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紐約時報
*【尹汝貞,韓國電影界的“Minari“】
尹汝貞獲奧斯卡獎在韓國引發轟動,文在寅也發聲明祝賀。此前,她風趣、獨立的女性形象就讓她在韓國深受喜愛。她身為女性在男權社會中掙扎的經歷引起人們的強烈共鳴。
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210427/south-korea-oscar-minari/
*【美國疾控中心放鬆戶外口罩佩戴建議】
根據新的指南,完全完成疫苗接種的美國人在戶外獨自或與少數人一起走路、騎單車或跑步時,不再需要佩戴口罩。但疾控中心也指出,在擁擠的室外場所如體育場等,仍需佩戴口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7/health/cdc-new-mask-guidance.html
*【這是場大災難,印度冠毒疫情無所不在】
印度新冠疫情大失控,”火葬場堆滿了屍體,就像剛剛發生了一場戰爭一樣。大火晝夜不停地燃燒。許多地方在舉行集體火化,一次焚燒幾十具遺體。到了晚上,在新德里的某些地區,天空會發光。”“我坐在我的公寓裡,等待被感染。”時報南亞分社社長以第一人稱講述了這場大流行如何席捲印度,讓所有人都生活在恐懼中。印度當前每天報告的感染人數多達35萬,比疫情暴發以來的任何國家都要多;而大多數專家認為,這一數字遠被低估了。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7/world/asia/India-delhi-covid-cases.html
*【泰國總理未戴口罩被罰款】
照片顯示,巴育在召開一次政府會議時取下了口罩;作為初犯,他被罰款6000泰銖。泰國已連續第五天報告超過2000起單日確診病例,並出現了疫情以來的最高單日死亡數字(15人死亡)。據時報資料庫,該國僅有0.3%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種。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7/world/thailand-prime-minister-mask.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紐約州議會將暫停一項規定,即食品必須與酒精一起訂購。
#美國藥房被告知要向在其他地方注射第一針的人提供第二劑疫苗。只注射一劑輝瑞-BioNtech疫苗或Moderna疫苗的美國人越來越多,他們沒有第二次注射疫苗,部分原因是第一劑預防針施打後的症狀副作用,以及以為打一劑即可達到一定效力。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估計,有超過500萬人(部分疫苗接種者的近8%)錯過了第二針。
#奧勒岡州的冠狀病毒病例激增。根據《紐約時報》的數據庫,在過去的兩周中,病毒病例上升了54%,住院治療上升了39%。
#由於每年的流行病大爆發,通常吸引成千上萬人前往內華達州的Black Rock Desert年度反文化藝術盛會,主辦單位宣佈取消。
#巴西衛生當局拒絕進口俄羅斯的人造衛星V疫苗。
#紐約的任何合格成年人都可以在聯邦政府設立的疫苗場所內進行疫苗接種。
#希臘週一取消了對來自包括俄羅斯和澳洲在內的另外七個國家入境遊客的檢疫要求,繼續放寬了外國遊客的入境規則,然後於5月15日正式對遊客開放。
#隨著泰國努力控制其最嚴重的冠狀病毒爆發,曼谷從星期一開始強制要求居民在公共場合戴口罩。
#紐西蘭表示,在澳洲城市珀斯的兩例冠狀病毒病例引發的三天停頓後,它將允許西澳的無檢疫旅行於週三恢復。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4/27/world/covid-vaccine-coronavirus-cases
*【紐約61歲華人遇襲案,嫌疑人被控仇恨犯罪】
49歲的Jarrod Powell被警方逮捕,他被控謀殺未遂以及兩項襲擊指控。警方視頻顯示,在馬耀潘推著一個小推車往前走時,鮑威爾突然從背後將其擊倒,並多次踩踏其頭部。當前馬耀潘仍處於昏迷狀態,傷情危重。在針對亞裔的無端攻擊屢次發生後,這一事件引發了新一波的憤怒和恐懼。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6/nyregion/yao-pan-ma-attacked-harlem.html
