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陳志恆:推薦《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志恆是一位非常年輕卻又非常有深度的心理師,他出版的書,一本比一本暢銷,而且一本比一本更讓父母受用。
從專業的心理師出發,志恆邁向多元的資源融合,不只是坐在診療間,聆聽個案的困境,而是主動走出診療室,對有需求的老師與父母教授親子關係應對的方法。
志恆最近出版的《正向聚焦》更是廣納了所有我在《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裡,想傳遞的「欣賞」一工具,志恆運用了非常科學的操作方法,羅列出學習者可以實際運用的對話層次,實在比我厲害太多,想更深入學習「欣賞」的朋友,可以購書一看。
而我的新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有幸得到心理師陳志恆老師的推薦,很榮幸,也萬分感動,因為志恆老師書寫的內容,實在太精闢入理,層層解析,把書裡最重要的工具與觀點,都呈現了,實在佩服其能力,分享給大家。
#陳志恆心理師粉專連結:https://reurl.cc/R6XMm9
【#一起讀書:把困難當資源,視挫敗為禮物】/文:陳志恆心理師
宋代文豪蘇東才高八斗,卻仕途坎坷;被貶後常與好友佛印法師暢談佛法。有一天,蘇東坡靈光乍現,寫了一首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蘇東坡自認修佛體悟甚深,請書童帶詩過江給佛印法師鑑賞。佛印法師閱後笑了笑,在紙上寫了眉批,請書童帶回。蘇東坡洋洋得意地打開信紙,見上頭只有一個字「屁」,遂怒氣衝衝地要書童備船,親自渡江找佛印法師理論去。
過江後,佛印法師的大門深鎖,門前貼了張紙,上頭寫著: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
成也情緒、敗也情緒。修行的關鍵,就在安定情緒。親子教養的關鍵,也在父母能否有效應對自己與孩子的情緒。
拜讀李儀婷老師的《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一書,我甚為感佩。身為三個孩子的母親,隨時需要排解與介入孩子的紛爭,在各自的需求間來回穿梭,有時豬隊友來攪局,也得耐心處理,這著實不易。
但儀婷在書中寫到,面對教養的紛亂挑戰,在長期浸潤薩提爾對話多年之後,現在已能從容面對,甚至一笑置之。能有此境界,真可謂「八風吹不動」,但這背後的秘訣是什麼呢?
我讀後的感想是,隨時帶著敏銳的覺知,有意識地與情緒風暴共處。於是,你知道,你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意識的選擇,你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是帶著覺察的。如此,我們能成為情緒的主人,而非被情緒主宰。
*
《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比儀婷老師的前作《薩提爾的親子對話》更為精彩,我也因此反覆多讀了幾遍。歸納幾個重要的心得:
第一、有時,暫時不介入,就是最好的介入。孩子在情緒上頭,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儀婷老師說:「讓問題跑一會兒」,退出暴風圈,待情緒冷卻後,再與孩子對話。
第二、所有的挫敗都是成長中的必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種種的挑戰,健康、課業、人際、愛情、日常習慣......等,常令父母措手不及。如果你願意歡迎挫敗找上門,陪著孩子去面對,失敗將是一份成長茁壯的禮物。
第三、溫暖關懷亦不失守界線。很多人以為,要安慰孩子的暴怒情緒,意味著要妥協讓步,這實際上是討好。儀婷在書中告訴我們,待孩子情緒冷靜後,仍須重申界線,讓孩子知道,他有著有限的自由,需要尊重規範。
第四、彈性調整。即使家庭規範是重要的,不代表必須僵化遵守;也得視情況彈性調整。所以,調整規範也會是與孩子協商與溝通的一部份。
第五、所的一切,都值得欣賞。儀婷老師示範的親子對話,通常是以「欣賞」收尾。欣賞能帶來力量,這部分與我《正向聚焦》一書中的精神及做法,不謀而合。
*
儀婷老師在新作《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中,用了許多口訣來幫助讀者實踐,如「聽核心」、「陪跑界協心」、「養成對戒」......等,朗朗上口,易懂易記。
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也最推薦讀者閱讀的,就是本書的最後一個部分,儀婷老師示範「親師溝通」的故事。
許多家長問我,當孩子在學校裡遇上不友善的老師時,父母該不該出手,該如何出手?儀婷老師會說,這是一個讓孩子從困難中學習的大好機會。
有一年,儀婷老師帶著孩子們去參加運動夏令營,遇上帶隊老師對孩子具傷害性的對待。儀婷老師決定介入處理,對話內容張力十足。我要你閱讀時,不只看熱鬧,更要看門道,請細細體會這些話語及行動背後的深刻思考;換做是你,你會有什麼選擇?
