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快樂 🥳🥳🥳
#了解兒童的權利 #才能看見未來
「彩色筆、鉛筆、水壺、絨毛娃娃⋯⋯媽媽你看!今年拿到這麼多禮物喔!」雖然已脫離國小時期許久,但最令B編懷念的就是兒童節了,學校會舉辦郊遊、趣味競賽等特別活動,到麥當勞點兒童餐會得到特別的禮物,學校和父母也會贈送禮物,有吃有玩又有拿,兒童節就是孩童的豐收祭!
身處豐饒生活的B編,實難想像在時間距離沒那麼遙遠的過去(大概是『阿祖』年幼時),沒有國民義務教育,上學是奢侈的行為,孩子得離家遠行,拜師學藝、工作賺錢,小小的肩頭也要為家庭生計扛起一份責任。飢餓、受凍、疾病和創傷環伺,孩童就在這樣的情況下變成大人⋯⋯
「#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夢想和秘密 」--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
來到以促進、保護世界兒童的福利為宗旨的節日,已領了好幾年兒童節禮物的B編想與大家分享幾篇文章,回顧「兒童權利」建置的艱辛,重新認識「權利」,不論是活著的權利、認識世界的權利、免於暴力的權利、呼吸純淨空氣的權利、溫暖飽餐的權利、參與文化的權利,或者擁有健康地球的權利⋯⋯在閱讀中打開視野與胸襟,「我是小孩,我有權利」是認識自己及擁抱世界的起點。
【閱讀・波蘭兒童權利之父】
🧸《柯札克猶太隔離區日記》世界不是在我之外,而是在我之內➡https://reurl.cc/qm3jrE
🥁《布魯卡的日記》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https://reurl.cc/mqNjrW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小孩算是人類,或是家畜?➡https://reurl.cc/0Dy8v9
【閱讀・人權繪本】
🚀《OTTO》&《暗夜的螃蟹》兒童文學評論家林真美談人權繪本 ➡https://reurl.cc/L0ZzWe
🪁《說好不要哭》轉化人權議題為動物繪本➡https://reurl.cc/MZGxOK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非洲探險之父:李文斯頓」介紹 訪問作者: 湯芝萱 內容簡介: 在非洲還是「黑暗大陸」的年代, 大衛.李文斯頓不畏危險,抱持著堅定的信念,克服萬難,走到非洲內陸。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奴隸販賣路線,最終讓奴隸販賣走入歷史! 西元1840年...
兒童權利之父 在 張家銨 家家平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是兒童我有權利
#國際兒童人權日
11月20日是國際兒童人權日,這是對世界上所有的孩子許下承諾重要的日子💪🏻
📌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也曾說「每個孩子都有權利,擁有自己的夢想和秘密。」
臺中原本是臺灣唯二沒有設立兒少代表的縣市,因此,家銨在議會提案要求市府設置「兒少政策協調與監督機制」,並招募兒少代表。
如今已成立一年多了,家銨再一次提醒市府,建立參與機制只是開始的第一步,應提出具體的政策出來,切勿以欺瞞、拖延等方式來對待,這是對兒少代表的不友善,完全無法符合兒童權利公約所保障的受傾聽權或參與權的精神。
因為家銨認為每位孩童皆享有與大人一樣的人權且受到尊重,讓他們相信自己擁有能力、自主權來決定未來方向,並且為自己權利發聲。
🎥影片分享
https://youtu.be/arCRAe814N0
#銨讚就分享
#家家平安張家銨
#家銨用心監督
—
✅家銨的LINE@
https://goo.gl/ZP7g7T
✅家銨的IG
https://goo.gl/cWFhaz
✅家銨的Youtube
https://is.gd/zsdEaR
兒童權利之父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書展延期閱讀不停息 #文長慎入
上週收到黃郁芬 士林北投加分的點名,來跟大家分享我的書單,雖然最近幾天在看的,都是預算書...
