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沒有跟到直播的朋友們,我把問題整理如下!
有跟到的也可以看一下就是了,因為昨天後來整個在閒聊XD
Q:打完疫苗才發現懷孕了,需要等滿三個月後再施打第二劑嗎?
不需要,目前並無證據顯示任何肺炎疫苗需在懷孕滿三個月後注射。但若你仍很擔心或被旁人極力勸阻,延遲至三個月後施打也無妨,尤其目前已經有證據顯示,AZ疫苗第二劑時間延長並不會影響保護力。
不過若是妳第一劑施打莫得那疫苗,我仍強烈建議盡可能在 6週內施打(須滿28天)避免影響保護力。
Q:打完第一劑AZ,發現懷孕了,第二劑可以打AZ嗎?
可以。目前孕婦施打coivd-19疫苗的首選是莫得那主要是因為有較大規模回溯性的研究支持,認為疫苗對早產、胎死腹中、胎兒生長發育並無影響,但不表示AZ不適合。事實上,英國目前仍建議第一劑打AZ的人,懷孕後第二劑仍應施打AZ疫苗。而國內CDC目前也尚未針對孕婦是否可以混打發表看法。
另外,目前已經有研究證實,AZ疫苗造成血栓的原因是免疫反應與血小板低下所產生,和雌激素無關,因此不只孕婦,長期服用口服避孕藥,異位寧,放置蜜蕊那等女性均可施打AZ疫苗,無需停藥。
Q:假使台灣CDC開放孕婦混打,我該怎麼選?
兩種都能選的狀況下,我會建議孕婦不要混打仍選擇施打AZ。因為雖有部分研究證實混打的中和抗體濃度高,安全無虞,但副作用也可能較強,且這些實驗暫時並無納入孕婦族群,抗體濃度高也不盡然能表示真實世界下,保護力就一定較高。因此我認為在孕婦身上混打仍需更多證據。
Q:和施打百日咳、子宮頸癌疫苗需間隔多久?
目前台灣CDC仍建議要相隔十四天。在施打時程安排上,我會建議以covid-19肺炎疫苗為優先,假設因此無法在36週前施打百日咳疫苗產生抗體過通過胎盤,則可考慮讓其他會接觸到新生兒的人,好比先生,長輩施打百日咳疫苗,利用家戶內的群體免疫保護新生兒。
至於產後子宮頸疫苗施打,相對不那麼急迫,我會建議完成兩劑肺炎疫苗後再安排施打。
Q:快生了,第二劑疫苗時間怎麼安排?
先提醒,雖然靠近預產期和產後這段時間很忙亂,但任何疫苗需施打兩劑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因此千萬別放棄自己施打第二劑疫苗的權利。即使莫德那第二劑確實副作用較明顯,但並不會影響胎兒,胎兒也不會覺得不舒服。
只不過很多媽媽會擔心,施打日期靠近預產期,萬一打完後立刻有產兆,全身痠痛又發燒沒有力氣生產,也害怕因此無法打無痛。要先澄清的是,打疫苗後不能麻醉是毫無道理的謠言,因此不用擔心無法進行減痛分娩。
因為疫苗產生的副作用通常三天左右會緩解,因此可與醫師討論後將計畫性的催生、剖腹安排在施打疫苗三天以後。但若你已經有產兆,好比規律宮縮、破水或落紅那就延後到產後再施打。
若是以週數來考量,如果打第二劑的時間在38週前,我會建議在產前施打。38週後因生產機率高,則可考慮將施打時間延至產後。
不過,假設真的剛施打完疫苗就有產兆需要待產,也無須過度擔心。雖然各種副作用好比全身無力、痠痛,可能會讓待產過程較辛苦,但不至於影響到產程和胎兒安全,如果發燒甚至腸胃不適,待產中也可使用藥物緩解。
若第二劑施打時間是產後,我會建議安排在生產傷口疼痛指數降低,初步癒合沒問題時施打,避免傷口痛又行動不便還得承受疫苗可能的副作用。另外因莫得那第二劑施打後可能會發生手酸痛到舉不起來、發燒、頭痛,須考慮是否有人能協助育兒。若是在月子中心坐月子,也可能因發燒而得暫時和寶寶隔離。
@根據本週指揮中心記者會指引,第一劑以孕婦身份施打者,第二劑生完則需間隔十週,但仍能使用孕婦專案。因政策滾動式調整,若有疑慮,我會建議在預約前詢問第一劑施打之院所。
Q:懷孕後一直咳嗽,流鼻水,需要先篩檢才可以打疫苗嗎?
