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透過教育創新培育人才 重視博雅教育提升學子視野
訊息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5429747
——教育體系是讓你從學習,到真實的世界、到就業,然後再回來學習、體驗、貢獻,任何時間你都會在這個學習圈當中。未來就是要去培養學生有這樣的概念,你永遠沒有學習完成的一天,在此循環中個人會有成就感,然後在這中間會願意持續做這樣的循環。
問:
請問您覺得現今臺灣高等教育有哪些問題?
答:除了大家都在談的少子化。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師徒傳授,所謂的「專業」正受到挑戰。這現象在網路興起後更加明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面向越來越廣,過去很多事情都必須要重新顛覆、重新調整。
大學根據專業分成工學院、理學院、文學院、醫學院等不同系所,希望用專業紮根。以現在的時代來看,高教發展光靠專業還不夠,還需要跨領域。如果真的跨域,那原來的專業其實反而會變成阻礙。所以高教發展現在要換另外一個方式去解決原來領域造成跨領域的阻礙。
這牽涉高等教育到底想要培養什麼樣人才的問題?我認為這是面對現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我們對於臺灣下一代人才必需注重的面向。
教育4.0是創新驅動(Innovation-Driven)的教育,需要能夠以創意、創造、創新為教育目的,所謂的人才必須是碰到問題,可以想到解決方式的人。這時除了需要本身的專業,還要一些創意、創造、創新的概念。在談高等教育的時候,必須要思考如何把這個概念融入到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因此,我認為臺灣高等教育在未來,如果真正想要超前部署時,其實應該是從這個面向出發。
透過博雅教育提高年輕學子的視野
問:
那您認為現在臺灣對於人才培育有看到這個方向嗎?往這個方向在走了嗎?
答:臺灣的人才培育過程,顯然被社會上的一些想法,甚至報章雜誌對於就業趨勢、薪資等因素所限制。所以理工學院的學生不是思考他要做什麼,而是要進台積電。如果我們的人才看到的是就業市場和就業薪資,是從這個角度看他個人的職涯發展,那我認為國家的前景可慮。
當我們在談護國神山的同時,要稍微思考一下,所謂的護國神山到底是什麼?真正的護國神山應該是擁有一群創新的人才,而不是去注重一個單一產業的股價、市佔率。如果下一世代的人才菁英普遍都這麼想,這是令人憂慮的發展。
臺灣在人才培育上,蠻大的課題就是所謂的博雅教育,是一個廣度很廣,然後能夠面對整個社會脈動所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在大學教育中,讓年輕學子在博雅認知和訓練方面有一個更高的視野,我相信我們周邊的人就比較不會陷入既有的窠臼。
在談高等教育的時候,一定會想到線性的學習模式,從幼稚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到研究所。線性要變成一個循環。教育體系是讓你從學習,到真實的世界、到就業,然後再回來學習、體驗、貢獻,任何時間你都會在這個學習圈當中。未來就是要去培養學生有這樣的概念,你永遠沒有學習完成的一天,在此循環中個人會有成就感,然後在這中間會願意持續做這樣的循環。
這些養成都是在進入大學的這幾年,尤其剛開始這段時間,要能有這樣的體認。陽明交大現在正在盤點跟規劃博雅教育的課程,希望把對於高等教育未來這樣的概念,能夠不只灌輸,也能夠在未來學生的學習歷程當中,能夠有所體認、有所實踐。
體察文化差異 抓對統整時機
問:
請問您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合併的看法?為什麼要合併?合併要考慮哪些問題?
