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既是反共,也是反中 — 十一慶你老母】
《論語》說「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諂媚者祭奠別人的祖先,慶祝也是。很多香港人不想做一個諂媚者,很多人會說「慶你老母」,或者傳統社運圈也有「沒有國慶,只有國殤/港殤」的看法。雖然大家的身份意識不一定明確,但港人明顯對「中國國慶」沒有「感通」,更不要說為之高興或投入。其中的阻絕,證明了很多港人「非其鬼」的現狀。
這種「非中國」的心理狀態,通常是因為不認同中共,或者共產主義,即所謂「愛國不愛黨」。香港人對自己對「十一國慶」的抵觸情緒,多年來都沒有真正的自我探索,他們的目光放在舞台的前面,認為問題出在共產黨。甚至有年輕的前線抗爭者也認為,自己反對的只是中共,而不是中國。這種看法大多數是因為香港人對共產黨的認識,遠多於對中國歷史的認識。要明白前者當然容易得多,香港作為曾經的難民社會,就是一批見識過「共產黨好恐怖」的人;至於上世紀末 89 年的天安門鎮壓,也是時間節點最接近的震憾教育,不過中國歷史文化,大家就認為是無關,與此刻暴政之築構沒有關係,是中共騎劫了中國,中國本來是溫柔恭儉讓。
這樣想的人是因為沒有看到,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古層,有與共產主義相通的東西。香港人大多數仍不敢踏出去,不敢要求「一國兩制」以外的東西。大多數人都是致力維護一國之中香港的權力。然而在歷史的角度來看,維持自治權在中國文化下從來行不通。因為中國文明自秦始皇以後,是不斷走向集權。雖然很多皇帝和儒生都愛罵秦始皇,但內心對他「統一宇宙」的行為也是傾心不已。
漢武帝排斥了功臣和貴族集團,提拔一班低級儒生,將決策中心搬離「外朝」,以「內廷」發號施令;後來宰相權力不斷受削弱,最後被廢。與皇帝親近的太監擔任各種政治、軍隊甚至特務機構的頭領,便是皇權不斷擴大的反映。習近平上任之後,也是撓過舊老功臣設下的黨國體制,使用低級成員組成的「小組」,自己擔任組長下達命令。「小組治國」的邏輯並不是共產黨獨創,在漢武帝的時候就已經有,但兩者的邏輯都是集權。
共產主義能在東方奪權,有後進民族的內部壓力。俄羅斯就算出了彼得大帝,也無法追趕英法德這類的一線歐陸國家,所以布爾什維克的先鋒黨組織方法,就變得吸引,慢慢被大眾接受為改革追趕之道。因為落後的情況太嚴重,所以令受到「民族屈辱」的人民,逐漸接受用暴力的方式集中社會資源和權力,期望重振國威。先鋒黨和列寧主義在中國的興起,也改造了國民黨,以及直接輸入了共產黨。然而,中國本來就有悠久的集權傳統,中國人本來就不接受地方分權。劉邦那一類起義軍打倒秦始皇,但沒有破壞「去除封建」的秦制。漢初有一場「吳楚七國之亂」,結果是中央戰勝諸侯。同樣是劉姓的天下,是一國,但中央不容許地方獨立自治,不會有兩制。
在秦末大亂期間建國的南越國,國境曾經包括現今的香港和越南(兩國因緣,因而遠早於越南難民事件),也曾經與西漢建立類似「一國兩制」的制度,但沒撐多久就被入侵消滅,成了帝國下若干的郡。
後來為了壓抑地方,有「強幹弱枝」的知名國策;在影響力的地方,土司慢慢被替換或者消滅,叫做「改土歸流」。中國的那個朝代鏈,「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西東晉,南朝北朝是對頭,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其實是「夷商戎週狄秦蠻漢,鮮卑隋唐沙陀宋,蒙元回明女真清」,是中原原住民被外族殺盡,太平不久又被更外面的蠻族奴役的過程,很難說得上有甚麼傳承。
