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文】人類精神發展的心理模型
。
一、人類精神發展模型:兩類心理工具
1.兩大心理工具:認知與情緒
(1)認知工具:
理性--邏輯、推理
物理學概念--量數、清楚定義、因果關係
尋求問題解決,實務取向。
(2)情緒工具:
感性--譬喻、價值
化學概念--質地變化、公式非絕對、臨機應變
主要是關係維繫、連結彼此,讓自己活在世上不孤單
#兩系統互相交織與互為影響
。
2.兩系統的學習路徑
(1)認知的學習路徑是:閱讀、理解、實作,行為模仿。是客觀可見的。
(2)情緒的學習路徑是:先有感受、體驗,然後進行辨識與命名,並從中得知自己要什麼。是主觀抽象的。
3.舉例來說:某人被老闆罵事情做不好
被罵會有情緒,屬感性;事情做不好是認知,屬理性。
被罵之後需尋求安撫,因為情緒會先保護個人,讓自己有所抒發、不再害怕,或因委屈、冤望產生怒氣反擊。情緒平穩後才能繼續做事,比較少直接跳「那就把事情做好就好」,直接跳的狀態多數是「壓抑了情緒」,偶而可以,常態就不行。情緒被壓抑並不會消失,而是儲存在體內,身體以不舒服、莫名症狀或無感無意義作為表徵,當人的內在失衡又不理會,累積多了就會生病。
。
。
二、兩大心理工具的功能L人際互動
除了生存之外,心理工具最重要的功能是「人際互動」。
1.對外部而言:
身處群體,要有與他人相處的社會共識,「知道怎麼做」才是適當,才能「你好我也好」。不懂共識的舉例,例如說「崩潰」的形容用語,語言定義是「生活、心靈的癱瘓」,但口語化、生活化的用意只是「我受不了了」,使用意義視情境而有所不同,誤判就會產生誤會。實務上,人需要心理工具介入收集情境背景、對方心意及自己想法才能判斷出最佳策略(要老實好、客套好,還是說謊好…都是選項)。
2.對個人內在而言:
主觀情緒是形成喜好、價值觀最重要的事,例如「喜歡喝那一種品牌」就跟情緒有關。而理性是客觀的,只能觀察各品牌咖啡成分做比較,不是感受,無法決定。
「我想要什麼」是情緒系統主導,有情緒才是人類生活,否則就像機器人,選擇正確但無趣。情緒有決定權,理性是輔助與執行。
。
三、「適應」與「想要什麼」
在常態分布裡,「正常」指的是大多數人座落的範圍,而「異常」則是範圍外(規格外)的樣子。人類發展模型只是假說,要判斷一個人是否過的好,主要是看「適應與否」,而非正常或異常。如果生活可以過,並沒有一定要怎樣才行。適應後,一個人會產生「固定的生活習慣」及「固定的心靈迴路」。
固定的習慣是個人多次演化而來的最佳策略,要再次調整通常要有足夠的理由,所以「想要什麼」很重要,是「改變的動機」,才會願意從已經習慣的舒適圈做調整。
心理諮商則是在此前提下,談「你想要什麼?從目標回看,調整某些會阻礙的習慣,而好的習慣繼續保留。」
。
四、探討過去的資料是為什麼?
怎麼描述「情緒經驗」代表了你的思路習慣;「情緒經驗」的內容代表了你情緒的價值觀。
過去若有創傷,情緒反應與思路習慣就沒有被處理和調整,處在固執的自我保護下,但也導致錯誤的生活連結、極端想法,如「要與伴侶相愛一輩子是不可能的」,因為無法感情,便只剩走上孤單一輩子的選擇。
但這其實不是自由的選擇,這僅表示心理工具尚未完全發揮,「關係經營」需要情感的「相信」及「互饋」,也需要理性的「持續經營」,妥善使用交織兩者,就能達到想要的目標。
兩系統互相交織與互為影響 在 第一節親子三角關係 的相關結果
由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瞭解,手足性別組合對於手足關係的確會有所影響,然. 而對於手足關係哪一種互動模式的影響,以及影響性為正向或是負向,則各方研. 究結果並不一致。 三 ... ... <看更多>
兩系統互相交織與互為影響 在 與機器共舞:以交織理論探索人機協作的能動性 的相關結果
再者,交織理論關注於這些包含人機等異質性元素所構成的交. 織體之動態發展過程,包含在特定情境裡不同交織體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而決. 定了人機協作之下的價值創造與參與者 ... ... <看更多>
兩系統互相交織與互為影響 在 複合相互依賴理論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傳統現實主義學派的一個重要缺陷是分析層次的混亂,他們往往從個人經驗和常識出發,把國際系統、國家和個人因素交織在一起,結果是其理論框架缺乏嚴謹和科學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