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常德老師您好,
當您的忠實觀眾也已經有四年了,多年旅外在不同國家輾轉的日子幸虧有您的直播也撫慰了偶爾感到無人訴說的心情。許多人也應該像我一樣,因為您的直播而在婚姻中感到沒那麼孤單。昨天先生無預警地帶兒子回他的國家了,留下我一個人上完班回到家一臉錯愕地看著空燙燙的衣櫥,跟家中還留著少許兒子的玩具跟日常用品....他只淡淡地說「我已經筋疲力竭了,我跟兒子去休息度假一陣子」。我跟同事訴說爆哭了三個小時後,昨夜失眠一晚,今日焦急著等著他下飛機的回報。
本來我們說好要一起在第三地發展,他嘗試投了不少履歷卻未果,隨著經濟壓力的增加,我們彼此累積的情緒不時爆發,不斷爭奪彼此在家中的主導權:我負擔所有的房租跟生活開銷,他則平日接送孩子、週間煮晚餐2-3天、週末也照顧孩子跟放電時間,但他總覺得家事負擔太重,雖然他失業,但他手邊有其他跟前同事合作的專案,所以不時對家事的負擔有所怨言。我則對於自己的經濟負擔也感到不滿。
這些壓力在昨天一次爆發。今天等飛機抵達他的原生國,跟兒子回到住宿的地點,他淡淡地跟說我,他無預警地帶孩子離開只是怕我回不計一切阻撓他(例如報警在邊界阻止他)。他說他只想先休息一陣子,才會自己默默計劃也不跟我討論。他說他回去的這段期間會多投些履歷,也不保證可能回來的月份。他只說看他工作找得如何,才在我的逼問下告訴我,如果他在原生國找到工作當然就無法把兒子帶回我身邊。請問老師,我到底該怎麼辦?
⋯⋯⋯⋯⋯⋯⋯⋯⋯⋯⋯⋯⋯⋯⋯⋯⋯⋯⋯⋯⋯⋯
(從今天開始,我回覆的每封信的照片都會無償幫好產品來宣傳,幫大家一起渡過疫情帶來的困難,如果你們有我可以幫忙的,可以把你們的產品告訴我,如果能有折扣分享給大家,限量即可,我都樂意幫你們轉po,產品的購買介紹,我都會放在回信的最後)
⋯⋯⋯⋯⋯⋯⋯⋯⋯⋯⋯⋯⋯⋯⋯⋯⋯⋯⋯⋯⋯⋯
《 請全力支持林正盛導演拍攝的星兒(自閉兒)紀錄片的募資活動 》
感謝「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的分享。如下:
🌍《地球迷航》觀後分享: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參與《地球迷航》試映的這一晚,是星星碼頭今年度最美好的經驗。
❤️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之美」。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唯有理解才能帶來善意與改變
🌍參與公益計畫詳見本文第一則留言
「對星兒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承蒙《地球迷航》團隊邀請,星星碼頭治療師們在七月份觀賞了這齣關於星兒的紀錄片,並參與了映後座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的《地球迷航》,讓我們得以一窺星兒們(自閉症類群障礙,ASD)成年的生活點滴,帶領觀眾真實地走入他們的生命,看見每一個生命獨特、多樣、感動的美好。
對於「以陪伴特殊孩童長大為己任」的星星碼頭來說,光是看到開頭畫面就忍不住泛淚,觀賞過程需要不斷壓抑心中激動的情緒:「這就是孩子們平常的生活啊!這就是家長們常常訴說的心聲阿!」攝影團隊忠於真實的紀錄,足以讓每一位第一線照顧孩子的家長和治療師都為之動容,也因此,星星碼頭決定寫下電影的幾個感動瞬間,期待讓更多人了解《地球迷航》的難能可貴。
-----------------------------------
⭐️「醫生,這個病會好嗎?」
「#媽媽你不必擔心未來的事,#我可能活不到成年。」出自星兒口中的一句話,足以令聞者心碎。
從孩子懷胎十月開始,每一位父母最大的盼望無不就是「平平安安長大」、「保持健康快樂」,那麼,若孩子有一種強烈的特質、會終身陪伴左右,父母該如何自處?如何堅強地陪伴孩子長大?
❤️《地球迷航》一片之所以珍貴,「詳實記錄成年自閉症的父母之心境」是一大原因。從孩子確診、一路辛勤復健、終於拉拔長大、卻也無時無刻不擔心自己百年後孩子的處境,家有特殊兒的父母應該都能體會這種「擔負一輩子的甜蜜責任」,跟著影片中的父母一同哽咽流淚、為孩子的舉動啼笑皆非,就像是自己也經歷了一場療癒的過程,能感受到許多戰友正陪著自己往前。
⭐️「#我活在地球裡面,#他活在地球外面,#我們像是在邊際打仗。」
「好好好,你想這樣做就這樣做,不管你了!」、「不是阿,爸爸不是說不管我了,幹嘛還一直打電話關心我?」與星兒的拉扯(物理上和心情上皆有)是星兒父母的共同記憶,孩子執拗地在自己的星球軌道上運行,父母則是在地球聲聲呼喚、期待星兒的世界能逐漸往地球人貼近,其中的「角力過程」、「辛酸血淚」恐怕也是「不足外人道」,因為實在是多到數不清啦!
