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生存的基礎
═════════════════════════
自信是人生的基礎,基礎不穩,人的一生都會很艱難。
而通常第一個摧毀孩子自信心的,就是父母。
═════════════════════════
自信是什麼?
不如我們先從什麼不是自信開始談好了。首先,你一定會同意,自信不是自負,更不是自傲。性格上充滿自信的人,應該是很受歡迎的人。我們怎麼會喜歡跟那些自負的人在一起呢?
同樣的,我們也可以談一談,為什麼我們喜歡跟充滿自信的人在一起。
■ 自信讓人幸福,缺乏自信讓人煩
記得奇異公司(GM)的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退休的時候,寫了一封信給所有的股東和員工。
信裡說他在奇異公司工作了二十六年,他給公司最大的兩個貢獻就是:首先,他把奇異公司塑造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其次就是他把奇異的專業經理人變得更有自信,因為有自信的人,常常能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你注意到了嗎,如果有自信的人能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那麼缺乏自信,就常常會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一個團隊、一個家庭中,常常有人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日子就會越來越難過。
看來,威爾許將「自信」列為自己重要的貢獻之一,真的很有道理。
■ 長大後缺乏自信,源於小時常遭父母批評
我聽過很多有關自信的比喻,另有個故事說:有一個人要買房子。房屋仲介帶他去看一幢相當不錯的房子,周圍的環境很好,離學校也很近,公園就在旁邊,價格也很公道。但是這位仲介說,這個房子有一個缺點,就是地基不夠穩。請問,還有人想買這幢房子嗎?
自信就是人生的基礎。基礎打得不穩,一生都會很艱難。
自信既然那麼重要,我想問一下各位父母,我們常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嗎?學校有沒有教學生如何培養自信?
那麼父母該怎麼樣才能幫助孩子增強自信呢?在討論這點前,我想先談談父母做了什麼,可能無意間會傷害到或降低孩子的自信。
父母如果常常批評、責備孩子,常拿自己小孩跟別人小孩做比較,孩子就會較沒有自信。很抱歉,我必須說,很多父母常習慣性的批評孩子,可能是父母自己以前也常受批評之故。不幸的是,經常受父母苛刻批評的小孩,長大後往往做什麼事都缺乏自信。
■ 一個口吃小女孩的故事
多年前,我到一所國中的家長會去演講。演講完後,開始進行問答時間,有位媽媽舉手站起來說話,她說這次是她提議邀請我來演講的。
因為她女兒在這所學校念國二時,因為口吃被同學嘲笑,有些男生還會模仿她說話,讓她女兒變得越來越退縮、膽小。
有一天她發現女兒在家裡朗誦詩歌,就問女兒在幹什麼,女兒說:「我被選上班代表,參加詩歌朗誦比賽。」媽媽聽了很高興,就跟女兒說:「我陪妳去。」
到了會場才發現,那是一場特殊學童的詩歌朗誦比賽。媽媽在現場看到有自閉症、喜憨兒的小孩。媽媽好難過,什麼時候我的女兒已經被列為有學習障礙小孩。媽媽知道她的女兒不是智商低,只是有口吃的毛病而已。
就在這時候,有個朋友介紹她送女兒去試試卡內基訓練,聽說會有幫助。媽媽就幫女兒報名了。報名的時候並沒有說是為了矯正口吃,所以她女兒在我們班上,就和大家一樣,被視為正常的同學。
例如每位同學都要上台分享,每週一次,沒有人例外。所以你可以想像這個女孩第一次在三、四十個同學面前講話,有多恐懼。
但是卡內基訓練的基本原則是,用正向的回饋取代負面的批評。所以講師就對這位同學說,恭喜妳能在這麼多人面前,很有勇氣的跟大家溝通,然後全班同學都熱烈鼓掌。
到了第二個星期,女孩再來上課時,明顯比上一個星期講得更流暢了,講師也真心讚美她進步很多。就這樣,連續十二週的課程結束後,她女兒口吃的毛病改善了。後來,女兒還就讀北一女。這位媽媽哽咽的說,她很感謝卡內基訓練,眼中滿是淚水。
如今這個女孩一定已經大學畢業,開始工作,也可能已經結婚了。我很難想像,如果這個女孩還是一直抱持著退縮、自卑的心態,現在不知會怎樣?人生的際遇就是這麼的不可思議。
■ 善用「黃金十五分鐘」的陪伴
父母在家裡也一樣,當你停止批評、責備,時常慷慨、真誠的讚美和肯定你的孩子,他的毛病或難題可能就應刃而解了。但你認為,讚美孩子的努力和優點很容易嗎?坦白說,並不容易,但卻非常值得去做。
例如,口吃是內心缺乏自信,表露在外的現象,我們要處理的是問題的病因,當這個女孩內心的自信增強之後,外顯的口吃現象就消除了。
每個家庭的孩子多少都有一些問題或缺點,處理內在的根本原因,永遠比只是處理外在的行為、現象有用得多。有時候父母對孩子充滿關懷與感興趣的眼神與表情,就能增加孩子的自信。
但很多爸爸媽媽會說,太忙了,上班工作壓力很大,回家還有好多家事要做,回家後要休息。沒心情、沒時間陪伴孩子,或跟他們玩,怎麼辦呢?
