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為”薩提爾”的對話模式,發端於心理學家薩提爾(Virginia Satir)。她的學生約翰.貝曼(John Banmen),根據其對話方法,發展而得。
“薩提爾的對話練習”一書,就是討論這個對話方法的原理與應用。
冰山是全書的核心概念。
冰山的基本意思就是,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行為表現(也包括我們自己),就只是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
但其下方有龐大的”基礎”。你不深入探究是看不到的。
薩提爾的冰山有七層,最上層是行為。就是一般我們看到的地方,譬如一個小孩無法專心唸書,整天摸東摸西。
再往下是感受。這個人當下的感受。譬如這個小孩覺得不在乎,不想要念書。
然後是感受的感受。譬如小孩對於不在乎的態度,心中是有點愧疚與罪惡感的。
第四層是觀點。小孩的觀點是什麼?譬如他可能覺得,再用功也沒用。
第五層是期待,或許小孩真正的期待是自己可以專心完成功課。
第六層是渴望,他心中也渴望得到老師與父母的認同。
最後則是自我。
大多人在處理事情時,完全只根據冰山的最上層。就是行為表現。
小孩不唸書?
父母就規定,”你給我在書桌上好好坐一小時,沒寫完不準離開”。或是威脅,”考超過第幾名,就不可以出去玩”。
這叫試圖解決問題。成效如何,我們心知肚明。
薩提爾的對話模式,是要解決問題的根源。希望透過深入的對話模式,切入冰山的下方幾層,帶出矛盾與衝突的點。
重點不在於迅速解決問題,而是透過對這個人更深的關懷,找到問題。最後也改變了行為。
這個對話模式不僅適用於面對他人,也可以面對自己。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情緒或反應的根源。譬如自己明明很生氣,對這個感受的感受卻是”我沒有生氣,只是講話比較大聲”。因為從小,他的家長就嚴詞告誡,不可以生氣,有什麼好生氣的。
許多人從來不會面對與承認自己的情緒。薩提爾模式,也可用來自我剖析,回顧過去的經驗與創痛。
書中一句話說的很好,”進入他人內心的捷徑是瞭解自己”。
書中有許多薩提爾對話模式的逐字稿。應用很多,可用於處理親子關係、手足衝突、師生關係等。
譬如有個小孩自行決定要中斷大學學業。媽媽焦急如焚的要找作者諮商。
作者不是勸那個大學生,而是藉由跟媽媽的一次對話,解開了媽媽的心結。
作者藉談話引導媽媽說出自己年輕時,因為家庭經濟狀況而輟學的歷程。這位媽媽沒有從中走出來。
她覺得自己當時為家庭犧牲,才要離開學校去工作賺錢。
現在自己犧牲了那麼多,讓女兒可以沒有經濟壓力的去唸書。她居然自行決定不唸了?
她完全無法理解,自己犧牲了那麼多,所為為何。
作者的對話直接的切中她的心結。她要求女兒不要離開自己不喜歡、唸不下去的系所,其實是要女兒為她犧牲。
談話之後,這位媽媽開始鬆動與釋懷。最後她選擇相信女兒已經長大可以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日後,女兒也在其它科系,找到人生的方向。
這個例子是作者做為一個第三者,為兩方排解衝突,找到問題核心。但也有許多對話範例,自己就是”衝突”中的一方。譬如老師或父母面對不守規矩或是情緒爆發的學生與小孩。
這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非常重要。不是用以上對下的角度,用嚴重的生氣反應,要脅對方就範。選擇用更深入、想要瞭解根本原因的心態進行對話,就是薩提爾對話模式的重點。這樣的對談,自己不平靜沉穩的話,是無法進行的。
書中這些對話看起來非常有趣,也很有效。但我必需說,看到這些描述,會知道這個講話方式是練出來。不是看完一本書馬上就可以學會的東西。這本書的內容可以說是一個初始起點。讓有興趣的讀者知道基本觀念與起步怎麼做。
想要進一步深入探詢的朋友,書中也有提到參考書目與相關的工作坊課程。
不管有沒有選擇更深入的瞭解,知道薩提爾對話模式,至少要讓自己從”情緒應對情緒”的行為模式中脫離出來。譬如看到小孩我行我素,氣一上來,馬上大罵或給予教訓。有時好像馬上有效。但問題有解決嗎?這樣真的比較輕鬆嗎?
選擇藉由對話深入探究行為表象下的成因。或許才是根本之道。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POPA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教養路上,不少父母都說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已經足夠,但實際上父母的慾望又豈止於此,「專心啲做功課啦!」、「見到親戚你要叫人先得架嘛!」、「點解你講野咁無規矩的唧!?」、「上台朗誦都驚?唔好咁細膽啦」……家長每個要求其實都反映著他們對孩子的期望,有時連自己都未必察覺,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潛藏的期望,有可...
