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雙語國家政策|國家型級別影響,爸媽你看懂多少?深究兒童英語教育重要性。
我猜,絕大多數家長對這個新聞是很無感的。
一來,時間還很久;二來,孩子才在念小學,甚至剛要念小學,國家要不要有第二官方語言,跟孩子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的呢!
雙語國家的意思,是2030年起,台灣會開始把英文當做第二官方語言。
這意思是,很多正式的文件與場合,是可以使用英文來表達的。例如說,目前政府機關開會,如果與會來賓只懂英文,不懂中文,會議主辦方是有義務要準備中英口譯的,各級議會的議員也不可以用英文來質詢。
簡單的說,目前你要當公務員或政務官或議員,全程使用中文是個義務,即使完全不懂英文也沒關係的;但如果英文被視為官方語言,那麼使用中英文就是可以自由選擇了。比方說,某個新任長官喜歡用英文,這個時候如果屬下英文程度不好以致於影響工作表現,就是個人的能力問題了。
政府機關如此,大型民營企業也會連帶如此。
類似的道理,目前正式的教科書一定只能用中文編寫,所以台灣的出版社即使教科書寫的再差,也不怕英美來的競爭者。但雙語國家之後就不一樣的,一定有出版社會直接送審國外的教科書,反正108課綱根本就是抄 CCSS 的,所以審過也不會難,然後一定就會有學校採用英文版的教科書,這時候學生看不看得懂就是學生自己的問題了。
然後,大學端兼負培育國家與企業未來人才,與引導中小學教育方向的雙重責任。自然也會大規模的朝向培養雙語人才邁進,因此對入學新生的雙語能力要求標準,自然也會大幅提高。
❚ 遠的先不說,說點短期與現實一點的改變。
這個學年度起,教育部將選擇四所重點大學,提供獎勵與補助,要求這四所大學在四年後,博士班有九成,碩士班有七成,大學部有五成的課程,需要全部用英文來進行。
可以想見的,這四所大學都是所謂的頂大。
但是今天,即使是台大新生的平均英文能力,也還無法執行這樣的授課方式,更別說是其他學校了。可以想見的,#未來四年這四所頂尖大學對入學新生的英文能力最低要求以及影響的比重,一定會是逐年大幅提高的。
高中端呢?
當然也會有所應變。今年起,我們看到很多二線的公立高中已經開始加入了特色英語學程,IFY 國際預科學程,雙聯學制,甚至是IB 中學的行列。很明顯的希望從雙語化及國際化,來與傳統的明星高中做出區隔。這當然也意味著,英語好的學生,在未來的選擇及可以獲得的資源將會越來越多。然後他們在大學入學的競爭中,也會因此有新的優勢。
而上面所提的,只是眼前已經可以看到的改變。未來九年,在政策導引人才需求,人才需求導引大學教育後,整個大學入學,到高中入學,對學生英文能力的要求方向與訓練方式,勢必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
這,就是 #國家級政策的力量。
也許有人會覺得9年還很久!
不,如果九年後的大學必須做出重大的改變,那六年後的高中入學就會提早有改變,甚至三年後各地明星私中的入學也會跟著改變。像現在,一般的國中是程度好的學生在畢業前會通過全民英檢初級,但很多知名私中希望學生在國二就要有類似的程度,我相信在前述的趨勢下,三年後這應該會是私中入學的基本門檻了。
問題來了,現在可以在小學階段就通過類似檢定的,多半都是從學齡前就在全美語幼稚園或者使用DWE 的孩子,然後繼續在私小的國際班就讀,或者有神級家長在家帶孩子自學。
至於傳統英文教學方式與密度,不論是學校或補習班,其實都很難讓小學生在畢業之前就通過這個門檻。
所以,如果您的孩子已經上小學了,甚至已經中年級了,而且你很重視未來的升學,但你卻還在用傳統的角度與方式讓孩子學英文,不斷的背單字,背文法,寫評量...⋯那其實你並沒有多少時間來讓孩子面對這個巨大的衝擊!
這其實就跟當年「108課綱」在討論之際,很多家長覺得反正就是念書,課綱改什麼念什麼而已;卻低估了課綱的精神,其實是要幫大學挑選更有思考與研究能力的學生,而不是只會在考卷上作答的學生。
所以,「108課綱」的落實,必然會涉及大學入學評比方式的變革。果不其然,大考中心做出了一連串的變動,然後很多家長開始抱怨這些變動太突然,不知如何教孩子適應。
關於雙語國家政策,我相信很多類似的抱怨也會在三年後大量出現在沒有警覺也沒有做好準備的家長身上。
最後,讓我們回到 #兒童英語教育 這個主題。基本上,我們預期雙語國家政策會徹底改變我們對什麼是「學好英文」的定義。
事實上,台灣有很多老師與專家都知道台灣的英語教育的成果不好,也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所以,在過去十年來,我們發現有很多優秀的老師,在他們的崗位上,默默的為「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與方法」在付出。然而,不論他們多努力,成果其實極其有限,只能改變一小部分的學生。
這中間關鍵原因在於,在教育生態系裡,有三個主要的角色,「政府─老師─學生家長」,而這三者之間,其實位於中間的老師是最無力的。當政策不改變,或者學生家長端的觀念不改變,老師其實什麼也不能做。這也是為什麼過去三年來,我們在中文家庭雙語小孩這個社團裡,選擇從改變家長端的觀念著手。
如今,政策的風向終於變了,時間與改變的壓力回到家長這一邊了。
而你,做好準備了嗎?
