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不是自我實現,而是超越自己]
多年前我還在報社任職時,聽到80歲董事長突然問一位40歲女性影劇記者:
「妳為了什麼在工作﹖」
女記者沒料到有此一問,來不及深思,脫口而出:
「當然是為了錢。」
老董事長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輕輕的回了一句:「工作還可以有更高的目的。」
後來女記者當上名嘴,談的都是影劇圈的八卦,得罪不少人,也惹了很多爭議,經常上媒體,名氣不斷飆升。有一天她被報復,一身狼狽,再度出現在新聞,只見她無限委屈,一邊啜泣一邊哽咽地說:
「我上電視說那些,不就是為了一碗飯嗎﹖」
當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人人有難言的苦,但是我得說,活在這世上,每個人掙一碗飯,沒有不辛苦的,重要的是要超越困境,做出更具有高度的選擇。而這個選擇都會給你回報,也許是多年後的一場畫展,以及桃李滿天下,大家對你的無盡懷念,也許是多年後的不堪聞問,以及傷及眾多無辜,大家對你的怨恨有加。
日前我參加同學的父親蘇振焜的畫展,與會者盡是學界與藝術界,其中一位是國立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他讀台南一中時,蘇振焜教他美術,告訴他:
「人生有一種境界,是當美術老師。」
許泰文說,一般美術老師都是讓學生畫,自己坐在台前做其他事,只有蘇老師很特別,總是穿梭在學生當中,彎著腰仔細看學生作畫的各個細節。
「同學,你今天心情不太好喔……」
「為什麼﹖」
「這榕樹的鬚怎麼畫得像分叉的掃把﹖」
「欵,你沒吃早餐﹖」
「有啊!」
「怎麼石頭畫成饅頭﹖」
學生聽到後,一陣哄堂大笑,也給自己打了不少氣,因為看起來大家都差不多畫得不怎麼樣,就敢放手去畫,技巧自然越來越進步。有時候蘇老師看不下去,會出手神救援,許泰文有一幅畫就被老師添了幾筆,至今掛在老家大廳,家人以為是他畫的,稱讚許泰文有繪畫天份,給了原來不擅長繪畫的他莫大信心。
不惟如此,下課後,蘇振焜還開班,幾乎是想要考美術系的學生一定要來求教的老師,極負盛名。當天畫展致詞的貴賓中,還包括在藝術界赫赫有名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林曼麗,她讀台南女中時,非常叛逆,想考美術系,便私下投入蘇振焜的門下,蘇老師是她展開繪畫旅程的第一位啟蒙老師。
這麼熱情﹑這麼知名,大家都以為蘇振焜的最愛是當美術老師,唯有他的兒女知道父親是多想當畫家!這也是為什麼在蘇振焜過世25年,透過台南一中校友的贊助,兩個女兒為父親首度開畫展,展現最高的摯愛。
我同學蘇昭蓉和父親一樣都是台師大美術系畢業,在國中任教,在她的記憶所及,每逢假日,父親就會背著畫袋到處寫生,留下很多都市規畫前珍貴的紀錄,也讓人看到他擅長各種技法,不論水彩﹑油畫或水墨畫都涉獵。其中水墨畫部分,在讀台師大時,受教於兩位老師:黃君壁﹑溥心畬,由於擅長臨摹溥心畬,同學都稱他「小溥」。
想當畫家,卻選擇做美術老師,一個是揚名立萬的事業,一個是作育英才的志業,可以想像當時蘇振焜是如何天人交戰。不過在聽到許泰文說一句話,我就懂了蘇振焜當時選擇的關鍵點。許泰文說,蘇老師最憧憬的一個生命畫面是—
「桃李滿天下。」
我從小喜歡看畫,但是沒錢學畫,在台南讀書時,常看到很多學生在全國各項美術比賽中得獎,都格外驚訝,很好奇:「怎麼台南人特別會畫畫﹖」也許這是一個取樣有偏差的先入為主,但是一直以來我真的是這麼以為。幾十年之後,再聽到這番話,謎底終於揭曉,原來是因為有像蘇振焜這樣的老師放棄個人的畫家生涯,數十年像農夫一般地澆水﹑施肥﹑耕作,培育美術人才。
今天線上英文課,主題是「渴望去工作」,談到工作有三個層次:
1. 它是一份工作(job)
也就是謀生的方式,考慮的是金錢報酬,對於工作本身則沒有太多興趣。
2. 它是一段生涯(career)
也就是它提供一把邁向成功的梯子,在意的是聲望﹑權力與地位。
3. 它是一個召喚(calling)
也就是專注的是工作本身,名利的重要性遠不如完成某件事。
老師問我目前屬於哪種境界,我的回答是我已經不需要梯子,不過要確保財富能夠逐漸自由,而工作對我來說,越來越走向第三個層次,就是工作本身要讓我感到在完成某件對我而言有意義的事。至於怎麼找到有意義﹖這堂英文課的教材裡有提到,想辦法透過工作去幫助人們,而我完全同意這個說法。
經常有人來跟我說,工作變得有些無聊﹑人生變得有些無意義,也不知道自己的追尋要往哪裡走,或是不知道重心要擺在哪裡……我通常都會建議:
「站到第一線,去面對人!」
是的,做任何事都可以,只要能夠幫助他們滿足任何一個需求,或解決任何一個問題都好。
每天都有學生在群組裡發言感謝我,說我是他們的貴人,有人說我帶給他們一個終身受用的觀念,有人說我帶領他們展開一條新的人生旅途……隱隱約約之中,我在幫助學生改變人生並過得更好,這讓我覺得活著,並且活得有意義,超有存在感的!當我在幫助人時,人生就有重心,一點都不會無聊。
創造「意義治療法」聞名於世的法蘭珂(Victor E. Frankl)曾經被囚禁於集中營內,忍受非人待遇,最終獲得生還,靠的就是找到生命的意義。他說,人必須在自我超越之後,才能獲得自我實現,也就是說要為實踐其生命意義而投注了多少心血,最後就會獲得多少程度的自我實現。
我們這一生,都以為是來自我實現,錯了,我們是來實現他人。當他人實現了,我們就自然而然做到自我實現。這聽起來很微妙,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你不妨試試。
