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雲」「榮木」之思:楊牧散文分享※
楊牧〈六朝之後酒中仙〉(節錄)
我對波旁存有戒心,誰知一九六六年轉學加大以後,又和它結緣,原因是陳世驤先生偏愛波旁威士忌。第一次到陳先生家,剛剛坐下,他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能喝酒嗎?」此後四年,到他家一定喝波旁。但陳先生規定下午五點以前不可喝酒──這條誡律我到今天還都大致奉行。陳先生除了波旁威士忌,只喝少許白蘭地,偶爾也喝啤酒,可是啤酒當中非日本啤酒不喝;有時他也願意溫一壺日本清酒吃菜。第二年冬天,他不知道透過甚麼特殊關係,買了數十箱臺灣紹興酒,喊我去幫忙卸貨,囤積在地下室的酒窖裡,從此就不碰日本清酒了。他飲酒十分講究,而且極有節制。飯前喝加了冰塊波旁威士忌數杯,吃飯時喝溫熱的紹興,飯後喝白蘭地。至於野餐戶外,則以啤酒為優先,偶爾來點波旁。他最不喜歡的就是普通的葡萄酒,無論紅色白色,一概不沾。這些是我多年觀察的心得,但有人說並不一定如此。也許陳先生在學生面前特別節制,在其他場合又不同了,則不得而知。我晚間若上他家問學,時常是一邊飲酒一邊談論,小飲竟能促進思考之敏銳,這不是我從前所能想像。而且我過去對波旁所懷的恐懼,也因為這份溫淳的經驗一掃而空。陳先生去世後,我再度棄絕波旁威士忌,十年來不知其味,今後也不可能再喝它。一滴酒香,足可勾回許多求學時代溫暖的記憶。但先生墓木已拱,我自己也已進入中年,當年那種縱酒雄辯的日子,恐怕不易再得。
柏克萊朋輩頭角崢嶸,惟能飲者並不多,大概只有鄭清茂解此酒趣,其他諸子都不行。清茂為人溫柔敦厚,但出身早期的台大中文系,觀自體驗了幾位國學大師的杜康豪情,酒量雖非第一流,情趣也確實老到。我看他斟酌自如,面無難色,而從來不醉,大事小事侃侃談之,確有古君子風。清茂學識文章不同凡響,詩書超人一等,古律新體莫不在行,甚至能以日文作「徘句」。年前普林士頓重逢,雪夜無事,相與對飲,酒後濡筆為我寫一中堂:「酒能養性,仙家飲之;酒能亂性,佛家戒之。飲酒學仙,戒酒學佛」,真性情中人也。在柏克萊時,因清茂的關係,認識史坦佛的莊因,也是台大中文系的詩酒才子。前此我已經和莊家老三莊喆相知多年,且去過霧峰洞天山堂,瞻仰過莊老太爺慕陵先生的法書。但莊以抽象畫知名,屬於「新派人物」,不太飲酒,老二莊因則以詩書知名,嗜杯中物,風流蘊藉,最肖乃父。我時常看莊因在清茂家飲酒寫字,西裝革履,打扮入時,不知道此公奈何如此講究衣著,後來才聽說他正在追求夏家大小姐,奔波於金山灣之兩岸,週末渡海自史坦佛來,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獨我不知。
一九七七年在舊金山,又逢莊因於已涼天氣未寒時,海水依舊,人事已非,只有他和夏美麗夫婦二人整潔安寧如曩昔,師友中有的離開了,有的亡故了,風雲消散,令人不勝唏噓。我們對飲於酒蟹居椒木蔭鬱之窗前,談起前塵往事,恍若隔世。當晚狂飲啤酒,連寫陶淵明飲酒詩二十首過子夜。現在想想,這種心情,無非「停雲」「榮木」的思念。人生在世,動若參商,如果不將思念訴之陶公的「今日天氣佳」以忘形,又怎麼能夠自保?我時常覺得我輩中人,真能賞識人生情趣,洞知是非真假,則寓莊嚴於詼諧,寄憂患於幽默中的,實在不多。莊因齋名「酒蟹」,我為他撰製一聯:「君子飲酒愛其令德,達士啖蟹厭他橫行」,自以為略窺其廟堂深奧矣。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六朝之後酒中仙〉收錄於《搜索者》(集中前一篇是〈三代以前農家子〉,兩篇散文之題,為楊牧自撰的對聯),全文以飲酒的種類,生平的趣事、糗事來串聯,實則更是藉此記述作者與師長、友朋之交遊,時而讓人會心一笑,時而令人感到溫馨。此處所節錄的,是緬懷甚或傷悼師友、感嘆時光流易的段落,情感較為濃厚。