答:陽明交大合校起源大概要往前推到過去20年,今年合校成功,一定是過去大家無數努力。陽明交大是2月1日掛牌,其實對師生來說今年9月才會面對新的學年。目前急需面臨的是兩校有各自的文化。就像陽明大學過去創校的宗旨就是講醫療平權、對於偏鄉的醫療服務、人本關懷等;交通大學就是有非常勇敢的創業精神、能面對失敗。相對的陽明大學大部分都是證照系所,學生畢業後比較有就業保障(job security)。所以兩個學校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認知,一個冒險進取,較有創造性;另外一個就是胸懷博愛、人格高超,但相對保守。可以想像中間的文化差異很大,包含衍生出來學校的各種體制、辦法規定等。
老實講合併新設比真的新設還難,因為是合併新設,沒有誰大誰小的問題,要尊重兩邊舊有的東西、要體察兩邊原有的文化差異,中間經過很多的討論折衷,最後產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過程的確是相當困難的。
兩校合校談了20年最後能夠水到渠成,第一是時間可以解決一切;第二是能夠找到折衷的點;第三個,我覺得最重要,有時候要抓對時機。我個人認為時機其實是整個大勢,也包括那時的主事者是誰,這些都要全部到位,才能水到渠成。
合校後很多真實的挑戰要一一面對,各種問題都要找到解決的辦法。像現在兩校區已經有交通車兩邊對開,2小時一班,公文傳遞、師生往返大概4小時就能解決。其實事情都有一些轉圜的方式,大家不應該去爭論一些很小的事情。像校徽短時間無法決定,就先沿用舊的,也有一個暫行校徽。又像校慶就是2月1日為揭牌日,但兩校區一樣保留原來的校慶日分別叫做陽明日與交大日。人的生日有國曆、農曆,我們學校過三個生日有何不可?另外也因此趁合校的機會,進行組織再造,讓行政單位、學院、系所與研究中心,未來能夠更有效率運作。
打造淬鍊成為一所「偉大大學」
問:
您對合併後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規劃和期許為何?
答:「偉大大學」的期許是白紙黑字寫在合校計畫書中的。我對「偉大大學」的定義是:締造創新,樹立價值;激發潛能,培育領袖;勇於調適,面對挑戰;引領轉變,發明未來。我當時遴選校長的一個小口號是「Inventing the future」,我們要去創造改變,而不只是改變來了我們能夠生存。
另外的期許就是,創造、培養出各個領域的領袖人才。我特別強調各個領域,不是原來在醫學或在高科技領域的人才,那已經有了,是要全方位,有足夠的寬度,可以看到各個廣泛的面向。在多變的環境內有很好的應變能力。甚至要去引領改變,而不是在後面追著說有改變了,我能夠生存、能夠解決它給我的問題。
目前正在進行規劃幾件重要事情,除了剛提的博雅教育;第二個,我希望能產出新的產學共創路徑;第三個,成立國際學院,其他學院一定會有一些合作整合。未來校內應該有產學創新學院,以因應現在還在立法院等待三讀通過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簡稱創新條例)。當國家或教育部鬆綁時,學校要提出一套能夠接續的規則。所以我認為把創新條例解構後要有人去重新把它建起來,應該要從執行者的觀點開始做再造的工作,這當然是很大的一個任務之一。
至於在組織文化上找出大家對新學校的認同感。首要做的是不強迫認同。所以為什麼我留下舊的校徽、留下舊的校歌、留下舊的校旗;甚至還發起了交大博愛校區風華再造,就是希望留存過去的記憶跟緬懷。甚至可以把交大的竹銘館改造成會館或招待所,展示臺灣整個半導體的發跡,讓老校友能夠帶著他的家人,可以在那住幾天。懷念過去,不是留念,而是要在過去的歷史中開創新未來。因此,在還沒有共識前,不要強迫大家對新學校的認同。要展現新學校對過去的記憶,而不是抹滅,持續讓大家有這樣的感受,我相信看到過去,就可以看到現在、未來站的位置跟未來的投射。至於未來有什麼大的方向,應該讓各種聲音能夠出來,要大家有共識才能做。
法規鬆綁 行政流程減量
問:
請問校長覺得現在國立大學合併的法規或一些支持系統足不足夠?有沒有要給政府一些建議?
答:首先要感謝教育部尊重兩校的決定,例如首任校長應是官派還是遴選,最後也尊重採用遴選的方式。此外,還有經費上的支持。
現在中央政府在法規上已經大幅鬆綁,我覺得在行政流程上可以簡化報部存查。其次就是資源分配常常又會回到政治因素,這是比較大的問題。或是有些政策在試辦初期可以集中在一兩間學校而非全部學校,給予足夠資源,再考慮未來到底適不適合全面推廣。如果試辦等同於全面推廣,那試辦有什麼意義?
以終為始 莫忘初衷
問:
除了這些之外,您對想要合併的學校還有哪些建議?
答:我覺得要「以終為始」。先看看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終點或目的,而不是為合併而合併。所以簡單講就是以終為始,已經在做的,就要「莫忘初衷」。提出這兩句建議給想要合併的學校。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全 台 高中 校徽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大創校92年校慶大會】
.
本校今日舉辦創校92年校慶大會,會中除了頒贈名譽博士學位給台達電創辦人暨榮譽董事長鄭崇華、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外,也表揚8位傑出校友以及頒發多個學生獎項,並正式啟用「新增形象識別」,象徵臺大承先啟後,展開新里程。
.
