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我就是個廢物!」尚宇丟下這句話之後,又一次奪門而出。
去年二月底,我奪回了兩個兒子的監護權並且將他們從屏東接回中壢獨力扶養,在我幾乎每天都會在粉絲頁上更新的 #單親媽媽早餐日記 當中,經常可以看見我為了兩個兒子的身心狀況感到沮喪。
還能寫得出日記,那表示我那一天的狀態尚未崩潰,許多時候我的身心已經疲憊到連寫個文章抒發心情都做不到。面對過度壓抑的長子尚謙,我走不進他的內心,既問不出來也猜不到他在想什麼;而尚宇則是在被習慣放養後,無法適應我對生活的要求,他經常會因為情緒失控而出現攻擊行為。
剛接回他們兩兄弟時,尚宇已經國小二年級準備進入下學期,但此時的他竟然連注音符號都不會唸,更別提要他看中文了;他連自己的名字都要想很久、寫錯許多次才能夠正確的寫出來。
那時候的他不僅全然是文盲狀態,甚至連表達能力都嚴重遲緩,因為他大腦中的詞彙量太少了,以至於他無法用語言來向他人表達內心的想法,也因為沒有人聽得懂他想講什麼,尚宇就會感到憤怒進而做出失控的行為。
在我學習的個體心理學中有提到,無法面對挫折的孩子通常有分為兩種,被冷落的孩子與被寵壞的孩子;而尚宇同時具備了兩者。
在學習知識上尚宇是完全被冷落的,在過去的家庭裡親人們認為成績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因此對他毫不要求;一直到他的老師告訴家人尚宇可能有學習遲緩的問題,建議帶去醫院鑑定時,他屏東的家人又突然要求起他的成績來了。
尚宇開始因為成績而遭到處罰,具體的處罰內容為何我無法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顯然一點成效也沒有,且讓尚宇更加逃避學習。除了學習之外,在生活的常規上,他也完全沒有學到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祖母疼他,因此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會幫他做到好,洗澡、盛飯、哄睡覺……
剛把他們兩兄弟接回身邊的頭幾個月,我一度覺得自己恐怕無法再靠理智去控制我的病情;我感覺自己躁鬱症與思覺失調的問題隨時都會惡化,我害怕自己會做出什麼難以挽回的憾事。
所幸,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我的伴侶、工作上的合作夥伴、醫療與社會局提供的資源等等,讓我能夠在放棄理智的懸崖邊,獲得一條幫助我不至於墜落的繩索。這一年來,靠著個體心理學的正向教養法則,雖然沒有做到完美卻也幫助兩個兒子成長到有能力為自己負責了。
尚宇的情緒失控,是因為他無法透過言語來表達。因此第一階段我必須先訓練他的表達能力;當他每一次跟我說話,或是有事情要我幫忙時,我不允許他只講幾個單字就帶過。
例如:有吃的嗎?
這是去年的他最常問我的問題,他的肚子就好像永遠都填不滿似的。如果此時我也只回答他「冰箱有水果」或是「廚房有麵包」,那他往後肚子餓就只會這樣問我,而且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必須滿足他的需求。
我會去引導他回答為什麼這麼問,當他回答因為肚子餓時,再繼續問他剛剛吃了什麼東西。甚至跟他討論上一餐所吃的食物中,哪些比較喜歡哪些不喜歡;喜歡與不喜歡的理由又是什麼,最後當然還是會給他食物,但在這之前他得先練習表達。
當他表達能力大幅進步後,情緒失控的情形就開始減少,而強度也比過去低上許多了,此時我知道該進行到下一個階段了。
他不喜歡寫作業,因為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也不會使用注音符號,寫作業會使他感覺特別挫折,並且會放大自己的無能。我嘗試過許多不同的方式,讀繪本、寫習字簿、認路上的招牌、讀有聲書等等,每一天都會想辦法讓他接觸到文字。
這過程中他經常會抗拒學習,甚至對我發脾氣說他就是個什麼都學不會的廢物。此時我就會告訴他,你現在可以這麼清楚地告訴我為什麼你不想學這些,不就是因為前段日子裡,你一直很努力的在跟我練習對話嗎?
