉的三個鏡頭畫素太低,且都只能定焦前中後還需做影像處理,所以目前無法對多
變的路況做即時的分析。
光達與雷達兩者的優缺點為何?
雷達分辨率太低,角解析度量產只能做到2-5度,路況無法做精確的偵測。
但是價格便宜,且能跟車體做較好的整合
光達有很好的分辨率,但是整個硬體像個大水桶,用在車上不美觀又會有配置的麻煩,且
價格高達一萬美金大部分車廠都很難接受
光達與雷達的未來為何?
雷達分辨率正在進步,而光達的價格與體積也在進步
目前來看還不知道誰會勝出,但曲博看好光達
特斯拉未來有沒有可能採用光達?
曲博認為未來光達價格與體積都進步到一個程度,且有其他車廠採用後,特斯拉就有可能
改變目前的硬體規格採用光達。
其他的論點還有特斯拉明明沒有自動駕駛,取名卻叫做Auto Pilot有點誤導消費者,特斯
拉不想被加州監管,這樣子的行為在一個與生命有關的造車行業是不正確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63.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16641664.A.C3C.html
※ 編輯: POWERSERIES (27.52.63.194 臺灣), 03/25/2021 11:29: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