管中閔校長致詞表示,臺大重視大學的社會責任,持續增加弱勢學生希望入學的人數;也將實施「鄉鄉有臺大人」計畫,希望讓更多偏遠地區的高中學生有機會加入臺大,不僅翻轉自己人生,未來也能為自己家鄉盡更多力量。
.
管校長表示,臺大積極規劃面對新時代的未來教育,11月18日舉辦的「未來大學高峰會」,將呈現對未來大學教育的理念和規劃。希望未來的大學中,同學們不會被僵硬的制度所束縛,能更容易確認自己的志趣,發揮自己所長,從而發現學習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
.
對於日前校園發生的憾事,管校長表示,學校已成立專案小組,立即採取一些緊急措施,包括規劃設置專線諮詢電話,在高風險熱點成立「安心小棧」等。專案小組下周將深入檢討事件的結構性因素,並匯集老師和同學們的建議,儘速擬定新的預防與保護措施,補強現有的學生輔導機制。
.
管校長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心理創傷雖沒有外在傷口,但傷害往往更為深重,務必要尋求專業協助,身旁家人,同學,或者老師們的關心,會成為恢復期間重要的支撐力量。前兩天社會系師生成立的「互挺團」,以及學生會昨晚舉辦的「燭光晚會」, 都是關懷的實踐。在臺大這個大家庭裡,臺大人緊密相連,也彼此扶持。所有臺大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也一個都不會少。」
.
今年校慶大會中,除了頒贈鄭崇華與黃仁勳二位傑出人士名譽博士學位外,同時表揚林滿紅、何文壽、莊炳湟、陳五福、林瑞祥、楊台瑩、羅一鈞及孫元成8位傑出校友。
.
在各式學生獎項部分,今年頒發「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予關懷社會、發揮利他精神的醫學院學士後護理系王文宜同學、全球衛生與服務學習社,以及不斷改良「防疫一號」的「防疫森友會」同學們;並頒發臺大優秀青年、傑出表現獎學金以獎勵臺大學子優良的品德與各項優異學習成果;另頒發傅鐘獎學金,以鼓勵高中優秀學子進入臺大就讀。
.
大會最後,也正式啟用「新增形象識別」,並進行「全球形象影片」首映,象徵臺大承先啟後,將展開新的里程。由學生所組成的交響樂團及合唱團也演出豐富多元的內容,充分彰顯臺大「思辨、連結、影響力」的精神,以及充滿自由多元、勇於創新改變的特質。未來「新增形象識別」將與象徵傳統與傳承的臺大校徽並行,共同演繹臺大的精神內涵與全球形象。
.
#臺灣大學
#創校92年校慶
全 台 高中 校徽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中期──高等學校男生|
◆蔽衣破帽
大家進大學的時候,有遇過什麼新生禮嗎?小編的大學有迎新茶會,朋友的大學則有「扣門禮」:新鮮人穿著學士袍站在門的一端,敲響門,而師長穿著博士袍在門的另一頭迎接,象徵學生入學後開始尋求智慧的旅程。
當然除了學校舉辦的新生禮以外,還有學生們之間傳承的新生禮,〈三個傻瓜〉裡就有演過學長把學弟叫出來進行新生禮的橋段,雖然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變成了集體霸凌事件,失去原本的意義。
日本時代台灣的大學,便有一些從日本傳來的,不成文的「新生禮」。
中一中畢業後進入臺北高校的楊基銓說:「在中學校唸書時尚被認為是小孩,一旦進入高校,突然受成人一樣的款待,學生可以留髮,不必剃光頭。」,在這樣的基礎上,便發展出了一套名為「敝衣破帽」的儀式。
台語研究學者王育德曾回憶道,剛入學時,同住的三年級學長一邊把玩著他剛買的全新黑絨制帽,臉上慢慢浮現神秘的笑容,一邊說如果沒有經過頂上局部「開封」這一關,就稱不上「獨立自主的高校生」。
接著學長便和同伴使勁的撕破帽頂,之後特意用白線縫上。戴著破帽,把頭髮拉出帽外,腰纏長巾,腳踩木屐,「弊衣破帽」的行頭才算完成。
◆立領學生服
大家時常在日劇裡面,看見的這種立領的學生服,一般被稱為「詰襟」,但在日本時代大多是高等學校生(相當於如今的大學)在穿著。