等他自己冷靜下來,知道努力雖然辛苦但不會是白做工時,下一次就會比較願意接受我對他學習閱讀與書寫的要求。前陣子我開始要求他背誦九九乘法表了,這對他來說又是個很大的挫折感;數學不像寫中文注音,照著書上的字抄完就沒事了,數學有公式要背要理解,其難度比寫圈詞與對話難太多了。
我要他兩天背完一個倍數,昨天背到了六的倍數,六七四十二他一直背成六七四十八。在錯了大概第五十次左右他終於發脾氣了,再次出現了久違的刺蝟模式,將自己的臉埋進膝蓋裡,縮成球狀一直不斷唸著:「太難了我根本學不會。」
這一年多的時間,每一次我在要求他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他用「我就不會」來逃避時,我就會跟他解釋什麼是「目的論」。
你不是因為不會才做不到,而是不想做這件事才說自己不會。不會就學,一次不會就學兩次,兩次不會就學三次;一個人解決不了問題就找人幫忙,你可以問我,你可以問你哥,你可以問很多人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才好。
但最終還是只有你自己才能解決。
我與你的哥哥或者其他人,我們都能夠跟你分享背誦九九乘法表的技巧,但我們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學會。如果你用自己的方式沒辦法背得起九九乘法表,那就改我的方式背看看;如果還是背不起來,那就改用你哥哥的方式背看看。你只要不放棄這件事情,就一定能找到背起來的方式。
於是,我聽見了那蜷縮成一團的尚宇,用著近乎耳語的音量不斷重複著“六七四十二”、 “六七四十二”, “六七四十二”……
最後他成功地把六的倍數給背完了,然後吵著說肚子餓要吃東西了;這時當然不能輕易就讓他去吃飯,而是對剛才的勇敢面對問題大大的鼓勵他。每一次當他成功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後,我都會不斷地跟他強調,這不是我的功勞而是你自己的努力。
肯定孩子努力的過程而非強調結果,並且讓他明白就算失敗了也還是可以重新挑戰。我總會告訴兩個兒子在挑戰的過程中犯錯時要感到開心,因為往後你將不會再犯下同樣的錯。
我甚至會鼓勵他們嘗試犯錯,因為現在還小的他們能犯的錯強度有限,且也還有我的庇護,讓這個階段的他們盡可能去嘗試錯誤,訓練自己對挫折感的耐受度,將來等他們真正脫離原生家庭進到社會時,才不會被那巨大的挫折感給嚇到崩潰。
「你不是因為被我逼著背才學會九九乘法,而是你自己下定決心要面對這個挑戰並且克服它;假如你決心就是不背,我就算打你罵你也無法將九九乘法表像植入晶片一樣植入你的腦袋。我在這過程中,頂多就是給你一些學習的技巧而已,你所學到的一切知識、技能,都是靠你自己的努力來的。」
然後,他總會露出靦腆又帶有點得意的表情,假裝不在乎的說:「肚子好餓喔,我可以吃東西了嗎?」
==========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兩步驟應用問題二年級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篇建議搭配社團內的另一則貼文觀看_路徑如下
#社團_相簿_個體心理學名詞介紹_自卑情結
大多數的團員們都知道我的粉絲頁在過去是健身起家的,後來也從素人健身愛好者成為一名健身教練,但除了前年我去比健力三項時身材有比較像個運動員之外,其餘七八年的時間,我一直都有點豐腴,而且其實還逐年變胖。
在 #靠北健身界 一代剛崛起的時候,正是我在健身圈算最紅的時期,當時我的文章主軸都是圍繞在打臉其他健身網紅或是不實的減肥廣告。因為樹大招風,我在當時三天兩頭就會上靠北版被批評,而主要攻擊的點都是在我的身材。
「那麼胖也能當健身教練喔」
「嘴巴很會講但是身材一點說服力都沒有」
「宅媽花花是不是越來越胖了啊?」
我在當時也很希望能夠讓自己瘦下來好堵住這些酸民的嘴,但我卻始終難以成功瘦身。生理上的因素當然是因為我吃太多,攝取過多的熱量不可能會瘦;心理上的因素則是因為害怕自己努力了卻還是瘦不下來,那不等於承認我根本沒有本事?