❤️除了忠實呈現成年星兒與父母「拔河」的過程,《地球迷航》也記錄了自閉症青年如何「忠於自我」地生活:固著、偏執、情緒化、對興趣保持高度投入、不被理解仍奮勇向前。看著紀錄片,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林導演和韓老師在映後座談提到的「生命之美」,這些「執拗的差異」讓每一位星兒顯得特別而美麗,「真實地活出自己」讓生命顯得如此強韌、燦爛無比。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
《地球迷航》,一個饒富意境的片名,短短四個字已能充分展現「星兒們在制式化地球失去方向的處境」。而,最令星星碼頭治療師們感到讚嘆的是:明明是一段段光用想像都難以承受的陪伴、成長過程,《地球迷航》卻巧妙地以星兒們無邊際的藝術創作串起全片,炫麗七彩的飛天火車、精緻的星球旅行、超脫想像的「瑞覺空」(星兒創作的人物),讓觀影者感受到很強烈、很正向的「生命力」。
❤️《地球迷航》傳達的正是星兒們需要的:「理解」、「善意」、「包容」、「改變」,而不是「標籤」、「憐憫」、「低估」、「過度保護」,不卑不亢、有條有理地帶領觀影者進入星兒們的宇宙,讓社會大眾得以稍微一窺自閉症青年的內心世界。
「對他們的想像,就是我們的勇氣來源。」林導演精簡卻充滿感情的一句話,道盡了自閉症家屬、治療師、老師等陪伴者的心聲。這些孩子很容易讓照顧者(和自己)感到挫折,但也總是在好多時刻讓我們看到「生命的無限可能」:「大家都在畫這棵樹,只有他在畫旁邊這株新生的嫩芽。」、「同學們都沒發現老師的鋼琴彈錯了,他卻慢慢地哼起正確旋律。」#與其說是陪伴孩子成長,許多時候,#更像是孩子們推著我們前進、#去到生命前段從沒想像過的境地。
---------------------------------
「《地球迷航》是首部與星兒共創的成人自閉症紀錄片。歷經四年拍攝製作完成,導演、老師和家長都迫切地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孩子的故事,因唯有了解才能帶來善意。然而有限的經費,卻成為大眾認識星兒的阻礙。團隊發起《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希望透過群眾集資募集紀錄片的上映經費,並推動「#校園公播帶母校認養計畫」,透過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讓善意發芽,和孩子一起擁抱多元的生命姿態、共創友善的未來社會。集資計畫 20 % 的收入也將捐助多寶藝術學堂,長期穩定幫助星兒。」--摘錄自《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
星星碼頭詳讀了計劃贊助方案,每一個項目都充滿了星兒們獨特的藝術巧思及團隊的用心,「校園公播帶計畫」讓我們能實實在在地將星兒的情況傳達給國家幼苗,穩穩地將「對星兒們的理解及善意」扎根在孩子們心裡。
邀請您與星星碼頭一起支持《地球迷航》紀錄片上映暨自閉症公益計畫(#詳見本貼文第一則留言),期待讓更多人看到星兒們獨特的生命篇章。
讓我們陪孩子一同準備好,長大: )
感謝分享,介紹「地球迷航」自閉症青少年紀錄片給更多人知道。「星星碼頭 職能治療師的而新粉絲頁」臉書粉絲頁連結,如下https://www.facebook.com/starpier/posts/3958967880892792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的群眾募資活動,請給我們支持。
募資計畫影片 https://youtu.be/f6nuhlRNi_M
分享我在我在群眾募資短片結尾石的一段話:「...我會參與多寶藝術學堂的創辦,是因為小時候,我祖父的一段話,我祖父常跟人說,這個社會若有的人,願意拿一些出來幫助無的人,按呢(這樣)這個社會就有希望了,若無,這個社會就無希望了......。」
「地球迷航」紀錄片上片暨自閉症公益計畫群眾募資網站連結如下: https://bit.ly/3xkhM5L
「地球迷航」讓你在又好笑又好氣,又好心疼的觀賞過程裡,接觸認識泛自閉症者,是一部值得讓更多人看到的電影。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Night Keeper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使者》全專輯數位聆聽 🎵 https://orcd.co/messenger 〈昏迷指數〉Official MV ▍豆苗先生 x 守夜人 緊擁舊傷的暖心動畫巨作 ▍請留下最渴望被治癒的傷痛,跟我們說說話,或許這樣的方式能夠讓你感受到被愛與溫暖。 我們會深刻感受每則故事,預計選8-...