並推薦讀者閱讀全文,不僅可接觸到文壇的一些軼事,感受當代文人的言行風采,對於長篇散文的謀篇,段與段接續的技巧,亦可從中領略一二。
#楊牧 創作,#六朝之後酒中仙
#賴柏年 手寫,Instagram:lai.po.nien
#李蕪 簡述
※本篇收錄於楊牧散文集《#搜索者》(#洪範書店,1982年5月)。編按:前文曾提到至愛荷華大學留學時,飲了半瓶安格爾教授所贈的波旁,而宿醉嚴重之事,故「對波旁存有戒心」;又,陶淵明〈停雲〉序云「思親友也」,〈榮木〉序云「念將老也」。
※楊牧(1940年9月6日-2020年3月13日)
本名王靖獻,臺灣花蓮人,知名詩人、散文家、學者、評論家、翻譯家。花蓮中學、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親炙徐復觀、陳世驤兩位學人。曾執教於多所大學,如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亦曾擔任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並參與香港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創院。
楊牧自中學時期便開始新詩創作,並獲當時師長胡楚卿之鼓勵。早年筆名「葉珊」,發表詩與散文,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溢於筆端;1966年赴柏克萊攻讀博士學位,見證六零年代學生運動,三十二歲(1972年)而改筆名為楊牧,嘗試以詩介入社會。1976年時,他與中學同學葉步榮、詩人瘂弦、生化學家沈燕士共同創辦洪範書店。
詩文曾譯為多國語文。曾獲時報文學獎、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紐曼華語文學獎蟬獎等。
#波旁威士忌 #陳世驤 #柏克萊 #鄭清茂 #莊因 #陶淵明 #停雲 #榮木 #散文 #創作 #手寫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 #周星馳 #結怨真相 #娛樂圈 #鐵板神算 #高人 #董慕節 #神準 #狠批 #達哥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六朝之後酒中仙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娛樂八卦 #SmartTravel #吳孟達 #周星馳 #結怨真相 #娛樂圈 #鐵板神算 #高人 #董慕節 #神準 #狠批 #達哥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同貓貓阿Cash,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香港諧星殞落,我們的達哥,吳孟達,終年70歲 ,曾經有個三段婚姻
近年健康狀況不佳的吳孟達(達哥)早前因患肝癌入院,可惜最後仍不敵癌魔逝世,終年70歲。入行48年的達哥曾是周星馳(星爺)電影的最佳綠葉,兩人自1989年劇集《蓋世豪俠》開始結緣,由電視到電影都是最佳拍檔,默契十足的喜劇表演令人印象深刻,更多次突破港產片票房紀錄,可惜在2001年電影《少林足球》後他們沒再合作,不過過往的作品至今都是經典!
