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泡泡演唱會 🇺🇸 🎸🤘
「眼前的泡泡演唱會,就是未來的表演日常?」美國在上週舉行了全球第一場因應疫情的「防疫泡泡演唱會」,由80年代老牌搖滾樂團「烈焰紅脣」(The Flaming Lips)在故鄉奧克拉荷馬州領先開唱。這個世界首創的「防疫泡泡演唱會」(bubble concert),簡單來說就是把樂手、主唱、還有現場的100名觀眾,全都個別裝進巨大太空球(zorb ball)裡面。在過去一年因為疫情的衝擊,音樂表演等大型活動演出被迫取消,而現今的泡泡演出型態,會不會就是在與病毒共處的未來中,成為演出的日常風景?防疫泡泡又真的有辦法全面防護嗎?
.
The Flaming Lips是1983年成軍的另類搖滾樂團,以迷幻的編曲風格、誇張的現場表演、以及充滿詩意的歌詞吸引歌迷。最著名的專輯包括描述美蘇冷戰的《The Soft Bulletin》(名稱影射參與過曼哈頓計劃等核武科學家的《原子科學家公報 》Atomic Bulletin)、以及充滿實驗性的《Yoshimi Battles the Pink Robots》,也曾經得到3次葛萊美獎項。
.
不過被關在泡泡裡面,到底要怎麼看表演?根據BBC報導,The Flaming Lips於22與23日的兩場演場會中,觀眾區域被切割成10x10的社交距離空間,在每個框框中各安置一個泡泡裝置。充氣後的泡泡內部,氧氣最多可以容納2-3人觀看表演,並且各自都裝有高頻揚聲器、拉鍊開關、一瓶水、一條毛巾、電池電風扇裝置──另外,還有一個「我要尿尿/我好熱」的標誌。如果觀眾在表演過程中需要如廁,就必須在工作人員護送下,口罩戴好戴滿才能前往廁所。
.
因為觀眾被關在泡泡裡,拍手聲音傳不到舞台上,所以如果要表達興奮情緒,就要用力敲敲泡泡的頂端。至於散場怎麼辦?則是所有人一起慢慢地手腳並用,推動泡泡到出口處,才能夠拉下拉鍊。雖然隔著透明的塑膠膜觀看,但這樣的設計已足夠讓聽眾有參與感,聽得到完整現場音樂、全程保持社交距離。
.
但只靠塑膠泡泡真的有防疫功效嗎?公衛專家就向《紐約時報》表示:理論上如果場館本身空氣流通良好,泡泡作為一種保護性屏障確實可以減少傳播風險。但沒有其他足夠的證據能證明這些泡泡有明確防疫作用,因此建議一般民眾至少還是要戴上口罩。
.
泡泡演唱會的概念最初來自於主唱Wayne Coyne的突發奇想。The Flaming Lips 本來就擅長結合各種奇幻絢爛的藝術裝置──LED燈藤蔓、整片氣球海、彩虹橋──進行表演。Coyne更曾把自己裝進太空球跳下台人體衝浪、或戴著天使翅膀騎彩虹獨角獸唱歌。遭遇2020年疫情,The Flaming Lips熱愛的太空球剛好成為最佳的表演形式。「我們就是想試看看,面對全球疫情問題,有沒有可能因此發展出全新的live表演形式。」Coyne說。
.
另外The Flaming Lips的代表作〈Race For The Prize〉,也是這次不少歌迷關注的焦點之一。這首寫於1999年的曲目,收錄在專輯《The Soft Bulletin》中,描繪科學研究、軍備競賽並反思人類的渺小與對未知的焦慮。
.
〈Race For The Prize〉講述兩個科學家急著想找出能夠拯救世界的解藥,但是兩人必須互相競爭以獲取至高無上的榮譽,影射諷刺90年代剛結束不久的美蘇冷戰跟無止盡的核武軍備競賽。歌詞寫道:
.
「兩個科學家正在彼此競爭,為了全人類的幸福」
(Two scientists are racing for the good of all mankind.)
「他們也只是有著妻子與孩子的凡人之軀」
(They're just humans with wives and children)、
「在顯微鏡之下,我們的希望卻互相牴觸」
(Under the microscope, hope against hope)。
.
剛好也相當符合疫情至今,病毒與人類的無盡角力,各國疫苗技術互相競逐、嚴重拉大的貧富不均、美中疫情新冷戰的競合張力⋯⋯等種種時代精神。毫無懸念地,Race For The Prize成為這次演唱會的重要曲目之一。
.
當主唱Coyne在舞台高舉「Fuck You Covid 19」的金色氣球時,台下各個氣泡也發出「無聲」的歡呼。魔幻的景象,對應到今年51周年卻必須取消的Glastonbury音樂節、以及全球確診數將滿一億人的事實⋯⋯或許也象徵著,即使疫情終會落幕,但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演唱會文化,也將不復以往,而是會在不遠的將來,以全新的模樣與我們相見。
.
photo credit:(1)(2) The Flaming Lips/Live Video 截圖(3)Nathan Poppe 推特/當日開場前還沒充氣的泡泡們 (4)WayneCoyne IG/演唱會的Fuck You Covid 19
.