*
【一起讀書】系列,延了一天發文。因為這本書實在太好看,太多重點要劃,多花了我一天的時間研讀與整理,在此誠摯推薦給大家!
=================
學習活動:「你送書,我送線上學習」
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在更好的教養中,正向的快樂長大,讓教養共融,進而影響每一個家庭,趁過年前,你買書送朋友,無論你身處何方,我送你一場線上講座。
活動內容:
1. 講座時間:3/26早上11:00(僅有一檔時間,請斟酌自己的時間參與之)
2. 購書日期:需於1/29─3/20購書(憑購書憑證、發票、下單收據等能證明即可)
3. 數量:需一次購足3本《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4. 名額:50人
步驟:
Step1:購3本書《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Step2:將購書憑證私訊給粉專小編
Step3:3/26上線參與講座
♬線上學習:
① 李儀婷vs.賴佩霞:https://reurl.cc/l0o88A
② 李儀婷vs.陳品皓:https://reurl.cc/KxbVrj
③ 夏韻芬專訪李儀婷:https://reurl.cc/a5Nyk9
♥新書座談:
④ 3/7高雄誠品大遠百 https://reurl.cc/7y9NG9
⑤ 3/13 台中金石堂秀泰站前店 https://reurl.cc/6yVM6V
🔥 2021父母最好的教養手冊《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
博客來:https://reurl.cc/A8Vj8p
MOMO:https://reurl.cc/3NNM10
八風吹不動意味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凌晨四点沉寂都市,我在七张遇到送报夫》
回到七張已是凌晨四點。
本以為這個點路上是鬼影都沒有的,沒想到捷運站出口處燈火通明,許多阿北、阿公聚在一起,彎著腰,熱火朝天地在地上摸索。
這麼晚了,內心的疑問,驅使原本打算徑直回家的我折回來一探究竟。
靠近了一看才知道,地上鋪滿的是各大報社的報紙,篇幅大的小的,標題紅的綠的,十分醒目。
我站著看了一會,身邊的一位阿公,脖子上掛一條白色毛巾,正低頭清數報紙的數量。
送報夫?是我在楊逵的《送報夫》里看到的那樣嗎--當年,隱忍的、抵抗的、頑強的、被時代遺忘的勞動人民。
#遇見送報夫#
「請問你們從幾點開始啊?」阿公不理我,
用捻過口水的食指指旁邊的一位叔叔,「老闆。」
我收起裙擺,躡手躡腳跳過報紙堆,
問阿公所示意的那位老闆,
「叔叔,你們在幹什麼呀?」
老闆瞟我一眼,沈默兩秒,
「你要做?」
嗯,會這麼問也正常,一般沒有人會大半夜不睡覺在街上晃,還停下來打擾人家工作,問東問西的吧。
陸生在台不能工讀,
他應該是沒有聽出我的口音。
我想瞭解更多,便隱瞞了自己此舉其實只是出於好奇,順勢說道:「嗯對,可以嗎?」
老闆直起身子,支下腰,推推老花眼,上下打量眼前這個瘦不拉幾的小姑娘。小姑娘則不自覺攥緊了竹竿胳膊下的手。
他努努嘴,聳聳眉,「唔,我們確實很缺人手啦,可是會很辛苦喔。」
據老闆所說,每天三點多就要集合,帶上分類好的報紙,開始奔赴。
每個「送報夫」會有一條固定路線,一圈分發下來大概能送兩百多份。「當然咯,剛開始是連五十份都送不了的,這要慢慢來。」
「那為什麼這麼早就開始?」我問。
「哈哈!」老闆笑,是因為發現了小姑娘為掙錢拼命的意願只是一時衝動,她對此行業根本一無所知!