吳孟達Richard,生於1951年1月2日福建省廈門市,五歲隨父母及胞姊移居至香港,有兩名胞弟。父親在西環南北行工作。他早年在香港島南區香港仔魚類批發市場的板間房生活,後移居政府廉租屋[4]。曾就讀香港仔工業學校,在學期間修讀機械課程,以學習一技之長幫補家計[4]。直至有一次留意到無綫電視播出的劇集《民間傳奇》劇集,劇中一位演出者是其工廠同事、1972年第1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生林偉圖[4]。
因自覺可以像對方一樣有條件成為藝人[4],於是在1974年投考了第3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4],同期考入者還有周潤發和名導演林嶺東,以第五名的成績畢業。1975年即已開始在無綫電視參與演出,參演無數但幾乎都是配角。他最早的演出乃《民間傳奇》系列;直至1979年憑着演出《楚留香傳奇》的「胡鐵花」一角,才開始受到注意。
據吳孟達自言剛出道時的他,因狂傲不羈豪賭成性,1980年時不僅欠下30萬元港幣的高額賭債,更是面臨無戲可接,一度想自殺。後來他修心養性,重新努力研究演技,終於成功再起,並清還賭博的債務。他不但重新出現在電視熒幕上,1981年更參演了其生平第一部電影《執法者》。吳孟達後來回憶,很感謝周潤發當初不借他錢,不然不會有今天的他。
而他最廣為人所知,是在1989年與周星馳合演《蓋世豪俠》和《他來自江湖》中的搞笑演出,這些演出開啟了情同父子的兩人在螢幕上長達十餘年的合作關係。自此吳孟達走紅起來,連帶日後所拍的電影,也幾乎都是由周星馳主演。他於1990年開始活躍於電影界,該年憑周星馳主演的《賭聖》,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提名。次年憑着在《天若有情》的演出終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與周星馳合作多套喜劇片,周星馳吳孟達真正恩怨始末, 兩人的最後一次合作就是在2001年《少林足球》之後再無合作,兩人雖然沒有再次合作,但是私下關係還是可以的,真正的決裂是在2004年周星馳拍《功夫》的時候,星爺曾經打電話找過吳孟達出演功夫裏面的一角,吳孟達知道後連忙把所有的工作都推掉了,可是後來沒了下文,功夫也並沒有達叔,這讓達叔白白損失了幾百萬,也是讓達叔覺得很氣憤!
吳孟達和周星馳是多年的好朋友,常年在螢屏上做父子組合,這也是讓大家習慣了兩人的父子組合,吳孟達說過,近些年關於周星馳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倒周運動,原因就是在拍攝《功夫》的時候請來了洪金寶做武術指導,但是後來卻是不歡而散,洪金寶說周星馳生起氣來不把人當人,還說是他見過最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
就算是大家都在罵周星馳的時候,達叔也從來沒有說過一句他的壞話,他覺得周星馳的脾氣是比較古怪,但這都是他嚴格要求自己的表現,其實了解周星馳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很喜歡把現實生活中的一些過往拍到電影裏面去,在電影裏面就能看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食神》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叫一個人去電梯口拉屎,其實他是有過一段跪着出席三分鐘活動的經歷,這個片段就是講述他本人。
了解梁朝偉的人都知道,周星馳能走上演藝道路,完全是因為他,但是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兩人各自成名後,從來沒有過一絲一毫的合作,因為梁朝偉覺得周星馳的電影永遠只有一個主角,如果一部電影里只允許自己出風頭踩着別人的肩膀把自己拍的高大上,任何一個稍微有地位的明星都不幹當他的綠葉,所以他在圈中的朋友才會這麼少!
達叔病倒恢復那年,周星馳的助理曾經隔空喊話,說下次有機會一起合作,而達叔也表示,兩人有機會也一樣會依舊合作,其實他們的關係並沒有傳聞的那麼不堪,其實都是媒體的「斷章取義」才會鬧得這麼大,相信影迷們也是很希望兩人能再次合作的!