於是我利用躁鬱症來解決這些問題,因為我情緒低落所以無法好好訓練;因為我躁症發作所以想暴飲暴食;因為我有躁鬱症所以無法好好訓練跟做好飲食控制。但是我很努力在生活,很努力在對抗我的疾病。
"拜託!我有躁鬱症欸,換作是你各位的話有辦法做得比我更好嗎?你沒經歷過我所經歷的就不要在那邊嘴,只會在鍵盤上出一張嘴,難怪網紅是我而你只能當酸民。"
在當時,我就是透過上面這樣的優越感來逃避自己的自卑,優越感不一定是好的成就,也可能是其他負面的行為,任何「特別」的行為,都能夠從中獲得優越感,因為那不是一般人會做的事情。
我有躁鬱症但你沒有,所以我是特別的;我壓力大的時候會自殘但你不敢,所以我是特別的。我原本身心健康又善良,都是因為你們的傷害才讓我變成心理變態;所以你們全都是壞人,而我是最可憐的受害者。
不管行為如何,目標都是為了想要超越別人,但這樣的方式沒有辦法真的解決問題,只會讓問題越來越複雜。
若我想利用躁鬱症讓自己獲得優越感,那麼躁鬱症的症狀就會越來越嚴重,因為同樣的方式對他人而言時間久了都是會麻痺的;一開始只要發負面的動態就會獲得關心,但最後大家都覺得我又再討拍而無視,於是我只能用更激進的手段,例如自殘。
當自殘也無法引起他人關注時,就必須再採取比自殘更激進的手段,例如自殺,或甚至殺人。
在沒有學會過合作關係且缺乏社群情懷下,我無法明白自己其實可以求助他人,或是不要那麼高標準的要求自己;就算我做得不夠好,也輪不到他人來評斷我的價值。
一直到我開始研究個體心理學後,自卑情結才慢慢改善,雖然現在我有時候還是會想要找理由逃避問題,但通常這個念頭出現時我就會告訴自己,逃避只會製造出更多的問題。
阿德勒認為人類的一切行為需要建立在利他的基礎上,才能夠共同打造一個更好的環境,不過利他並不是完全不考慮自己,而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時,是否對他人能夠有所貢獻。
所以後來的我才會開始不斷地寫個體心理學相關文章,寫文章是我的興趣,我從小學一二年級就開始會寫日記或是寫小故事;我能夠在寫作中抒發自己的心情,讓自己的情緒較為穩定,而個體心理學的文章讓我感受到了自己對他人有所貢獻。
當我開始在寫作中感受到對他人的貢獻後,慢慢就能夠發現更多自己對他人有貢獻的地方,好比我寫與尚謙尚宇母子三人的親子趣事,或是我與香吉士之間永遠隔著大姨媽的琴瑟廢文;當我看到自己寫出來的文字帶給許多人歡樂,這讓我感覺到自己並非過去所認定的毫無價值、任誰都能取代我。
透過做這些事情去培養我在童年時期沒有被開發的社群情懷,以及與他人的合作關係,慢慢就不再像過去那樣容易被自卑情結影響我的情緒,而我也越來越能夠接納自己的一切,不再需要靠他人的認同來證明我自己的價值。
社群情懷、橫向關係、課題分離、接納自己,這些觀念間會交互影響。橫向關係多一點,社群情懷就進步了一點;課題分離多一點,接納自己就進步了一點。
所以沒有哪一個要先學會的問題,而是每一個都要去實踐,然後隨著時間的累積就會發現,自己一天比一天變得更好了。
#歡迎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更多相關內容與討論請按步驟申請入社
#申請入社流程如下
1.填寫申請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加入社團: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
兩步驟應用問題二年級 在 拖鞋亮綠教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三層次學習法
其實這方法之前已敘述過幾次,不過可能比較零碎
因為一直有家長詢問相關問題,所以再換個角度討論
阿亮認為學習的順序分為三個層次
知道-體驗-了解
阿亮舉自己教書的經驗
一、知道:
當孩子知道一件事情後,會開始想像與連結
若是在每周一次的連續課程:
阿亮常常會故意說一些是下次要教的東西
比如:
蛤蠣常常都是用糞便養大的喔!