跟你分享一個好消息:孩子需要你陪伴的時間不需要太長。所謂「黃金十五分鐘」就夠了。在吃完飯後,陪伴孩子十五分鐘,專注的面帶笑容看著他,與他互動,就會有加強自信的效果。不信試幾個星期看看。
■ 不要只讚美課業,更要稱讚他的分享、善舉
我很想給你一個建議,那就是讚美的時候,千萬不要只讚美孩子的功課、學業成績好。
書念得好當然很可喜,但是當你的小孩幫助別的同學,願意跟別的小孩分享文具,或參加了一次公益活動時,就更值得你讚美了,這些都是能增進他自信的機會。而且讓你想像不到的是,這些肯定對他們有重大意義。
有位在某大學裡教書的林教授,他的經驗最值得關注。他的兩個兒子都在美國拿到博士學位,但現在都待在家裡沒有工作,只因為去應徵了一、兩次工作,但都沒被錄用,就從此心灰意冷。
有一天林教授興奮的跟老大說,他有個朋友願意錄用他,要他準備一下,可以去上班了。想不到,這個大兒子聽了後卻不以為然,反而問他爸爸急什麼,還說家裡不是還有兩棟房子用他們名字買的嗎?真讓林教授無語問蒼天。
要是林教授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學業之外,也能加強他們的自信,那麼當他們遇到挫折,受到打擊的時候,就有充分的自信處理挫折感,再度從低潮站起來。
還有就是自信堅強的人,比較能拒絕誘惑。回想我在青少年時期,由於功課不好而留級,自信真是跌到谷底。
就在這段時間,有同學給了我一根香菸,我沒有說「不」的自信,怕他不跟我一起玩怎麼辦。我擔心拒絕的結果是被排除於朋友圈之外,所以就把菸接過來抽了,這一抽就是三十年。
中間我不知戒菸多少次,每次都沒戒成。最後,終於在一九八四年一月一日戒掉了,這也算是我人生的一件大事。幸好沒造成什麼重大疾病,但想想當初要是能有自信拒絕,就不至於受那三十年的種種折磨了。
抽菸雖然有很多害處,但吸毒、性關係、賭博等殺傷力更嚴重。聽說這些問題在校園也越來越多了,要是我們的孩子缺乏自信,不敢拒絕這些誘惑,怎麼辦?
■ 多留意孩子的優點,再用自在的方式讚賞他
其他還有兩性交往的問題,分手的時候也需要自信支撐。我很高興我的兒女,還有孫子、孫女們,都有驚無險的走過來了。他們會和前任男女朋友好好的分手。有信心將來還會遇到更好的伴侶,後來也真的都遇到了更好的一半。他們有些同學就因失戀而陷入長期低潮,真的很可惜。
關於自信方面我談的特別多,是因為感觸特別深。孩子的青少年時期大概就從國一到高三吧,這段時程的可塑性最強,對未來一生的影響也最大。
我好希望父母能了解,在孩子青少年階段的投入與付出,特別是在自信方面,可能是他們未來幸福、健康、成功的關鍵。你可能需要練習留意孩子的優點,然後用自然又自在的方式讚賞他。你準備好了嗎?