蘇振焜畫展:目前在台北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展出,星期一至五10:00~19:00,歡迎前往見證一位令人景仰的畫家與美術老師。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I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原泉滾滾:臺師大噴泉詩社50周年詩選」新書介紹 專訪:顧蕙倩老師、康書恩同學、曾映泰同學 內容簡介: 民國54年師大國文系進來了一批新鮮人,這些文學青年雖來自四面八方,沒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興趣:耍弄文筆。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退伍老兵秦嶽(貴修),因為比較年長,且已有...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辦法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華民國的兒童節是在民國20年(1931年) 由「上海中華慈幼協會」所發起的,當年該協會建議政府明訂每年4月4日為兒童節,於是教育部制定兒童節紀念辦法,並於翌年4月4日實施,所以中華民國第一屆兒童節是在民國21年(1932年)4月4日,今年的兒童節則是第89屆。
根據民國101年(2012年)9月25日修正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規定,兒童節(4月4日)應放假一日,但如果兒童節與民族掃墓節(清明)同一日時,則於前一日放假,另外若兒童節逢星期四時,則於後一日放假。而今年的清明是4月4日,因此兒童節提前在今天(4月3日)放假。
祝大家 兒童節快樂!
這是張哲生製作的「四月四日兒童節」特輯,共包含了11段影片如下:
1. 張哲生朗讀1969年1月初版的國民小學一年級下學期國語課本第二冊第13課《兒童節》課文。(背景音樂:"Ecossaise in E-flat" by Kevin MacLeod)
2. 1952.4.4 動物表演:民國41年4月4日兒童節這天,台北圓山動物園免費招待小朋友參觀,並且安排了動物表演的精彩節目,供小朋友觀賞。猴子騎單車,精湛的技術,博得大家的讚賞。山羊站在圓桶上,不停地轉動,十分有趣。猴子先生拉三輪車,猴子小姐坐三輪車,兩人四處兜風,相當愉快。猴子踩高蹺,驚險萬分,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猴子戴上面具,又是另一種表情,表演了人類的是非善惡。小朋友在這裡渡過了一個快樂的兒童節。
3. 1953.4.4 兒童節紀念:民國42年4月4日,慶祝兒童節大會在台北中山堂舉行。教育部部長程天放致詞勉勵小朋友培養良好品德,將來為社會服務。台灣省政府秘書長浦薛鳳勉勵小朋友,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愛護朋友、效忠國家。小朋友也上台演講,表現良好。浦薛鳳秘書長頒獎給健康兒童、智力優秀兒童,與模範兒童。
4. 1965.4.4 春天的風箏:民國54年4月4日兒童節,中國青年航空協會主辦的第三屆風箏比賽,在台北市水源地比賽,參賽風箏的造型有蜈蜙、蝶、蟬、鷹、蜂、燕…等各式各樣,美不勝收!
5. 1969.4.4 台中市慶祝兒童節:民國58年4月4日兒童節,台中市小朋友齊聚台中市立第一國中歡慶,台中市市長林澄秋頒獎表揚優秀學童與健康寶寶。
6. 1969.4.4 花蓮縣中廣「花蓮兒童」開播:民國58年4月4日是兒童節,中國廣播公司花蓮廣播電台「花蓮兒童」節目在這天正式開播。花蓮台台長張瑞玉說明籌備經過,花蓮縣教育科長陳祖榮致詞讚許電台的貢獻;「花蓮兒童」節目由馮湘雲主持,兒童們在電台合唱歌曲。
7. 1971.4.4 宜蘭縣寫生比賽:民國60年4月4日,宜蘭縣羅東鎮中山公園舉行兒童寫生比賽。當天早上宜蘭縣五百多名小畫家齊聚於園內,以彩筆描繪出春天的美麗景色。(註:此活動是為了慶祝建國60年及兒童節,由兒童美術教育學會主辦的第三屆全國兒童畫展寫生大會之分區初賽。)
8. 1978年華視兒童節目《小朋友》片頭曲:
《小朋友》
詞曲:李泰祥
來來來 小朋友
大家來歌唱 天天多歡喜
學學ㄅㄆㄇ 唱唱 Do Mi Re
愛聽愛看小朋友 有學有玩進步多
來來來 小朋友 大家來歌唱
天天多歡喜 咿…呀! 顯示較少內容
這首由音樂大師李泰祥創作的《小朋友》是華視於1978年製播的兒童節目《小朋友》之片頭曲,該節目由張小燕主持,內容以唱遊及童話故事為主,偶爾亦介紹自然景觀,從1978年8月19日到1984年9月4日,共播出297集。
1984年,助理主持人張玉玲從張小燕手中接下主持棒,但是沒過多久,播出長達6年的《小朋友》便因華視政策變動而停播了。
《小朋友》曾連續獲得1981年暨1982年「金鐘獎」的最佳兒童節目獎,而主持人張小燕也憑藉此節目於1984年榮獲中華電視公司頒發之優良兒童節目主持人一等獎章。
9. 1987年中視兒童節目《童話世界》片頭曲:
《童話世界》
好久好久以前 好多好多的故事
說了又說 講了又講 怎麼也說不完
好久好久以前 好多好多的故事
聽了又聽 看了又看 怎麼也不厭煩
神祕的幻想 真實的夢境
陌生的國度 美麗的奇蹟
超越了時空 縮短了距離
青蛙變王子 美麗公主正在呼喚你
多年多年以後 依然有好多的故事
說了又說 講了又講 還是說不完