雖然中學校(高中)一開始也是詰襟再加上綁腿,但因為之後太平洋戰爭的開打,中學校制服逐漸變成卡其色的制服,因此在繪製上,我們仍是以大學生的穿著參考。
[#角帽+#校徽]
搭配「詰襟」的,還有帽子、西裝褲、皮鞋等等,而帽子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配件之一。學生服的分為「正帽」和「略帽」,略帽是草桿帽,是夏天的帽子;正帽則是冬天戴的,通常是黑色的角帽或是海軍帽,正中央鑲飾每個學校的校徽。
除了圖中全黑的角帽,幾所學校如台北高等學校、台北醫學大學,在帽緣有縫製有白線,因此大學生戴的帽子也被稱為「白線帽」,是一種知識份子的象徵,當大家看見「白線帽」時,很容易會對你產生敬佩(或是獲得女孩子的芳心XD)。
[#詰襟(つめえり)]
詰襟是一種立領的黑色西裝,現在也可以在許多日劇的男高中生身上看到。詰襟原先是在歐洲被作為軍人和公務員的制服,在明治時代時被引入日本,被作為軍人、官員、警察等制服使用,1880年代陸續被日本普及成中學、大學的制服,而後引入台灣。
詰襟的衣領是立起的,通常會是一個前低後高的狀態,後面的衣襟高度標準在4±0.2公分。
另外在學校教育中要求必須「襟を正す」(端正衣領),也有著「端正個人品格」、「遵從社會秩序」等意義。另外,詰襟下擺的扣子則通常需要扣起來,若敞開會被認為不禮貌。
[#鈕扣]
詰襟上的鈕扣也是很引人注目的一部份,不只金光閃閃的引人注目,如今也有「第二顆鈕扣是最靠近心臟的地方,把它送給喜歡的人代表自己的心意」這樣的象徵。
詰襟上的鈕扣大多是金色的,材質多為金銅,也有一部份是鋁製的,有些鈕扣上還會有校徽。除此之外,袖扣是用一種「あきみせ」的方法鑲在袖口的,あきみせ是指袖口的鈕扣是為裝飾用,並非真的可以扣起。
[#西裝褲+#皮鞋]
搭配詰襟的是西服的西裝褲,有些人會露出腳踝,或在一些崇尚「蔽衣破帽」的校園裡,會將褲管捲起搭配木屐,已表示大學生有獨立思想不受體制束縛的象徵。
◆日本時代的學生運動
日本時代的台灣學運,有一個極大的特色便是「由外而內」,在日本留學的台灣人受到當時大正民主的風氣啟發,進而帶領台灣本島的社運與政治發展。而蔣渭水等人成立的「文化協會」,便是將這種風氣擴展到校園的重要推手之一。
「文化協會」的一千名會員中,大部分皆為仕紳,但仕紳因為年紀與身份的關係,比較沒有時間放在活動與倡議上。這時裡面約佔兩百七十人的學生們,就是一股很重要的能量了。
參與學生運動的學生,又以師範學校(國語學校)的人數最多。學者們認為,除了醫學校以外,國語學校便是最高的學歷,幾乎可以算是台灣的菁英;另一方面,會去唸師範學校者,有不少人是因為家境清寒,無法留學或讀醫,而較為清寒的學生,對於階級問題也比較看重,更有民族意識。
雖然查閱當時的衝突事件,導火線常常會讓現在的大學生感到匪夷所思(比如:畢業旅行地點分歧、學校靠左靠右行走規定不合),但之後往往因為校園裡的警察拔刀威脅,或是台灣學生必須要向日本學生敬禮等長年歧視原因,而演變成大規模的學生抗爭。許多學生在抗爭活動中,遭到退學處分或是面臨刑罰,而文化協會也曾因為報紙攻擊,而使得退出者高達四百多人。
「自由這種事情,沒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就是一直種就對了,因為永遠有人想要剝奪你的自由。」
這句話來自朋友的大學教授,一如這個百年後的今天,雖然已經不用面對日本殖民台灣那種「二等公民」的悲哀了。但社會上不公的事情仍是層出不窮,校園裡仍有許多事情需要發聲。
那時候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我們這一代人所需要面對的,願所有公民皆能擁有自我的意識,願所有學生都保有初心。
參考資料:邱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藍博洲《日據時期台灣學生之運動》、鄭麗玲《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鄭麗玲《阮ê青春夢──日治時期的摩登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