☑️關於教養
📚《你的0~7歲小孩》
這是一系列 8 本的書,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會有許多想讓你大喊「你到底是怎樣?聽不聽得懂啊!」的時候,但站在孩子的角度,很可能是「你到底懂不懂我啊?!」
這一系列的詩,說著孩子在每個年齡可能有的狀態,了解孩子,就比較容易理解孩子,理智線斷裂的時候,也可能因此大大減少!
📚《會玩才會學》
我們總擔心孩子玩瘋了、成了野孩子、擔心他變壞,但其實不然,野孩子不等於壞孩子!
對孩子而言,玩樂就是一種最自然的、有動力的學習。在玩樂中,孩子因爲年齡、遊戲種類的不同,而從中學習到不同的技術、社交能力、思考與判斷能力等等。進而討論學校制度,到底是教育了孩子,還是扼殺了孩子的學習。
📚《PET父母效能訓練》
這本書教你如何與孩子溝通,減少親子間的衝突,當中提到的溝通技巧,我認為其實不限定在親子之間,也可以是任何人與人的關係之中!
聆聽、表達如何讓彼此收到對方的意思,是人際關係中的基礎,但卻不是這麼簡單,透過書裡的例子和說明,會發現我們離「好好說話」都有一段不近的距離。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Bubu老師的教養書是我很早期就接觸的,讀他的文章總符合我心中溫柔而堅定的教養哲學,大經說,他是快而不急的典範,不只這一本,一系列的書,從教養到煮食、到空間設計,我都很喜歡,一種我追求的有質感的,忙碌而充實的生活。
📚《懶得教,這麼辦》
知道這本書的作者-駿逸,是從部落格文章開始,後來因為孩子走了實驗教育這條路,因而認識了本人。
其實,我並不是很喜歡那些,告訴你固定的步驟、告訴你XXX一定要OOO的十件事的那種教養書。養了 4 個孩子的經驗告訴我,每個孩子、每個人的個性都大不同,這也就是養兒育女、與人相處中的有趣之處。
這本教養書,絕對不會告訴你該怎麼做,但是透過這些故事,讓我們可以討論、可以省思,如果是我,會怎麼做?
📚《拇指姑娘》
這個拇指姑娘不是我們小時候讀的那個童話裡,住在花苞裡的拇指姑娘,而是泛指這一個或下一個世代,頻繁「使用拇指滑手機」的世代。智慧型手機的來臨、網路的便利、資訊的爆炸,到底為生活、為學習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教育是否也因時制宜,而該有所調整?
這本書讓我滿震撼的,在看過這本書之前,我其實沒想過這麼多,也沒認真思考過這樣的世代,孩子的學習會有什麼樣的轉變?
☑️關於婚姻
📚《愛的語言,非暴力溝通》
暴力,是我們最不希望使用的方式,但很多時候,雖然我們不使用身體上的暴力,但卻不自覺使用了很多語言上的暴力。
這本書教你如何談話與傾聽,希望能使人心意相通、和平共處。雖不限定於夫妻之間,但許多夫妻感情不睦,其實是生活中許多點點滴滴的語言、瑣事疊加而成,這本書能增加溝通技巧!
加碼建議:這本書不能只有讀完,要在生活中持續不段的練習,才會有效益。
📚《找一條回家的路》
如同教養一般,夫妻之間亦然,很多時候,我們都不知不覺地在複製著上一代的做法。在跟先生相處的這些年,我慢慢認知到,許多時候我們對別人生氣,其實是在對自己生氣,很多時候,我們需要的是跟自己和解,與原生家庭改善關係,重新檢視那些發生在我們身上「好」與「不好」的情緒,這才是更源頭該修復的。
☑️關於創傷
📚《擁抱B選項》
那一年,許多的朋友因著對我們的關心與擔心,紛紛寄了許多物品給我們,希望能讓我們過得好一些,其中也有許多的書,我和先生確實從書中得到許多共鳴與安撫。其中這本,是我們兩個都覺得很有幫助的。
FB營運長-雪柔,頓失丈夫,這本書講著他的心路歷程,怎麼從悲傷與孤絕中,走出另一條路,「A選項已經不存在了,就從B選項開始吧!」
📚《教出殺人犯》
沒有人從小就立志「當個殺人犯」,沒有人天生就是個惡魔。他們都曾是別人心中的好孩子,到底長大的過程中,出了什麼問題?