懷孕後因胃食道逆流,鼻黏膜擴張,過敏反應明顯,很常出現慢性咳嗽,打噴嚏等上呼吸道症狀,如果這些症狀過去就反覆出現,無須過度擔心仍可施打疫苗。但假使症狀合併發燒,或有相關接觸史,或這些症狀忽然出現非孕期慢性不適,我就會建議先進行快篩或PCR確認無感染,再考慮接種疫苗。
全身麻醉後咳嗽多久 在 葉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
其實這幾周我過得很痛苦,
睡不安穩食不知味,
原因是前陣子羅比被來幼兒園健康檢查的醫生,
檢查出有疝氣的症狀,
當時在家裡看到單子上寫著"疑似雙側腹股溝疝氣"時,
我的喉嚨好像吞了一個菜瓜布的感覺。
我也因為這件事,
更了解彼得跟我之間性格上的差距,
關於"疑似"這兩個字,
對彼得來說,是"應該不是,根本沒事"的意思,
但對我來說,
"疑似"代表著“明明就是,但我不想直接告訴你”的一種說法。
收到單子的那天晚上,
彼得在家中還不停壓著自己的雙側腹股溝給我看,
(我很不想看好嗎)
然後說:
唉呦這裡本來就長這樣啊,
哪裡有疝氣!!!
後來我們去了大醫院,
另一位醫師也確定羅比是疝氣,
(也確定彼得對於人類使用的語言並不熟悉)
雖然羅比不覺得巨大疼痛,
代表腸子目前並沒有卡在腹股溝,
但醫生還是建議儘早全身麻醉進行手術,
因為疝氣並不會自己好,
為了避免腸子卡住才緊急腹腔開刀,
還是作預防性的治療比較好。
#我很想叫爸爸脫褲子一起檢查
#因為他一直宣稱腹股溝本來就是長那樣
#醫生請問手術有買一送一嗎
2.
羅比聽到自己要開刀的惡耗,
雖然一臉鎮定,
但他有點過度仔細地詢問手術流程,
樣子蠻好笑的。
他皺著眉頭反覆問:
這是什麼意思?
這個手術要多久?
所以一邊要開十分鐘,
兩邊就是二十分鐘對嗎?
#順便炫耀自己加法很強
我知道總裁是因為很緊張的緣故,
才會需要把事情的過程搞清楚並且量化。
(有朋友跟我說金牛座一緊張就需要數字跟實際推估是真的嗎)
其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讓羅比冷靜下來,
因為我自己也都要嚇死了,
唯一我想到的辦法是,
趕快把開刀日期訂下來,
然後迅速解決這件事情。
#而且總裁一直碎碎念各種量化數據
#像是手術要二十分鐘
#是我看兩集熊熊遇見你那麼長的時間
3.
我們訂在確診後的第三天開刀,
隔天我就收到好幾個家長傳訊息來關心,
"羅比還好嗎?”
“他怎麼了?發生了什麼事?
"聽說羅比要開刀?是真的嗎?"
我想說這件事怎麼消息傳得這麼飛快,
結果家長告訴我:
"我去送小孩時,羅比跟我說他要開刀,
而且他把手術的位置,過程,要花多久時間,
都詳細地講了!!"
#總裁你無須這樣吧
#一緊張就抓住家長據實以告的孩子
4.
但是天不從人意,
當天我們報到,
作好了術前準備,
麻醉科醫師過來檢查時,
發現羅比咳嗽有點嚴重,
擔心可能會有的手術風險後,
立刻把我們退貨了,
"疝氣目前不太緊急的樣子,
還是等到感冒好了再來吧。"
麻醉醫生這樣說。
#於是羅比隔天就回去上學
#同學看到他驚呆以為他是鐵人
5.
就這樣又拖了兩周,
終於等到羅比咳嗽稍稍痊癒,
我們又回到了手術房。
我好幾天都睡不好,
一直查著各式各樣的麻醉風險,
越查我就越睡不著,
彼得也沒有幫上很多忙,
他還在一旁問:
欸,會不會過了兩個禮拜,
結果疝氣就自己好了啊?