(此時孩子會開始把蛤蠣跟大便連結在一起,並且胡思亂想。)
但為什麼下次再說喔!(這個例子較骯髒,請勿介意)
二、體驗:
當孩子體驗過後,與自我想像比較,便會想了解差異在哪裡
因為無法真的去看蛤蠣怎麼養,因此要敘述現場狀況
讓孩子似乎身如其境
比如:
蛤蠣池通常都很淺,水也不高,只要有淹過蛤蠣一點高度就可以了,然後在蛤蠣池旁邊,會有另一個有水的池子
養殖者會把糞便或是廚餘倒在裡面
兩個池子間會用水管或是通道連接
固定時間,就會把一些糞便或廚餘水放流過去蛤蠣池
蛤蠣此時都會很開心,因為他們是濾食性,
所以就會拚名的吸糞便水
當學生對於現場是有感覺的,體驗過後並比較自己的想像
他對於真正的原因會更有好奇心,
重點是他知道自己為何要學習這件事情。
三、了解:
當孩子在高度的好奇下學習,了解知識是一種樂趣,
有恍然大悟的驚喜
答案或許會和孩子想像的一樣,但也有可能天與地的差別
比如:
其實糞便池通常會有固定菌種、澡類或水生微生物,可快速分解丟入的有機物質。而微生物也會快速成長。蛤蠣是屬於濾食性動物,因此當這些完全發酵且充滿微生物的液體流過時,你會看到蛤蠣盡力的伸出那兩隻吸水與出水管,拼命的把這些營養且好吃的微生物給吸進去。
你覺得這樣的學習過程,孩子會吸收多少知識,他之後會以怎樣的心情看待蛤蠣養殖這件事,是以討厭,還是有趣,或是主動學習
學習不是一蹴可成,過度的要求學習速度與成果,常造成反效果,我們的孩子常在不知道的狀態下,就要學習完整的知識。當無法達到師長目標時,通常的最後手段,就是直接跳過這三個步驟,背起來,考好試就對了
重點是他把所有都背起來了,但還是不知道為什麼,這不是很慘的事情嗎?
阿亮說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阿亮剛開始自己出來上科學課時
在板橋的一間班所上課
主任:孩子先背起來再應用
阿亮:背起來後就沒有用了
主任:九九乘法就是背起來就可以用了啊
阿亮:可是背九九乘法後,就不會學乘法的意義了
主任:了解意義是以後的事情,現在最重要的是先背起來
那時阿亮總是再聽同樣的話語:
為什麼你背不起來,要抄幾次你才會
若你明天背不起來,下次就不要上科學課
有次上課,主任不在,阿亮偷問:
你知道九九乘法表,在幹嘛嗎?
一位二年級的孩子說:主任說背起來,數學就會很厲害。
阿亮寧願孩子到三、四年級都不會乘法,
也不願孩子說出這樣的話,因為這孩子連乘是甚麼都不知道
就像孩子背了一堆唐詩,卻都不知道意思,
只是回答:老師說背起來,國文就會變厲害。
但真的是如此嗎?
這是絕對的因果關係嗎?
還是絕對沒有因果關係?
等待並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思考,是很重要的事情
孩子不但能培養自我思考能力,也能藉由這樣的訓練
變得更能解決與修正答案,甚至找出問題,並且創新答案
這不是我們最想要孩子獲得的能力嗎?
等待,並讓孩子慢慢思考,才是學習的真正方法
來,跟阿亮複誦一次,三層次學習法:
知道 - 體驗 - 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