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天涯若比鄰
銀河系內上千億顆恆星,最接近地球的是哪一顆呢?答案很簡單,地球是太陽系的行星,最接近地球的當然就是太陽了!
那麼,最接近太陽的星星又是哪顆呢?
唐代詩人王勃在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之中寫道:「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現代天文學家也很浪漫,把最接近太陽的恆星稱為比鄰星。
古中國天文學裡,有一顆星星叫做南門二,在現代天文學裡則叫做半人馬座α(α Centauri)。半人馬座α是最接近太陽系的恆星系,因此亦是除太陽以外最接近地球的恆星。現代天文學家透過天文望遠鏡發現,原來南門二是個三星系統,三顆恆星用現代天文學命名法稱為半人馬座α A星、B星及C星。
經典力學有個經典的問題「三體問題」,三個經由重力互相吸引的星體的軌道是不會穩定的。咦,這豈不是很奇怪嗎?太陽、地球、月球也是三個星體、甚至太陽系八大行星是九個星體,太陽系各行星的軌道為什麼會穩定?
答案是:太陽系行星的軌道原來並不穩定!事實上「不穩定」的意思是在數學上沒有解析解(close-form solution),以致該系統長遠下去會趨向混沌。因此,我們要問的不是「穩不穩定」,而是「在多久的時間內能維持穩定」。太陽系能維持長時間穩定的行星軌道,是個天文學難題。
太陽系內除太陽外最重的星體就是木星,因此擾動各大行星的軌道最大貢獻就是來自於木星。不過,即使木星是最重的行星,其質量亦只有太陽的0.09%,而不同研究指木星對地球和其他行星造成的擾動時間尺度各有不同。有些研究指擾動與太陽系年齡相若,因此太陽系能維持穩定。無論如何,事實是太陽系的穩定程度已足以讓地球在過去幾十億年間演化出生命。
而半人馬座α三星系統亦一樣,雖然在數學上最終都會趨向混沌,但因為其三顆恆星的排列,使它們能維持一段相對長時間的穩定軌道——半人馬座α A和B星以約80年的週期互相環繞共同質心轉動,相距介乎11到36天文單位之間,而C星環繞A、B兩星轉動的軌道則約13,000天文單位遠處,公轉週期長達55萬年。因此可以近乎看成是半人馬座α的(A、B星)與(C星)的雙星系統。
而半人馬座α C星在現階段正好位於靠近太陽系的一邊,因此比其餘二星更接近地球,天文學家就引用王勃的詩句,把它稱為比鄰星。比鄰星是一顆暗淡的紅矮星,至今發現了兩顆行星,叫做比鄰星b和比鄰星c,因此也是最接近地球的兩顆太陽系外行星(exoplanet)。
從我們的太陽飛到比鄰星要多久呢?這要看看它距離我們多遠,以及我們飛得有多快。比鄰星離太陽大約4.24光年遠,光年的意思是光線在一年之中走過的距離。所以,如果我們飛得像光一樣快(一秒鐘能夠環繞地球跑差不多八個圈),我們只需要4.24年就可以飛到比鄰星了。
之不過,人類的科技還未進步得足夠在短時間之間把太空船加速至光速。人類所造迄今最快的太空探測器是美國太空總署的柏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它的速度達到時速69萬2千公里!試想像用這個速度從香港出發,只需要67秒就能夠抵達美國紐約!然而,相對於時速10億7千9百萬公里的光速,柏克太陽探測器的速度可只能算是「龜速」,需要飛超過5千8百萬年才能抵達比鄰星。
不過,以上計算都是以地球為準的。可是,愛因斯坦發現的相對論告訴我們,當我們的速度越快,相對於靜止不動的其他人,時間就流逝得越慢。如果我們與柏克一起飛往比鄰星,相對於在留在地球上用望遠鏡看著我們的人,我們可以節省0.0001%的時間,即大約比5千8百萬年提早10年就可以到達了⋯⋯
八大繞著地球跑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摘錄一個自稱北京大媽,她的北極故事》
我們這條小帆船大名「北極光號」(Northern Lights),全長只有49米(一個游泳池就裝下了),1910年建成的全木制老古董。她已經109歲,主人精心保養著她,始終保持著百年前原貌。
船長,帥吧,像不像電影酷斃的男主角?現實中的他,是讓我佩服得需要抬頭仰視的硬漢強者。
他是在露天掌握著舵輪,面前不僅沒有複雜的儀器儀表,甚至連個遮風避雪的艙棚都沒有,而他航行的水域是北冰洋啊,那裡風力多強烈、天氣多寒冷!船長在大風中矯健的爬上搖曳的繩梯到桅桿頂端,我在下面看著打哆嗦,而他連安全帶都不用。
這是我在北冰洋上漂流8天所乘坐的小帆船。我的北極故事必須從這裡說起,正是為了老船,我把奔赴北極的心動變成立即執行的行動(不瞞您說,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乘坐帆船旅行)。
我的北極航行具體位置在地球最北端的城市,全境都在北極圈內的「斯瓦爾巴群島」,它的首府叫「朗伊爾」。
我從北京輾轉三次換乘飛機,飛到朗依爾。飛機正點到達機場上空,又盤旋了一個半鐘頭才有驚無險降落大雪瀰漫的微型機場。迎面歡迎我的就是一隻可愛的北極熊雕像。當天,我就在朗伊爾碼頭登上了北極光號,開始了我在斯瓦爾巴群島周邊海域的漂流。
我始終鬧不清楚都去了哪裡,因為極目遠眺到處都是一樣的景象:海水、冰川、雪峰和地平線!