#美國 #烈焰紅唇 #TheFlamingLips #音樂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搖滾 #演唱會 #防疫 #racefortheprize #live #concert #FuckYouCovid19 #轉角國際 #udnglobal
切克拉音樂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賭城演唱會成槍擊屠殺現場 死傷人數史上最多 槍手計畫縝密加裝 跨州購槍33支且改裝"撞火槍托" 武器 變成全自動連發來福槍 從飯店高樓射擊毫無掩蔽的群眾 槍案歷經1個半小時警方攻堅 兇手自残後飯店房間內留下滿地槍械與千發子彈 警方稱嫌犯為退休會計師除了交通違規沒有前科 犯案動機成謎 美國警方初步認定兇手是未經治療的精神病患】
如果,只是一場讓人放鬆的鄉村音樂會,是個你與伴侶好友拋開一切,徹底休息的星期天夜晚,你我腦中可曾閃過一絲會被槍擊中的可能,這是在賭城槍擊案死難的59人中,28歲的克里斯羅伊博爾人生最後提問,身為一名剛從阿富汗前線返國的,美國海軍退伍軍人,以為就此遠離了戰場上的憤怒和恐懼,卻沒想到年輕生命竟會在演唱會中,和音樂同好們一起,嘎然而止。
時間回到10月1號周日晚間十點,知名鄉村歌手傑森奧爾迪恩,正在「91號公園豐收音樂節」,演唱謝幕前最後一首歌,卻突然傳出連續槍響。
一開始所有人都嚇傻了,以為是某種舞台特效。
大家俯臥在地,卻找不到任何掩蔽,只能趁槍聲中斷,四散逃竄,「是在放煙火吧,是在放煙火吧,大家別跑了,是在放煙火吧。」
隨著越來越密集且清晰的槍聲,人群陷入更大混亂,且敵暗我明,沒有人知道子彈從何而來,時間長達9到11分鐘,「我們當時都在找地方躲,因為到處都有子彈橫飛,而且到處都是死人,真的太可怕了,」「我當時在路邊坐著,突然就聽到我以為是爆竹的聲音,接著我看到一扇窗子被子彈擊中,玻璃碎了一地,接著又有兩三扇窗戶被擊碎,然後那個方向有一架機關槍繼續開火,你可以看到槍手窗戶的百葉窗,你有看到有人被擊中嗎,我沒看到有人被擊中,但槍手當時朝著音樂節區域掃射,」目擊者。
警方面對的是一項無比艱困的挑戰,因為曼德勒海灣飯店樓高43層,內有超過3千間房,他們必須兵分兩路,一頭深入演唱會場地,另一頭從飯店內部攻堅,「我已經在嫌犯門口就位,我需要走廊上的每個人都做好爆破準備並準備後退,我需要把這個爆破,看看裡面的人有什麼反應,確定他是否在房間裡面,還是已經轉移到了別處,」賭城警方。
晚間11點28分,就在這場噩夢開始接近一個半小時後,警方成功進入槍手房間,但64歲的史蒂芬派達克已經自戕倒地,留下滿地槍械和上千發子彈,且大多都是殺傷力極強的來福槍,「很顯然的,槍手內心充滿憤怒,也準備充分,一切都是準備好了,完全不是衝動犯案,槍手應該花了很多時間計畫,」心理醫師約翰懷特。
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飯店房間內散落的19把步槍,至少有12把都加裝了「撞火槍托」,這種裝置能利用反作用力,帶動扣板機連發射擊,等同是讓半自動步槍當場改裝成全自動,且要價不到100美元,平均每分鐘就可擊發400到800顆子彈。
而派達克同時敲破兩扇落地窗,射擊窗口還配備望遠鏡和角架,這也使得他雖居高臨下,仍能精確瞄準,甚至為了延長攻擊時間,他在房間內外都加裝監視器,隨時掌握警方動向,「從這個制高點,他真的可以掌握音樂會的全部區域,是的,離他開槍的位置,足足有四百碼遠,但他卻能處於一個優越地勢,讓他們(受害者)處境變得極度危險,」CNN主播。
案發的曼德勒海灣飯店,位於全長四英里(約6.44公里)的,拉斯維加斯大道最南端,音樂會場地就在斜對面,大道兩旁也分布著賭場餐廳和知名景點,在事件發生後,臨近的麥卡倫國際機場一度暫停航班起降,警方還封鎖了附近15號洲際公路,就是擔心有共犯,趁機潛逃,「這是一起孤狼犯案,我不知道該怎麼防範,畢竟我們對這個人先前資料一無所知,」內華達州克拉克縣警長Joe Lombardo。
切克拉音樂節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北周末免費好康音樂會推薦給大家,首度來台表演的美國「切爾西音樂節」,透過北投老爺酒店居中促成,即將在27日(六)下午4點,為新北投地區帶來一場重量級的精彩音樂盛宴。
公演將於27日下午4點到5點,於北投老爺酒店前公共廣場,舉辦名為「與美好相遇」的免費戶外音樂會,當日將邀請獲得無數國際大獎的名家克拉瑪基朗(Fanny Clamagirand)、以及華人最佳鋼琴三重奏The Lee Trio的成員-李天韻(Angela Lee)至現場演出。-----小紅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