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溝通】
.
今天女神來審核我的課程XDD,居然還寫下了心得。
.
我自己每天都在思考到底溝通是什麼,但後來發現與其說溝通是什麼,不如說清楚溝通不是什麼。
.
所以我常常在一開始會問大家認為的溝通是什麼,就發現有些人的溝通是談判,有些人的溝通是說服,甚至有些人的溝通叫強迫。
.
我自己覺得溝通很簡單,就是好好的交換訊息,而目的通常都在建立關係,或是完成下一階段的共識。但有許多人都把要對方照著自己的方式去做,當成是溝通的主要目的。
.
所以溝通很難,先不帶是非對錯,再放下角色階級,接著打開雙耳和頭腦,最終才進入提問,回應與表達。
.
當發現對方難溝通的時候,記得問問自己,是對方真的不好溝通,還是對方只要不照我的話,就是不好溝通。那麼這時候難溝通的,到底是對方還是自己呢?
.
補充:剛發文就有很多朋友問到底有什麼不同,我快速的說一下我的定義。
.
溝通:理解彼此並努力找到共識,最終維繫關係
.
談判:彼此都有目標和不同需求,設法解決問題
.
說服:讓對方照著我的方式行動,改變對方想法
.
這樣講有點抽象,我們舉例來說,你的老公假設每天都很晚回來。
.
以溝通的概念來說,我們要去理解對方發生甚麼事了。以談判的概念來說,除了理解之外,還要想到那我希望對方做甚麼,如果是要他早點回來,我可以怎麼樣達到目的。
.
而說服通常是想辦法用說的達到目的,可惜一般人都只會講道理跟需求,比較少用故事或隱喻去說服,所以往往導致越說對方越生氣...
.
所以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明明就在談判和說服,就拜託不要在講自己在溝通了,而我覺得女神的心得寫得比我更好,歡迎大家IG追蹤追起來:https://www.instagram.com/p/CCvhVUPJXgp/?igshid=gj9nju8prg3v
.
#溝通真難
#教溝通更難
#今天也是能量耗盡的一天
#有機會再說說那些課程讓人能量耗盡
#發現原來上課跟找伴侶一樣
#不是誰的問題
#就是彼此不適合
公假定義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標題|
就這樣被你增幅
文字|李屏瑤
攝影|汪正翔
採訪當日,行政院正風風火火舉辦振興三倍券記者會,訪客們在大門外魚貫而入,查驗身份,測量體溫,通過後會得到一張圓形的黃色小貼紙。
唐鳳準時從現場返回政委辦公室。長方形空間一目瞭然,進門是沙發區,最內是辦公桌,右側是一面書櫃牆,連結貌似衣櫃的小門,零星擺設著幾盆受贈的蘭花。訪談正式開始前,她詢問,能否給她五分鐘換件衣服?當然好。下一個動作,她打開衣櫃門,側身鑽了進去。
從訪客角度看來,衣櫃窄小,該如何在逼仄的空間伸展?