全世界陪我失眠鋼琴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該如何幫助憂鬱症的孩子?】早上8點多,兒子傳來一封簡訊:「媽媽,我撐不下去了,太痛苦了。我要走了,妳還有爸爸和妹妹,沒有我妳也能走下去。不要試圖打電話找我,我不會接的。」
怎麼會這樣?
是什麼事情讓我的孩子痛苦到活不下去?
「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孩子活著。」
當天晚上,我帶著暴瘦5公斤、兩手臂布滿無數割痕的兒子前往林醫師的門診。念護理科的兒子其實不願去,因為他認為沒有用。
一到診間,林醫師開頭的兩句話就讓他感受到醫師理解他的痛苦,這是他唯一的希望,他也因此同意接受治療與接下來的諮商輔導。
密集治療期間,我每天都陪他一起度過。看他從了無生趣、焦躁、煩悶、無奈接受、夜裡哭泣、憎恨、生氣到釋懷、感謝父母給他的愛、體認到別人對他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最後對未來燃起鬥志。走到這裡我才知道,老天爺還我一個比以前更懂事的孩子,我的孩子過關了。
自從孩子發病後,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會發病?遇到了什麼事?何時開始的?我哪裡做錯了?發病後該如何和孩子談話?[1]
■很多「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發生,就像小玲...
小玲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開始經常抱怨,無論怎麼努力,她都彈不好鋼琴,作不好功課,亂發脾氣、功課變差、不想上學或上課上到中途,會當堂哭泣要回家,父母對小玲如此天壤之別的改變相當錯愕,有時反而更嚴格的要求她,把她當作不懂事的孩子,有時把她當作進入青春期階段反叛的孩子,但這些似乎都沒有幫助。偏偏小玲之前是個品學兼優、人見人愛的孩子,用功、聽話、守規矩、自律。
小玲看到醫師時,已經休息兩週沒有上學了,母親形容她在家的生活,除了胃口不好,經常抱怨無聊心煩,作息不定外,實在看不出她到底怎麼了。
兒童有時無法直接地描述自己心情,當他們在情緒低潮時,表現的行為有時似乎不一定與情緒的低落相關,然而他們不適應的行為,強烈的情緒反應或整理行為的改變,常常是憂鬱症的徵候。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
「兒童憂鬱症」並不像大人一樣會呈現憂慮、失眠等明顯症狀,但最明顯的特徵是「活動力突然遲鈍」,例如,有一天突然坐著發呆,不再看漫畫和電視,有時會突然哭起來。
「兒童憂鬱症」並非孩子個人的缺點或任何個性上的弱點,而是一種腦部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影響著兒童的感受、思考與行為。
兒童的憂鬱症不像大人有明顯的症狀指標。加上這時候的孩子,感情尚未成熟,情緒表達能力不夠,很容易會因「假性症狀」而被大人以為「只是偷懶罷了」。
而最明顯的症狀是活動力突然減弱,不再愛看電視或熱衷喜歡的遊戲,甚至會突然不安而哭了起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罹患憂鬱症的兒童多半不會自動好起來,情緒的低潮更可能演變至影響較嚴重的憂鬱症[2]。
■如何知道孩子得了憂鬱症?
青少年憂鬱症症狀有時和叛逆期的行為表現很像,因此容易被忽略,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形,建議多關心孩子的狀況,並在必要時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1.「長時間心情不好」
負面的情緒持續好幾天都沒有改善,或是情緒起伏很大、易怒、經常哭。
2.「對事物失去興趣」
開始對以前喜歡的活動、食物等失去興趣,完全提不起勁。
3.「暴飲暴食或不吃東西」
憂鬱症有時會伴隨著暴食症及厭食症,導致孩子體重突然劇烈增加或減少。
4.「失眠或嗜睡」
壓力及情緒的影響,會使孩子開始出現失眠或嗜睡的症狀。
5.「有自殺的念頭」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不常對家人吐露心事,但如果曾經提過自殺相關的議題,要特別留意。
除了上述的5個情況之外,只要孩子出現異常情形,都要記得多關心孩子的狀況,多一點的耐心與關心都可能成為孩子的助力。
■如何幫助憂鬱症的孩子?憂鬱症陪伴者的3大原則
1.正視孩子病情,勇敢面對憂鬱症療程
首先要了解憂鬱症是一種生理疾病,一定要醫院接受醫師的診斷,遵循醫生的指示服用藥物、接受治療才能痊癒,不能因為在意社會觀感,或是害怕孩子過度依賴藥物等理由而延遲就醫。
2.先顧好自身的情緒
陪伴憂鬱症患者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時間,長時間的陪伴容易讓人疲乏,甚至產生逃避、抱怨的情緒,建議父母在情緒疲乏的時候適當休息,給自己消化情緒的時間,避免將自身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必要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尋求心理醫師的協助。
3.一起尋找抵抗憂鬱的方法
除了花時間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外,也可以多安排有趣的活動,挖掘孩子的興趣,在生活中尋找能讓孩子快樂起來的方法,遠離憂鬱的情緒[3]。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研究顯示,未接受治療或者延遲治療,不僅僅對憂鬱症症狀的復原有影響,對兒童自我價值與人格發展也常造成損害,為避免惡性循環,只要一發現孩子的舉止有點奇怪或異常,一定要儘早請教有經驗的專業醫師,以免發現太晚,延誤治療[2]。
