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月嫂,只有月伯
還記得我懷第一胎的時候,做足了功課,爬了所有可以爬的文,特別是媽媽社團內有許多不同的傳統習俗和觀念,越爬越迷惑。搞得超級焦慮和一隻驚弓之鳥沒什麼兩樣,後來乾脆不信,只追蹤婦產科醫師群的粉專文章就好多了!
當時我最怕的月子傳聞就是「不能出門」和「不能洗頭」這兩項,不過後來問了當時剛剛轉行唸中醫的妹妹,有了她點點頭後,她說只要「馬上吹乾」就可以,於是我就「每天洗頭」感覺神清氣爽,而且台灣九月份還是很熱,出門根本沒有風,要不然就是熱風,後來我就全部不管了。
第一胎在月子中心的時候,打疫苗、辦護照、辦簽證、回診都還是要從月子中心出門,只是回來之後規定24小時不可以母嬰同室,媽媽也樂得輕鬆。
這一胎就不一樣了,人在倫敦,一日四季氣溫低台灣較多,加上時不時就飄著綿綿細雨,沒必要根本不想出門。只是這次生產,醫院安排我許多回診,包含我個人回診和言言弟弟回診,一週五天內兩到三天都要跑醫院,還要去中國城抓水藥的中藥草。
每次帶嫩嬰出門都像一場硬仗,要帶一堆東西,還要多一隻手拿傘。今天一早Health Visitor(健康家訪員)來家裡看我,來不及時間看弟弟,我們就要趕去醫院幫弟弟照心臟超音波。因為我們家族中有三個人有一樣的心臟瓣膜問題,醫生幫忙轉診到新生兒心臟專科醫生照超音波。幸好,弟弟沒有遺傳到我,終於放下心中一顆大石頭。當媽媽後,最開心的就是醫生說寶寶正常健康!
感謝網友們的分享,有朋友們空投物資給我,也開始叫台灣便當吃,我直接請老闆幫忙按照我的醫囑訂製適合我的月子便當,極度清淡完全不發奶,目前生產到現在11天已經瘦了8公斤,也算是月子中值得開心的一點小事。
奶爸完全沒辦法煮飯,他要一打三,我又常常要去醫院回診,奶爸晚上和弟弟睡客廳,要搞一隻「專門值大夜班的嫩嬰」還有接送娜娜姐姐上下學,剩餘時間就是餵奶、拍嗝、換尿布、洗屁屁、哄睡、抱睡、洗奶瓶、消毒奶瓶、洗寶寶各種巾、洗衣服曬衣服等無限輪迴。
奶爸說叫我把他當成「月伯」,讓他「24小時父嬰同室」,我就主要養病和休息,能夠幫忙的時候我會起身幫忙,有時候我們就分配,但我多數都是分配到弄娜娜,因為我只要抱到弟弟奶就會有反應,為了讓泌乳激素慢慢退去我就儘量忍住不抱弟弟或不餵奶。
單身和未生的朋友看到奶爸一把罩,問我奶爸為何會這樣,其實他在遇見我之前,單身十年,而且自己一個人住在台北,十年來他都是自己去市場買菜、自己煮飯,家裡打掃洗衣洗碗打理一切生活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完成。我當時就看上「自帶家事能力」的特點,彌補我沒煮飯興趣和不喜歡做家事的個性,也還好是有這個「月伯」不然我想都不敢想我怎麼能挑戰「居家月子」啊。
朋友下註解:沒有遇到合適的好伴侶乾脆單身。
我回答:如果不是跟奶爸生孩子我可能會夜夜磨刀(誤)
圖為奶爸說身上感覺黏了一隻蛞蝓。
#沒有月嫂只有月伯
#海外居家月子日誌
#嫩嬰哄睡到一半眼睛睜開超可怕
🥳台英兩國註冊公司開立發票代購: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旅媽咪和奶爸倫敦生活IG: phd_backpack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影響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陳安儀的親子時光』播出時間:每週一晚上8:00,敬請訂閱影響力 【打掃阿姨先歇會!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家事!】 本集簡介:以前大學住宿時,大家輪流分配掃廁所,結果有位姑娘百思不得其解,廁所要怎麼掃?我為甚麼要做這種事? 其實讓孩子們從小學習做家事,不僅能幫助他們智能的發展,讓他們在經驗中學習 甚至...
公司打掃分配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聊聊如何當個從不吵架的同居情侶]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范希一樣,
人生獨居了十年,然後突然跟人同居了OMG!!!!