我曾經超食個飯,董慕節作風低調,但據說批命極準,有「鐵板神算」、「董半仙」的美譽,過去有不少名人透露曾獲董慕節批命。
達哥有三頭家,前妻麥莉莉是圈外人,達哥在尖沙咀五支旗桿遇上了她,當時達哥跟友人約了女友人去跳舞,但女伴一個也沒來,而達哥發現五支旗桿下有三個女仔,大家上前問了一句:「你等人呀?」於是就相約到的士高跳舞,年輕人交換了電話,但莉莉及達哥沒下文,後來有次達哥去舞會,又是陽盛陰衰,於是他在電話簿中找找有什麼女仔電話,於是又叫了莉莉及她妹妹瑪嘉烈,自此達哥開始留意莉莉,二人也開始拍拖,並在七六年結婚,婚後生了一對孖女。
不過達哥在八八年出軌,跟無綫女藝人慮少慈戀愛,並誕下一女,當時正印吳太不打算結婚,直至九五年達哥在大馬拍戲認識現任太太候珊燕,正印吳太因丈夫再次出軌而提出離婚,而盧少慈也難忍受這段四角戀情而下堂求去,九六年,達哥終於跟候珊燕於大馬擺結婚酒,不過當時因新聞鬧得熱哄哄,為避開傳媒,婚宴當晚新娘新郎皆沒出現,當時候家二叔對達哥臨時失蹤非常不滿,向傳媒說當日只能由候珊燕的父親代一對新人上香拜堂,又說達哥曾致電道謙,說他有苦衷,希望岳父原諒,更在電話中保證一個月內會到岳父家請罪;候家辦了一門尷尬婚禮,但候家見到許多傳媒到場,亦設了一度給大家吃餐喜宴;婚後,候珊燕為達哥誕下一子一女。
雖然達哥對前妻及盧少慈負了情,但他用經濟來彌補,三個家庭四女一子均是他照顧,所以當年達哥接戲不停手,因為每個月的支出就要三十多萬,可幸當時影業蓬勃,達哥說過當時一年可以搵到過千萬片酬。
現時達哥現任太太和十八歲兒子在馬來西亞,女兒在澳洲讀完書也回到大馬,達哥閒時會大馬及香港兩邊走,「我喜歡香港朋友多,有時可以飲茶打牌,朋友去馬場輕鬆一下,我賭錢上落不大,三千元左右,玩得起又控制到,生活都幾豐富,但不會太早休,因為好悶,病完後,我見多了屋企人,兒子都好孝順,悟性好高,我們在睡前會傾偈。」達哥說兒子也有演藝細胞及天分,不過沒有系統的,只有模仿,始終未真正學演戲。
多謝 香港一代諧星 ,希望達哥一路好走 。
六朝之後酒中仙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頤和園是清朝的皇家行宮和大型皇家園林,位於中國北京市海淀區西北,占地290公頃(合4400畝)。頤和園修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原名清漪園)、重建於光緒年間,曾屬於清朝北京西郊三山五園之一。頤和園素以人工建築與自然山水巧妙結合的造園手法著稱於世,是中國園林藝術頂峰時期的代表。1998年,頤和園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為主,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除了湖山,還有殿堂景區、耕織圖景區。重要建築集中在萬壽山南北中軸線上。萬壽山分為前山、後山兩部分,前山自東向西有養雲軒、無盡意軒、介壽堂、排雲殿、清華軒、寶雲閣、共一樓、聽鸝館、畫中游等知名景觀。後山南北中軸線為規模宏大的漢藏風格寺廟殿宇,包括四大部洲、須彌靈境、香岩宗印之閣等等,周圍點綴以數座小型山間園林,有蘇州街、寅輝城關、花承閣、賅春園、繪芳堂等建築。昆明湖中有三座島嶼,分別名為南湖島、藻鑒堂島、治鏡閣島。昆明湖由一條西堤將大湖一分為二,光緒時建立圍牆,修築起了東堤。
頤和園的主要區域可包括六個部分,分別是殿堂景區(是帝後料理朝政和住宿所在)、萬壽山景區、昆明湖景區、耕織圖景區(獨特的農牧色彩)、長廊景區和中軸景區(起於前山雲輝玉宇牌樓,止於後山慈福慧因牌樓)。作為一座知名園林博物館,擁有豐富制式的園林建築和景觀營造手法,涵蓋了中國傳統名著中的亭台樓閣,軒榭台堂。