■更多的憂鬱症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與協助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醫師以木樓合唱團演出歌曲「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的一段值得令人反思的歌詞「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將如何度過此生」為例,說明人生短暫,許多青少年在不知道人生的意義為何前就提早結束了生命,需要大家一起來協助守護。並說明因為青少年憂鬱症大多不會告訴師長,最能協助他們的是同儕朋友。
青少年若能自我覺察情緒問題,並學習作類似「Over Blue」一樣的同儕支持者,懂得傾聽、陪伴、支持,甚至轉介,將能夠協助化解青少年憂鬱與自殺問題。Over Blue「跨越憂鬱」分享他們陪伴憂鬱症患者的經驗,說明陪伴者也需要被支持與陪伴。就像「Stand by Me」的歌詞,因為他感覺到有人「站在我這邊」,他就不會害怕,他就不會孤單。張家銘理事長提醒大家COVID-19疫情後的世界改變,更多的憂鬱症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與協助[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良醫健康網)早上8點,憂鬱症兒子傳來一封簡訊:「媽媽,我撐不下去了,我要走了」:https://bit.ly/3gsq6uC
∎[2]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憂鬱症簡介 > 兒童憂鬱症 > 忘記微笑的心靈」:https://bit.ly/3angbT9
∎[3] ( 台灣TMS整合治療聯盟)「青少年憂鬱症|遵守3大原則,陪伴孩子走出青春期憂鬱症」:https://bit.ly/2OcGC5W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關懷憂鬱症音樂會-青春不憂鬱:Z世代的情緒風暴」:https://bit.ly/2QcgyJu
➤➤照片
∎[1]
∎(早安健康)「憂鬱症只是因為「想太多嗎?」醫生說:真的不是!」:https://bit.ly/3n4LDdX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精神疾病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 #憂鬱症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全世界陪我失眠鋼琴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巴黎一千零一夜 - 女王蜂(轉變)|
*心轉
女王蜂系列一開始就跟大家說我是家裡的細漢仔,從來沒有想要當老大或班長的個性。不想出頭當老大就算了,也不想當老二,我非常樂於處在老三的地位,是天塌下來也不用我撐的性格。加上心魔三件組「學校」、「老師」和「家長」,我原以為練就成女王蜂會需要我十年的時間,比練習迷你三鐵之路還漫長。
然而在幾次家長會議中,我發現大家的目的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真的「代表其他家長」之後,就快速脫殼成女王蜂了。為什麼?在一個人人為己的環境下,為何要鄉愿的「我為人人」?
有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好可怕」、「好現實」、「好殘酷」、「不友愛」、「不互助」⋯⋯等等,但是說真的,我們也活到當媽媽的年紀了,何必用虛偽的糖衣包裝殘忍的現實呢?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大家會付出時間和精力參與孩子學校事務,哪一個不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當然這樣的環境下,互助和友誼也是存在的,但是一種關係式的存在,是彼此程度或能力相同的關係。
心念轉換之後,我的日常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變,最重要的就是知道什麼事情以自己的利益為優先,而沒有所謂的客氣、謙讓。比如說我們辦公室對面的年輕建築師老闆將垃圾丟在我們門口,就是蛻變為女王蜂之後發生的。雖然他像隻瘋狗一樣的對我咆哮,但整件事情我的目的就是叫對方清空垃圾和維護自己辦公室的環境整潔,他的吼叫雖然讓人覺得莫名奇妙,卻也不會在意。重點是,我的目的「垃圾清空」達到就好。
除此之外,其他以往會有的不確定小念頭都煙消雲散。什麼小念頭?我相信很多在國外待過的朋友都知道,有時候我們會想「這個人是不是種族歧視?」比如說餐廳服務態度不好,這個服務生是不是種族歧視?誰誰說了什麼話,他是不是種族歧視?蛻變女王蜂之後,這些小念頭都沒了,服務態度不好就不要去啊,誰誰說了什麼就反駁。種族歧視?是對方眼界過小才會這樣,一切都不是我的問題。以往在法國的十萬個為什麼,都突然消失。
一切都不是我的問題,聽起來好有自信,也好有雞歪巴黎人推諉塞責感,但這就是巴黎生存守則。
去年此時,我的花茶品牌成為Bon Marché的聖誕精選商品。我當時特別去Bon Marché看銷售情況,Bon Marché的主題選品店非常強,搜羅了來自全世界最好的商品。當我看到自己的花茶在一群設計精品中販售時,我瞬間化身成花茶,好像自己是自己在陳列架上販售,像是在參加一場世界小姐選美一樣緊張害羞。走出Bon Marché時,我還把這種華山論劍的感覺傳訊給在台灣的好友。雖然已經是四十歲又身經百戰的老鳥,但我內心偶爾還是會有一些緊張和不確定感。