偶有細微的聲響傳來,再過片刻,唐鳳走出櫃體。問門後有什麼?唐鳳帶點捉狹答:「納尼亞。」門後沒有獅子或女巫,是政委專屬的密室。而唐鳳其人,的確像是來自奇幻世界,一再提供嶄新的概念與解方。
早慧的孩子放不太進傳統教育的固定方格,遭受霸凌,轉學數次。在家人的支持下,唐鳳14歲便在家自學,16歲與朋友創辦首個開源軟體商業公司。1998年發起Pugs專案,將Perl語言帶領至新境界。擔任過蘋果公司顧問,也是世界著名的公民黑客,預計在33歲退休,卻轉了一個更入世的彎。
2016年,35歲的唐鳳出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務委員,是台灣第一位數位政委、第一位跨性別閣員。
因為武漢肺炎(COVID-19)防疫戰,唐鳳帶領科技人才開發口罩地圖,跨部門溝通合作,在三天內讓口罩實名制從1.0跨到2.0,建立多元服務管道。專業能力與個人魅力再次引發關注,國內外的知名度大增,日本媒體將她譽為「台灣天才IT大臣」,美國研究季刊《外交政策》選入「世界百大天才頭腦」。
唐鳳講話語速極快,如同急板,以穩定的節拍推進。語速再快,也很難追趕上她的思緒,心智總是跑得很前面。像是整場童年,8歲孩子試著在困境中求生。
幸好有喜歡閱讀的父母,父親每次領薪水就會買一大堆書,家中藏書豐富。她在小學二年級下學期休息,花了半年讀書,看皮亞傑、發展心理學跟兒童心理學,嘗試瞭解「霸凌」的結構性成因。
「因為他們的自信心是建立在一些很薄弱的東西上,例如『我是班上第二名,我沒有自信心,第一名轉學轉走了我就變成第一名,我就很有自信心』。我當時覺得完全沒有任何道理可言,但是如果一個人從小就是被『相互比較』定義自信的話,很容易有『把你趕走、我就變第一名』的這種虛幻的感覺。當然還有很多比較、壓力,可能家長的成就焦慮等等也加諸在他的身上。」唐鳳說明,「一旦瞭解之後,就不會有一種很像被霸凌的感覺。我就跟他們追求的不一樣。我在國中的時候,段考還是去,即使校長說不用去。我去就都交白卷,這個是很明確的社會訊號。就是對跟你爭奪排名沒有興趣,大概是這樣子。所以這樣就解決了,沒有人霸凌。」
穿越雜訊,漸次理解真相,除了獨自的掙扎,背後也有眾人之力。
家人的支持,善解的中學校長,都替他創造不同於傳統體制的發展空間,不強制她上學,只要交報告。在科展拿了第一名,獲得保送建中的資格,家人與校長都理解她不繼續升學的決定。她跟建中資訊社的人交了朋友,每天在線上聊天,朋友說他即使入學,也會一天到晚請公假出去,不會有什麼差別。等於在同儕的支持下,做出另類的選擇。
「並不是吃紅色藥丸之類的。」唐鳳笑說,「並不是我多麼了不起,而是有支持的社群可以在無痛的情況下,進入吃了紅藥丸的世界。沒有Morpheus或者是Trinity的話,也沒有辦法自己一個人拔線,拔了可能就淹死了。」《駭客任務》中,Neo覺察真實之前,身上有數個與母體相連的連結器,其中一個在後頸。唐鳳的後頸同一部位,有個如同電源鍵的刺青,多數時間都被長髮蓋住,開關由她自行掌握。
以自身經驗去觀察教育現場,她建議家長要多從小孩的角度思考。任何年紀都是要適性揚才,自發互動共好。有些念技術高中、普通高中的孩子可能想立刻學以致用,往往被家人要求先去唸大學,反而扼殺了對學問的好奇心。
「你隨便看一個2、3歲的小孩,對世界都非常有興趣。還沒有內在動機的時候,你用外部動機強加他,來做行為轉變,就抵銷掉內在動機,這個是最核心的。」唐鳳說,「「我會建議這兩、三年,不管是創業、就業、島內移民去當志工都隨便,當gap year,等到他真的20歲的時候,如果當時想要回到大學,就帶著學習動機回去,不要push他一定要升學。你不扼殺就會維持。」
身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跨性別閣員,她在性別欄填了「無」,黨籍也是「無」。若遇到無此選項的表格,她會在格子裡寫「無」。
「他們要你打勾,你可以不用打勾。因為空格長這樣子,對不對?你還是可以寫『無』。」若遇到不選擇便無法繼續下去的網頁,仍舊有解,唐鳳教學,「你要開文件物件模型編輯器,按右鍵,然後按『檢測元素』,按了之後就可以去改他的值。」
她來,她見,她編輯。凡唐鳳經過之處,選項都會變成她希望的樣貌。