#你從以前就這麼奇怪
#有在兩周內自己變好嗎
6.
開刀的那一天,
因為數支數支最後數到彼得,
所以由彼得陪羅比進去陪伴麻醉。
羅比在手術房還是哭了,
我在門口聽到他尖叫了三聲,
然後安靜下來。
一分鐘過後彼得走出來,
我心如刀割地問怎麼樣怎麼樣?
彼得說:
麻醉好神奇,
羅比他本來手一直亂揮,
突然間像猜拳那樣出一個布,
整個人軟下來,
接著手就慢慢放掉了.....
我心痛地問:
那他是不是很害怕?
有沒有很掙扎?
彼得根本沒在管我,
他沉醉在反覆地表演那個出一個布,
後來又變成石頭的手勢,
彼得說:
哈哈你有沒有覺得,
這個手勢很像某個老牌的偶像藝人!!!
#今年我一定要去治療我的A型人格
#我連續三週超焦慮
#但外星人好鬆他到底嗑了什麼
後記:
1)
手術只花了三十分鐘不到便完成,
一切順利,
這兩天回家休息,
下周再回診檢查傷口。
其實羅比就跟所有的五歲幼童一樣,
麻醉醒來後不到半小時,
就活跳跳跑到護理站,
要爬到一個高高的椅子上玩,
我正要阻止他,
在那裏服務的志工還睜大眼睛問:
媽媽,你是有一對雙胞胎嗎!!?
#他不敢相信剛剛還幫忙推病床時躺在上面的虛弱小病人 #跟這個巴著高腳椅想要旋轉的孩子是同一個人
2)
在手術房外等待時,
護士把門打開叫了一個名字,
"XXX的家屬在嗎?"
坐在我們附近的一位先生站起來說:
是我太太。
我看見那個先生背了一個裝笛子的袋子走進去,
我問彼得:
欸,你覺得那個先生,
他去手術房看老婆,
為什麼要帶笛子?
彼得說:
喔,他可能要在裡面吹奏笛子把太太叫醒吧......
就在那一刻我真的笑了,
所以說荒謬治百病,
彼得請你去考心理諮商輔導師好嗎!
#這是什麼印度弄蛇人的把戲
#彼得還說想叫醒老婆應該是要吹定情曲
本周重點關鍵字:
#感謝台灣超強的醫師們
#願所有人都健康幸福不用受苦
全身麻醉後咳嗽多久 在 茜茜 育兒生活好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產後Day5 👶🏻離開禾馨要去月子中心囉💕
因為這次茜媽全程陪伴(有媽的孩子像個寶),讓人夫謙可以安心一打二+工作,所以茜茜特別訂了最大的雙人床房,有雙人床也有小客廳,但其實本來沒排到,第二天有排到真幸運‼️
結果我媽說我不是在擠奶、餵奶就是在用筆電,根本沒什麼睡,燈太亮她睡不著,都沒睡在床上⋯她說以前她們泡奶粉塞奶瓶就好,現在要擠母奶好辛苦,但她沒經驗幫不上忙。
#我聽了鼻酸母親真的很偉大
#我媽心疼我一直叫我不要再生了🤣🤣🤣
沒想到五天這麼快,我心裡很捨不得離開禾馨親切的護理師們,雖然生到第三個,對於術後照護和母乳這件事情還是會有每胎狀況不同,有人幫忙真的安心。
早上出院前我還特別安排做了泌乳物理治療,雖然沒塞奶,但左乃流速較慢,三寶不太願意吸,趁著漲奶通一通之後親餵、擠奶都會更順,要結帳時被告知因為剖腹產所以 #免費一次 ,有種中統一發票的喜悅感🤣
/
大家應該會發現,茜茜怎麼換車了⁉️
生之前我太愛看社團爬文,結果被好幾個人分享的德國Recaro燒到🔥
很誇張只要搜尋🔍Recaro 一片好評說是 #神車 ,傳給人夫謙評論,畢竟老公比較懂。
他喜歡輕巧卻很穩,掛東西不會倒,單手好收,再加上可以放提籃汽座的功能(提籃在0歲開始使用真的很方便,新生兒出門一定要),加上Recaro好像是男人夢想的賽車座椅品牌,所以我們就扛一台回家當作三寶的 #全新坐騎,不然老三通常都用哥哥姐姐的好口憐。
/
#好多人問我禾馨剖腹費用還有值不值得去❓
我生產之前曾經在神媽社團寫過一篇分享,第三胎跟第二胎的感受是一樣的,也貼過來給想知道的人餐考參考👇🏻
-
剛剛滑到有媽咪在問禾馨生產真的比較優雅舒服嗎?