即便如此,他還是耐心地為我解答,「因為這個時間不塞車,路上沒人,速度會快很多!」
天色漸亮,阿公和阿北們,
把報紙抱起,
嘿喲一聲放進機車後面綁的置物籃,
車子的輪胎明顯扁了一下。
他們精神飽滿地翻身上車,
扭動引擎,出發了。
#什麼都不會也沒關係#
「可是我什麼都不會欸。」我搓搓手。
「沒關係,跑就對了!一開始要看地圖,基本上送一個禮拜,你就記得每家每戶的地址,甚至連他們家訂哪一份報紙都不需要看單了。」
我才發現,老闆戴一副出自老派工匠的細邊玳瑁色老花,頗有書生氣質。他扶正眼鏡,點點我旁邊一位滿頭大汗的叔叔,「像他,現在一個人可以做兩個人的份。」
老闆手指放在太陽穴上,
說,「早上哦,這裡最好用了。」
是嗎,都說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只覺得沒睡飽的話,腦子跟過期的漿糊似的,攪都攪不動。
「那我用腳踏車可以嗎?」老闆被逗笑了,說不行啦,腳踏車送到,新聞變舊聞!機車會比較好一點。
我說自己沒有機車,老闆說機車可能就要好幾萬哦,你是學生,用電動車就好了,一萬多就買到了。
「那我也沒有,一萬多也蠻貴的啊!」老闆趕緊搖搖手,似乎不想我因此打退堂鼓:「沒關係沒關係,這交給我們,我們可以幫你找一台車!」
#幫你安排#
我乖乖地站在旁邊看,為了不擋道,都快貼到牆上去了。「啊基本都是老人,退休的、經濟負擔重的男的來做。你這樣的沒有的啦。」老闆跟我談話變得輕鬆了很多,開始有很多「啊就、齁、嘿呀」的跑出來。
「以前很多學生,十多年前啦,現在越來越少了。以前我們有一個男生,跟你差不多大,媽媽癌症,他自己找到這裡,啊他下課也去打工,學習還很刻苦。我們都覺得那個年輕人的精神吼,很堅強,肩膀夠硬啦,有擔當,這種小孩很難得啦!所以只要你能吃苦吼,我們都願意幫。啊就怕你自己受不了。」
作為熬夜最晚、最不要命的大學生,接這份工作,意味著要成為社會里最早清醒的人。用意志克服冬日天寒地凍,風吹雨打也只是一件薄薄雨衣。想想自己,連早八都很少準時到的,真是慚愧。
「我們很久沒看到年輕人了,所以你來問吼,我都嚇一跳餒。啊你如果真的有需要,我們會幫你安排的啦。」
#退休長輩重出江湖#
「這裡很多人都是兼職,因為我們工作時間是凌晨,不影響,他們很多人回去吃個早餐就繼續上班的。」
凌晨,世界熟睡之時,他們是公路上的孤獨行者,沈默地高速運轉著。當我們蘇醒時,這群人已把時代的新消息送到人們的家門口。這是一份很神聖的工作。
我想知道薪資,叔叔也不含糊,直接告訴我,「一次五百(新台幣),一年只休息四天,其他時間你請假要賠錢哦,請假一次罰一千。」
哇,我可能賺的都不夠請假賠的。
但數數,按三十天計算的話,
一個月有一萬多誒!很不錯啊。
「其實工資沒有漲過啦。三十年前是這樣,現在也是一樣。以前還行夾報,現在不行了。」另一位叔叔搭話:「報紙價格不漲,我們的工資也不能漲啊。」
這個說法聽起來怪怪的。
雖然我也知道,
實體報刊雜誌搖搖欲墜,
能不停刊就不錯了。
#傳承#
同樣是送報紙,年輕人做就是一片欣欣向榮,說明這個社會的未來的擔當者吃苦耐勞,有勇氣和拼勁。但若是退休阿北「重出江湖」,畫面不禁透著淡淡淒涼。
今時今日,報紙已經不是人們得知新聞的首要管道,「送報紙」這一行業、見證月亮落山的這一群人,是否會隨著新聞數據化、電子化而落幕,我不知道。
我依稀記得自己小時候常看到的勵志故事,出身貧寒的學子為積攢買書錢,接下送報紙的工作,腳踏車鈴叮叮噹噹,斯文秀氣的寸頭,洗得發白卻整齊的衣服,郵差樣式的軍綠色書包跨在腰邊,踩動踏板,車子行駛時被風鼓起的衣裳...