我會把這本書,界定在教養書和創傷後療癒的兩個面向之間。
或許我們都以為,我的孩子不可能這樣,但或許,我們與惡的距離,並不那麼遙遠。
📚《我的孩子是兇手:一個母親的自白》
18歲的狄倫,跟朋友犯下科倫拜校園槍擊案後自殺。科倫拜案是美國史上最血腥的校園槍擊事件之一,事情之後許多年,狄倫的母親在一次又一次的省思之中,回憶著孩子寫下這本書。
一開始,母親得知噩耗的時候,以為自己的孩子跟其他的受害者一樣,在這起事件中成了無辜的亡者;後來,他聽到自己的孩子可能是兇手時,無法接受,覺得一定是搞錯了。
直到後來,他看見了孩子的另一面,回頭想著那些年孩子的點點滴滴,是有可能挽救、不讓孩子走上這一條路的。
我讀的時候,很意外的在某些片段,作者的心情讓我有很大的共鳴,我才認知到,原來不論孩子是受害人還是加害人,同樣身為失去孩子的母親,其實都會有著類似的心情。
☑️關於繪本
📚《蝴蝶朵朵》
這是一本關於兒童性侵的故事,是已逝作家-幸佳慧最後的作品。
兒童性侵往往出於權力、地位的不對等,因為不敢說,而錯過了被協助的機會;佳慧寫這本書,希望能透過故事,教孩子保護自己,也希望讓孩子擁有勇氣,開口說出、不再受傷。
佳慧被譽為俠女,他寫故事,希望能教孩子更多,不只蝴蝶朵朵,很多的書,例如《透明的小孩》《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希望小提琴》....都非常推薦!
📚《跟著小劉醫師,來玩性教育翻翻書》
認識小劉醫師,也是從部落格的文章開始,看他寫著外科女醫師的總總,到進入婚姻、到有了孩子。
他決心要出一套清清楚楚的性教育繪本,很多爸媽或許對於這樣很清楚的圖畫、很清楚的內容,會感到有些不自在,包括我自己一開始也覺得不太容易跟孩子談這些。但是現在的孩子發育得早、資訊源也多,跟許多孩子相處的經驗告訴我,不用到國中,如果爸媽不教、學校不教,很可能就是A片教!不如就好好的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認識性吧!
為的絕不是鼓勵他們早早嘗試,而是讓他們認識之後,懂得好好保護自己。
📚《228小水牛》
如同前幾天寫的,我總希望孩子能對他們生活著的這片土地有所連結,進而有感,更加珍惜,因此,我認為教育應該與生活、與環境結合!
這本講著228的故事,念著繪本,不用多說,他們就很有感,也可以隨著孩子的年紀,多說一些、多聊一點。
不只這本,直接貼上促轉會的書單,每一本都值得跟孩子講一講這些重要的事:http://bit.ly/2Tev7Lb
📚《好心的國王:兒童權利之父—柯札克的故事》
提到兒童人權,不能不認識柯札克,他為猶太兒童,創建了一家很特別的孤兒院,他是小兒科醫生、是孤兒院院長,同時也是兒童文學作家、兒童權利之父。
他陪著這些孩子生活、實現他的理念,最後甚至在納粹對猶太人迫害時,始終陪伴著這些孩子,原有機會倖免的他,最終卻選擇陪著200名孤兒院院童,一起走向死亡之路。
一樣直接貼上國家人權博物館的書單,書單很長,我也還沒全部跟孩子念完,仍在持續中,但是截至目前為止,每一本書單上我看過的都很推薦:http://bit.ly/3cqH33R
推薦完了,接著來點名!