.
黑老師的教養叮嚀
自信就是人生的基礎。基礎打得不穩,人的一生都會很艱難。
.
本文摘自
《#不管孩子_比管孩子還難!》
黑幼龍給父母的15個教養叮嚀【特別收錄】請問黑老師!關於教養的10個Q&A
.
作者:黑幼龍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父母如果常常批評、責備孩子,常拿自己小孩跟別人小孩做比較,孩子就會較沒有自信。很抱歉,我必須說,很多父母常習慣性的批評孩子,可能是父母自己以前也常受批評之故。不幸的是,經常受父母苛刻批評的小孩,長大後往往做什麼事都缺乏自信。」
短短一段話,就把傳統教養的困難,還有代代相傳的悲劇,點了出來。這邊還沒講到體罰對大腦的損害,也沒有提到撤回愛的教養如何傷到孩子的安全感。
黑老師在好早以前,就開始談慢養哲學,這也是為什麼我相當重視這種教養態度的原因—其實,黑老師比現在大部分的父母,以及老父母,都還要老,這可以讓我們知道,有人還是可以經過思考做了適合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以前怎麼做現在就怎麼做。
黑老師有四個孩子,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如果好好研究每個孩子經歷過什麼事,黑老師怎麼應對,結果怎麼樣,這會是很可觀的學習—因為當時我自己深深受益,即便我現在很多細節已經忘記。
祝願您,能多觀照我們怎麼對待自己,重新選擇適合的方式對待自己,培養自信!
兒子失戀怎麼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高興就好 #背後有前提
#不要讓任何人為你買單
.
最近看到一則熱門新聞,一位年輕爸爸決定賣掉自己價值近千萬的房子跟公司的股份,買一輛價值一百五十萬左右的房車,計畫用五年時間帶女兒環遊世界,上演一場現實中的「爸爸去哪兒」。
.
這則新聞被很多媒體推上了「暖心新聞」系列,也是因為基於當下的社會現狀,太多孩子的成長過程其實都缺失了父母的參與,可能對於他們而言自己的父母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親人而已,所以這個新聞的故事出來,「再不陪她她就長大了」這份感慨還是難免讓人觸動的。
.
可是要知道網路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主發言權,我看到的大部分的評價,都在糾結於「前提是你得有房子」以及「兩年後賣出去的房子升值兩倍,小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可是因為沒有學區房,於是只能去讀菜市場附近的小學」,以及還有討論的主題集中在於,孩子年紀這麼小,是否能夠感知到環遊世界的意義?
.
我想起之前看過一集綜藝節目《今晚80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做了一次實驗,就是找幾個觀眾上臺,第一個人隨意說起一個話題,然後分別經過幾個人的一一傳達,看看最後一位聽眾得到的資訊跟第一位的差距有多大,其實就想證明口口相傳這件事情的扭曲作用有多大。
.
果不其然,最開始第一個說的故事,是一個男生很喜歡唱歌,後來他談戀愛了,然後自己當歌手,開了一家酒吧,很充實的過著自己日子。
.
可是到了最後一個人描述的故事裡,就變成了一個男生喜歡唱歌,然後談戀愛了,然後失戀了,然後又談戀愛了,最後他結婚了,因為長期坐在錄音棚裡做音樂,人也發福了。
.
就是這六個人之間的當場詮釋,我就感受到了八卦的力量之可怕,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環就是,中間有個觀眾把這個男生談戀愛的故事變成了一個已婚男的故事。
.
在被問到為什麼這麼想的時候,他回答說,因為我覺得人只要談戀愛了,就應該要結婚了啊,這很正常不是嗎?人與人的價值觀差距之大,又一次讓我咋舌。
.
▫️我開始意識到,
▫️我們總是習慣的把自己接受到的資訊,
▫️透過再加工,
▫️摻入自己的價值觀理解,
▫️然後再將其傳達出去,
▫️並且這個過程你自己是無意識的。
.