想說我也來分享一下經驗,不過我是 #剖腹產 。
第一胎的醫生很好、很專業,整個孕期都很安心也期待寶寶出生。
因為寶寶頭圍大,醫生建議38週多來催生以免無法自然產或吃全餐。催生催了兩天,從開兩指縮回一指,最後變成產程遲滯而剖腹(算是 #超值全餐),注射麻醉時因為還有感覺而被全麻,醒來手術已結束,寶寶躺在身旁了。
我頭暈想吐,聽說是全麻後遺症⋯
更慘的是,當時剖腹的診所沒有病床,所以被安排住在月子中心的房型,肚子剛被開刀,卻沒有電動床,止痛藥也不是無限給,每一次起身都能感覺到腹部的撕裂疼痛⋯
拔尿管後,我都用滾下床的方式去上廁所,再加上嚴重脹氣,堪稱人生最狼狽的一週就在當時發生了。
因為手術過後的疲憊,加上新手媽媽不知道石頭奶的嚴重,診所的護理師也很忙,來量血壓也是來去匆匆,沒有關心與詢問(感覺得出來是產婦多,他們人手不夠,太忙了)。
我的初乳是自己打去問該怎麼辦,才獲得一支針筒,還是老公上網查資料幫我擠出來,住院期間都屬於自立自強的狀態😆
嚴重脹氣
感冒(咳嗽時肚子傷口真的超痛)
頭暈想吐
石頭奶(後來還找了通乳師)
最糟的狀況都發生了,當時很慶幸撐到月子中心才慢慢好轉。
-
第二胎時,我想說都已經剖過了,也不想再嘗試自然產(內診真的痛到不想再經歷),於是選擇了朋友間評價很好的禾馨。
我心想:「人生也不會生幾個小孩,就當作體驗看看,希望比第一胎舒服。」
當時因為考量到剖腹產最怕發生沾黏,於是選了擅長腹膜外剖腹的X5醫生,時間也很快的到來預定的生產日。
我還是非常緊張的,再三跟醫生確認我是不是可以下身麻醉、上身清醒的看著女兒出生?(很怕再經歷全身麻醉的不舒服)
上了手術臺後內心在顫抖,這時非常感謝溫柔的麻醉醫師,因為他的安撫與體貼,讓我打脊椎時完全不痛(可以說是沒感覺就打好了),他也知道我緊張,整個過程一直陪我說話,我很像是抓到一個浮木,比較有安全感,畢竟上身清醒,下身被開刀也感覺得到醫生的動作(只是不會痛),就心理層面來說還是有點可怕的。
X5醫生神手動作超快,3-5分鐘左右我就看到我女兒秦秦出現在我眼前,那一刻很感動,覺得能在生產時親眼見到她真好。
沒多久就縫合完畢,我被推出手術房到了休息室。休息室很多家人在等我,我也很神奇的精神很好陪大家聊天、拍照、拍影片。
因為禁食的關係,手術後其實很餓,我出來不到2小時就回到病房吃飯了(第一胎要等到排氣,記得等好久),生完不到24小時,我就靠自己走下床去嬰兒室看女兒。
護理師有說痛就按止痛,所以剖腹完我真的完全不痛,所以才能行動自如,上廁所、走路都沒問題。跟第一胎的狼狽狀況真的差非常多,讓我覺得這個決定是對的。
後來的每天,護理師、醫生都會輪流關心狀況,也可以明顯感覺護理人數充足,所以不會有來去匆匆的問題,也很有耐心與愛,有任何問題都是很快就到,不用等好幾個小時。
#充分的感覺到被照顧
只有在2-3天後子宮收縮時,才開始需要有忍痛的過程,不過整體來說會讓我覺得原來生孩子可以這麼輕鬆、不害怕。
希望以上經驗對於剖腹產的媽咪有幫助,大家都能舒服又優雅的生孩子,一胎生過一胎🤣🤣🤣
全身麻醉後咳嗽多久 在 [問卦] 全身麻醉的氣管插管喉嚨要多久才會好??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