邱顯智 、黃國昌 、蘇巧慧 ,一起來分享你們的書單吧!
兒童權利之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非洲探險之父:李文斯頓」介紹
訪問作者: 湯芝萱
內容簡介:
在非洲還是「黑暗大陸」的年代,
大衛.李文斯頓不畏危險,抱持著堅定的信念,克服萬難,走到非洲內陸。
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奴隸販賣路線,最終讓奴隸販賣走入歷史!
西元1840年,大衛.李文斯頓踏上了前往非洲的旅程。手上沒有地圖及資料,從未走過沙漠的他,究竟是抱持著怎樣的信念,讓他能夠勇敢走入非洲部族,即使過著艱困的生活、吃著難以下嚥的老鼠肉,還是堅持要和語言不通的土著溝通、幫土著治療疾病、向他們傳福音?他在非洲,又發生了哪些驚心動魄的事情?
狄更斯形容他:「一個勇敢的人,帶著一顆單純的心,以超乎常人的機智,歷經各樣的危機,只為了將福音傳給非洲土著!」
「世界的探險」系列開啟孩子對未知的事物勇於探索、不畏艱難的冒險心。
歷史上重要的探險,是人類的發展重大的進程,透過探險,人類對於地球的樣貌、氣候,到各地的風土民情、文化差異,都有了更完整的認識。
在科技進步的今日,我們更應持續對這個世界、對未來,有著勇敢探索、開創新局的冒險心。
本系列希望藉由介紹史上重要的探險家,帶孩子深入探險情境,培養不怕困難的堅毅性格及勇於冒險的進取精神。
作者簡介:湯芝萱
湯芝萱,兒童刊物編輯。著有《Run災害應變小英雄》,合著有《100個傳家故事》。從小愛看傳記,上起歷史課總特別有興趣。關注人權問題,認為人人生而平等。也因此對大衛.李文斯頓格外崇敬,這位科學家、冒險家,不僅勇於踏上未知土地,更一生為非洲人的教育和自由生存權利而努力。但願有更多人認識這位「非洲之父」。
繪者簡介:蔡豫寧
大學畢業於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研究所學生。插畫接案工作者,作品散見於書籍、雜誌、課本和商業合作。喜愛留下不同筆觸與複合材質創作,將生活故事透過畫筆傳遞溫度。是喜歡做著白日夢的雙魚座,渴望大自然和滿滿植物圍繞,喜歡腳下這片土地。
插畫合作有《山林製造》、《小壁虎三部曲》、《好品格童話》、《我最討厭醫生了》繪本、東方青少年文學系列等。
出版社粉絲頁: 聯經出版 、 聯經童書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兒童權利之父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思浩大談南韓女出世後被海外領養,透過法律親子訴訟,為求搵到親生母親!(大家真瘋Show 2020)
為首位在韓國出生被領養到海外,對生父提出親子訴訟的人。首爾家事法庭今(12日)正式判決,將柏絲納入其生父的戶口下,鑒於南韓法律一直都將親生父母的隱私權置於被收養者的權利之上,柏絲稱該判決「意義重大」。
《法新社》報導,自1950年代以來,韓國的孩童曾是國際收養的最大來源,韓國至今已至少向海外送養至少16.7萬名兒童。相較於隱私,法律並不太重視被收養者的權利,再加上韓國社會常將之與「醜聞」連結,因此一直以來想要查找收養紀錄非常困難。
在柏絲的孩子2歲時,開始觸發想去尋找親生母親的想法,由於無以找尋收養紀錄,她將自己的DNA丟到線上家譜平台,發現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妹妹而循線找到生父,但她的生父並不想與她有任何聯繫。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周遊記周杰倫謝霆鋒,憶述拍逆戰太辛苦,佩服同時亦唔再拍林超賢作品!(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XN0a9jxow)
2. 思浩大談西班牙咸片影星,教吸入蟾蜍毒液升仙,同場時裝攝影師即死!(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BfswxQQjBE)