成為女王蜂後,因為心態的改變,我對自己的信心大增與毫不懷疑,也為自己帶來了機會。上週接到一個法國朋友的邀約,要我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藝術文化刊物的工作。以往我可能還會想「自己有辦法勝任嗎?」然後打電話跟外子討論要不要接受。但蛻變成女王蜂之後,我毫無懸念的直接答應邀約,這是我喜歡又擅長的工作,加上我多年來累積的專業和經驗,何必多想?答應後我就用自己以前沒有的女王蜂效率,將簡歷和作品寄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其實帶著台灣的溫良恭儉讓在法國生活,並不是很容易打入他們的社會和群體,反而是女王蜂的心態才能在此更穩固的立足。
*孩子
有一些網友在我的po文底下留言,她們都是和我一樣在巴黎的地方媽媽,無論是問女兒就讀那間學校,或考試相關問題,很抱歉都被我隱藏而且沒有回覆。為了保護小孩和家人,我通常發文的時間和地點都會和現實生活錯開。雖然我也跟大家一樣有個可愛又漂亮的混血兒,但我也不會公開曬她的照片(除了看不出是誰的滑雪一跳)。所以我也不會討論或公開她念什麼學校,文章中很多的細節也經過馬賽克模糊處理,煩請一些不認識的網友不要再向我的朋友們打聽。其實大家如果都認識、熟識,我是不會吝於私底下分享孩子求學訊息的,不便之處請見諒。
除了這個部分,也有很多新來的網友問了很多關於我們教養孩子的問題,前二個月有一篇「歹竹出好筍」就能回答大家的問題,大家可以往前滑一下就知道,我女兒有著和我截然不同的個性。她自己要報考這種菁英學校就跟她自己向鋼琴老師要求參加鋼琴比賽一樣,有些人生性喜歡挑戰,我的孩子從小就是如此。因此一直以來,我就扮演助攻的角色,幫助她達到目標,還有失敗的時候安慰她。
十歲的孩子怎麼會知道要選擇好的學校?十歲的孩子就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了,尤其是在法國重視思考的教育下。女兒從小看她十幾個堂哥堂姊表哥表姊們在菁英學校就讀,有醫生、律師、建築師、工程師⋯等,這些全部都是孩子從小的參考資料,餐桌上大人們的對話和主題,也是她的養分。如果我們不降低自己成年人的成熟度,從小用娃娃音或童言童語和孩子說話而是用正常方式和孩子對話,那孩子的成熟度也會跟著提升。
我們在台灣的時候,就常常有許多人訝異於我們母女的對話方式,因為很多的時候,是我女兒在教我思考方式。孩子的邏輯,有時候比大人更直接簡潔,女兒說的一些事情,我總會再三思考,為什麼孩子會這麼說?為什麼孩子會這麼想?一切沒有絕對,我們母女互相學習一起成長,就像我現在因為她而成了女王蜂,焉知非福?
另外有很多人覺得,在這樣菁英體系下會沒有朋友,不懂得互助、團體合作或互相幫忙。說真的,上述這些互助幫忙什麼,真的無私的存在嗎?不,這些都是利益或關係對等的存在著。菁英體系裡當然也有互助、團體合作或互相幫忙,但完全看交情、看彼此關係,團體中沒有人會想要豬隊友。
女兒開學時曾經問了我二次,我在團體中的表現如何?會認真完成分擔到工作嗎?以她什麼事情都不說的性格,想必是在學校遇到了什麼事情。後來我旁敲側擊才知道他們分組完成某一科的作業,其他同學因為分擔不公而吵鬧,她和她班上的好朋友則是齊心協力、分工合作的完成報告。而我不意外,她的幾個好朋友都是跟她一樣好勝心強責任感重的學生,這樣的孩子價值觀和能力相近,最後走在一起或抱成一團很正常。他們平常還會互相交換小說、一起利用下課時間寫功課、互相訂正數學作業⋯等。
有一個這樣的女兒,很多人都覺得我運氣好,但是對一個歹竹媽來說,就是一個現世報。因為我這種可以坐著就不站著,可以躺著就不坐著的懶散又文青的個性被逼著上山下海最後要參加三鐵。明明是個細漢仔,還得變身女王蜂上演飛摔還要馬上爬起來繼續騎的戲碼。因為女兒的關係,媽媽也被變成另一個自己。
謝謝大家這二個月來陪我一起成長蛻變,女王蜂的故事到此告一個段落,未來更多女王蜂的動態,將會在巴黎日常中和大家分享。最近因為轉蜂時期壓力極大,每天都淺眠、失眠、少眠,因此發文超多又超長,非常感謝各位的陪伴和聽我發牢騷。🙏
全世界陪我失眠鋼琴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使者》全專輯數位聆聽 🎵
https://orcd.co/messenger
〈昏迷指數〉Official MV
▍豆苗先生 x 守夜人
緊擁舊傷的暖心動畫巨作
▍請留下最渴望被治癒的傷痛,跟我們說說話,或許這樣的方式能夠讓你感受到被愛與溫暖。
我們會深刻感受每則故事,預計選8-10則感觸至深的留言,以mail的方式寫封信細細回覆你、陪伴你。
- - - - - - - - - - - - - - - -
某夜,在台北咖啡廳一隅,與豆苗先生討論著〈昏迷指數〉這首悲傷又堅強的歌。他說他看見了過去的自己:「求學時期與出社會時期」。這段過程在漫無目的地方漂流,受盡茫然與迷惘的折磨,到頭來只能默默安慰自己。
「這就是長大吧」
「剩一個人的時候只能這樣了吧⋯⋯」
這兩個時期其實就是我們人生很重大的部分,在這之中我們會見識到很多他人甚至是自己醜陋的一面,伴隨痛苦跟迷茫的時刻,甚至快要不認識自己,我們被迫面對陌生環境的壓力與冷漠,加速看清自己的不足,盡力的不要討厭自己,因為這樣世界上就沒有人會喜歡這個靈魂了。
過去的自己看不見未來的使者,使者無形中給予過去的自己一個擁抱後繼續漂流。
過去的自己從掙扎與痛苦的表情逐漸變得淡然,而這個淡然是釋懷還是接受,不得而知。
有時候受了重傷又無處可去時,試著讓靈魂昏迷吧。
放心,昏迷指數2的時候,我們會接住墜落中的你。
- - - - - - - - - - - - - - - -
【昏迷指數GCS】
詞曲 Music & Lyrics|秦旭章 WiFi
躲在我的身體裡面
假扮你的樣子侵略
半夢半醒交換瞬間
趁我 最鬆懈
為誰 增添 幻覺
不想 睜開 雙眼