中視製作的兒童節目《童話世界》從1987年1月13日起,於每週二晚上六點至六點半在中視頻道播出。節目由汪瑩製作,以戲劇方式啟發兒童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第一任主持人為崔麗心,她在節目中化身「香香姊姊」與布偶「啄木鳥」搭檔主持。1990年,節目主持人改由資深演員郎雄以「郎爺爺」的形象接任,並單獨一人主持,不過每集都會有一群兒童聚集在他跟前聽他說故事。
每一集30分鐘(含廣告)的節目裡,《童話世界》將中國童話、神話故事改編成古裝戲劇,以內外景配合並利用電視特技效果,營造逼真的故事情境,加上演員自然生動的表演,寓意做人處事的道理,淺顯易懂。在戲劇播完之後,再由主持人講解故事的主題意識,並提出關於不同結局之問題,讓兒童看完節目後還能夠自行思考,極富教育意義。
由於講究編劇技巧與製作嚴謹,佈景、服裝、燈光之效果皆優於一般兒童節目,《童話世界》非常受到在學兒童喜愛,且多次獲得金鐘獎的肯定;包括在1988年入圍第23屆金鐘獎最佳兒童節目獎、在1990年入圍第25屆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獎、在1991年榮獲第26屆金鐘獎兒童節目主持人獎(得獎者:郎雄),以及在1992年入圍第27屆金鐘獎兒童節目獎與兒童節目主持人獎。
1997年7月9日,《童話世界》播出最後一集,前後歷時10年半,是臺灣少見的長壽兒童節目,而其由中視兒童合唱團演唱的同名主題曲,是許多六、七年級生至今仍可琅琅上口的歌曲。
10. 1995年播出的「開喜烏龍茶」電視廣告(四月四日兒童節篇)
11. 兒童節歌:這段影片拍攝於民國49年(1960年)4月4日。影片前半段是在台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的「台北市各界慶祝49年兒童節大會」,大會由福星國民學校學生高清芬擔任主席,會中有多名小朋友上台演講,還有台北市市長黃啟瑞頒發獎品給兒童健康比賽及各科作業比賽優勝的小朋友,當天出席者包括台北市兒童代表兩千餘人、兒童家長、師長,與政府各級首長。影片後半段是台灣省立台北兒童醫院的揭幕典禮,典禮由台灣省政府衛生處處長顏春輝主持,當日有醫學界名流及外籍人士數十人應邀前往觀禮,可以看到醫生為小朋友照X光、保溫箱裡的嬰兒,以及護士照顧嬰兒等畫面。
《兒童節歌》
四月四日兒童節 我們兒童最快活
門前青草綠盈盈 樹上鮮花紅又白
爸爸媽媽雙手拍 說是春光明媚好時節
萬物生氣正蓬勃 兒童們可愛又活潑
四月四日兒童節 我們兒童該努力
燕子啣泥來做巢 蜂兒採花去釀蜜
老師教我勤學習 雙手萬能最有益
這是最好的時節 我們大家更加要努力
中華民國的兒童節是在民國20年(1931年) 由「上海中華慈幼協會」所發起的,該組織以「時當春令,氣候相宜,又與往日之三三、五五、九九及今日之十十等節名互相輝映。」為由,建議國民政府明訂每年4月4日為兒童節,於是教育部制定兒童節紀念辦法,並於翌年4月4日實施,所以中華民國的第一屆兒童節是民國21年(1932年)4月4日。
內政部在民國80年(1991年)2月1日修正「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把婦女節及兒童節的放假合併在民族掃墓節前一日全國放假一天,以解決放假方式的爭議,並與民族掃墓節(清明)成為連續假期,便利民眾返鄉掃墓祭祖及安排休憩旅遊,但婦女節及兒童節仍屬不同節日,並無所謂「婦幼節」的名稱。
民國90年(2001年)起,為配合公務人員週休二日的實施,使全年總放假日數合理化,現行「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已取消放假的規定,而婦女節與兒童節仍可分別在3月8日及4月4日由有關機關、團體、學校集會慶祝,以尊重婦女節與兒童節特有的社會教育意義;自此,兒童節進入「慶祝但不放假」的階段。
民國98年(2009年)11月4日,內政部召集跨部會會議,決議在「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將兒童節列為國定假日,婦女節未規劃放假。
民國99年(2010年)5月20日,行政院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增訂兒童節全國放假一天,並增列民俗節日(除夕、春節、端午、中秋)適逢周二或周四,其前、後一天上班日調整放假,但須擇日補行上班;經立法院完成立法程序後,自民國100年(2011年)起實施。因此我國的兒童節從民國100年(2011年)起又恢復為有放假的國定假日了。
根據民國101年(2012年)9月25日修正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規定,兒童節(4月4日)應放假一日,但如果兒童節與民族掃墓節(清明)同一日時,則於前一日放假,另外若兒童節逢星期四時,則於後一日放假。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辦法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張娟芬專欄:亡國感的逆襲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5174
🌻 本文作者張娟芬參與社會運動多年,關心性別、司法、人權等議題,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殺戮的艱難》、《十三姨KTV殺人事件》等書。德國漢堡大學犯罪學博士。
#分享
———(以下內文)————
