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
「我花了一輩子時間讓別人喜歡我。」——《#艾蜜莉在巴黎》
不論在學生時期,或是踏入職場的我們,都曾因為在意他人眼光,迫使自己改變、產生迷失。
電影就彷彿是人生的一部分,一幕幕串連起我們的生活日常,今晚,讓我們再一次回顧這些經典。
再一次我的人生netflix 在 楊錦聰-創夢大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播客【大叔看電影】#我的章魚老師:跨越物種的戀愛,源於對生命力同樣的熱愛 feat. #彭芷雯
「在人生的關卡中,帶你突破困境的不一定是什麼途徑,可能是某種生命的展現,它會成為你生命的啟發。」
男主角克雷格在工作20多年後,感到生命熱忱逐漸流逝,生活變得憂鬱。因此,他決定回到家鄉、回到他喜愛的那片海藻林,潛水調適身心的平衡,卻意外遇見改變他一生的導師:章魚。
【章魚】從最初的畏懼害怕,到全然的接納克雷格。雖然受過意外的驚嚇,但也願意再次敞開心扉,接受這位每天造訪他的人類朋友。
【克雷格】原先他只能遠遠的觀察章魚,直到第一次觸碰後,他們之間的連結變得更加親暱。最終克雷格與章魚一同嬉遊在海中,快樂且自在,他也重拾了對生命的熱情與期待。
和章魚朝夕相處,克雷格看見了章魚面對困境的智慧、失去觸手的再生能力,以及牠對生命的享受,讓他沉重的心門,慢慢地變得輕盈。他找回了愛,找回了自己,重新建立與人之間連結,改善了親子關係。紀錄章魚的一生,也像是在記錄自己人生的轉折與歷程。
🔹來自自然的愛,找回與世界的連結(00:23)
看見克雷格與章魚的第一次觸碰:萬物一切皆有情。
「一種生命力的展現,就能啟發你突破自己生命的困境。」
「植物的生長也很有意思,當你以為它枯萎了,兩個月後它又發芽了。」
「重逢之時,章魚是全然的接受,還往克雷格的心口鑽:人與章魚的擁抱。」
🔹章魚的再生能力;人類的生命也可以擁有韌性(22:37)
貓鯊是章魚的天敵,再一次的搏鬥中章魚失去一肢觸手,幾周後長出了新的小觸手,讓原先心疼牠的克雷格讚嘆不已:『瀕臨死亡後的重生,感受到生命的強大』,更有力量去面對自己生命中的關卡。
「生命具有韌性和無限的可能性,不會一次就被打倒不起。」
「人類肯定也有自我療癒的能力,不然我們的頭髮和指甲都不會生長,傷口也不會痊癒。」
「章魚懂得運用環境,作為他生存的策略,而不是受之於環境。」
🔹當我們以為人生只有「奮鬥」(37:54)
章魚伸出觸手接近魚群,竟然不是為了補食,而是為了「玩」,看著魚群在他觸手擺動中遊戲。
「我們為了生存,不斷地在奮鬥,理所當然地認為生物也是,但章魚用牠獨特的方式去享受章魚的生活。」
「克雷格發現自己其實並不孤單。他是因為關上了他自己的心門。」
「章魚的一生告訴我們永續是什麼:即便肉身死亡了,但生命精神得以傳承。」
🔹音樂讓你置身於自由的海藻林(55:41)
琴聲為主、打擊為輔,觀看紀錄片享受海洋之美的同時,還能體會身入其境的聽覺饗宴。
「鋼琴形容章魚探索的情境,大提琴代表了親密的接觸。背後的管弦樂跟打擊樂就是環境的塑造。」
「《男人與他的海》的主旨:我們身為海島國家卻畏懼海。」
「原本我對海很陌生,透過這部電影,它顛覆了我的想像,讓我能更能夠親近海。」
🎧聆聽本集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GbVboy
▫️Spotify:https://reurl.cc/73X3DD
▫️SoundOn:https://reurl.cc/bn5n2o
▫️KKBOX:https://reurl.cc/mvnv39
▫️Google播客:https://reurl.cc/bn5nEo
◽️ MyMusic:https://reurl.cc/43R3rY
✨延伸閱讀 #芷為你讀〈與鯨豚的一期一會〉:https://reurl.cc/mvndEY
圖/Netflix
再一次我的人生netflix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就像自己青春的觀光客
謝謝# @顏訥為《邊緣人手記》寫的書評。
節錄部分內文如下:
馬欣繼殘酷自剖的《階級病院》之後,另一部烹人心痛的人生整理魔法。於是,我們看她在散文省去占地,把「家」縮到最小,用電影用閱讀用寫作自白,為節節敗退的自己在荒蕪的階級病院中,多爭取一本地下室手記。《邊緣人手記》是一本孤獨到恐怖的書啊。因為所有悲壯的叛逃到了中年,都是無人注視「浩浩蕩蕩的孤單」。
或許,《邊緣人手記》便是這樣的寫作,是一本馬欣寫下命運的恐怖公式,暗中替邊緣人尖叫的書。那麼,或遠或近的,在被巨大未知找到之前,躲在防空洞的小孩們,會想起這世上還有其他臥底,和自己一樣,「歲月靜好,屏息過日。」
馬欣用倖存者的方式給出回答,在《邊緣人手記》的敘事策略上,再一次讓渡自己。她經常選用第三人稱,寫「我」的痛都像社會學參與觀察法。這個11歲就開始分裂出去,否則無以為繼的自我,讓馬欣訴說這一生的災難幾乎像是《猜火車2》變態男(Sick Boy)對馬克懶登說的:「你就像自己青春的觀光客。」
《邊緣人手記》是馬欣的「微屋運動」吧。她用寫作徒手向內挖洞,爭取空間。經年積累的礦石是那麼堅硬,當我們走到隧道盡頭,馬欣會等在那裡,張著圓圓的眼睛,小心翼翼張開滿是血痕的手問:我在這裡,你也是嗎?
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4875?fbclid=IwAR0e924ATNu7Omj6LLENtKUNb8fPKSc-QJpdkCYmosBEJZkRuI1ttU_ag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