*【拜登將加強稅收執法以幫助支付其經濟議程】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拜登總統預計將提議在未來10年內給予美國國稅局800億美元的額外撥款和更大的權力,因為他正在尋找籌集資金的方法,以支付他的經濟議程。預計拜登將提議加強國稅局,打擊逃稅的個人和企業。他將使用收回的稅收基金來幫助支付他的美國家庭計畫的費用,他將在週三的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言之前詳細說明這一計畫。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4/27/us/biden-news-today
*【在經歷了近一年的動盪,美國波特蘭首長繼續進行鎮壓】
市長Ted Wheeler說,他想“揭穿”從事破壞的示威者。弗洛伊德事件後,全美各地引發群起抗議活動,但大多數抗議活動逐漸平息,相比之下,波特蘭每晚舉行抗議活動長達數月之久,該地廣大民眾要求做出改變,以應對刑事司法系統中的種族主義和不平等現象,警察以武力和催淚瓦斯,加劇與法官和司法部緊張局勢。雖然人群的數量已經減少,前波特蘭開拓者隊的球員特里·波特等人,呼籲結束破壞性的示威遊行。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7/us/portland-protests-mayor-ted-wheeler.html
*【查克伯格和庫克如何成為敵人的】
對於網路消費者隱私權及數據使用、販售用戶資料等未來,兩人有著截然不同的見解。這種對立立場在本周升級為一場全面戰爭。蘋果新的隱私保護堅持再次凸顯了這兩家公司在使用者資料處理上的根本性分歧。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10427/mark-zuckerberg-tim-cook-facebook-apple/
*【疫情利好科技巨頭,谷歌、微軟利潤飛漲】
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週二表示,由於線上廣告業務反彈,該公司最近一個季度的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34%,淨利潤翻了一番多,達到179.3億美元。微軟週二發佈報告稱,其第三財季收入達到2018年以來最大的季度增幅,公司市值有望突破2萬億美元。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4/27/business/stock-market-today
*【馮德萊恩 “椅子事件”是長久以來性別歧視的問題】
歐盟兩主席訪問土耳其,東道主僅提供一把椅子。歐洲理事會主席蜜雪兒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本月早些時候到訪安卡拉,與埃爾多安會面,但現場出現了三人兩椅的尷尬局面。馮德萊恩是首位領導歐盟委員會的女性,她表示事後無人向其解釋原因,並坦率談到了自己感受到的傷害與挫敗感。她問道:“如果我穿上西裝打上領帶,這種情況還會發生嗎?”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7/world/europe/ursula-von-der-leyen-sexism-chair.html
*【印尼一名將軍在叛軍伏擊中喪生,引發對報復憂慮】
該國分離主義組織西巴布亞民族解放軍已宣稱對此負責。人權活動人士擔心,總統佐科·維多多呼籲對這一事件作出強硬回應,可能會導致印尼最東部巴布亞地區的原住民遭到嚴厲報復。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7/world/asia/indonesia-general-papua.html
*【知名烹飪網站Epicurious宣佈不再發佈新的牛肉菜譜】
該網站發佈的一篇文章解釋稱,此決定不是反牛肉,而是出於對飼養牛的過程中排放甲烷導致氣候變遷的擔憂,“完全是為了環境可持續性”。
https://www.nytimes.com/2021/04/27/dining/epicurious-beef.html
*【中國推“延遲退休”應對老齡化,引發爭議和反彈】
年屆退休者認為被欺騙,年輕人擔心職場競爭加劇,底層勞動者擔憂失業或身體被拖垮。這種反彈凸顯出中國社會在就業、社會保障和收入公平等問題上的焦慮。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210427/china-retirement-aging/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台鐵豐原站建置了一套智慧型影像監控系統,能夠掃描乘客臉部特徵、辨識身分,不過卻被質疑侵犯個人隱私跟人權,讓鐵道局只好緊急喊卡! 其實這套『智慧型影像監控系統』有非常多功能,不僅有被取消的人臉辨識,還包含了電扶梯逆向行進偵測、跨越月台警示偵測、月台上遺留物偵測、火警偵測等等。 不過人臉辨識系統...
