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邵族知多少? ‧於2001年正名,是台灣第10族原住民。本套書初版是2002年,故只錄集10族傳說故事 ‧當時的阿里山包括今天彰雲嘉的淺山丘陵,日治時代...
公媽籃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雜談──承載著祖靈的意志,邵族人的「公媽籃」(祖靈籃,ulalaluan)|
「#邵族」,是分布在日月潭一帶的原住民族群,音譯為「邵」的「#Thao」,族語中指的是「人」的意思。
傳說中,邵族的祖先原本居住在阿里山一帶,某次打獵時,追逐著一隻白鹿到達了日月潭(水沙連)附近,發現日月潭一帶物產豐美,於是從此舉族在日月潭定居下來。但那隻神秘的白鹿,就消失在了日月潭中的「#lalu島」上,島中則長出一棵白茄苳樹,成為邵族中最具權威的神祇:「#pathalar」。
而邵族人也認為人死後都會成為 #祖靈(qali),家族的祖靈們則會居住在「#ulalaluan」裡。
「ulalaluan」,漢名又稱「#公媽籃」或「#祖靈籃」,是一個四方型的藤編籃子,裡面放著家戶傳承的服裝與飾品,越古老放在越上層。
「ulalaluan」平常都會掛在家屋左或右側的牆上,但受到漢人宗教的影響,有時候也會放在神明桌的祖先位置或旁邊。「ulalaluan」是祖靈的居所,平常不可隨意移動或翻動,而家中要購置大型家電或汽車等,也必須以指沾酒灑天,敬告祖靈。
只有當部落有大型祭儀,家族女性長輩才會整理「ulalaluan」,並放上糯米飯,拿到祭場給「#先生媽」進行儀式。
「先生媽」(#shinshi),是部落的女祭司,每當族人選定一位新的「先生媽」,先生媽們會帶著新成員到「lalu島」,祈求祖靈的認可,假如湖面水中冒出大小的氣泡,就表示祖靈同意這個新的先生媽。
而先生媽是族人與祖靈之間的重要媒介,負責服侍最高祖靈和氏族祖靈,主導各項傳統歲時祭典,還有主持「#mulalu」等。
需要把「ulalaluan」拿出祭祀的活動,都可以稱作「mulalu」。每當進行「mulalu」時,每家每戶的「ulalaluan」會排在祭場內,由先生媽們唱誦禱詞,指著對應的「ulalaluan」,一邊念著該家戶的名字,一邊祈福、祝禱,一個指過一個,直到所有的「ulalaluan」都被點念完。最後以指沾酒灑向天,分灑給祖靈,並告知祖靈此次儀式的目的。
而儀式中間一定會有一個中場的休息,為了讓年老或不便的祖靈也能到達祭場。
透過「ulalaluan」的聯繫,逝去的親人、祖靈們與族人同在,而「mulalu」唱名的行為,也代表了先人與祖靈的庇佑,擺放傳承服飾的「ulalaluan」,更成為了邵族人們意志的傳承,如同lalu島上的白茄苳樹,守護著所有追逐白鹿到來的人們。
※文章篇幅有限,各方文章與資料都略有不同,如有未盡或有誤之處,煩請體諒也歡迎補充指正。(´・ω・`)
圖片來源(如有侵權立即撤下):
南投觀光旅遊網──邵族的公媽籃(https://reurl.cc/A8zaXd);南投縣政府文化局(https://reurl.cc/Oqeg6g)
參考資料: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臺灣民俗采風,第三輯》;李昭鈺《邵族服裝之形制溯源研究》;原住民族委員會(https://reurl.cc/6leMzr);臺灣大百科全書「邵族ulalaluan祖靈籃傳說」(https://reurl.cc/Xk9g0e);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邵族」(https://reurl.cc/e8ZgNQ);
公媽籃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8-07-11影音檔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邵族知多少?
‧於2001年正名,是台灣第10族原住民。本套書初版是2002年,故只錄集10族傳說故事
‧當時的阿里山包括今天彰雲嘉的淺山丘陵,日治時代將邵族視為鄒族之一(當時稱「曹族」)
‧吳沙開墾水沙連造成衰落,日本人興建日月潭水庫,淹沒了絕大多數邵族棲地,目前邵族人口僅300多人,但族群意識仍清晰明確,並保存母語與信仰祭儀
‧祖靈籃又稱公媽籃,相當於祖先神位,每家戶都有。祭告祖靈由先生媽(女性祭司)執行。
‧愛唱歌的民族,催眠歌兒歌、情歌、工作歌、即性感懷歌都有,目前日月潭表演的杵歌主要是打獵歌與迎賓歌
邵族神話與傳說:
1.白鹿傳奇:邵族定居日月潭的起源
白鹿的出現像是祖靈的獻禮,把邵族從遙遠的西部,奔過阿里山北部淺丘,帶到了濁水溪上游、豐美的日月潭畔。邵族人歡喜遷居,並將初抵之地稱作「普吉」(白色),以感念白鹿。
2.長尾巴的小矮人:與異族的衝突與後悔
住在濃密樹叢山洞裡,聰明多才的小矮人,和善教導邵族製作器具與耕種技巧。但邵族青年不顧矮人的拒絕,強闖山洞,讓平時刻意遮掩尾巴的矮人們驚慌竄逃,並在氣怒中離去。這個故事意味著邵族人的悔意與思念。
3.日月潭的長髮精怪:破壞漁具,禁止竭澤而漁
一向與邵族人和平相處的長髮精怪達克拉哈竟一再破壞漁具,原來是防止過度的捕撈帶來滅絕。從此遵守各種魚獲捕撈期間,並限制漁網不可太密、魚筒不可太粗…
4.黑白孿生子和祖靈籃:供奉祖先的起源
水社頭目妻子生了黑白孿生子,在邵族意味著不吉祥,他狠心將黑臉男嬰投入潭中,卻夢見男嬰哭泣託夢,並傳授準備祭籃,盛裝祖先用過衣物,大小事與祭典均向祖靈籃稟告,便可消除災厄。
5.大茄苳:漢人的開墾卻是原住民的悲歌
日月潭邊的大茄苳樹庇佑邵族的繁盛,漢人為了「開墾」水沙連,鋸倒象徵最高祖靈巴薩拉的大茄苳,樹汁染紅整個潭水。從此邵族頻遭瘟疫與漢人侵襲,逐漸衰落。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譯者簡介:文魯彬(Robin J. Winkler)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原為美籍人士,2003年10月歸化為台灣公民(中華民國國籍)。長期以來關注環境生態保護、台灣原住民土地權益及文化保存,大量心力投入台灣環境生態之政策、法律研究及環保訴訟業務;同時引進美國許多減量消費、環保書籍翻成中文出版以推展理念,如《商業生態學》、《森林大滅絕》、《富足人生》、《探索文明的出路》、《富足人生原動力》、《還我綠色地球系列》等書籍。
公媽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套書」-邵族:日月潭的長髮精怪介紹
專訪: 孫大川(總策劃)
文魯彬(英文譯者)
本書特色:
邵族知多少?
