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改建的決心之一
這是改建之前的照片,一直想寫這系列想很久,但一直沒有思緒,寫這種東西必需要天時、地、人和!
我連改建前的外觀照片都沒有,真的是要感謝Google Map讚嘆Google Map!! (臉書會不會把我這篇降低觸及? 🤣🤣)
#生活大改造之外觀的決定
如果我說買房子這件事在人生之中除了結婚之外,這算是第二大事了吧!不知為什麼,在婚後五年左右有了這種想法,看來看去、找來找去竟然買在自家門前!
#買了
原屋主可能看準我就是會跟他買了吧!一毛都不給殺... ,於是民國九十九年的夏天,我就這麼買了這棟房子,但下手之後沒有多的錢可以再修繕,空著的房子變成堆了有的沒有的空間,那時候剛接觸烘焙,買了一台二手的全盤烤箱,弄了二張不鏽鋼工作桌,不到二坪的廚房,我也這樣做起小小的工作室。
還在朋友想學餅乾的情況下,自己教了二次小小的課程(我是不是太有勇氣了)。
#溝通
如果我說我完全沒有假手他人,完全是自己天馬行空的想,你信不信?
一直覺得空間太受限,我一直無法好好的做事,一直到2019年底約了朋友,一起討論要怎麼規劃這棟房子,這樣前後溝通大概也花了一年的時間,必竟修繕又是一筆錢,跟朋友也算是有默契一樣,他竟然都懂我要什麼!
他頭腦動的快,泥作、木工、水電、玻璃、鐵工、鋁窗、廚具、地板、油漆,通通都難不倒他,除了風管、冷氣空調、網路、燈飾我自己找,其它我朋友都能很把工班做完美的整合。
我一個人能做的有限,能有這樣的工班,何等的幸運,從年底的打除開始,因為遇到過年,打除不需要的空間之後,等一個年又一個月過去了,因為房子是邊間,有很好的採光與通風優勢,大略的構思我想保留的部份,其它都在確定要上工時才跟朋友溝通。
這個時候的我,是連外觀顏色要什麼都不知道的,由於原本的房子是老房子,從建造到我這手,完全沒有動過任何一草一木,我心裏只有一個想法,終究它(房子有靈氣)會給我想要的,這是彼此間的默契,再加上朋友應該沒遇過我這樣的屋主,連個建材長什麼樣子都不懂的,他也很有耐心的請工班找圖或拿現品給我看過、確認過。
#大門
我想門是最頭痛的事吧!我一切花費,在不想花太多的材料下,一切從簡,拆除時的檜木窗框,都很小心的拆除,就只為了能再利用,因為原本的老房子是舊的紅木門,想像眷村的紅色大門,我一心念想的就是原本的樣貌,在不拆除鋁門的情況下,木工跟我說用木條來改造,我真的覺得他們都很棒!
#隔局
房子原本就二層樓,不想再增建,一樓規劃開放式、二樓辦公室,室外打掉一部份的空間做綠化用(因為一直很喜歡種花花草草),車庫上方做一個平台,多了一個戶外空間,一樓原本後院空間都做室內使用,整個大了很多,這棟房子的優勢應該就是面很寬,很多人都以為是二戶或是三戶,其實是面寬的錯覺 XD
接下來我再來聊聊室內的格局吧!
冷氣空調材料行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42年前的今天,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你曾在這條國道上遇過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呢?
1978年10月31日,台灣區國道高速公路全線(基隆-高雄)通車典禮在中沙大橋北端舉行,交通部部長林金生主持剪綵,翌日(11月1日)公路局最新型的國光號客運也展開營運。在這段影片裡,可以看到當時國光號客運的外觀及內部設備,以及國道沿途的風光,其中包括了已走入歷史的國道收費站(泰山收費站)。
1978年,公路局引進美國美西艾灰狗巴士(MCI-MC8V8),總數50輛,取名為「國光號」,車上有美麗的隨車服務人員(國光小姐)沿途廣播行程,並會遞送報紙、茶水與紙巾給乘客。
國光號為平頭前懸,具備冷暖氣恆溫空調設備、後置式V型8缸二行程柴油引擎,車皮與底板為不鏽鋼板材質,車身原廠保用三十年以上,全車配備防火材料,內裝為整體式全空調,車身兩側每扇車窗皆為可外推式的逃生窗設計,冷氣出風口由窗緣底下向上吹出,座位排列為非字型,可搭載42人(不含司機與服務人員)。
手排檔變速箱為四速前進檔一倒檔,使用 Detroit 8v-71 柴油引擎,最大馬力為 285bhp/2150rpm,最大扭力為 770ft-lb/1200rpm,後輪為兩軸式液壓避震器氣墊式懸吊系統。車身全長12.177公尺,車寬2.34公尺,車高3.3公尺,總重量16.756公噸。
1978年中山高速公路通車,當時公路局因應國道運輸需求,從美國引進50輛MCI客車MC8,從1978年到1992年,共引進491輛灰狗巴士。