公共場合 隱私權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未經同意拍到人就算侵害肖像權?公共場合也別隨便亂拍】
近日一名國立大學女學生在學校社團貼文指控一名男大學生偷拍,並且上傳男大生的背影照片「公審」。不過,遭指控的男大生很快也上網回應並澄清事情經過,表示當下是在拍攝違停轎車,檢查所拍攝照片是否清楚時還被誤會成在「檢視戰利品」,非常無奈。
之後女大生雖然修文道歉,但用語讓網友感覺毫無誠意反受輿論砲轟,造指控的男大生也提告「妨害名譽」。
在馬路上被別人拍照,肖像權或隱私權就會受到侵害嗎?如果覺得被拍照很不舒服可以算性騷擾嗎?
#肖像權 #政大 #大學 #法律 法操FOLLAW
公共場合 隱私權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751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擔心美台對話失焦,蔡英文祕令打電話給張忠謀
以長年談判訓練出來的直覺,蔡英文發現台美對話快要失焦。
為了穩住局面,她祕令:「打個電話給Morris,問他有沒有空,請他一起來。」
柯拉克旋風來去,台與美國務院確立對話管道
各界關心柯拉克訪台是否達成「台美雙贏」?
經濟部強調,國務院與負責BTA的美國貿易代表署畢竟不同,當前至少確立對話管道就是一大進展。
台海變局》解放軍侵台實戰演練,兩國論以來台海最險峻軍事危機
9月18日、19日共37架共機飛越海峽中線,對台灣空防威脅之高前所未見。
首日國防部長嚴德發、參謀總長黃曙光、空軍司令、海軍司令均於衡山指揮所坐鎮。
面對我空軍廣播驅離,警告對方已飛過海峽中線。共軍竟反嗆:「沒有海峽中線!」
若共軍跨越中線常態化,將會大幅升高兩岸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國安專家指出,解放軍若比照18、19日連續「玩上3個月」,我方主力戰機因後勤維修保養能量跟不上,妥善率恐急跌至3成,空軍戰力將大幅削弱。
1996年導彈危機時,海峽制空權仍掌握在我方手中;如今對岸軍事實力暴增,台海軍事平衡明顯朝中國傾斜,台灣要怎麼抵擋解放軍步步進逼?
解構科技偵查》科技偵查法幫老大哥盯著你?
法務部近期公告《科技偵查法》草案,在政壇、法界和民間掀起極大爭議。支持者主張該法可補救現行法律打擊現代犯罪不足之處,且實務執行上仍設有層層規範;反對者則憂心該法侵害人民隱私權鉅大,批評政府帶頭當駭客。
到底這套草案如何規定與你我最相關的LINE、臉書或Skype通訊軟體監看?又是否只要在公共場合,檢警就有權力對你錄影、錄音?撇開政治口水,《新新聞》為你解構《科技偵查法》的虛與實。
TikTok案急轉彎,三大因素讓川普開綠燈放行
TikTok案在甲骨文、沃爾瑪的合作方案下,終於讓川普「原則同意」。
為什麼川普會從一開始雷霆萬鈞封殺TikTok,到現在變成「中美一家親」?
獨家》李恒隆遙控立委問政,SOGO案跨黨派立委收賄全紀錄
在飯局中,蘇震清先自豪說,立委選舉和「家族親戚」會有很大的「政治突破」,
而他一開口就是霸氣的「兩千萬」。
勞保改革殺傷力勝美豬,沒人cares許銘春的烏紗帽
許銘春祭烏紗帽端出勞保改革,卻被痛罵「Who cares你的烏紗帽」。
而這場讓府院和綠委大動肝火的政治風暴,竟起自一場烏龍飯局。
愛當大家長但心中沒有股東的吳東進
吳東進不按牌理出牌的個性,惹毛所有人。
對外,他心中也無股東權益,管理的新光金,從二○○○年以來,幾乎每場金融風暴都「有事」。
後蔡英文時代匍匐前進》連結獨派與太陽花,林佳龍打造祕密武器
後蔡英文時代接班議題敏感,有志接班者正小心翼翼地匍匐前進。
鄭文燦有桃園隊,正國會與進步青年連線兩個新立院次團都與林佳龍有交集。
新聞台搶進蛋黃區,移頻大戰煙硝味濃
頻道位置一直以來都是新聞台必爭之地,對於收視率及影響力有舉足輕重地位。
然而蛋黃區粥少僧多,業者想移頻的複雜度與難度都頗高。
街口小霸王胡亦嘉提著汽油桶救火?