從黑夜騎向朝陽,從黎明騎向未來的大道上,最後一縷月光為他們祝福,第一束曙光為他們加冕,一切蓄勢待發,充滿生機和希望。
#精神#
叔叔們其實很忙,
但他們還是會停下來仔細回應我,
一是因為怕我家裡出狀況,
急需幫助,
希望給我補貼家用的機會。
二是他們想鼓勵年輕人嘗試和打拼,
哪怕我看起來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太陽還沒升起,我坐在石階上,跟一位阿公聊天,他跟我說起從前,說起他年輕時的台灣,水稻,民歌,收音機,搖竹,米香,中和鄉,景文街、治皮症的膏藥,環保先鋒,尼龍襯裙,蘭陵牌腳踏車,煙葉罐子,油紙傘,霓虹出版社,洋文,《狂想曲》,和平東路,太妹,美國熱門音樂,軍閥,蘇德曼的小說...
這些我在文學作品里看到的關鍵字,
隨便一個,都能在他們的腦海裡,
牽出一整片追憶和遐想...
看著這些阿北、阿叔甚至頭髮花白的阿公們,他們那麼安靜,那麼安靜。蹲著、坐著、跪著,報紙前的他們,安靜得像融進了凌晨的夜裡。
「阿北,你們都退休了,為什麼還要繼續做?」他們的回答也很簡單,為了上面的父母,為了下面的孩子,為了家庭,為了生活啊!
當他們無聲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時,是什麼支撐著他們呢,我想到了自己遠在對岸的父親。
「我們活到這歲數啊,其實已經無所求了。就是想孩子能輕鬆一點。」
同樣作為他們口中的「孩子」,我為自己感到羞愧。為什麼不是我們這些晚輩在努力,為了讓父母們輕鬆一點?
凌晨三點,一個年輕人熬夜下班,他累到想放棄,每到這時,他習慣性地繞到那個捷運站前,看著燈光下開始一天工作的、的灰白頭髮送報夫們,又咬緊了牙關。
作為學子、孩子、未來的社會支柱,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怠惰呢?還有什麼藉口抱怨呢?常懷感恩之心與謙卑之心,埋頭前進吧!
2020.05.05
八風吹不動意味 在 幸福.原來在這裡-池上鄉福原社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要出書了!新書的名字是:『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
『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裡除了有我的體驗外,還收錄了兩位我很敬重的長輩—小燕姐與林懷民老師幫我寫的序。
其實我是鼓起很大的勇氣邀請林老師寫序的。一方面我知道他很忙,另一方面,他也惜字如金,我很怕我做了冒昧的要求,其實為難了他的原則。但因為不管是在節目採訪,或是私下相處,我都常常會有種,嗯!他真的好懂我的感覺。加上書裡寫了一些主持雲門活動的收穫,我就造次開口了。沒想到,他不但一口答應了,還跟我說,因為他忙著出國巡演,要我把書稿用最快的方式送到他家,他要帶著去旅行,完成託付。
那一刻,真的有點腿軟。
交序後,還反覆地修改字句,跟我跟編輯斟酌細節,建議我們哪些文字可以拿來當宣傳,完全把它當自己的書一般重視。
何德何能。
這是這個過程中最常出現在我心裡的四個字。
今天就把林老師的序充滿感恩地跟大家分享。
謝謝林老師!
謝謝雲門!