所以你覺得不存在對錯之分,於是當我們聽到一件事情或者聽到一個人的評價時,可能早就跟真相的本源相差得面目全非了。
.
回到前面的這個新聞本身,我一開始也被這份暖心的雞湯標題感動,而後又陷入很多別人的負面評價的漩渦中,後來我發現這兩種想法對我而言都沒什麼用,所以我試著用第三種想法去理解這件事情。
.
一是這個年輕爸爸,在大城市擁有一間房以及公司的股份,按照常理的評判標準,他已經算是同齡中比較優秀的一個,他之所以有如此成果,想必也不是情商會低到衝動處事的人,所以他的這個決定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
二是既然經過深思熟慮,那麼必然跟那些一無所有,純粹為了詩和遠方而窮遊的文青的出發點不同,他或許早就在環遊五年之後關於自己的發展,以及女兒上學等問題的規劃,會有一個大概的預備方案。
.
三是他對自己人生事項的輕重緩和有著自己的評判標準,對於他自己而言,他不僅僅意識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而且他開始去執行這件事情。
.
所以即使有人擔心年紀很小的女兒感受不到環遊世界的意義所在,但是當她成長之後,透過這五年的影像文字資料,知道她自己的父親在當年做出了這麼一個舉動,我覺得在這個女兒成長的價值觀養成過程中,想必也會讓她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快樂女孩。
.
畢竟她父親所做所為的榜樣已經擺在那裡了,有什麼比身體力行更能對孩子起耳濡目染作用的事情呢?
.
四是有人說,可能這位父親回來後和職場脫節,就業出現問題。
在我看到的新聞資訊中,這位父親在大城市打拚十餘年,開了一家公司,他即使算不上大富大貴厲害之人,可是身為一個老闆的角色,起碼說明他已經不是純粹處於食物鏈最低端了。
.
據說這位父親從事兒童活動企劃的行業,而在這個周遊過程中,他說自己也會尋找商機,遇到很好的專案都會收集起來,至今為止這一路上他說認識了一百多名陌生人,也都成了很好的朋友。
.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在我的思考裡,除非是那種專門的技術職業之人,需要不停的透過重複訓練來保持自己的技藝,否則如果是其他的行業領域裡,生存的本領,思考的格局,以及賺錢的思維,要比手藝是否會生疏這件事情重要的多。
.
五是最後一點,就算很多人酸的,「前提是你得有房子」,這就回歸到本質了,這個世間有資本的人,一旦自己可以在解決基本的生存問題之外,人生還有其他活法的選擇權利,那麼當然可以理所當然的按自己的意願去做決定。
.
這就像很多人的消費觀不同是一樣的道理,有女生為了一個包包或者一雙鞋子,可以省吃儉用很久,有男生為了喜歡的手辦,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消耗在上面了,有人對吃的很在意,有人覺得吃的方面可以將就,但是一定要有旅行生活。
.
你對於生活事項的不同重視程度,決定了你的理財觀,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生活的快樂程度,這就是為什麼有女生跟我抱怨自己的男友花很多錢購買遊戲裝備,而自己出去旅行要挑一家還不錯的飯店時,自己的男友會覺得非常無法理解。
.
這不是他不夠愛你,也不是他愛自己多過於愛你,而是因為他有在意的部分,你也同樣,你們需要磨合的不是感情誰比誰付出得多一些,而是如何接受彼此的金錢觀,以及延伸到其他方面的價值觀,僅此而已。
.
我身邊的朋友也有著不同的理財觀念,有一開始很早就成為房奴的同事,每個月薪資稍微晚一天發放就會忐忑不安,也有講究生活品質的人,堅決不做房奴,要租好的房子、選擇好的社區,讓自己住的舒服。
.
以前我也會有這樣的疑問,如果他們不買房,那麼以後結婚生孩子了怎麼辦?
.
可是後來我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問這個問題,因為每一種選擇承擔後果的人,是他自己而已,這跟我自己沒有什麼關係,我也不應該拿著「為你擔憂」的出發點來去評論你。
.