披上了斗篷看不見
結冰的水好像安全
幹嘛講的太過危險
明明 就可以
繼續 安心 浪費
不想 得到 安慰
昏迷指數3
昏迷指數2
陽光看起來很耀眼
結冰的水踩了就碎
是誰逞強的太明顯
卻不肯承認
不如 繼續 浪費
為誰 假裝 體面
昏迷指數3
昏迷指數2
- - - - - - - - - - - - - - -
- Song credit list -
昏迷指數GCS
詞曲 Music & Lyrics|秦旭章 WiFi
製作人 Producer |鍾濰宇 Yu.秦旭章 WiF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 |古晧 @ 肺腑音樂 Obadiah Ku @ FeverMusic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楊其偉 Kit
編曲 Arrangement|守夜人 Night Keepers
演唱 Vocal|秦旭章 WiFi.林稚翎 Chill Lin
電鋼琴 E-Piano|秦旭章 WiFi
鼓.電子節奏 Drums.Beats|楊其偉 Kit
電吉他.合成器 Electric Guitar&Synthesizer|蔡佳穎 Tsai Chia-Ying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劉哲麟 Chelin Liu
貝斯 Bass|柯遵毓 Jack Ko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 |陳以霖 Yi Lin Chen (Vocal) .秦旭章 WiFi (E-Piano) .劉哲麟 Chelin Liu (Electric Guitar).錢煒安 Zen Chien (Drums)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大小眼錄音室 Twin Eyes Studio (Vocal).冰鳥工作室 Ice Bird Studio (E-Piano).Shy Studio (Guitar).112F Recording Studio (Drums)
錄音助理 Recording Assistant|陳祺龍 Chris Chen (Drums)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笛岡俊哉 AKNIT
- 影像製作 -
導演 Director:朱聖智 Sheng Chih Chu
劇本 Script:朱聖智 Sheng Chih Chu
原畫 Leader Animator:朱聖智 Sheng Chih Chu
動畫 Animator:蘇子傑 Tzu Chieh Su
背景 Background:朱聖智 Sheng Chih Chu / 姚佑達 Yoda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Bana Chen
OP:冰鳥工作室 Ice Bird Studio SP: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td Taiwan
【 NightKeepers守夜人 官方社群 】
FB: https://www.facebook.com/NightKeeper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ightkeepers2019/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NightKeepers
【 關於守夜人樂團 】
助眠系的跨領域重唱組合
治癒的雙聲線化作厚實安全感
在人們被社群制約之前
守夜人先給了所有人毫無防備的溫暖
讓我們不需再獨自面對⋯⋯
Night Keepers守夜人,於 2015年正式成軍,是少數擁有不同身份使命的創作組合。時而涉足電玩,時而出版圖文詩集,有時只是用音樂表達一個失眠人對這世界的種種期待、躲藏、痛苦與觀察,持續以跨界合作方式推出作品。
守夜人期望能扮演「睡不著使者」,用音樂、文字、影像、設計、live 演出與聽眾互相交流。
並透過人工智慧軟體「聊天機器人」,與聽眾在睡前互相記錄、交換自己空虛、痛苦、孤獨的故事,藉此達到一種「團體治療」的效果,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彼此的守護者 (Keepers)。
#使者
#守夜人
#昏迷指數
【本案獲109年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

全世界陪我失眠鋼琴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使者》全專輯數位聆聽 🎵
https://orcd.co/messenger
〈謝謝演算法〉的音樂風格迷幻,旋律有著馳放又帶點童心未泯的氛圍,是一首能讓你不知不覺放鬆交感神經的陪伴舞曲。MV找來深度活在演算法世界的Youtuber、Podcaster一起演出,他們都可能曾經出現在「為你推薦」或是「你也有可能喜歡」的這些欄位,只要一點擊影片跟節目,這些雲端上的人就能快速進入你的生活,陪你度過一段也許很長或稍縱即逝的放鬆時光。
從2019年10月發行〈我睡不著〉的集合創作能量發酵後,我們發現除了努力打歌之外,另一半則是受到演算法的運算,幫助我們讓更多平行空的人有了交集,甚至變成守夜人的枕友。這一切都讓我們好想「謝謝演算法」!感謝演算法讓所有陌生的同類能在創作裡相遇,也是繼〈我睡不著〉之後對集合創作精神致敬的延續。
-
【謝謝演算法Thanks to Algorithm】
詞 Lyrics|秦旭章 WiFi
曲 Music|秦旭章 WiFi.楊其偉 Kit
看著你 想拉近我們的觸及 靠近