自省‧傾聽‧才能把話說好—為寶儀寶書序
雲門舞集創辦人‧藝術總監林懷民
二○一八年,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十週年,雲門應邀演出「松煙」。開演前,主持人曾寶儀站在舞者換裝棚外的角落,秋風颯颯,她紋風不動。
時間到了,她走上台,用閒話家常的口吻跟觀眾講話。兩千五百名觀眾霎時沉靜下來,風吹著,稻穗沙沙作響,百餘頃的田園稻浪翻飛,遠山飄著白雲,寬大的舞台上,嬌小的寶儀有如金庸小說裡內功高強的女俠,沒做什麼大動作,時光卻因她而停止流動。我滿心敬佩,渴望窺探她的祕笈。
天從人願,寶儀出版了這冊《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
坊間有不少「說話的藝術」專書,教人演講、報告、求職、促銷、談判的技術。寶儀的五十堂課討論如何表達、如何有效溝通。她從人性破題,第一章就說「跟別人溝通之前,先跟自己溝通」,很有禪宗五祖「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的意味。
當然,寶儀不談佛學,不掉書袋。她以生活的語言建議讀者問問自己:什麼事讓自己快樂或不開心,鼓勵讀者跟自己溝通「把心中無名的恐懼挖出來」,透過自我溝通,放下錯誤的理解與負面思考,因為「能跟自己成功溝通的人,才能跟他人溝通成功」。
寶儀沒說這是容易的事。她坦誠分享生命中的恐懼、不安與挫折,靠不斷地練習才取得了進步。
她自承英文不好,長一點的字,往往要拆解音節,一節一節練習,最後才能掌握整個字的發音。她延請家教,每週上英文課。上了一年多,《明天之前》英文紀錄片邀請她當主持人,她緊張得哭了。擦乾眼淚時,她意識到對英文的恐懼來自高中一場失敗的英文演講。
寶儀決定面對挑戰,用盡心力準備再準備。遠赴不同國家進行訪問,她順利完成工作,甚至可以放下驕傲和面子,跟採訪對象坦承英文不夠好,必要時可以請她把話再說一遍。這是自信。拍完影集,寶儀走出長達二十多年的說英文的恐懼。
五十堂課,每堂短小精練,篇首都有重點提示,以及練習的MEMO。第十堂「別人的閃光點」談到,不管身分如何,要把所有溝通對象視為一個「人」;找到別人的亮點,話題就可以源源不絕。這堂課的練習是「從觀察開始;找到對方有興趣的話題,打開對方聊天的興趣。」第十九堂課的練習:「試著回饋對方的正面能量;不帶任何負面情緒離開。」
第二十六堂「練習換位思考」提示讀者用其他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別自顧自地說話。她鼓勵讀者學習傾聽,讓對方感受到自己受到關注,更要進一步把別人的經驗化為自己的經驗。而懂得聆聽自己時,聆聽他人的能力會大大增強。
寶儀認為,好的溝通是「言」「成」:誠實與誠懇。她說,不要講那些用頭腦說的「套路」,要用「心」來說話。她告誡:溝通不是說教,不是說服,講不通時,提醒自己「等一下」。
她鼓勵:跟人溝通,說話要停頓,留白,讓對方有機會反芻你說的話,也重新喚起注意力,讓能量能夠流動;要練習不要把話說滿,不要想用說話取悅別人;懂得跟自己相處,才懂得說話中停頓的珍貴。而且,有些時候,沉默的力量大過語言。
不停地說話,用意志力支持,「把日子活成流水帳」,只會換得疲累與虛脫。她說,成功來自不斷不斷地內省。來自靜心,寶儀說。
然後,她說:「溝通的初衷是愛。」
讀到這裡,我輕顫。寶儀主持節目,說話是她的工作,這本書不教人如何舌尖口快,而是輕鬆說故事,與大家分享她從工作的成敗和生命的起落所提煉出來的智慧。讀者很容易產生共鳴,轉化運用,改善自己的處境。
一本有趣,好讀,而且非常有用的寶書。適合每個人收藏閱讀。每天讀一點,對自己是個好提醒,進而透過自省與練習—是的,要練習,練習愛自己,練習觸動別人—提升自處與處世的能力。不同階段閱讀會得到不同的靈感。我想,困頓的時候應該也能從中獲取走出難關的啟示。
我要買一百本送給雲門的夥伴。
————————————————————————
《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在溝通中肯定自己,觸動他人》
5/7 00:00開始預購 5/12全台上市
金石堂:http://bit.ly/2USrAzM
誠品:http://bit.ly/2USodc2
博客來(非簽名版):https://is.gd/LicMza
#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
#在溝通中肯定自己觸動他人
#曾寶儀Bowie
#林懷民
#雲門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