「冰山satir」的推薦目錄:
- 關於冰山satir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冰山satir 在 黄敏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冰山satir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冰山satir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冰山satir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冰山satir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冰山satir 在 李崇建《薩提爾的對話練習》|理解內在冰山- 親子天下 的評價
- 關於冰山satir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冰山satir 在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Satir Model) - Pinterest 的評價
冰山satir 在 黄敏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谁要陪我去学瑜伽🧘♀️
安安说:我要🙋🏻
谁要陪我去丢垃圾🚮
安安说:我要🙋🏻
谁要陪我去游泳🏊♀️
安安说:我要🙋🏻
今晚在泳池里安安朝我游过来,她游进我的怀里然后抱着我,在我身上载浮载沉,我搂着她问,
跟妈咪在一起幸福吗?
她快乐的点点头🥰
当妈咪的女儿幸福吗?
她笑笑的点点头😍
又再把头埋进我的怀里。
曾经,我们俩闹的水火不容😅
特别是在她小学高年级时几乎每隔几天就会闹情绪、像小暴龙🦖一样。我是吃软不吃硬的妈咪🤭所以每次都跟她杠上😅
后来……我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自己跟妈咪的关系就在我升中学时闹僵的(后来当然和好了,是在离乡背井读书时,才知道妈咪有多爱自己❤️)
我不想我和女儿关系渐行渐远,我也不想跟安安闹僵。她还小、思想还不成熟,我怎能期待一个小学生压抑自己的情绪,改变自己来迁就妈咪?倒是我……是个成人,我应该找方法来解决问题,带领着她一起来学习调整。
在找解决方法的时候,我想起了他➡️ 因访问过李崇健老师,于是我去看《萨提尔的对话练习》这本书。
后来,也去上阿建老师的《个人内在的冰山探索,在亲子教养中的实践》三天工作坊。
我想……我现在有机会跟安安像朋友般的聊天与陪伴,要非常感谢Virginia Satir女士与李崇建老师
纪今晚跟安安游完夜泳后的感受❤️
#此篇肯定不是叶佩雯
#阿建老师的工作坊每次都爆满
冰山satir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兩對夫妻關係好,婆媳關係自然好!
#心理師陪你聊聊大家想聽什麼主題
#結果因為我們太公平了都有男性聽眾發言平衡觀點
昨天在Clubhouse 主持的一個房間探討婆媳問題,再度和朋友掌薇心理師和精神科Ernie醫生一起討論許多婆媳這個主題延伸出來的三角關係和薩提爾的溝通型態。
後來運用了朋友們分享的例子來討論家庭內的權力鬥爭,聽到了滿多不錯的正面例子,也有許多朋友私訊我們說,老公和婆婆在旁邊不能發言(捶心肝),聽到這裡,Ernie醫師說要不要下次開晚一點,讓深夜媽媽們可以暢所欲言😜。
從認清自己和對方的「溝通姿態」,加上透過深度的「自我探索」,無論是做諮商或是研讀心理學的書,會慢慢的趨向「一致型」。也能明白任何人和自己對話時採取什麼溝通姿態,進而進化到「一致型」,視情況去溝通而且有意識且兼顧自己、他人和事情。
如同薩提爾的詩: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節目的最後,我突然有感,如果公婆感情好關係穩固,加上自己和先生感情也好、關係穩固,那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大的婆媳問題。
很高興我們和公婆兩對夫妻都是在穩固的感情基礎上互動,雖有時候會三觀不合或有代溝,但是都能在界線內思考和尊重對方。為此我很感恩,也希望大家能從節目中帶走什麼,能夠好好認識自己、畫出自己的界線,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再者維持感情、鞏固夫妻關係,那麽婆媳關係的改善也是指日可待了。
圖為2019年11月和公婆到澳洲雪梨自助旅行。
———以下為昨天討論Ernie醫師的筆記!下週同一時間Clubhouse 大家再見👋
亙古永存的婆媳難題
📍衝突種類
- 生活習慣,三觀不合
- 凡事禮讓長輩,長輩說的就要聽?
- 孩子教養,該聽誰的?
三角關係:婆婆/媳婦/先生或孩子
📍溝通型態
薩提爾(Satir)的溝通型態
- 討好型:在意別人。無意識地付出,傾向沒有自己意見,為了得到肯定。
- 指責型:在意自己。無意識地怪罪別人,傾向最後才檢討自己,常和討好型組成一對。
- 超理智型:在意事情。傾向講道理跟你說事情,溝通比較不帶感情。
- 打岔型:不在意自己、別人、事情,傾向轉移話題,狀況外。
- 一致型:兼顧自己、別人、事情。
溝通型態是跨情境的。從小生活環境型塑而成。我們可以看到他溝通型態背後的脆弱與渴望(冰山下隱藏的東西),使用相對應的溝通方式。如薩提爾的詩:
當我內心足夠強大,
你指責我,我感受到你的受傷,
你討好我,我看到你需要認可,
你超理智,我體會你的脆弱和害怕,
你打岔,我懂得你如此渴望被看到。
📍權力鬥爭
好兒子 vs. 好先生
華人文化強調孝道、聽話。
媽媽是兒子第一的依附關係
把先生往外推?還是把先生拉進來?