3. 思浩大談印象派畫家梵高高更,妓院尋歡內情信!憶述舊沙圈喺文華戲院!(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bhkxLZg1cs)
#大家真瘋Show #2020 #南韓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兒童權利之父 在 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同性婚姻的家庭若想要建立親子關係,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立法理由說明:「為保障同性關係之一方親生子女之權益,應許他方得為繼親收養,由社工專業評估及法院之認可」。法院會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十七條第一項之規定,委託專業人員進行訪視,法院將參考訪視人員提出的訪視報告及建議決定是否認可收養。因此社工、法官都是影響成敗的因素。
所謂的繼親收養,以女同志為例(男同志以生父類推),它的組成通常是一個生母,及一個伴侶,而這個伴侶要收養生母的小孩。
現代社會,通常有共識,撫養孩子的責任在雙親,而非單由生育的那方獨立負擔。女性主義平權運動以來,一直強調的就是反對所謂的「母職說(Motherhood)」,這個意思是有關照顧家庭、照顧小孩等等這些家務責任,過去被視為生母天職,也就是把照顧小孩的責任,全部推給生小孩的那一方。但事實上,照顧小孩應該不只是生育方的責任,也是其同居人、伴侶的責任。這在一般的異性戀婚姻中,因為婚生推定的關係,所以丈夫在小孩生下來那一刻,就肩負了撫養小孩的法律責任,沒辦法逃走。但同志家庭在法律上只有血緣關係的生育方要負擔撫養責任,另外一個伴侶可以看自己決定要不要收養,一定要走至少三個月的收養流程,且收養流程要經過社工、法官,還不一定會過。
我認為在這之中比起異性婚姻,不管是社工或法官,都應該更需要特別照顧平等權及小孩最佳利益問題。通常我們會認為,對小孩利益來說,一個生母和伴侶都有責任要一起撫養小孩,絕對是比只有生母一個人肩負撫養小孩的責任,前者優於後者。
然而收養訪視的報告格式中,「家人對收養人的態度」以及「親子關係的描述」在收養評估占了非常重要的篇幅,都是需要由訪視人員來觀察和書寫完成。過去在同婚未通過時,曾有社工因認為小孩太小無法面對同儕壓力,所以給出不適合收養的建議,但當時好在法官有考量和體察,所以最後有收養成功。
因此訪視人員在調查時,我認為社會局必須注意第一線人員的訓練,要特別注意同志家庭與異性婚姻的社會結構性問題不同,也就是不能因為原生家庭長輩並不一定認同同志,甚至可能有不友善或歧視問題,而成為阻礙孩童受雙親最大照顧的最佳利益。
亦即訪視人員在面對同志家庭時需注意下面三個原則:
1. 不應讓生育方獨自承擔撫養小孩的責任。
2.不應讓原生家庭對同志的不友善,而影響繼親收養的認定,導致小孩高風險面臨法律只有一位血親有責任照顧他/她,這是本末倒置。
3.應重視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更加同理同志家庭。
我認為,這不只是同志的問題,還是有關母職的性別平權問題,更是兒童權益問題。我身邊就有掌握,至少五對同志伴侶因為這個收養流程而卻步,最直接影響就是孩子的受照顧撫養權利及未來的繼承權利。
因此我在今天的民政部門質詢中要求社會局:
1. 定期舉辦全台北市訪視人員同志收養工作坊,並提供結案報告以供未來施政參考。
2. 促進社工與同志團體交流,建立聯繫窗口,協助輔導同志收養相關議題
3. 建立社會局同婚收養申訴管道
面對社會的進步,行政機關就要有帶頭的作用,把體制完善,成為同志家庭的後盾,讓這些孩子能生活在一個可以完全獲得最大照顧及友善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