「亡國感」,目前為止我們對它所知不多。它起於PTT,如果去查Google Trend,會發現「亡國感」首次在搜索引擎裡占有一席之地,是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三十一日這一週。三月二十四日發生的大事,是高雄市長韓國瑜進中聯辦。這個人在一片紅色疑慮之中贏得選舉,當選之夜即高調宣布支持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什麼呢?二〇一九年一月二日之後,已無疑義: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講話,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緊緊縫合,要把臺灣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韓國瑜上任未及三月,立即出訪香港,這個一國兩制的示範地;並且走進了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的一國兩制指揮中心。他事前沒有向陸委會報備,事後拒絕透露與中聯辦的聯繫經過與會商內容。就在這一串新聞事件裡,「亡國感」出現了。
流行語大抵如此:一聽就懂,心領神會,拿來就用;很快的,大家都琅琅上口了。在這個喜歡玩弄同音異字、以訛傳訛的大遊戲年代,「亡國感」又異變為更加俏皮的「芒果乾」。這樣的「亡國感」當然不可能有什麼定於一尊的標準定義,而反映了一種集體情緒。
#潛規則:我們要看對岸的臉色
二〇一九年初當我決定開設「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這門課時,驅動的力量也來自一種當時還無以名之的焦慮。這原不是我的守備範圍,但我感覺到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生活,已經面臨毀壞的危機。對政治略有參與的公民應當早已習慣,民主經常是警鈴大作的。可是,中國的攻勢從「九二共識」到「一國兩制」,已經又逼近了一步,半島電視臺臥底採訪所揭露的中國滲透手法與深入程度,更是觸目驚心。我不禁自問,這是不是臺灣民主的最後一個警訊?
第一堂課,我放導演鄭有傑二〇一一年的短片,《潛規則》。一組人準備拍電影,外景選在一個學校操場的司令臺。但是導演看起來又愁又怒,原來司令臺的背景是好大一面國旗。美術說,「我避不掉。」導演說,「到時候片子賣不進去怎麼辦?」最後,最資淺的工作人員拿來鐵撬,大家合力將那塊國旗背板撬下,在國旗歌聲中,工作人員歡喜大喊:「要——倒——了——!」
當那個國家象徵轟然倒下,只見導演兩眼發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好像快要中風。背板後的牆面久未經日照,顯得有點蒼白。那裡畫著一面巨幅秋海棠,上面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我問:「『潛規則』到底是什麼?明白地用語言把它說出來。」毫不扭捏的,第一個答案就直指核心:「我們要看對岸臉色。」
對。就這麼簡單。
「潛規則是誰訂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比較糊了,有人說是自願的,有人說是歷史與市場造成的,有人說也可以不要遵守啊。其實這注定是一個模糊的回答,因為根本就沒人知道誰制訂的。
我再問:「潛規則與法律或政策有何不同?」
「法律的話,感覺遵守法律跟制訂法律的人仍然是平等的。可是潛規則感覺是下對上的,要一直去猜測那個規則,想要討好在上位的人。」一個學生說,法律非遵守不可,潛規則卻有選擇的空間。另一個說:法律寫在那裡,可以去鑽它的漏洞,但是潛規則卻逃不開,因為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第三個人自動出面整合了雙方的論點:「法律之所以能鑽漏洞,是因為它很明確地寫在那裡,邊界很清楚,所以知道從哪裡鑽過去。潛規則逃不開,是因為它很模糊,也沒人把它講清楚,所以就算一個人選擇要服從潛規則,也可能逃不開。」我說:「對啊,就像小熊維尼,他本來是個卡通人物,結果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變敏感了。」
如此討論一輪,潛規則漸漸現形:它不經民主程序、冤無頭債無主,因此無法修正、無法討價還價,卻有著貨真價實的影響力。短片裡說得很明白,不避掉國旗的話,電影就進不了中國市場。電影這麼燒錢的產業,要不顧慮市場,實在挺難的。拍了背景有國旗的戲並不會被抓去關,但是會血本無歸,這使他們決定趨吉避凶,遵守潛規則。
這部短片,距今八年。那時候,「不能出現國旗」還是低調、委婉、檯面下的原則,業界人士知道,但心照不宣。近年的潛規則已經不再低調了,要周子瑜、戴立忍公開道歉,都是刻意張揚的霸凌,目的是殺一儆百,唯恐你不知道!潛規則就是對於中華民國的各種政治象徵全面獵殺,是中國對臺灣的政治審查。
如果你參與某個活動,被警察抓走,然後從高處墜落,或者從海裡浮起,但一律以「無他殺嫌疑」迅速結案;我們知道這是政治。這裡面有國家動用的公權力,有壓迫者、有受害者。潛規則看起來卻不是這樣,它看起像「個人選擇」、「市場機制」、「你自己願意的」;「不爽不要做啊,不爽不要來啊!」潛規則用的是經濟手段,國家公權力僅隱身其後,讓事情看起來不是「壓迫者欺負受害者」,而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就是用經濟手段來掩護其政治本質。
《潛規則》為「中國因素」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腳。所謂「中國因素」就是:臺灣的許多事情,是被中國「決定」的。其「決定」的方式,不一定是用政治影響,也可能是用經濟。
但是,為什麼?臺灣的事情,不是應該用民主的方式決定嗎?