「經常做這一件事。當時我要入境某個國家,一定要我選某個國籍,國籍也沒有別的選項,就是『Taiwan (Province of China)』,不然就得選『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等於只給兩個選項。我就是開網頁檢閱器,就改成『Taiwan (Republic of Citizens)』,然後我就送出,入海關就刷e-visa,海關有看到『Taiwan (Republic of Citizens)』。因為條碼掃得過,就過了。」她說,「其實網站的原理是後台給你一大堆資料,不一定要用任何特定的方法顯示。你在手機上看到跟桌面上看到的本來就不一樣,很像給你一些蓋板廣告,有些人會裝一些程式拿掉。好比看FB的時候我有用插件把整面牆拿掉,那都是你的自由,但是不需要改後端的程式。」
唐鳳展示iPad上的臉書介面,左右邊欄是模糊的馬賽克,中間的動態牆是消失的。只有來自阿得勒的一句話:“True freedom is impossible without a mind made free by discipline.”(除非你運用紀律,讓你的心靈自由,不然無法達到真實的自由。)
「因為沒有非預期的東西,你不會一直滑。滑也不會有東西,就是錦句跟你對看,不會臉書成癮,如果想要進入這個世界的話,只要裝一個News Feed Eradicator,就是我的FB樣子。如果不太喜歡阿德勒,可以改別的引用。」她說,「想要看朋友,就有點像用搜尋引擎那樣。或是我工作25分鐘,休息5分鐘的時候,稍微看一下大家最近怎麼樣關心我,或是我關心的一些關鍵字,有一個瀏覽器的頁籤,可以看看大家的批評指教,快速回一下,但是一天不會超過15分鐘。如果有動態牆,你看到的是不預期,就會一直觸發多巴胺迴路。把這邊拿掉之後,要抽身是很容易的事。」
她的家裡有wifi,可是目前沒有在使用。回到家就關閉可能的刺激來源,手機也調到靜音,家中使用的3C是Nokia 8110,即Neo復刻版香蕉機。可以傳簡訊,玩貪食蛇,開太複雜的網頁會當機,光是捲動介面到最底下,就要按個50秒。
「主要是因為我現在的狀況比較特別,我在處理的題目,大家都有非常建設性的想法,所以只要一出現在網路上,大家就會很願意給我一些意見。這些意見又是有公共利益,不回也不對,所以我回了,那個人就被『增幅』,很高興,就會呼朋引伴,會有一大堆的意見。所以,如果下班的時候還有任何讓我可以登入的設備,這個循環就不會停。而且如果他講的真的很有道理,我也沒有辦法控制不去想它。最好的方法是,我晚上7點下班,什麼都看不到。回家縱然有Nokia 8110,但是沒有登入帳號,一般圍觀的鄉民看得到的東西,我才看得到。」唐鳳說,「也不是說抵抗這個誘惑,而是生活方式的選擇。就像Donald Knuth說的,你可以on the top of things,最新的發展隨時都可以看到,或者at the bottom of things,去追根究柢把一個思路走通。這兩個就算都是我的興趣,也不可能都是我做,所以一天要有一半的時間做這個,一半的時間做那個。」
現階段的生活沒有空看電影、沒有空玩遊戲,她會看影評或是劇本,無法實時交換,就縮時娛樂。沒有時間玩的動物森友會,她跟故宮建議,不如把國寶放進去?故宮採用此建議,她非常高興。不是玩家,卻以另一種形式參與了遊戲。
唐鳳多半不在行政院上班,主要的工作空間在社會創新實驗中心。中心位在空軍總司令基地部舊址,提供展演場館、不同主題的實驗平台、共創工作空間、民眾參與區域等。因為大眾對唐鳳的熟悉與關注度增加,常常工作到一半,會有人敲玻璃窗。她一回頭,就會迎上民眾已經準備好的手機鏡頭。最近她已經請同事協助加裝窗簾。肉身的部分會被敲玻璃,數位則會有四面八方的來訊,她擬定好清晰的策略:將自己視為二創的素材。一開始就把CC授權講清楚,全面開放取用,就不需要回覆各種詢問,將實體與數位都拉出適當的屏障。
作息規律,晚上七點必定離開辦公空間,每日睡眠八小時。如果遇到複雜的問題,例如之前從口罩1.0升級到2.0的過程,她會加班,轉而睡九個小時。若需要睡到十個小時,那必定是最複雜的狀況。
網路傳說,唐鳳醒來的時候會有開機的音樂?她秒答:沒有啦!