(歡迎轉分享)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
#2030雙語國家 #兒童英語教育
#拒絕填鴨
全民英檢通過標準 在 陳思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桃園灣裂人
#鄭文燦說中華台北是中國打壓台灣的產物
#蕭邦鋼琴大賽改稱台灣是中華台北
#民進黨不完美但可接受
想到維護台灣主權,誰能喊得比他們大聲?
那些年,民進黨向來以「維護台灣主權」作為選舉核心,也因此成功吸引許多選民支持。
在2009年,台灣收到世界衛生大會WHA的邀請函,邀請以「中華台北」的觀察員身份出席會議,能夠讓台灣重新回到國際舞台而不被邊緣,前衛生署張葉金川卻遭到民進黨猛烈抨擊,認為使用「中華台北」的名義而非「台灣」出席,就是「賣台」的行為。
當時的民進黨文宣部主任、也就是現在的桃園市長鄭文燦,更代表民進黨大聲抨擊,認為國民黨宣布要以『中華台北』名義申請加入WHO,是「#缺乏外交整體戰略思考的錯誤」、「#中華台北是中國打壓台灣的產物」,直接將接受『中華台北』貼上『賣台』標籤。
👉時空傳送門👉
民進黨:「中華台北」是中國打壓台灣的產物,不應該是台灣追求的目標
https://www.dpp.org.tw/media/contents/2096
#他的中華台北是喪權辱國
#你的中華台北是專業務實
不過,民進黨成為執政黨不久後,『中華台北』就從「賣台」華麗髮夾彎為「務實」。
在2016年,民進黨政府首度出席WHA,反而接受了「中華台北」的名義,面對社會大眾的質疑,民進黨卻以務實、沒有矮化國格回應,當時的林全內閣甚至說:「中華台北就是中華民國」。
而在兩天前,波蘭的蕭邦鋼琴大賽把台灣寫成『中華台北』,外交部的回應是:「尚可接受」。
面對外界批評雙重標準,民進黨的王定宇委員甚至說:「#中華台北本身沒有什麼對錯,問題在是否接受北京的一中前提」。那鄭文燦的「中華台北是中國打壓台灣的產物」呢?建議王定宇和鄭文燦兩人可以好好對一對說法。
看起來,不只一個中國可以各自表述,原來中華台北還必需通過民進黨的全民英檢才算具有台灣價值。
👉傳送門👉
蔡英文稱「台灣價值」展現在政策 柯文哲:聽嘸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897295
全民英檢通過標準 在 女鵝的英語自學實驗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捷報 🎉
今天一早就收到簡訊通知女鵝通過全民英檢初級初試,聽讀滿分各120分,女鵝考了116/117的好成績,等同她都只有各錯一題而已,好厲害呀!
還記得去年六月,我買過一回官方試題讓女鵝做做看,當時還只有72/75分,未達通過標準呢,短短半年,她到底怎麼進步的呢?
開始認真背單字了?(完全沒有耶)
有寫文法書或坊間英檢參考書?(有買啦,但完全沒空翻開)
有請家教或補習?(沒有預算做這件事了)
那到底是怎麼進步的呢?
『 堅 持 每 天 英 文 閱 讀 和 看 英 文 影 片 !』
真的,過去這半年我們只有做這件事,上個月我給女鵝買一張全民英檢的線上模擬試題(e學卡),一共六回,女鵝已經進步到每回都能通過標準的程度,於是我就放心讓去她應考,考完時女鵝說文法類題型很少,但不會的生字有點多,當時我心想沒關係,有過就好,沒想到居然考出這麼高的分數,真的很不可思議!
接下來的複試(說寫),我不打算馬上接著考,因為我不知道如何準備,我一樣等到女鵝程度夠了再去考就好,早早開始慢慢來。
大家也一起加油了!只要每天認真盯閱讀和聽力輸入(全英文影片),真的可以無師自通學會英文!女鵝已經證明給大家看了!
全民英檢通過標準 在 全民英檢計分說明 的相關結果
附註: 全民英檢各級初試(聽力、閱讀)通過標準:兩項測驗成績總和達160分,且其中任一項成績不低於72分。 級數, 綜合能力, 建議右列人員宜具有該級英語能力, 備註. 初級 ... ... <看更多>
全民英檢通過標準 在 全民英檢考試介紹 的相關結果
各項成績通過標準如下: ; 兩項測驗成績總和達160分,且其中任一項成績不低於72分。 (自97年起生效,不溯及既往) ; 120 · 120. ... <看更多>
全民英檢通過標準 在 寫作/口說能力測驗分數說明 - GEPT全民英檢網 的相關結果
總測驗時間 (含試前、試後說明), 兩項合計約2小時 ; 滿分, 120分, 120分 ; 通過標準. 兩項測驗成績總和達160分,且其中任一項成績不低於72分(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