「亡國感」這個集體情緒,它的核心就是這一句提問。臺灣的事情,為什麼不是用民主的方式決定?為什麼是由一個我們從未授權也無法影響的政權來決定?那民主算什麼?我們算什麼?
#什麼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民主食材
我在「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用了一款簡易遊戲「Democracy Cake」,由挪威的人權組織RAFTO(Rafto Foundation for Human Rights)設計研發、中原大學徐偉群教授引進,他很有創意地將這遊戲譯為「民主雞蛋糕」。每一組發一個蛋糕盤,然後提供二十幾種民主的「食材」,例如「言論自由」、「資訊公開透明」、「多元媒體」、「司法機關」、「立法機關」、「自由公平的選舉」、「公民投票」、「反歧視的法律」、「社會福利」、「正當程序」、「宗教與信仰自由」、「隱私權」等等。學生的任務就是用這些東西來建立自己的「民主雞蛋糕」。
一桌子食材,看起來都像好東西,但是蛋糕盤只放得下六片蛋糕。協商與爭辯自不可少,但他們考慮的因素是什麼?一位學生寫道:「在選擇良心食材時不論哪一項都非常難以取捨,突然有個念頭覺得我們過得其實很幸福,這些食材其實圍繞著我們四周,或許臺灣民主仍然有其進步、改善空間,但大抵來說我們過的很自由,自由到這些食材像是理所當然就該存在的,像是天賦的,捨棄哪一塊都怪彆扭的。」
另一位學生說:「這些良心食材,每一個現在看起來都好簡單,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就像呼吸一般自然;可是真要選六個來堅守,又尤其一想到我們很有可能將在之後失去這些權利,就更要選得戰戰兢兢。」
真的戰戰兢兢,我看著他們把一片片蛋糕放上盤子,又拿下來。「每一個食材在被丟棄的同時,總是會有人提出在臺灣過往經驗中遇到缺乏此食材的恐怖情況,最後食材又會被順利救回。其實我很慶幸大家對於臺灣歷史的認識較深,讓討論變得更加有意義,但也覺得很困擾,因為這樣每個食材都變得非常重要,就無法選出最重要的六個食材。」綜合討論時,有一組幽幽地說:「我們想要做一個三層的蛋糕!」
這是在桌遊與手遊中長大的世代,在高解析度影像中長大的世代。一款珍珠板貼上彩色紙的陽春遊戲,卻讓他們認真到產生選擇障礙,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些東西「之後可能會失去」。
可以想見,「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言論自由」、「自由與公平的選舉」等等,是很受歡迎的食材。但有一組出人意表地選了「社會福利」。據說那是蛋糕盤上的最後一個空位,一位組員唸出「社會福利」卡片背面的定義:「政府應促成全面的支持系統,以確保人民能擁有健康、接受教育、經濟穩定」,真誠地看著大家說:「我覺得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初衷。我認為有社會福利,才會成為一個有愛的國家。」那想必是莊嚴的一刻,全組的人都感動了。一位組員寫道:「原本還在爭論效益或結構的組員都同時安靜下來,神情從冷靜理性轉為溫柔,最後大家一致通過,將社福列入食材。」另一位組員瀟灑地總結:「社會福利是討論後決定釋出的立場,即便在層級上是較後期的目標。但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建立民主雞蛋糕只是第一階段。遊戲卡裡也有幾十個對民主的攻擊,我稱為「黑心食材」,例如「政府監控」、「言論審查」、「選舉詐欺」、「歧視」等等。第二階段的玩法是請同學運用他的民主雞蛋糕裡的六個成分,來抵擋這些「黑心食材」。這個民主遊戲來自北歐,難免有隔靴搔癢之處,因此我根據臺灣處境的特殊性,另外加了三個臺灣版的「黑心食材」:「以商逼政」、「資訊戰」與「非官方談判締約」。太過切身了,同學說看到這三項,「腦袋抽痛了一下」。
面對攻擊,無力與挫折全部都跑出來了。「訊息戰、以商逼政、非官方締約一出現,瞬間就擊潰我們所有的良心食材,除了立法和司法,我們別無他法,而且還遠不及打壓這些早已滲透到民間的黑心食材,玩到最後大家都想放棄民主了。有一組說『用所有的黑心食材都可以對付這些東西』,我覺得好衝擊,確實這些大家這麼用力抵抗的不民主的『惡勢力』不斷逼近,為什麼我們還要堅守民主?常常自己在思考的時候也會這麼質疑。」
「我們拿著良心食材想要拼湊出防禦姿態,但卻發現這該怎麼擋?怎麼擋都有漏洞……我們拿著良心食材去對抗這些邪惡,突然感覺像是天安門事件那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幕:『肉身抵擋坦克』。」
有一位同學想起了我在課堂上放的紀錄片,李惠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記得那時看完中嘉併購案的片段後感受到的是一股很重的無力感,即便我們獲得了資訊卻無能為力,在面對這三個中國因素的問題時我也感受到了一樣的無力。我開始回想紀錄片裡的中嘉併購案,當時有一群人發起了抗爭活動,雖然並沒有受到大媒體的關注,但那股力量是由人民的憤怒而起的,而那也正是我們最能夠直接參與的,也就是集會自由。」