我能夠做的,就是綜合身邊的人所作出的抉擇,當做給自己的參考,然後為自己整理出一個適合我本身實際的生活方案,這才是最準確的思考方式。
.
前陣子有個女生向我借錢,仔細問了一下才知道,她的先生最近辭職了,正在家裡待業,而且不打算馬上找工作。
.
她的先生做的是HR工作,職涯規劃是往人力資源的高層去發展,因為非常喜歡歷史學科,於是覺得在歷史故事裡對於自己從事HR的工作有參考的作用。
.
我問了一下女生,你先生打算在家待業多久?女生回答說,三年。我問,為什麼是這個數字?她回答說,他就想在家積累自己的知識,多看一些專業書籍還有歷史書,然後三年後找一份人力資源總監的工作。
.
我直接回答,他窩在家裡所謂的閉關三年,一復出就要這樣一個高要求的職缺,誰會給你呢?而且重要的是,一個社會人士所需的知識,有時候職場實戰中的經驗要比你所謂的研究學術知識重要多了不是嗎?
.
女生面露難色,果然她最後向我傾訴,我也是這麼跟我先生溝通的,可是他卻反過來說我不支持他……
.
我於是問,那你們現在的狀況是什麼?
.
女生回答,家裡去年幫忙出頭期款買了一間房子,但是已經無力為他們還房貸,她一個月的薪資剛好夠還房貸,這個月他先生沒了工作,生活費就成了問題……
.
聽完這一段之後,我直接回絕了這個女生,我不會借錢給你。
女生很委屈。
.
我說,我幫助別人的原則,一是急需救濟比如資金周轉,比如突然疾病來襲,或者家人有困難。
.
二是我會投資那些我覺得值得投資的人,或者是創業初期的困難,或者是暫時待業需要幫助的上進朋友,我在這些人身上看得到可以信任的還錢規劃,以及我覺得他們都是有奮鬥之心的努力之人。
.
但是按照你如今描述的這個狀況,你的先生在家待業三年,需要你一個人供房一個人養家,然後支持他的夢想,而他這個夢想只是一個HR高層,到那時候還不一定能馬上到達,我這個錢借出去就是個三年以後的無底洞了,而且你三年的房貸是找朋友給你們買單的,試問又有多少人願意做這個虧本生意呢?
.
我又補充了一句,這個跟李安的夫人支持她先生的電影夢是絕對不一樣的,這個投入產出比太不划算了。
.
說完這番話,我本來以為女生朋友會氣急敗壞的要喊著跟我絕交,但是她居然沒有任何要生氣的意思,反而是發呆了一陣子,我終究沒有問她思考了什麼,總之她離開了。
.
三個月後,女生發訊息給我,說她先生還是找了一份工作先去上班了,沒辦法,向其他朋友借錢借到第三個月,再也沒有可以求救的人了,她不需要逼她先生,他自己已經知道下個月就沒有收入維持生活了。
.
我的留言裡有很多人問我,我想去過慢活人生,開一家民宿過此一生,我沒有告訴他們的是,我在旅行路上認識的那些開民宿的主人,無一不是有了很強大的物質跟心理力量支撐之人。
.
如果說奮鬥有所成之後,看盡世間繁華,於是找一間小店讓自己慢下來,這種選擇叫做真正的靜心之旅,那麼那些因為適應不了社會的殘酷節奏而選擇逃避,於是給自己套上一個為了所謂的遠方之夢要歸隱山林,我覺得這樣的人,夜裡也不一定是內心世界可以平靜的那一個。
.
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任何方式去生活,前提是不要讓任何人為你買單,哪怕是你父母,如果他們本來就有條件並且樂意支持你的夢想,那是另外一回事。
.
同樣的,當你有了本錢有了選擇的權利,不管你是深思熟慮還是突然想改變當前的生活,嘗試一下生活在別處,你也不必在意任何人的看法和評價,因為只要你高興就好。
.
在這個網路時代,這個新聞裡帶女兒環遊世界的父親,說不定在這五年的時光裡,要獲得的物質上以及精神上的收穫要比想像中多得多。
.