當被記者問到:「今天的記者會對託付寶上線有幫助嗎?」胡亦嘉不加思索地回答:「沒有!」
不禁讓人納悶,他究竟是來解決問題?還是來製造問題?
《花木蘭》敗在東方元素大亂燉,十年心血挨批混沌囈語
大家看到的是不中不西不土不洋、拼合感濃重的一個花木蘭故事。
迪士尼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公主,耗費十年鉅資,結果冒犯了中國觀眾。
解密包租建案的三招暗黑密技
房地產專家表示,保證投報的建案雖然誘人,但是仍有潛在風險。
投資人得觀察三個面向:第一、重視地段;第二、挑選建商品牌;第三、注意租金行情。
解構科技偵查》調查局、FBI揪中國邪惡熊貓!創台美合抗科技犯罪首例
調查局與FBI聯手,揪出中油等企業網攻案的幕後中國駭客組織。
隨著境外敵對勢力威脅增加,統合各國執法單位密切合作已勢在必行。
公共場合 隱私權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最近台鐵豐原站建置了一套智慧型影像監控系統,能夠掃描乘客臉部特徵、辨識身分,不過卻被質疑侵犯個人隱私跟人權,讓鐵道局只好緊急喊卡!
其實這套『智慧型影像監控系統』有非常多功能,不僅有被取消的人臉辨識,還包含了電扶梯逆向行進偵測、跨越月台警示偵測、月台上遺留物偵測、火警偵測等等。
不過人臉辨識系統卻是充滿爭議,因為在資料蒐集過程中,並沒有交代使用動機跟目的是什麼?攝影鏡頭放在哪?密度多大、範圍多大?是秘錄還是有告知?蒐集到的敏感性個資如何保存、如何使用?保存期間多長?是否也有建立安全機制?如果其他政府部門要取用的話,標準跟限制又是如何?
雖然人臉辨識技術成熟,確實可以提高識別效率、降低經營成本,在現實中還有驗證、支付等等各種豐富的使用方法,市場空間很大,但用的好不好就是雙面刃。
法界人士普遍認為,監控的地點雖然是屬於公共場合,不過台鐵有沒有侵犯到隱私權或個資,一切還是要看是否符合適當的「比例原則」。
簡單來說,一般人在公共場所走動沒有隱私問題,但監視器拍民眾『單純走動』跟蒐集民眾『行蹤、位置跟停留時間』完全不同,如果沒有經過人民同意,再搭配上其他個人資料,拼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明顯就是過度侵犯隱私了。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説:『你又沒犯法,是在怕什麼?』
但即使資料蒐集過程是合法的,可是總不能因為有人在車站停留超過五十分鐘,就『合理懷疑』這個人行為異常吧?就像是警方如果想對一個人盤查或是搜身,還是要符合相關行使規範的。
而且這樣大規模對安檢是否也違反法律的『無罪推定』原則?因為所有人都被推定為對公共安全具有危險,必須沒有例外的接受越來越嚴格的安檢?確實現在技術高度發展,但技術倫理跟法律邊界卻都還跟不上人工智慧腳步,如何使用、處理和銷毀信息,都沒有被寫進現有法律。
不僅如此人呢,會因為知道自己受到監視,而改變行為模式,對於自身言論舉止將會有更高的自我審查,當一切都變得不再自由,也更容易被標籤化,可能今天看的報紙、穿著等行為都可能會被誤認為是恐怖分子,所以千萬不可以小看這個問題啊!
科技一定有好用途和壞用途,但也必須透過社會共識來決定哪些技術可用。
你贊成公共場合建置『人臉辨識監控功能』嗎?
當自我隱私遇上社會安全,你的選擇是什麼?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