‧於2001年正名,是台灣第10族原住民。本套書初版是2002年,故只錄集10族傳說故事
‧當時的阿里山包括今天彰雲嘉的淺山丘陵,日治時代將邵族視為鄒族之一(當時稱「曹族」)
‧吳沙開墾水沙連造成衰落,日本人興建日月潭水庫,淹沒了絕大多數邵族棲地,目前邵族人口僅300多人,但族群意識仍清晰明確,並保存母語與信仰祭儀
‧祖靈籃又稱公媽籃,相當於祖先神位,每家戶都有。祭告祖靈由先生媽(女性祭司)執行。
‧愛唱歌的民族,催眠歌兒歌、情歌、工作歌、即性感懷歌都有,目前日月潭表演的杵歌主要是打獵歌與迎賓歌
邵族神話與傳說:
1.白鹿傳奇:邵族定居日月潭的起源
白鹿的出現像是祖靈的獻禮,把邵族從遙遠的西部,奔過阿里山北部淺丘,帶到了濁水溪上游、豐美的日月潭畔。邵族人歡喜遷居,並將初抵之地稱作「普吉」(白色),以感念白鹿。
2.長尾巴的小矮人:與異族的衝突與後悔
住在濃密樹叢山洞裡,聰明多才的小矮人,和善教導邵族製作器具與耕種技巧。但邵族青年不顧矮人的拒絕,強闖山洞,讓平時刻意遮掩尾巴的矮人們驚慌竄逃,並在氣怒中離去。這個故事意味著邵族人的悔意與思念。
3.日月潭的長髮精怪:破壞漁具,禁止竭澤而漁
一向與邵族人和平相處的長髮精怪達克拉哈竟一再破壞漁具,原來是防止過度的捕撈帶來滅絕。從此遵守各種魚獲捕撈期間,並限制漁網不可太密、魚筒不可太粗…
4.黑白孿生子和祖靈籃:供奉祖先的起源
水社頭目妻子生了黑白孿生子,在邵族意味著不吉祥,他狠心將黑臉男嬰投入潭中,卻夢見男嬰哭泣託夢,並傳授準備祭籃,盛裝祖先用過衣物,大小事與祭典均向祖靈籃稟告,便可消除災厄。
5.大茄苳:漢人的開墾卻是原住民的悲歌
日月潭邊的大茄苳樹庇佑邵族的繁盛,漢人為了「開墾」水沙連,鋸倒象徵最高祖靈巴薩拉的大茄苳,樹汁染紅整個潭水。從此邵族頻遭瘟疫與漢人侵襲,逐漸衰落。
總策劃:孫大川
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山海文化》雜誌創辦人;卑南族
譯者簡介:文魯彬(Robin J. Winkler)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原為美籍人士,2003年10月歸化為台灣公民(中華民國國籍)。長期以來關注環境生態保護、台灣原住民土地權益及文化保存,大量心力投入台灣環境生態之政策、法律研究及環保訴訟業務;同時引進美國許多減量消費、環保書籍翻成中文出版以推展理念,如《商業生態學》、《森林大滅絕》、《富足人生》、《探索文明的出路》、《富足人生原動力》、《還我綠色地球系列》等書籍。
公媽籃 在 郭素秋、公媽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先生媽(邵語:Misshishi),是台灣邵族傳統社會中的祭師(女巫),只能由女性擔任,為族人和祖靈之間溝通的橋樑,算是一種靈媒,主要主持邵族的各項傳統儀式,也是邵 ... ... <看更多>
公媽籃 在 郭素秋、公媽籃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殯葬禮儀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先生媽(邵語:Misshishi),是台灣邵族傳統社會中的祭師(女巫),只能由女性擔任,為族人和祖靈之間溝通的橋樑,算是一種靈媒,主要主持邵族的各項傳統儀式,也是邵 ... ... <看更多>
公媽籃 在 公媽籃 的推薦與評價
傳說中,邵族的祖先原本居住在阿里山一帶,某次打獵時,追逐著一隻白鹿到達了日月潭(水沙連)附近,發現日月潭一帶物產豐美,於是從此舉族在日月潭定居下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