東宮門:為頤和園的正門。門前有兩隻銅獅,是清漪園遺物。宮門前的雲龍石階是圓明園安佑宮遺物。門額上「頤和園」三字為光緒帝御筆親賜。宮門前有大廣場,南北兩側為朝房,前有大影壁。
仁壽殿:在頤和園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后、光緒帝夏天住在頤和園中臨朝聽政,接受恭賀,以及接見王公大臣和外國使節的地方,這裡也曾經是光緒皇帝頒詔實行變法維新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命名為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重建時,改為現名,意為施仁政者長壽之意,是頤和園聽政區的主要建築。殿為東向,面闊九間,單檐卷棚歇山頂,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銅麒麟、壽星石,以及銅龍銅鳳的雕像,排列在仁壽殿外。是皇帝,皇后在舉行朝會大典時會點燃檀香。在中國古代龍就是皇帝的象徵,鳳就是皇后的象徵。按照慣例是龍在上,鳳在下,但是自慈禧太后掌權之後,就將龍,鳳的位置給顛倒變成鳳在上,龍在下,藉此來顯示出慈禧太后的權威。殿外懸掛著「大圓寶鏡」的匾額,意為當政者的智慧如同大圓寶鏡一樣,能夠洞察一切。殿內則是高懸著「壽協仁符」的金字匾額,意為仁與壽君子兼而有之。正殿內設置慈禧太后,光緒帝召見王公大臣時的寶座,寶座是用上等的紫檀木雕刻而成,椅背上刻有九條金龍,寶座的旁邊設有掌扇,鼎爐,鶴燈。東為仁壽門。殿北有水井「延年井」,殿後為巨大的獅子林假山,仿蘇州獅子林,堆山所用的劍石、石筍為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後假山遺物。
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光緒十八年(1892年)重建,成為皇帝在頤和園中處理政務和居住的地方。正殿即玉瀾堂,堂名是取自晉代詩人陸機的詩句「玉泉甬微瀾」當中的「玉」和「瀾」二字合併而成。內設有御案寶座。原為一四通八達的穿牆殿,光緒皇帝曾經被慈禧太后囚禁於此,因此殿北的後門用磚牆砌死。前院東配殿名霞芬室,西配殿為藕香榭,兩殿的門內亦可見圈禁光緒帝的圍牆,是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蹟。正殿地磚上原有坑窪洞痕,為光緒帝被囚禁時用手杖擊地發泄而成。玉瀾堂西側另有夕佳樓,樓西為鄰水過道,蜿蜒曲折,稱為「九道灣」。
宜芸館:在玉瀾堂北面,乾隆時是藏書之所,光緒年間改建為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的居所。院門為垂花門,稱宜芸門,門內側牆壁上有10塊石刻,是乾隆帝摹寫的名家法帖,原藏於惠山園內,重建時移此。正殿為宜芸館,東配房稱道存齋,西配房稱近西軒,均沿用乾隆時舊名。戊戌政變後,玉瀾堂與宜芸館之間的通道也被磚牆切斷。宜芸館北門有飛閣復道通至德和園戲台。
德和園大戲樓:頤和園中看戲的地方,原為乾隆時期的怡春堂。樓高21米,三層,結構與圓明園同樂園清音閣和避暑山莊清音閣相同(與紫禁城暢音閣不同的地方在於其外形是卷棚頂,且覆灰瓦),是清朝最大的戲樓之一,三層舞台間有天地井相通,南部有兩層的扮戲樓,北部為看戲用的頤樂殿。德和園之東為「東八所」(壽膳房、壽茶房、壽藥房)、養花廠和武備院等服務性院落,現被隔出頤和園,改為頤和安縵酒店。
