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沒有偶然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曾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當前各地防疫成效懸殊,此言可作註解。
新冠肺炎疫情襲捲全球,許多國家疫情先後失控,台灣的防疫表現相對亮眼,成為各國爭相取經的對象。同樣的,縣府全力防疫,澎湖至今零感染,亦非僥倖。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3月10日刊登「對抗冠狀病毒 台灣能教世界什麼事?」羅列多項台灣值得全球效法的防疫作為,包括提高警覺、先發制人、善用科技偵測(機場配置體溫偵測器)、強制居家隔離、做好公衛宣導、從SARS經驗中學習等。
外媒眼中的台灣防疫優點,與澎湖的防疫措施不謀而合。疫情初期,我即要求防堵所有可能漏洞,包括強力取締海上交易、驅離越界大陸漁船。針對全縣近3千位外籍漁工,農漁局成立外籍漁工防疫宣導團,製作印尼、菲律賓、越南語文傳單,巡迴各漁村宣講防疫觀念,並要求船東勿與陸船接觸,避免染病,損己害人。
縣府還全面清查全縣630位陸配旅遊史,電話一通接一通打,一戶一戶拜訪,在中央宣布2月7日有大陸旅遊史者必須居家檢疫的當下,澎湖已經完全掌握轄內陸配動向。
為將疫情阻絕境外,縣府動用150萬預備金購買2台紅外線體溫測量儀,2月5日起,自行派駐人力操作體溫儀,全面監測機場、港口入境旅客體溫。當時,全國數十個國內線口岸,唯有澎湖做到體溫監測。
此外,由於中央提供的居家檢疫名冊至今仍有2至3天時間差,2月20日縣府率全國之先,在港埠設置「居家檢疫報到站」,即時掌握居家檢疫者入境狀況。之後,縣府還成立「防疫專車」,協助居家檢疫者返家。
這段期間,澎湖醫界人士一再表達,縣府防疫態度積極、防疫措施確實,大為減輕第一線防疫人員的壓力。澎湖防疫作為受醫界肯定,並非平白得來,而是奠基在2003年我與縣府同仁、醫療人員併肩對抗SARS的血汗。
總結當年抗SARS經驗,無非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超前布署。這道理人人皆知,差別在於,我要求縣府團隊劍及履及、切實執行。
很遺感,縣府致力防疫,卻屢遭攻訐,一下批評縣府過度反應,與中央不同調,一下指責縣府浪費公帑,購置紅外線監測儀,一下質疑縣府限制公務人員出國,違反人權……
這些指控很快就不攻自破。2月下旬,金門縣政府效法澎湖在機場裝設紅外線體溫儀,並設置居家檢疫報到站。3月起,台北捷運公司開始試行量測乘客體溫。再者,雲林、台南、基隆等縣市亦先後禁止公務人員疫情期間出國。
鑑於最近多起國內新增確診者,多為境外移入病例,幾個小時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3月17日起有歐洲27國及杜拜旅遊史者,入境須居家檢疫14天,國防部等單位隨後禁止所屬人員出國。
澎湖一直走在前面,也走對方向,但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我們如履薄冰,未敢鬆懈。情況依舊險峻,覆巢破卵,誠盼大家拋下好惡、捐棄成見,共同抗疫。
#防疫尚未成功
#仍須共同抗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人事處、政風處(4/17)】 #防疫期間公務員相關規定及工作分配 智翔在今天的人事處質詢中,詢問有關清明節連假出遊狀況後續衍生的問題,在連假出遊潮過後,桃園市府也啟動普查,包含市府公務人員、全市高中職以下的教師生,授權在家辦公與在家線上學習。 所以智翔想先了解,目前市府是否有...
公務人員出國 報 備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人事處、政風處(4/17)】
#防疫期間公務員相關規定及工作分配
智翔在今天的人事處質詢中,詢問有關清明節連假出遊狀況後續衍生的問題,在連假出遊潮過後,桃園市府也啟動普查,包含市府公務人員、全市高中職以下的教師生,授權在家辦公與在家線上學習。
所以智翔想先了解,目前市府是否有禁止公務人員於疫情期間的私人出遊? 人事處表示現在雖然只有禁止因公務出國,但私人出遊出國還是需要事先報備服務機關。
再來智翔關心在疫情期間,因為出遊出國或是其他因素而被居家隔離、檢疫,而導致必須請假,這些衍生出的工作分擔問題,是否有因應配套措施,來緩解工作量,並維護必須的市府運作。
例如這次清明出遊,如果有大量人員必須自主隔離14天,桃園市府的配套措為何?智翔也舉例,某間貨運公司以拆班AB制,兩班人員分開,交接也是以通訊軟體為主,市府是否有做一樣的分組類別,以及代理人制度是否可以完全因應人力請假所需。
人事處對此說明市府的預備措施,在核心業務上實施分組制度來分散風險,代理人制度也可以完整因應現在人力可能減少的狀況。並且趁現在人力備援的狀況下,請各機關盤點業務核心範圍,減少不必要的業務支出,因為疫情不適合群聚,比較不重要相關活動也減少,而業務程序可以化繁為簡的也盤點出來,讓人力可以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
智翔在這邊認為,除了現況的人力調配和措施,也要超前部署考慮到未來若不幸爆發疫情、災害,造成人力大量減少,如何用最少人力執行到最高效能,來維持我們桃園市府的基本運作,這些是人事處可以和各業務機關先行了解和調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