灰狗巴士特點是車身結構扎實,底盤是整體式鋼骨不鏽鋼外皮,車身使用特殊焊接鋼骨架構加上氣壓懸吊系統,整體車身由原廠組裝,乘坐起來平穩舒適,隔音效果也很好;因為堅固穩重,即使是颱風天,美製「國光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仍穩如泰山。
首批引進的「國光號」配有8汽缸引擎超大馬力,根據台灣巴士文化協會提供的資料,中山高剛開通時,政府官員常搭「國光號」參觀十大建設,當經過泰山收費站時,「國光號」馬力大,在林口上坡路段,立即甩開其他隨扈車隊,後方車隊一下就看不到「國光號」蹤影。
當年台灣引進美製「國光號」有一項重要考量是平衡與美國間的貿易,而耐用的「國光號」造價非常高,當年高匯率及高關稅,首批每輛新台幣1400萬元,所以享有「勞斯萊斯大客車」之稱號。
美製「國光號」於1978年11月1日正式在國道上行駛台北至高雄的直達車,當年不僅開啟了國道客運的新契機,亦象徵了台灣經濟起飛期的開始。
早年的「國光號」還配有挑選過的隨車服務員,很多人仍記得斜戴著招牌圓帽的「國光號」小姐,當車輛在國道高速行駛中,有美麗的國光小姐沿途廣播行程,並為旅客提供茶水。
第一代「國光號」MC8型在使用了22年(1978-2000)之後報廢,第二代「國光號」MC9型於1980年引進,從2008年起也陸續汰換,至於第三代「國光號」96A3型則是在1989年引進,於6年前陸續汰換,而目前剩下的33輛將在明年全部淘汰,國光號也自此走入歷史。
灰狗巴士「國光號」在台灣走過36年風雨路,其營運單位經歷台灣省公路局、台灣汽車客運公司兩個公營時期,以及現已民營化的國光客運公司。
國光客運坦言,面對國際油價高漲、公路法對車齡限制及高鐵衝擊,只好汰換成本較高的「國光號」,而由韓國製造的「國光假期」新車取代之。
台灣巴士文化協會發起人陳信誠表示,在鐵路未電氣化年代,很多人都是搭著灰狗巴士北上尋夢打拚,灰狗巴士記錄的不僅是台灣的交通史,更是台灣經濟發展縮影;而美製「國光號」堅固的特性,也不是現在其他以進口引擎搭配自製車廂的大客車所能比擬的。
冷氣空調材料行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抗熱…裝冷氣之外 用綠建材吧
陳文卿/台灣綠建築發展協會理事(新竹市)
都市熱島效應讓城市的夏天像個悶燒鍋,從白天熱到夜晚,還帶來許多致災風險,全台又以台北盆地最嚴重。本報資料照片
夏日炎炎,在屋內若未開冷氣都熱得受不了,學校教室更都要裝冷氣。可是大家都猛開冷氣,戶外溫度就又更高了。再加上馬路、空地都是柏油或混凝土不透水鋪面,都市熱島效應更嚴重了。
對抗高溫熱,除了機械空調外,綠建築設計也是可調節室內溫度的重要手法,其中屋頂、牆面使用隔熱綠建材更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而在很多具隔熱功能的建材中,較鮮為人知的事實是,使用回收材料其實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隔熱原理很簡單,使用熱傳導係數低的材料,或像保溫瓶一樣以真空層來隔熱。前者如使用回收木材、橡(塑)膠等材料混拌,而後者中則利用材料中的蜂巢式結構,如利用回收LED玻璃發泡,或磁磚燒結過程導入回收材料,利用材料的非均勻熔點特性形成孔洞。而如果完全使用天然材料則無法達到這些功能。因此這種建材除具有資源循環的效益外,也有如輕質、隔熱、隔音等附加效益,因此可稱之為「優質再生綠建材」。
至於戶外部分,為了降低都市熱島效應,必須使用可透水、保水、散熱功能的透水鋪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使用煉鋼廠產生具多孔、不規則且強度極高的鋼渣所製造的再生粒料,這也是再生綠建材的一種。
再生材料以往很多人誤解,品質、性能可能較差,因此不願意使用。但事實上內政部制定有綠建材標章制度,其中的再生綠建材是要求使用一定比例以上的回收材料,而品質、性能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且經嚴密的審查因此可確保使用時的安全性無虞。
很遺憾的是有很多公務機關,仍存有錯誤的認知而排斥使用再生建材。筆者最近收到某位業者傳來的某市政府之人行道工程案的招標規範,其中的地磚竟然註明「本產品不得添加資源回收再生粒料」,令人十分感嘆。再細查很多機關的施工綱要規範中對於工程材料都限制使用資源回收材料。在政府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的當前,竟還有這些落伍不合時宜的規定,實在十分諷刺。建議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全面盤點,要求各機關務必檢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