樂壽堂:是慈禧太后在頤和園中居住的地方,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豐十年(1860年)遭到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門外有水木自親碼頭,有牌坊,是清宮中最早安裝電燈的地方之一。院子分為三路,中路樂壽堂為慈禧太后的居所,中部為起居空間,裡面設有用上等木材紫檀木雕刻而成的「御案寶座」後面放著十五折的玻璃屏風,兩側設有羽毛掌扇,羽毛掌扇不但裝飾精美,也可以顯示出慈禧太后的威儀。西間為寢宮,東間為更衣室。堂前陳列銅鹿、銅鶴、寶瓶,取「六合太平」諧音。寢宮內的文物有用珍珠、瑪瑙、翡翠製成的花籃,用金銀和各種寶石鑲嵌的四季花卉壁畫等。樂壽堂前有明代米萬鍾遺留的「青芝岫」巨石,院中栽培玉蘭、海棠、牡丹,取「玉堂富貴」之意。後院原有乾隆時期遺留之古玉蘭樹,2005年枯死移除。東跨院後半部稱「永壽堂」,為太監總管李蓮英住所。西跨院北部有假山,以及坐落於山上的扇面殿「揚仁風」。揚仁風院落西南角即長廊入口。
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山中部的建築中軸線上,原址為大報恩延壽寺,1892年重修,是慈禧太后做壽時接受賀拜、舉行慶典的地方。「排雲」二字出自晉朝人郭璞「神仙排雲出,但見金銀台」的詩句。排雲殿正門為排雲門,門前有雲輝玉宇牌坊,兩側有十二屬相石。排雲門和二宮門之間有方形的蓮池,池上架金水橋,兩門內分別有紫霄、玉華、芳輝、雲錦四座配殿。排雲殿正殿為頤和園內等級最高的建築,建在九級漢白玉台基上,七間五進,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左右兩側有耳殿,各殿之間有復道相連,橫列共計二十一間。排雲殿之後為德輝殿,再後為高42米的石砌高台,沿台前八字樓梯「朝真磴」可向上通往佛香閣。排雲殿東為介壽堂,西為清華軒,清朝時均為命婦退居之所,現被頤和園作為別墅出租,不對遊人開放。介壽堂內有連理柏和紫玉蘭各一株,頗為名貴。
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前山正中位置,為鐵力木修建的八角形三層樓閣,高41米,上覆綠剪邊黃琉璃瓦,是頤和園內體量最大的建築。閣內供奉接引佛,每月朔望,慈禧太后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原為九層佛塔延壽塔,修築到第八層時乾隆帝下令拆毀,仿武昌黃鶴樓改建閣樓。
智慧海:位於萬壽山山巔,為無梁佛殿,全部為五色琉璃磚砌成,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壁面嵌有1000多尊佛像。外牆下半部琉璃磚上的佛像頭部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悉數鑿毀。殿內觀音像為乾隆時所造。殿前有琉璃牌坊,其上石額構成「眾香界」、「祗樹林」、「智慧海」、「吉祥雲」四句偈語。
萬壽山昆明湖碑:在排雲殿之東,碑上有乾隆御書「萬壽山昆明湖」六字,碑後是乾隆所撰《昆明湖記》,講述修建清漪園的理由。碑左右各有一座亭子,亭內有「轉輪藏」木塔,塔中有軸,推之使其轉動。此處仿杭州法雲寺藏經閣而建,不對遊客開放。
寶雲閣:在排雲殿之西。又稱「銅亭」。建於乾隆20年(1755年),高7.55米,重41.4萬斤,蟹青冷古銅色仿木結構,樑柱、椽瓦、斗拱、門窗、對聯全部用銅鑄成。門窗原被八國聯軍掠走,在1980年代由海外華人購得,捐給頤和園。
石舫:清晏舫,原名石舫。是一半入水的兩層石舫,長96米,上原有中式艙樓,1860年被焚,光緒重建時改為木製仿西洋大理石艙樓,並在石舫兩側加造明輪。石舫西北為小島,島上原有西所買賣街,兩岸仿揚州瘦西湖景色。
聽鸝館:在萬壽山前山西部。內有兩層戲樓一座,在修建德和園大戲樓前,這裡是慈禧太后聽戲的主要場所。館內古柏參天,館外有杏樹和翠竹。聽鸝館現為聽鸝館飯莊,經營仿清宮廷菜餚,內設貴壽廳、福壽廳、壽膳廳等十個餐廳。