從十五歲獨自搬到台中讀書一直到半年前,
范希我整整獨居了十年,
也基本上一直都是單身,
一直以來清心寡慾的我在去年底跟豆哥確定關係,
後來因為工作地點和疫情,
自然而然地開始同居了,
很多人都說同居後會有很多事情可以吵架,
但我跟豆哥從來不吵架,
會有不開心的事,但互相嘴遁的那種吵架還真的沒有過,
而且!
我們從來沒有因為「住在一起」所造成的任何事不開心過。
這邊來分享一下我們的家規
還有相處心法(今天只聊住在一起這件事),
雖然每對情侶相處方式不同,
但如果政在同居或即將同居的情侶,
或多或少可以參考看看,
1.千萬不要為了「省房租」住在一起
其實豆哥有自己的家(和家人),
而這間房子是我在住的,房租理當也是我付的,
從一開始豆哥來住就是為了多陪我還有方便上班(我家在他公司附近),
房租怎麼算我後面說,
但是心態很重要!
如果是為了「省這個錢」住在一起而引來爭吵,
那真的大可不必,
租兩間單人房不見得會比一間雙人房貴,
或許你省了一點,但失去個人空間、自由和對房間的主權,
還有為了一堆芝麻綠豆點大的事搞的心情不好,
何必呢?
而且一旦吵架,最好的一句話就是:「你出房租了不起喔?我不會自己出喔?」
如果你不是真心想和他朝夕相處,珍惜相處的每一刻,
相信我,保持點距離會讓一切更美好。
2.對錢一定要計較,但不是斤斤計較
剛剛說到了房租水電我出全額,
於是採買日常用品、吃喝拉撒就交給豆哥了,
大家也知道,日常花費常常大於房租除以二,
豆哥還是有點大男人,認為男生多出一點沒關係,
這點我沒有很贊同,因為我們經濟能力相當,
所以我會大概估算最近的花銷,
大概一個月給豆哥一次「伙食費」,
讓差額不要差得太多,
如果男友堅持不收,
就把這筆錢存起來,
用來買給他的東西`,
或是之後出去玩從這筆基金裡出,
不過我也不會算到每一角銀都要記,
像是我自己要的東西我買了就是我花錢,
但是他分著用我也不會計較,
偶爾買個飲料吃個零食也是輪流出,
就大概大概,誰也不虧欠誰是最好的。
3.習慣性的感謝
我們不管是彼此做了什麼事,
只要我也有份,我就會說謝謝,
例如每次他煮飯吃完我都會說:謝謝豆大廚
這不是客套也不是純禮貌,
而是我們真的感謝彼此的付出,
雖然很多人會覺得都那麼熟了幹嘛這麼客氣,
但請、謝謝、對不起跟我愛你都應該多說,
會讓人心情變好不是嗎?
還有邀功是很重要的事!
豆哥整理完都會叫我去看他的傑作,
然後我會用我能想到的溢美之詞讚揚他,
為什麼要默默付出等對方發現?
就直接講,讓對方知道你為了這個家做了什麼,
不也很好嗎?
4.對這個家有責任感,誰看不下去誰去做,不要抱怨。
我們並沒有分配打掃工作,
而是誰想做就自動去做,
恰巧我很怕髒、豆哥怕亂,
所以他會收拾家裡、整理衣服,
我會清潔地板、刷浴室,
做飯也是,誰餓了就去煮,
也要有自覺這個家是共同分擔的,
他去洗衣服我就會自動曬衣服,
我去煮飯他就會自動洗碗。
當然每個人習慣不同,我們也不是天作之合,
像是對「整齊」的認知,我們就很不同,
我覺得東西只要放在該放的位置就好,
豆哥是喜歡擺得整整齊齊,
他剛開始來會念個幾句我東西很亂,
但我告訴他,看不下去就去整理,
要怎麼擺放我都沒有意見,
但是不要念我,
因為念我除了我們兩個心情都不好,
東西也不會變整齊。
也不要抱怨,因為擺得整齊是為了讓你舒服,
你可以選擇不要做也不要看,要做就歡喜做甘願受。
可是這點還是要建立在「對家有責任」這件事,
太亂或太髒我當然還是會自動自發去整理,
他有時懶得收拾我也會主動去弄,
因為我倆都不想住在髒亂的家。
就算自己不想做,也應該是「請」對方「幫忙」,
任何自己做得到的事對方都沒必要義務幫你。
生活習慣不合是很正常的,
但是與其爭吵,我們會選擇自己動手做,
不過如果你的對象沒有任何自覺,
對你所做的一切也不抱持感謝,
你也沒辦法心甘情願的去做這些事,
你是不是該考慮一下你要繼續住到自己胃穿孔嗎?