但在每日結束之前,她習慣清空。回完所有e-mail,今日事今日畢,全部收束。睡前沒有關機音樂,醒來也沒有開機音樂,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每天都是一次reset。如此習慣,來此曾經被下達的時限。因為先天的心臟問題,對於未來的時間她聽過一些估算,例如活不過4歲,活不過12歲。
「我從小都是有一種明天不知是否能醒來的狀況,所以每天有一個收束的感覺是很重要的。不管明天是否起得來,我覺得今天都要好好地過。」她說,「你睡醒來的時候,腦裡才是未來,才不會被過去所捆綁,所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所謂理想的未來是在當下、現在,如果可以把某部分的未來帶來,我就今天把它帶來。而我今天如果沒有辦法帶來的話,也不會去冀望於明天。」
拍攝進行的某瞬間,投影機無預警滅了,旁邊的眾人起鬨說是腦波攻擊。唐鳳笑回:「其實我只是個快取。」快取也好,母體也罷,肉身有限,而思想無垠。在人類有限的時間裡,唐鳳高速運轉,繼續趨近未來的未來。
#
感謝抽空受訪的唐鳳政委、已被增幅。
#
刊登於 新活水 七月號
#在家就是全世界 #在家就是要摸貓 #不然你在家都幹嘛
讀冊 👉https://reurl.cc/qdlRoE
博客來👉https://reurl.cc/rx7qXZ
誠品👉https://reurl.cc/9EKdNa
新活水IG 👉https://reurl.cc/yZRpka
公假定義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唐鳳「貸款拚外交」,有誰不愛唐鳳呢?】
這兩天政務委員唐鳳再度成為批踢踢焦點,她以本尊帳號親自回覆網友關於她2017年財產申報中1036萬房貸的疑問,經解釋,原來是當時唐鳳跟行政院長林全談好,以「自費公假」形式「貸款拚外交」。暖心的唐鳳還替主計同仁講話,說當時數位外交是個新嘗試,主計同仁較為謹慎也是合理,唐鳳決定吸收先期成本,並說這就是「組織內創業」(intrapreneurship)。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之前我去平溪大華車站對面呼叫唐鳳改善寬頻人權,她也是親自回應,當時讓我好感動。唐鳳在台灣的網路界已經成為一種icon,鄉民們提到唐鳳總覺得既驕傲又神秘。
不過今天要稍微嚴肅一點談談唐鳳「貸款拚外交」這件事。
坦白說,我不覺得這是合宜的做法。甚至這對組織的運作來說,有可能造成制度性的傷害。唐鳳本人當然沒錯,甚至可以說很偉大。需要討論的是制度。
讓我們一一來分析,「自費公假」這模式,本身的風險在哪。
公務機關的邏輯通常是這樣,只要是公務,你當然可以請公假去做這件事,那做這件事本身的成本,當然就是使用公務經費。例如你去開一個會,可以報旅費及餐費等等(當然,要報公車還是計程車,又有許多繁瑣的不合理規定,本篇暫先略過)。
這個邏輯並非沒有例外,例如「留職停薪」讓你可以請假,甚至請假期間自費出國唸書,但這是歸類在請假的範疇。
唐鳳在2016年至2018年出國開會拼數位外交,也許囿於當時預算編列緣故,她只得「自費公假」出國。但「自費公假」應該還是算執行公務,依我個人猜測,當唐鳳去到某一個國家,當地的外交官員還是得接送機、請吃飯或提供其他必要聯繫協助。駐館使用公務資源來協助「自費公假」的唐鳳,這本身沒有問題,因為這件事還是定義為「執行公務」。
問題來了。
第一,如果執行公務不順利或失敗,課責性(accountability)該如何處理?