畫中游:在萬壽山西部,依山而建,中為八角形兩層樓閣,東西為兩樓兩亭,東樓名「借秋」,西樓名「愛山」。各建築間有爬山遊廊和石洞相通,錯綜複雜,猶如迷宮。站在亭上四周環顧,有置身於畫中之感。
前山東部:有景福閣、自在莊、含新亭、養雲軒、意遲雲在、千峰彩翠、無盡意軒、寫秋軒、國花台等點景建築。無盡意軒和自在莊清朝為命婦退息之所。景福閣為慈禧太后觀賞雨景、月景之地。
前山西部:有邵窩殿、雲松巢、湖山真意、山色湖光共一樓、石丈亭等點景建築。邵窩殿之名取南北朝時宋朝邵康「安樂窩」典故,雲松巢取李白「吾將此地巢雲松」詩句,兩殿現均為頤和園工作人員休息處。
長廊西端,石丈亭北有一組院落,稱「西四廳」,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后移居頤和園時將珍妃囚禁於此。西四廳西北有貝闕,又稱宿雲檐,乾隆時是清漪園的西門,上供關帝銀像。貝闕向北有並列的石橋兩座,東橋低平,西橋為拱橋。清漪園時期園牆從兩橋中間穿過,西橋在園外,東橋在園內。
後山
蘇州街:又稱買賣街。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乾隆帝下江南,到蘇州遊歷唐代白居易修建的七里山塘,回京後在頤和園後湖仿照七里山塘的模樣修建了蘇州街。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期重建頤和園時未修復,1988年復建。
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此園是乾隆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江南時,看了無錫惠山腳下的寄暢園,仿其意而建,自然保有江南園林之美。諧趣園原名惠山園,1811年曾經改建並改為現名,為萬壽山東麓的園中園。這座園有「到門唯見水,入室盡疑舟」之美譽。園內水多橋多,最著名的橋是知魚橋。此橋橋身低平,貼近水面,能讓遊客觀賞魚群在水中來回穿行。橋坊上有乾隆皇帝命題的詩句。諧趣園的北部是正殿涵遠堂,此堂原為慈禧太后在此水池釣魚時休息之用,殿內裝飾精美雅緻,在頤和園里可說是上乘之作。另外,環繞水池的遊廊是一條景色多變的的遊覽路線,隨著每一轉折,必有新的景色出現在眼前。
四大部洲:位於後山中部中軸線上,仿照西藏扎囊縣的著名古寺桑耶寺,為漢藏風格的宗教建築群,居中為漢式建築香嚴宗印之閣,內供藥師、如來、阿彌陀三尊佛像,香嚴宗印之閣四周環繞藏式的四大部洲殿、八小部洲殿、日殿、月殿、四色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中的普寧寺布局與此相似。香嚴宗印之閣下原為須彌靈境殿,1860年被焚毀,未修復。須彌靈境殿前為松堂,是一座長方形廣場。
花承閣琉璃塔:位於後山東部,原為半圓形高台建築,1860年被焚毀,現存琉璃塔一座,太湖石及漢白玉浮雕海獸台基一座,以及柱礎、石階遺蹟。琉璃塔下部的佛像頭部被紅衛兵鑿除。
賅春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園內最大建築為清可軒,是乾隆帝的書房,依崖而建,以石崖為其南牆。西隔桃花溝為丁香院,院南山崖上有香雲窟石洞,洞內有乾隆題詩和石座,洞西有十八羅漢摩崖石刻。賅春園1860年被焚毀,僅存園門一座,但台階、殿基和部分圍牆保存完好。
綺望軒遺址:位於後山西部山腳下,後湖旁。為乾隆時修建的一處小型園林,構造巧妙,地面隱蔽處有山洞,向下可直通湖邊石岸碼頭。
六朝之後酒中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飲食中的朝鮮野史」介紹
訪問編輯:王育涵
內容簡介:
歷史就是越了解越美味!