想讓誰 抓住我焦慮的眼睛 清晰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不廢話 讓我廢著滑
為什麼 只給我修圖跟貓咪 繼續
其實我 需要更莫名的劇情 必須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不廢話 讓我廢著滑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到哪 帶我到雲端上
la la la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不廢話 讓我廢著滑(不害怕 不慌張 讓我帶你飛高高)
想要謝謝演算法 想要謝謝演算法
la la la
____________
- Song credit list -
謝謝演算法 Thanks to Algorithm
詞 Lyrics|秦旭章 WiFi
曲 Music|秦旭章 WiFi.楊其偉 Kit
製作人 Producer|陳君豪 Howe @ 成績好Studio. 秦旭章 WiF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古晧 @ 肺腑音樂 Obadiah Ku @ FeverMusic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 |楊其偉 Kit
編曲 Arrangement|守夜人 Night Keepers
演唱 Vocal|林稚翎 Chill Lin.秦旭章 WiFi.楊其偉 Kit
電鋼琴 E-Piano|秦旭章 WiFi
鼓 Drums|楊其偉 Kit
電吉他.合成器 Electric Guitar.Synthesizer|蔡佳穎 Tsai Chia-Ying
貝斯 Bass|林羿妏 Yi-Wen Lin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以霖 Yi Lin Chen (Vocal).秦旭章 WiFi (E-Piano) .莊鈞智Thomas Chuang (Drums).沈冠霖 SHENB (Bass)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大小眼錄音室 Twin Eyes Studio (Vocal).冰鳥工作室 Ice Bird (E-Piano).完美聲音錄音室 Perfect Sound Studio (Drums) .BB Road Studio (Bass)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笛岡俊哉 AKNIT
OP:冰鳥工作室 Ice Bird Studio
SP: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td Taiwan
__________
MV Credit list:
柒柒娛樂影像製作
導演|張佑維
攝影師|莊竣瑋
攝影助理|郭沛鑫
燈光師|林岑璋
燈光助理|江冠陞
製片|張昱瑩
執行製片|魏庸
美術|唐雅君
美術助理|李亮辰/李亞軒/陳銘偉
剪接|蘇尚珄
調色|時間軸影像製作 蘇佩
梳化|彩色線條整體造型工作室
特別來賓|董仔/木星/黑鬼兒/酷炫/歐馬克
【 NightKeepers守夜人 官方社群 】
FB: https://www.facebook.com/NightKeeper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ightkeeper...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NightKeepers
【 關於守夜人樂團 】
助眠系的跨領域重唱組合
治癒的雙聲線化作厚實安全感
在人們被社群制約之前
守夜人先給了所有人毫無防備的溫暖
讓我們不需再獨自面對⋯⋯
Night Keepers守夜人,於 2015年正式成軍,是少數擁有不同身份使命的創作組合。時而涉足電
玩,時而出版圖文詩集,有時只是用音樂表達一個失眠人對這世界的種種期待、躲藏、痛苦與
觀察,持續以跨界合作方式推出作品。
守夜人期望能扮演「睡不著使者」,用音樂、文字、影像、設計、live 演出與聽眾互相交流。
並透過人工智慧軟體「聊天機器人」,與聽眾在睡前互相記錄、交換自己空虛、痛苦、孤獨的
故事,藉此達到一種「團體治療」的效果,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彼此的守護者 (Keepers)。
#使者
#守夜人
#謝謝演算法
【本案獲109年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

全世界陪我失眠鋼琴 在 Night Keeper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聊癒跨界重唱組合-守夜人 Night Keepers 2020 全創作專輯《使者》
首波全英文創作主打〈 Night Light 〉MV_集合光的意志創作
「為什麼我始終在一個黑暗之處?」
「有什麼方式在我看到光線的時候,能夠保存他們?」
「我能有機會把搜集而來的光線,代替我溫暖那些我不敢伸手觸碰的所愛之人?」
2019年, 守夜人 Night Keepers 在社群媒體中啟動了「聊天機器人」,
開啟了一系列與聽眾彼此療癒的晚安留言計畫,
我們終於實現了第一個暖心集合創作〈我睡不著〉,
持續陪伴了數萬名的網友度過焦慮孤獨的深夜。
2020年,守夜人以光線為靈感創作了新歌〈Night Light〉。
兩位主唱用互相懷疑與詢問式的唱法來反問對方,
是否願意把自己的不快樂與焦慮勇敢表達出來。
「我們知道,要強迫一個人快樂,是巨大的不容易。」
這三個月間,守夜人在IG 的限時動態中展開了「#集光計畫」,