5.保有自己的「位置」和「物品」權
這點我覺得很重要!!
因為現在大多住套房,
有自己的房間那叫作夢,
但至少有個自己的位置,會舒服很多,
像是我的位置就是工作檯和電腦,
豆哥是沙發和電視,
在這個位置我們有優先權和控制權,
可以不受對方管束,
他要追動漫跟看球賽我不能一直吵他,
他也不能叫我整理工作檯,會破壞我的節奏,
所以即使興趣不同,我們還是可以各自做各自的。
至於物品,當然共用的非常多,
但每次聽到因為擠牙膏這種事吵架,
我都覺得荒謬,就一人一條啊哈哈哈
如果是這種消耗品,分開用就好了,
真的不要為了這種雞毛蒜皮的事情吵架。
至於其他各自買的東西,
如果要用我們也會先問過對方,
像是香水、洗髮精、零食之類的。
這是一個尊重,
也是讓彼此知道自己的私人物品發生了什麼事。
6.一切都不硬性,開心最重要
我常常說,兩個人在一起開心是最重要的,
其實以上這些我們都沒有正式的說過,
只要兩個人可以開心的相處,
任何形式都是OK的~
以上
分享給你們囉~
公司打掃分配 在 黃后駕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敲碗的來了!
一個家大部分屬於女人的地方
就我而言啦
我可以自己一個人待在廚房一整天都沒關係
因為廚房好待很好混時間啊
今天要來分享一些些收納方式
當然
沒有任何收納的規則
只要自己看得順好收好拿就是好收納
並非再衍生一大堆塑料盒就是好的
或是重複的大換中又移小的收納方式
那就來了喔
前情提要
這個廚房是由原先建設公司合作的廚具公司
去做增減
所以不是原先售屋時給的樣子
雖然又額外花了不少
但大部分都很慶幸
也有小後悔的啦
就來先說說廚房大概樣子
一側是煮食區流理台上方吊櫃的收納還有電器櫃
中間隔著帶有電磁爐和收納的中島
另一側冰箱以及茶水台還有個零食區
在流理台這側的最右邊
是2*3的「可拉抽」電器櫃
後側建議都要備有插座
目前我是上方兩咖烤箱
中層飯鍋還有不可少的大同電鍋
電鍋格側邊用掛鉤可以掛些蒸網
最下側為烘焙收納以及垃圾桶區
垃圾桶後方是醬料囤貨區
層層可拉真的很方便
使用時蒸汽就不怕傷害到上層的層板
垃圾桶規劃在流理台旁邊
有時候備料時丟垃圾真的很方便
使用上真的很順手
最下方的踢腳處規劃兩格抽屜
可以收納一些烤盤跟烘焙用具
比較可惜的是因為整個櫃體屬於開放的空間
所以都有積灰塵的困擾
就只好勤勞打掃啦
流理台區就是能往上能吊起來就不要落下
在流理台以及電器櫃的牆面
使用洞洞板
把一些必須瀝水以及洗碗精洗手乳放上
然後雖然有烘碗機
但有時候餐盤也能上瀝水籃(宜家購入)
反正就是保持乾燥就對了
然後爐具側邊有調味抽
裡面放可不冰的調料罐、瓶
不過有些人覺得很難使用
瓶瓶罐罐東倒西歪
或是醬料都習慣放檯面
所以這抽就看個人習慣了
因為我喜歡也習慣檯面淨空
所以能收起來的空間對我來說很推
爐具下方空間
最上層其實是接油盤
有時候湯湯水水煮飯殘渣會從爐下滴落
這時候有這個盤接著就不怕髒汙直覺掉下碗盤區
但我不知道是不是當初跟廠商溝通不清楚
他幫我留了好厚的一個空間
以至於中層的碗盤無法立起來
又我煮食習慣不太有髒汙
所以乾脆就把第一層改為餐具抽
大大小小的餐具藉由宜家餐盤收納格就可以很清楚
中間層因為高度不夠
所以碗盤只能向上疊
但我目前使用上不會覺得困擾
所以就還行
最下層放些小鍋及碗盤
總之就是做完菜直接拿盤
喔對了
我建議下方都用網抽
不要用實收
比較通風也不易壞嘿
中島這側因為剛好面對我的爐台
所以一些常用的鍋子就使用掛鉤掛此側
不會佔空間拿取也方便
當初設定中島在廚房中間
但我家兩個小伙子都給我繞著跑
我覺得很煩很危險
所以就乾脆讓中島靠牆
至於與牆面中間的縫隙就用縫隙抽
可以放些擦拭爐台的東西還有隔熱墊
滿推薦這種小空間的利用抽屜增加空間的方式喔