在朝鮮,
一道食物一種故事,一張菜單一個歷史;
時代創造飲食,飲食改變時代。
從宮廷、街頭、鄉野的美味料理中嚐遍朝鮮的野史軼聞,
佐以原汁原味的正史,呈現一盤盤一碟碟的好菜,
鮮嫩、刁鑽、層次強悍地融入政治史、生活史、鄉土史,
以及朝鮮時代的特殊風味。
酒館是朝鮮時代的SNS社群集散地,
現役歷史老師更帶領我們潛入酒館,一探飲食中的朝鮮野史。
朝鮮五百多年的歷史,奠定了現今韓國的文化及生活樣貌。不管是身上穿的、嘴裡吃的,大部分都是從朝鮮時代傳承至今。因此飯桌上所看到的每一道小菜,都包含著朝鮮時代人們耀眼的創造力、技術與智慧,並在在隱藏著不為人知、震撼人心的朝鮮歷史。
在朝鮮傳統美食的引領下,帶出世宗大王、暴君燕山、光海君、明成皇后、張禧嬪……宛如戲劇般緊扣心弦的歷史故事,一場美食與歷史的完美饗宴。
食物在單純的材料和調理方法之外,還盛載著人們的生活和文化,從很久以前韓國人吃的食物裡,就摻雜了各式各樣數不盡的故事:
笊籬年糕湯——竟是最後一位高麗王族對開啟朝鮮太祖李成桂的詛咒標識!
叔舟豆芽——留在歷史上的汙名跟著食物永遠流傳,百姓對叛國者之教訓。
魚蝦醬——暴君燕山爲替母親復仇而創造出來的人類魚蝦醬!
烤鮑魚——究竟是誰在仁祖的烤鮑魚裡下毒呢?
蕩平菜——英祖的蕩平政策是來自蕩平菜?
白菜泡菜——壬辰倭亂之後引進,與辣椒一同誕生的紅色泡菜歷史。
炸醬麵——承載著朝鮮近代傷痛歷史而誕生的食物。
狗肉湯——從宮廷到酒館,廣受朝鮮人喜愛的進補食品!
豆沙糯米糕、紅豆粥——爲了驅趕家中妖魔鬼怪而熬煮的紅色食物。
駝酪粥、神仙爐(悅口子湯)——端上朝鮮最高統治者君王御膳桌的料理。
牛腸、血腸——從兩班貴族所吃的高級料理,走向庶民日常菜餚的過程。
平壤冷麵、咸興冷麵 ——蕎麥的變身讓北韓地區在冬季也能胃口大開。
本書從鄉野故事裡擷取和歷史相關的內容,呈現出能夠一窺朝鮮面貌的野史軼聞,並輔以正史說明。雖然是野史,但不只著重在趣味,還生動地介紹了與朝鮮的政治史、生活史、時代面貌、鄉土史、身分階級等相關的豐富知識。以朝鮮時代扮演著SNS要角的酒館為背景,配上韓式插圖,為打開這本書的讀者們獻上美味的飲食,講解其中盛載的朝鮮野史。
作者簡介:宋永心(송영심)
作者宋永心畢業於成均館大學歷史系,曾於梨花女子大學研究所攻讀史學教育博士課程。現於中等中學教授歷史,並經營「宋永心的歷史教室」部落格。
著作有《糾正扭曲的日本史教科書》、《一本讀懂韓國史》、《看報紙、聽新聞,有趣的韓國史故事》、《在實錄之外的世宗祕密日記》、《不曾熄滅的燈火,安重根祕密日記》、《在月曆中找歷史》、《為青少年設計的主題別朝鮮王朝實錄》等。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六朝之後酒中仙 在 詩聲字- ※「停雲」「榮木」之思:楊牧散文分享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楊牧〈六朝之後酒中仙〉(節錄) 我對波旁存有戒心,誰知一九六六年轉學加大以後,又和它結緣,原因是陳世驤先生偏愛波旁威士忌。 ... <看更多>
六朝之後酒中仙 在 散文5分鐘25:六朝之後酒中仙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六朝之後酒中仙 》,作者:楊牧。詩人楊牧在文中,描述了中學、大學時期與家人、老師相處談詩的情景,而"酒"在這些暢談交流,扮演了串連情誼的其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