「把所有良心食材一併加進來之後,好像還是遠不及抵禦黑心食材的進攻,真的令人非常絕望。可是,其實上這堂課的同學都是盟友吧?自己想不出辦法,那就大家一起想,總會有辦法……雖然亡國感並沒有減少一絲,但是對於自己所捍衛的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知道我想說話、想當好國好民、想在政府底下擁有人權,所以即使我堅信的民主力量遠小於獨裁,我們還是得團結一致對抗。」
#向內擠壓的委屈中蓄積著向外爆發的能量
這是我對於「亡國感」的體察。在他們臉上,我讀到對民主的珍惜:每一塊「蛋糕」都不想放棄,因為認識到每一塊都重要。我讀到對於民主的深刻思考:我請他們說說各組的雞蛋糕成分有何異同,其中一組解釋,他們沒有選「社會福利」、「隱私權」、「受教權」,因為「我們盼望良善的立法、司法體制,和言論自由能帶給公民的民主素養,自然會發展出這些項目」。在有限的蛋糕盤裡,他們沒有選擇某一些,是因為那些可以從更為基本的元素推導而得;這些食材在他們眼中不是獨立存在的原料而已,他們已經想到了彼此之間的連動關係。他們對民主的認識,不只是知道氯是什麼、鈉是什麼,而且知道氯加上鈉會變成一種讓食物好吃的調味料,如果將氫、氧和鈉加在一起,則可以用來做肥皂或通水管。
我也讀到擔憂、挫折、無力、絕望……與不甘願。還不願意投降或放棄的那種不甘願。這些情緒看似矛盾:擔憂、挫折、無力、絕望都是坐以待斃,不甘願卻是起身反抗。但如同前述兩段引文所示,這相反方向的兩種情緒,可以共存於同一個人的同一段表述。「亡國感」似乎不是一個單一向度的感受,它不僅是字面上看起來的被動、放棄、不作為而已;在向內擠壓的委屈之中,向外爆發的憤怒在蓄積。作用力產生反作用力,「亡國感」的內裡,有一個想要「逆襲」的驅力。
#亡國感真正悼亡的對象為何
值得追問的是,「亡國感」的悼亡對象為何?有人說,醒醒吧,你沒有國家,哪來亡國感?這是所謂臺獨。有人說,容納我們民主生活的,是中華民國臺灣,不管它叫什麼名字,它就是我的國家。這是所謂華獨。「亡國感」是哪一種?
在同學的作業裡,「國」的問題鮮少被提起。兩千年左右出生的這一世代,成長於全球化的年代,國界已不似先前那樣銅牆鐵壁,他們對國族的情感與看法,恐怕很難用黑白分明的「非此即彼」來劃分。有的人幼年在中國長大,因為父母是臺商,中國和臺灣都是他的故鄉。有的人曾經在中國就學,有的人固定往返中國,因為父母之一是中國人。有的人擁有臺灣以外的其他國籍。有的人是新移民之子。有的人認真在評估,畢業後要不要去中國找工作。一位同學表達得很好:「對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國』是一個太難解的概念。臺灣史獨立成冊了,但我們的國名裡沒有這兩個字。」他們拒絕中國因素,並不是因為對中國有敵意,也不是因為對中國欠缺瞭解,而是因為臺灣有民主,中國沒有,他們從自己的經驗知道,臺灣的生活才是有尊嚴的人的生活。
國族主義最需警戒的,不外乎兩點,其一是身分的排他性,其二是它經常召喚個體為國家犧牲。「亡國感」雖然有這個「國」字,卻很難被界定為一種國族主義的情感動員,因為「亡國感」的話題總是環繞著「民主」這個概念,而非「國族」;有亡國感的人總說著民主機制的毀壞,以及如何可以重建、強化。他們並不想像一個圍牆高聳的國族共同體,要入會得經過嚴格的血統審查——他們自己原不是血統純正的人。民主的原則是盡可能讓大家都享有公民權利(inclusive citizenship),而非排除他人;民主的政府採取三權分立,從人民的立場來避免國家侵犯基本人權。「亡國感」是朝向民主前去的,而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在它的反方向。
有解嚴前生活經驗的人,應該都還記得那種「亡國感」:「今日不做自由的鬥士,明日就成海上的難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退一步即無死所」;那些國慶閱兵、晚會、排字、大會操、軍歌比賽,講究「數大便是美」、「整齊畫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那些「萬眾一心」、「我愛中華」一遍又一遍的呼喊……是的,那些活動就是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要你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要你為自己做為一個小螺絲釘而感動,要你團結,要你愛國,要你支持政府。那種亡國感絕對不容許你談多黨政治、民主制衡、基本人權;甚至你只是要求國會全面改選,他都說這樣會亡國。是的,那種亡國感就是賣弄國族主義的威權統治手法。
今日的「亡國感」是那種手法的反方向。君不見,「亡國感很重」的年輕人總是好想突破同溫層,好想跟長輩溝通,為了自己在乎的議題狂寫臉書,去捷運站之類的熱鬧地方當小蜜蜂,收集連署,製作短片丟上網,用無窮無盡的公民參與去實踐民主。
「亡國感」的「悼亡」對象,不是任何一國,而是民主。「亡國感」只是一個現成的詞語,方便溝通。他總不能說:「啊,我最近『亡民主感』好重!」這樣誰聽得懂?說「亡國感」,雖不精確,卻一聽就懂。遂成流行。
「亡國感」甚至不是一種悼亡。不是一種現在式或者過去式的哀嘆:「我們已經亡國了,好慘啊!」而是未來式,一種警世明言:「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民主會完蛋的!所以我們現在——」。「亡國感」不是句點,而是起手勢,重點總在於,為了不要讓現在還享有的可愛的自由消失,我們現在趕快來做點什麼?