這當然是一個假設性問題,因為據我所知,唐鳳出國執行公務應該都順利達成任務。但假設執行失敗,組織內如何課責唐鳳呢?有可能會變成無法課責,因為唐鳳花的是自己的錢,甚至行政聯繫也幾乎都是她的辦公室一手處理。所以理論上來說,政府的主計單位沒辦法課責唐鳳。對組織來說,這是一個制度性漏洞產生的風險。
第二,有誰可以「自費公假」去執行公務?
這真是一個尷尬的問題。我就這樣問好了,今天有一個八職等的常任文官,自告奮勇說要去國外開會一個禮拜,促進非政府組織交流,而且他願意自費前往。請問,政府可以給他公假嗎?
這個問題的背後,是「行政院長林全為什麼可以授權唐鳳這樣做?」
大家可能會想,啊因為她是唐鳳啊!
不,不能這樣說,以制度面來看,必須要有一套一致性的邏輯,來維持組織的運作。
所以,問題在於,全台灣幾十萬個包含政務官及常任文官在內的廣義公務員,有誰可以使用「自費公假」這模式?有誰可以決定誰能使用「自費公假」模式?
第三,據唐鳳的說法,她在2016年到2018年自費「貸款拚外交」。我好奇的是,為何政府要花三年的時間,才找到方式讓唐鳳不再需要自己出錢?
如果唐鳳2016年出國開會「成果豐碩」(套句公務機關寫出國開會報告最常用的形容詞),那應該2017年馬上編列預算啊!再不行,2018年總該編了吧!怎麼會讓唐鳳出三年的費用呢?
這並不是在責怪任何一個政府機關,而且我相信唐鳳本人可能也不在意。但回到組織面,這其實是「組織調適」(adaptation)的效率問題。三年,真的太久。甚至以唐鳳自己的話來說,她稱呼這個為「組織內創業」。但我們捫心自問,如果一家企業需要花三年的時間才發現自己得編列預算做這件事,這個企業還有發展潛力嗎?
綜合來說,回到唐鳳「貸款拚外交」這件事的本質,其實是「唐鳳個人出色的工作能力掩蓋了組織制度的不完美」,並讓「制度風險藏在幕後」。這才是本文想談的重點。
我個人對唐鳳非常尊崇,我甚至很喜歡這個政治人物以及「唐鳳」這個檯面上的人設,寫這篇文章也並非要說某某政府機關不好,當然跟藍綠也無關。
我認為,與其讚嘆唐鳳「貸款拚外交」,不如去思考上述這些組織面的問題,讓整個政府機關能有更好的產出。例如,我們有沒有可能把「自費公假」這個模式制度化訂出SOP,讓更多彈性人力能夠從僵硬的公務體系內短暫釋放出來?在這斜槓的世代,也許有許多才華滿溢的公務人員躍躍欲試。
大家愛唐鳳的心我懂,如果能進一步讓「唐鳳經驗」正面影響公務機關模式,不是美事一樁嗎?
(本篇刊於雲論專欄)
公假定義 在 【勞務】員工自發性參與選務工作,公司要不要給予公假?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員工自發性參與選務工作,公司要不要給予 公假 ?|聯和趨動陳孟志資深顧問為您解析|聯和趨動企業的好朋友勞工請假規則第8條規定:『勞工依法令規定應 ... ... <看更多>
公假定義 在 偽公務員的菜鳥日記- [寶寶信箱] 你分得出「公假」、「公出 ... 的推薦與評價
[寶寶信箱] 你分得出「公假」、「公出」和「公差」的差異嗎? 歡迎留言給寶寶替大家 ... 有定義啊支出審核憑證要點有差假的給予是人事核定 其實有公出公假公差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