五年之後,很多人還是鍵盤酸民,還淪陷在日復一日發牢騷的生活中,可是他的世界已經離你越來越遠了。
.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威爾史密斯主演的落魄業務員父親對他的兒子說過一句話,當人們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同樣不能。
.
你要的一切,終究歸於你自己的選擇和努力,當你想要做些什麼但是不知道如何說服自己的時候,那麼這一切的參考前提就是,你高興就好。
.
📖本文摘自《你說的不應該,是我用盡全力的想望》,作者達達令;由 時報出版 發行。閱讀本書:https://tinyurl.com/6ypydhs
兒子失戀怎麼辦 在 空姐報報Emily Po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是因為對工作充滿熱情 只是因為對自己負責而已】
有人曾經問我
很想知道為什麼我對工作都充滿熱情?
看起來很享受工作
到底是怎麼辦到?
有一次在參加飛行前的簡報時
座艙經理先講完
要大家特別注意的例行公事
接著停頓了兩秒鐘
凝視著大家
用溫柔堅定的聲音說
👩🏽🦱:「我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問題和困難,不管是家庭或是其他因素,一時之間也可能都很難解決,讓你們心情不好,不想來上班.....」
話說到這裡我當下就回想起來
有一次某個短程的班機上
當大家忙完在廚房休息時
我轉身看到某位女同事K👩🏼🦰
她的眼神充滿了憂慮
眉頭之間都皺緊緊的
似乎有心事的樣子
所以我主動問了她發生什麼事
👩🏼🦰她說:「兒子生病他很擔心,連續發燒好幾天,退了又燒讓她放心不下...」
👱🏻♀️我問她:「怎麼不請假呢?可以好好專心照顧小朋友」
👩🏼🦰她說:「之前已經請過了,但總不能一直請假,還是要顧好工作,還好有拜託媽媽幫忙照顧,下班後再回去看看他了!」
我的好朋友也曾告訴我🧑🏻
在失戀期間工作真的很煎熬💔
但又不能不全心投入工作
因為只要停止忙碌
思緒就要被拉進深淵
像是腳踩空
無止盡的往下掉的夢境一樣.....
所以再怎麼難過也是要上工
她撐著下巴看著我笑說
🧑🏻:「站在商務艙的客艙裡看著客人,就會開啟自動導航一樣親切的招呼和服務,你相信嗎?在失戀那天我還得到一封讚美信!」
真正專業的人
不是你真的有多喜歡這份工作
重複的工作出現倦怠是很正常的
再多的熱情還是會被燃燒殆盡
也可能因為遇到挫敗的事
情緒就一直很低落
但你還是會選擇把事情做好
因為你要展現出工作的專業💪
記得那時客人走進廚房
拉開客艙和廚房的隔簾
想要找空服員幫忙
我看著和我一起飛的女同事K👩🏼🦰
瞬間撇下各種憂心
邁開超甜美親切的笑容
主動迎向前跟客人説
👩🏼🦰:「請問有什麼可以幫你嗎?」
那些用力的笑容背後
都擋住了多少苦澀?
但這就是專業啊!
座艙經理那天在簡報室裡講的這段話
到現在還是讓我記憶深刻
👩🏽🦱:「我知道人都會有狀況不好的時候,但當你們選擇穿上制服來公司上班,就是要拿出專業的樣子」
👩🏽🦱:「因為沒有人逼你來,如果你不想上班大可以請假,但是你來了就要把事情做好,這才是專業!」
或許你也曾經遇過這樣的時刻⌛️
臉上全是淚痕的時候,要收拾情緒工作
碰到挫折無力的時候,要調適心情工作
絕望有如浪襲的時候,更要抓著那一點堅強努力工作
每個對工作全力以赴的人,都很讓人敬佩!
不是因為對工作充滿熱情
只是因為對自己負責而已
對了對了提醒一下大家
想看更多有關有趣飛行或是激勵的故事,我會先放在IG上
記得可以追蹤我的IG喔,有時候還會有臉書沒出現的彩蛋
🎬Emily IG: Instagram.com/emily_cpy
#emilypost #crewlife #flightattendant #storytelling #passion
#professional #空姐 #空姐報報 #Emily報報 #熱情 #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