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攝影:蔣銀珊)
這是藝術大學裡的一堂通識課,學生的主修是電影、戲劇、動畫、美術、音樂、傳統音樂、劇場設計、新媒體藝術,他們本來不是對政治特別有興趣的人。但是,對民主的珍惜與體會,在這個歷史時刻變得巨大而急切,因為他們感到,「以後可能會失去」。所謂「這個歷史時刻」,就是中國積極向外輸出專制影響力的這一段時間,就是中國因素滲入臺灣骨髓的時刻。
有人擔心,亡國感是政治操作,或者將在總統大選中成為政治操作的議題。其實民意政治的基本原理極為簡單,就是民眾把自己擔心的事情大聲說出來,而候選人想辦法說服民眾: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投給我別擔心。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所有重要議題,都應該是選舉的影響因素啊。誰積極反對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反對和平協議,誰就會獲得「亡國感」一族的青睞。背離民心者在選舉中落敗,本是選舉制度的設計初心。
「#有錢就有自由」,只有在民主國家才會是天理
課堂上也有另一種意見,是不打算捍衛民主的。有一位同學寫道:「我認為臺灣的兩黨惡鬥,不太會像是民主的在進步,而是在濫用,那要民主有什麼用?我個人會覺得專制體制會更讓我們的經濟往上升起,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強國,那我在想的是保持著民主有什麼用呢?我個人會覺得有了麵包才能夠談這些之後的生活限制,那你有錢了不喜歡極權專制,那移民就好了啊!何必因為為了保持民主,而讓我們全國人民都快餓死,那維持民主功效在哪?」
他的意思是先拚經濟,有錢了就有自由,因為有錢就可以移民,可以任意選擇要當哪一國人。這推論裡有幾個關乎事實的環節,值得拆解檢視。其一是他認為只有專制才能拚經濟,民主不能;其二是他認為臺灣的經濟現況是大家都快要餓死;其三是他認為專制並不危及人民移民的自由。這也就是常見的「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說法。他很禮貌地寫說希望聽聽老師的看法,所以我在課堂上仔細提出事實的說明,不過,那堂課他並沒有出席,此後也沒有再見到他。
這位同學理所當然地覺得「有錢了就有自由」,好像那是天理。那恰好是因為他在民主的制度裡長大,習慣了這種民主框架裡的資本邏輯。在專制國家,那才不是天理。專制國家的人都知道,自由是國家的恩賜特許,而不是權利。他可能不知道,他恰好選擇了一個他最不能接受的制度。小魚也覺得用鰓呼吸是天理,你既是一條小魚,為什麼要跳上岸來呢?
#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寫定的未來
以上是我從「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上,捕捉到的「亡國感」的面貌:在中國因素影響下,因為感受到可能會失去民主自由,而產生的一種既無力又亟欲奮力一搏的集體情緒;「亡國感」本身就蘊含了「逆襲」的能量。
這門課到六月時接近尾聲,那卻是香港抗議「逃犯條例」的開端。我清楚記得當時,各界一致認為「逃犯條例」一定會過,包括上街抗爭的人。大家平心靜氣地「知道」香港立法會的生態就是那樣,平心靜氣地「知道」不可能贏;香港人上街只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我們課程結束放暑假了,香港人卻在街頭上一天一天地創造奇蹟,那麼多的人從各處冒出來,終於擋下了不可能擋下的,令歷史為他們轉彎。如鍾耀華所寫:「歷史從來都是在創造不確定性,稍稍挪移其彈道。香港的反抗走到此刻,中共未贏我們未輸,是大家的努力。」
人們六月的時候不能預測香港,現在又何能以失敗主義論定臺灣?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已經寫定了的未來。臺灣的前途仍然在於,珍惜民主的人們能夠發揮多少能量,對中國因素的作用力展開逆襲。民主自由是臺灣的理想,我們的百年追求;而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本文摘自《亡國感的逆襲──臺灣的機會在哪裡?》,新書係失敗者聯盟及春山出版編輯部共同策劃。由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作者,正面且直接的對於亡國感現象進行拆解,希望能從中找出抵禦、甚至是「逆襲」亡國感的方式。)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辦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原泉滾滾:臺師大噴泉詩社50周年詩選」新書介紹
專訪:顧蕙倩老師、康書恩同學、曾映泰同學
內容簡介:
民國54年師大國文系進來了一批新鮮人,這些文學青年雖來自四面八方,沒多久就發現有一個共同的興趣:耍弄文筆。其中年紀最大的是退伍老兵秦嶽(貴修),因為比較年長,且已有社團經驗,就帶動了同班及校內同學一起籌組詩社:同班的凡有林秀燕、古添洪、黃癸楠及李弦(豐楙);而英文系陳慧樺(鵬翔)、美術系藍影(建廷)等,也都惠然肯來。校內課外活動雖有文藝社,大家也會參加,但組詩社的意義卻不一樣:既能因應臺北詩壇的文學氣氛,也可以和其他大學的詩社交誼,如文化大學的華崗詩社。大學詩社不像「創世紀」、「藍星」等,強調文學主張的一致性,而較重以文會友的創作活動。當時臺北的大詩社、詩刋均已沒落,唯街頭奇景的周夢蝶詩攤猶在明星咖啡屋前。詩壇後生既不畏一切,當時政治氛圍雖則嚴峻,在校內只要和課外活動組溝通,仍可召兵湊齊人數籌組社團,通過時間正是民國56年,到今年(106年)剛好正滿50年。