號召枕友們募集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任何光影,與每個人想對光說的話與故事。
也許是熟悉的街燈,無意遊蕩時窗邊的日光,或是任何在黑暗中捕捉到的光線鏡頭。
守夜人 Night Keepers 想透過這首歌,
詢問每一個在黑暗中的你:介不介意給予身上僅存的微弱光芒。
或許,當我們願意發出一點光線的時候,其他人才有辦法循著光線找到並溫暖著我們。
-
〈 Night Light 〉
詞 |秦旭章 WiFi、林稚翎 Chill Lin
曲 |秦旭章 WiFi
Your eyes
see the dark but shining sky
Take a walk
with the fireflies
I know you are
a little bit afraid
I know you won’t say goodbye
Would you mind giving me your nightlight
I know that it’s hard to shine
We’re dancing in the bubbles on the ground
This empty space was made for you
Nightlight
Midnight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
Sleepy me
I search for someone’s light
I know you are
living in my ghost
I know we will stay for sure
Would you mind giving me your nightlight
I know that it’s hard to shine
We’re dancing in the bubbles on the ground
This empty space was made for you
Nightligh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redit list:
詞 Lyrics|秦旭章WiFi.林稚翎Chill Lin
曲 Music|秦旭章WiFi
製作人 Producer |陳君豪 Howe @ 成績好Studio.秦旭章 WiFi
配唱製作人 Vocal Producer|古晧 @ 肺腑音樂 Obadiah Ku @ FeverMusic
執行製作 Executive Producer |楊其偉 Kit
編曲 Arrangement |守夜人 Night Keepers
演唱 Vocal|林稚翎 Chill Lin.秦旭章 WiFi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秦旭章 WiFi.笛岡俊哉 AKNIT
鋼琴 Piano|秦旭章 WiFi
鼓 Drums|楊其偉 Kit
合成器.音效 Synthesizer.Sound Design|蔡佳穎 Ying
貝斯 Bass|林羿妏 Yi-Wen Lin
錄音工程師 Recording Engineer|陳以霖 Yi Lin Chen (Vocal).秦旭章 WiFi (Piano) .莊鈞智
Thomas Chuang (Drums).笛岡俊哉 AKNIT (Guitar).沈冠霖 SHENB (Bass)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大小眼錄音室 Twin Eyes Studio (Vocal).冰鳥工作室 Ice Bird
(Piano).完美聲音錄音室Perfect Sound Studio (Drums) .BB Road Studio (Bass)
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笛岡俊哉 AKNIT
______________________
MV Credit list:
柒柒影像製作
總監/技術監督|張佑維(石頭)
導演|蘇尚珄
攝影|莊竣瑋
攝影助理|郭沛鑫/蔡岳峰
燈光|林岑璋
燈光助理|賴威仁
製片|張昱瑩
執行製片|魏庸
美術|林牧昕/唐雅君/林羿均
剪輯|蘇尚珄
妝髮|彩色線條整體造型工作室
演員|汪雪塵/允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NightKeepers守夜人 官方社群 】
FB: https://www.facebook.com/NightKeeper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ightkeepers2019/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NightKeepers
【 關於守夜人樂團 】
助眠系的跨領域重唱組合
治癒的雙聲線化作厚實安全感
在人們被社群制約之前
守夜人先給了所有人毫無防備的溫暖
讓我們不需再獨自面對⋯⋯
Night Keepers守夜人,於 2015年正式成軍,是少數擁有不同身份使命的創作組合。時而涉足電
玩,時而出版圖文詩集,有時只是用音樂表達一個失眠人對這世界的種種期待、躲藏、痛苦與
觀察,持續以跨界合作方式推出作品。
守夜人期望能扮演「睡不著使者」,用音樂、文字、影像、設計、live 演出與聽眾互相交流。
並透過人工智慧軟體「聊天機器人」,與聽眾在睡前互相記錄、交換自己空虛、痛苦、孤獨的
故事,藉此達到一種「團體治療」的效果,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彼此的守護者 (Keepers)。
#NightLight
#使者
#集光計劃
【本案獲109年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