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老祖宗的智慧一物剋一物
#用昆蟲天敵對付昆蟲🐞瓢蟲是害蟲還是益蟲呢?
當化學農藥越來越失效,污染環境又毒害健康,農人們該如何保護收成又不用殺蟲劑呢?科學家利用生物防治概念,讓害蟲成為人類的盟軍。甚至有專門養「害蟲」的公司出現,赤眼蜂就是著名的蟲蟲刺客,牠負責暗殺蔗螟幼蟲,守護上百萬公頃的甘蔗田。但這當中隱藏著怎樣的危機與風險呢?
【蟲蟲刺客任務】#農業 #生物防治 #赤眼蜂 #永續
●3/16 周五22:00┃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與談來賓:臺大昆蟲系名譽教授 楊平世
●網路直播┃https://youtu.be/zjGR32QyTkQ
#蟲蟲部隊要如何培育
#會破壞了平衡嗎?
赤眼蜂的殺手鐧是將卵寄生在蔗螟卵裡頭,因此,為了引進微小的赤眼蜂進農田,出現了專門養蟲的公司,一週要培育一萬盒,生產六公斤重的「害蟲」昆蟲卵,以便讓赤眼蜂產卵,再釋放到田裡。
#害蟲並非天生而是被迫成為害蟲?
為了養出更多「益蟲」,也就跟著得培育更多「害蟲」,原本是順應大自然相生相剋的道理,卻在如此集約的培育下有點迷失了。生物防治牽涉的並非只是製造與釋放昆蟲的技術,而更需要科學、學術及生態上的整體知識。也許,更需要反省的,是人類自己的態度。本片聚焦世界各地的生物防治演進,探索人與昆蟲和諧共存的可能。
正如生物防治大師、諾貝爾獎得主漢斯赫倫在受訪時指出:
「我們必須進行典範的變革。所謂典範變革意謂著放棄大規模單一作物型的農業典範。
…我們需要接近自然的新農業典範。
#當害蟲成為人類的盟軍
#用大自然的工具保護田園
#生物性蟲害防治
#弱肉強食
#漢斯赫倫
#農友必看
★ 了解更多 : http://goo.gl/Vn3zyi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1:00 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3:00;重播周一凌晨1:00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