詩社成立後的第一目標:出詩刊?窮學生的辦法就是大家湊錢、出力,《噴泉》詩刊創刊號就是這樣出爐的。當初取名「噴泉」,既因紅樓前圓環有此一景,也謙喻只是滴水成泉而期待將來的巨流。創刊號所訂的黃道吉日:民國57年1月1日,指導老師當然搬請「藍星」名星:余光中先生,秦貴修當社長、美編則靠梁建廷,我們這一小群都在噴泉中匯成一股湧泉。社長就代表大家寫了〈創刊的話〉,其中有些話現在不容易體會,當時卻有諸多真實感受:如強調不躭心「蔑視的眼光」、不畏懼「冷冷的譏嘲」,就曲達了中文系未能正視新詩、現代詩;而關鍵句的「難懂、費解」,乃至不標榜主義、不依附流派,則是反映當時詩壇的困境:「創世紀」提倡的現代主義、「笠」刊登的圖像詩……,都曾被文學界所批評。當此之際,噴泉湧現的涓涓細流,既實踐於早期的詩刋中,也在畢業後持續噴湧,如成立「大地」詩社,和「龍族」、「主流」等彼此呼應,印證了大學詩社就是搖籃的作用。
在大學詩社的文化生態中,與噴泉相前後的詩社、詩刊也不少,為什麼只有噴泉竟然延續了五十年?縱使其間頓挫起伏,仍能持續迄今。期間和噴泉結緣的,後來離開校園後也續有發展,既有詩壇長青樹如陳黎,也有從社會到學院持續播種如陳義芝;最關鍵的則將新詩從大學帶入中學。在文學素養的培育中,新詩詮釋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從文本細讀到音聲朗誦,都能曲盡現代詩之美。記得林秀燕在新竹高中期間,從課內到課外,既詮釋新詩也帶動朗誦,如此播下種子而引發學子的興趣,在政大曾有學生提起:他對新詩有興趣閱讀、創作,就是在竹中被林老師啓發的,這樣的例證比比皆是。此即噴泉詩杜的創社目標,既對彼此的創作形成激盪效應,也將新詩的愛好帶入中學、大學及社會。五十年,整整半個世紀,今天文學世界早已被改變:中小學有朗誦詩比賽、臺北捷運上貼掛新詩獎作品,絕不會出現蔑視的眼光!這就表示臺灣的師範教育不「保守」,文學和社會也非斷裂。相信噴泉還會連噴五十年,這樣的精神從創社持續至今,願大家共同禱祝:噴泉精神永在。
主編簡介:
康書恩
1995年生,臺灣花蓮人。逐漸明白生活是為不斷辯證,時刻擁有更新穎的說詞與假設。國立花蓮高中畢業,臺師大國文學系百六級。曾任師大噴泉詩社第48屆社長、第49屆顧問長;《詩生活》現代詩報創辦人暨發行人。現為太平洋文藝營營隊總籌及授課講師。曾獲臺積電文學獎、師大紅樓現代文學獎,並著有詩集《潮海印象》。
曾映泰
1987年生。噴泉詩社第48屆社員,49屆創作股股長,50屆社長。曾任教於國中,現就讀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碩士班。多向人類以外的事物學寫詩,但沒得過幾個獎。習慣寫給愛情,寫給人類社會,寫給身邊的人類,希望他們重新成為人。曾經編過幾本書,目前努力將文學結合桌遊中。
策畫簡介:
顧蕙倩
噴泉詩社第19屆創作組組長。1965年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輯、國立師大附中教師、現任臺灣師大及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曾獲師大噴泉詩獎、臺北詩人節新詩即席創作首獎、2014教育部特色課程特優獎、2016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類創作補助、第51屆廣播金鐘獎「單元節目獎」。
許碧華
1966年生。噴泉詩社19屆副社長、20屆社長。師大國文系畢業、師大國文系研究所結業、輔大宗教系在職專班碩士畢業。板橋高中專任教師、導師、國文科召、訓育組長、社團活動組組長、教師會理事長、退休教師聯誼會會長(現任)。曾任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教學部主任和新北市分會副會長、台北市公私立中等學校詩歌朗誦比賽評審委員。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辦法 在 109 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實施要點 -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的相關結果
(三)初賽日期:於民國109 年10 月23 日以前舉行完成。 (四)初賽地點:由各主辦單位選擇適當比賽場地。 (五)參賽作品組別及類別:參賽 ... ... <看更多>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辦法 在 111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實施要點 -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的相關結果
111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實施要點. 發佈日期:【2022/6/17】. 一、依據教育部111年6月15日臺教師(一)字第1110058167號函辦理。 二、111學年度將視疫情等實際情況,如 ... ... <看更多>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辦法 在 111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實施要點 -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的相關結果
壹、目的. 為增進學生美術創作素養,以及培養國民美術鑑賞能力並落實學校美術教育,特舉辦此項比賽。 貳、組織. 設立「111學年度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委員會」(以下簡稱本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