婆婆讓你有的不好感受,先生有成千上萬次了,同理/聆聽先生,先生常是問題的解答。
📍健康界線
Ines的例子,如何跟婆家建立界線。面對不合理的指責,挺身而出表明自己的立場跟對方不合理的地方。
建立界線的前提是有本錢切割(例如經濟獨立)
Zora 生了孩子後,可以理解婆婆的心情。
Santa 男生需要被教育,夫妻需要跟婆家有適當的距離,經濟獨立很重要。
Vivi 好朋友剛結婚跟婆婆手勾手,無話不談,其實不可能把婆婆當成自己的媽媽,要維持適當的關係,講話還是要注意。過度親密的關係一定會發生衝突。
婆媳關係回到夫妻間關係是否穩固。婆媳關係也跟公婆本身的夫妻關係狀況有關(例如把兒子當成先生的替代品)
Li 婆婆有意見會跟老公講,老公會幫我講話。一開始把婆婆當媽媽,後來發現不可能真的是媽媽,還是有界線。投其所好,真誠跟他相處,生孩子後婆婆幫我帶小孩。
#專業心理師和精神科醫師和大家聊聊
#婆媳問題 #也許靠北婆家會變成感恩婆家
冰山satir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教養路上,不少父母都說只要孩子健康快樂就已經足夠,但實際上父母的慾望又豈止於此,「專心啲做功課啦!」、「見到親戚你要叫人先得架嘛!」、「點解你講野咁無規矩的唧!?」、「上台朗誦都驚?唔好咁細膽啦」……家長每個要求其實都反映著他們對孩子的期望,有時連自己都未必察覺,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些潛藏的期望,有可能會令我們看不到子女最真實的一面?
參考資料
Satir V; Gomori M; Banmen J; Gerber JS (1991). 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Pal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冰山satir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早前我們用上整整一集去解釋體罰的害處。無非都是想讓大家知道,即使打可以即時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但效果短暫,而且此舉無異就等於教導孩子只要心有不滿,就可以傷害比較弱小的人。既然「動手」不行,那麼「動口」應該可以了吧?
參考資料
Ginott, H. (2003) Revised by Ginott, A. and Goddard, W.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The bestselling classic that revolutionized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Three Rivers PR.
Dreikurs, R. and Scoltz, V. (1991). Children: The Challenge: The classic work on improv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telligent, Humane & Eminently Practical, Plume.
Kohn, A. (2006). Unconditional Parenting:Moving from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to Love and Reason,Atria Books
Faber, A. and Mazlish, E. (1999).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Harper Penennial.
冰山satir 在 POPA Chann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之前我們討論過體罰帶來的傷害,引來坊間很大迴響。有人說:「我講過道理,氹又氹過,罰又罰過,但小朋友都係唔聽話,可以點?」所以今集跟大家分享實戰方法。
但在討論之前,或許我們應該先想想為何父母會要求子女「聽話」?「聽話」是不是不經思考的絕對服從?每次小朋友表現頑劣,我們除了輕易的給他們貼上「曳」的標籤以外,有沒有想過「為甚麼」?這些負面行為的背後,其實正在傳達甚麼訊息?
參考資料
Kohn, A. (2006). Unconditional Parenting: Moving from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to Love and Reason, Atria Books
Dreikurs, R. and Scoltz, V. (1991). Children: The Challenge: The classic work on improving parent-child relations- Intelligent, Humane & Eminently Practical, Plume.
Satir V; Gomori M; Banmen J; Gerber JS (1991). The Satir model: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 Palo Alto, CA: Science and Behavior Books.
冰山satir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3薩提爾冰山隱喻還記得乃哥7 pupu 的故事嗎? ... 根據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說法,其實,所有的人際互動,都隱藏著一個冰山(The personal ... ... <看更多>
冰山satir 在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Satir Model) - Pinterest 的推薦與評價
May 24, 2021 -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Satir Model) 薩提爾的冰山理論, 實際上是一個隱喻, 它指一個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 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 ... ... <看更多>
冰山satir 在 李崇建《薩提爾的對話練習》|理解內在冰山- 親子天下 的推薦與評價
你有多久沒有與你身邊親近的人,專注一致、平緩自在的,深刻對話?我們都希望能理解與自己親近的人,但是,我們可曾想過――我了解自己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