中島的檯面靠牆側有微波爐、氣炸鍋跟水壺
使用可伸縮可調高的微波爐架
就可以把空間向上延伸堆疊
這種向上延伸的方式我很常使用
因為可以讓平面的空間增加
如果有好好收納分類
看起來不會比較雜亂喔
另一側茶水台、冰箱以及零食收納區
這一側是我最常移來拍移去的地方
目前使用上還順手
但覺得還可以更好
茶水台右側一樣向上堆疊
下方是雞蛋擺放處上面一個熱水壺以及咖啡機
正面靠牆側就是一大堆玻璃瓶瓶罐罐
有餅乾、咖啡豆、茶葉、糖漿
吊櫃收納籃也很推
向上收納後
與上方吊櫃中間的還有的空間處
就可以用收納籃再增加收納的空間
左側依然是微波爐架
分出上下兩層空間後
就能放更多的東西囉
冰箱區塊
如果可以再來一次
我絕對不會把這個區域規定死
因為冰箱會越換越大是一定的
這樣侷限住的範圍對於未來換大冰箱
可能就只有拆裝潢一途了吧
再來的一側
真的真的很讓我困擾
因為原先麻煩廠商幫我們留酒櫃
但是從我以前提到的
非設計師所規劃的裝潢
就是你要什麼他給什麼
所以白癡如我根本沒想到
這個空間會如此的深
所以後來把酒區移至其他區域後
這邊就變零食收納
白色的拉抽是宜家購買的
整個深度整整有61公分深
就是個深喉嚨櫃體
還好平時還有黑玻可以關起來
不然常常讓我越看越憂鬱啊
大致上就是這樣
我只能說
所有的空間分配以及使用
都要實際使用過後才知道怎麼擺放是最方便好用的
收納的方式也是
我習慣淨空
所以我依賴很多收納的櫃體來擺放東西
但如果妳習慣東西擺在看得到的地方
那就是用順手以及看順眼的方式去擺放
當然收納的第一點
就是把所有的東西規劃好一個家
怎麼拿他就怎麼放回去
習慣這樣空間就會清楚明瞭
所以亂中有序也是一些人的收納法啦
正因為有自己習慣以及喜歡的空間
所以待在這裡的時間更長
就更能好好研究煮飯這事囉
以上小小的分享
希望你們喜歡
公司打掃分配 在 影響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陳安儀的親子時光』播出時間:每週一晚上8:00,敬請訂閱影響力
【打掃阿姨先歇會!讓孩子自己動手做家事!】
本集簡介:以前大學住宿時,大家輪流分配掃廁所,結果有位姑娘百思不得其解,廁所要怎麼掃?我為甚麼要做這種事?
其實讓孩子們從小學習做家事,不僅能幫助他們智能的發展,讓他們在經驗中學習
甚至未來出社會、獨立時,才能夠有自主以及處理事情的能力喔!
趕快按下「訂閱」影響力頻道,最即時、最有料的影音節目一集都不漏看。只要每天花5分鐘時間,就能輕輕鬆鬆提昇自我的實力!
+ 看更多陳安儀的親子時光:http://seepower.tv/anyichen/
關於陳安儀:
親職教育專家,同時也是一名知名部落客,常常撰寫育兒及婚姻上在日常生活中會碰見的問題及經驗分享,輕鬆的筆觸讓人不知不覺就融入進陳安儀的筆下世界。其部落格「陳安儀的筆下人生」目前點閱路破 2 千萬人次,更為親子天下「嚴選親子部落格」,海內外皆擁有眾多媽媽粉絲。
+ 影響力官網:http://seepower.tv
+ 影響力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seepower.tv/
+ 加入影響力Line@:https://line.me/R/ti/p/%40cph9985f
-
影響力於2018年正式上線,由讚點子數位行銷有限公司發起,在這裡,我們匯集了台灣各領域的專業人士,包括國際、財經、職場、親子、兩性、教育、藝術等領域,成為我們引領社會脈動的「達人」,透過影音傳播的力量,帶來超越世代的影響力!
下一個十年,你準備好和達人一起充實自己嗎?
2018年,期待與你一同創造全新的知識影音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