我做的最多的就是站在船舷邊發愣發傻,目瞪口呆的迷失於360度包圍自己的冰海之中,不知道時間,不知道方向,不時用凍僵的手指按動一下快門,然後根本不看相機屏幕,因為實在捨不得眼睛一分鐘都不能從既變幻莫測又無限重復的海水與冰峰中挪開。
常常分不清天與地的邊界,辨不明夢與醒的差別。我們的船在一個又一個峽灣停泊,再乘坐橡皮快艇登陸。
我們跟著探險隊隊長踏上一個個小島,用雙腿感受北極的土地,留下自己在北極的珍貴足跡(當然一陣狂風飄過,足跡就被掀起的積雪覆蓋了)。
當我登上山頂,暖色的陽光撫慰著山嶺,冰川被擠壓,高聳形成冰峰,帶著它蔚藍的色彩與天空爭艷。層疊的山巒描繪著蜿蜒曲線,把世界邊緣的大地當成木刻雕板。
北極鷗凌空展翅,駕馭氣流在冰川和山峰間任性盤旋。
太陽總在30度夾角的側面,即便正午十分也不會如我們熟悉的太陽凌空高懸。
我看見那純白底色中一排斑駁身影,展現著馴鹿們的淡定安閒。行走雪原,我心想:我們有幸邂逅這裡的主人們?瞧,這是北極熊的腳印, 我什麼時候能夠看到它的真顏?最終,我始終沒有遇見,只看到了人工北極熊雕像。
倒是北極狐看見我們了,它並不迴避,反復幾次在這個土丘前後跑來跑去,探頭探腦和我們周旋。各種水鳥船頭船尾一路相伴。難得一見的環斑海豹,水中時隱時現,美麗花紋真是讓我開眼。
北極是冰凝的。
北極是寂靜的。
北極是遙遠的。
北極是有情感的。
北極更是哀怨的。
在北緯78度40分的地方,這是我們這一次北極之行到達緯度最高的地方。這裡是前蘇聯開發並且遺棄的採礦點,曾經形成具3000人規模的小鎮,現在只有10個人在駐守。這裡已經被遺棄30年了,但冰凍保持了它的原貌,一切都那麼鮮活,好像昨天人們還在這裡工作。
這裡像人間所有的盛況儀式:一個號稱是「理想」的火炬,領袖的塑像。小鎮的地標名字叫「金字塔」。雄偉的鋼筋金字塔,對於我而言一橫一竪都標記著一個大國的貪婪,在我眼中怎麼看它都是一座恥辱柱!
在小鎮碼頭不遠有一個很小的雕塑,一隻被鐵鍊拴著的小狗孤零零的站在大石頭上,凝望著遠方。我不知道它寓意著什麼。
但看著它,我卻想到很多。
人類文明的進化史,一直都在曲折反復,在螺旋式上升中認識才不斷深化。
我曾經以為鋼筋水泥是文明進步,
現在才知道綠水青山才是幸福家園;
我曾經以為太陽系有九大行星;
現在才知道只有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周旋;
我曾經以為喜馬拉雅山是8882米,
後來才知道以現在的測量是8848米。
我曾經以為人民過好日子是要消滅富人,
現在才知道要消滅的是貧困,合理的社會要消滅的是無產。
我曾經以為……
有多少曾經以為是真理的東西,被歷史和科學證明原來是一場謬誤,人類在走向文明的征途上始終步履蹣跚,曲折蜿蜒。
而在朗伊爾機場上方的半山腰處,有一個不許隨便靠近的神秘所在,沿著之字形公路搜索,可以看到一個不起眼的建築,它是屬於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種子庫」。
預防全體人類物種皆滅絕之後,給未來地球保留的生命之源。
在金字塔小鎮碼頭停泊的那個晚上,天空呈現了炫麗的北極光,我在寒風中用鏡頭記錄下那場精彩。但當我回看相機屏幕時卻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為拍錯了,因為我看到的是五彩光芒(我以前在圖片中看過無數次的北極光都是綠色的)。後來和攝友們交流才知道,北極光依爆發程度分十級,極別較低的是綠色的,五極以上的就有彩色了。
燦爛絢麗的北極光,我相信她的光芒環抱北冰洋遼闊海域和島嶼,盼它千秋萬代。我希望這片聖潔的極地終會保持,直到永遠,我渴望地球上的人類終會明白自己文明的界限,與自然和睦相處。
哦,我的北極故事,它發生於2019.9.26~10.4之間。
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v8MGbXrcUwBEsyNQ376qDA
八大繞著地球跑 在 劉傑中 Ethan Li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繞著地球跑第一季最後一集
今天晚上十點要在八大播出了
過去一年因為節目
去了好多不曾想像過的國家
也遇見了好多人
過程有苦有樂
但無論如何 都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
未來我會用自己的方式
說更多故事給你們聽
謝謝大家一路陪伴
SEE YOU SOON!
八大繞著地球跑 在 《繞著地球跑》完整版│八大節目 的推薦與評價
㊣《繞著地球跑》完整版│八大節目│. GTV八大電視. 13 videosLast updated on Jul 4, 2023. [Private video] · [Private video] · [Private vide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