但所謂中國傳統,在現實歷史的體現就是不斷集權。中國共產黨沒錯是破壞過孔子、打爛過很多文物,但它繼承了中國文明最核心的集權狂熱,中共完成了秦始皇和各國帝皇都希望完成的「混一宇內」,毛澤東內心亦以「秦政的完成者」自居,而習近平在國慶 70 年特地覲見毛的屍體,就是表達自己也想成為毛澤東的完成者。沒有了皇帝,但是集權越演越烈,中國還是中國。
所以香港人自然在反對中共的統治,但也在反對中國的集權傳統。香港人希望逗留在「一國」之中保守自己的權力,然而香港長期來說只會遇到改土歸流。香港人要保衛自己的自主權力,其實是站在了中國文明的歷史推土機前面。因為中國文明「自古以來」就是以削齊差異、混一宇內為己任。這不只是涉及統治者的實際利益,也在持續二千年的動員中,變成了「中國人」的宗教和聖戰。而分權是很大罪的,因此「一國兩制」從來是權宜,先設而後滅。不用探問中國的誠意,中國文化決定了一切。
香港人之「守護自治」,無疑是敵擋中國那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原生殖民主義。在集權的政制史來看,中共確實是中國的繼承人,因而導致沒有人可以「愛國不愛黨」。布爾什維克政黨成員將權力一層一層向上送,多數服從小數,權力集中起來的組織方法,與中國文明下中央政權不斷廢除地方力量的傾向,在中共的統治中融合無間。黨國怎麼分得開?在這裡分不開。
香港人與中國文明的衝突,在早期是寄托在國共鬥爭。但經過長期的英殖準國家生活,大家開始明白問題不只是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而是文化和國族認同不一樣,而中國不會容忍「天有二日」,這既是共產主義,也是中國性。共產主義在東歐被視為跟納粹主義一樣的東西,連標誌都有法律禁止,因為共產主義違反「基本人權」。而「中國性」則是一種躲在受害者面紗中的準戰爭思想,為了「統一」隨時犧牲人的權利。
今日香港人站出來贈慶了,不再認同國慶是自己的慶,那不只是反共,也是反中,也是脫華。天可以有二日,甚至更多。金蟬脫殼之後,香港人才真正進入講求分權、人權和限制政府權力的「現代」。
列寧 繼承人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莎曼認為,如果沒有「三民主義」,死後的造神運動便缺少可用的文獻。因為孫中山看列寧革命成功,他卻失敗,決心接受蘇聯顧問,仿列寧黨之制,1923年改組國民黨,把黨置於國之上,並以「聯俄容共」為新政策。芭庫拉(Hannah Pakula)在「最後的皇后:宋美齡與現代中國的誕生」一書,引用孔祥熙的回憶:國民黨依俄國顧問鮑羅廷的建議,孫中山身後要像列寧一樣加以神化。
神化的第一步就是立遺囑,由汪精衛執筆,在他去世前一天,趁他略甦醒時唸給他聽,由宋慶齡扶著他的手簽字。想爭奪繼承人地位的黨內要人,便拿遺囑造神,尊他為國民黨永遠的「總理」、「國父」,舉國上下要對他的遺像三鞠躬,朗讀遺囑,學習三民主義,成就了他在世之日沒有建立的地位。
國民黨拜孫中山拜到亡國,流落台灣還要強迫人民跟著拜,豈不怪哉!
【拜孫文就是拜黨國】
孫中山自己都不敢說他創立中華民國:從一八九五年到辛亥革命的十六年中,他都流落在海外,所謂十次起義,他只有在第六次鎮南關起義,曾到革命軍占領的砲台陣地住過一夜,而那是他十六年間唯一一次回到大清統治下的中國。
辛亥革命他既未參與,也不知情,人在美國中西部丹佛,看報才知道武昌起義。撰寫「孫中山:他的一生與意義」的美國學者莎曼(Lyon Sharman),評價孫中山對革命的貢獻主要有二:宣傳革命與籌款。
***推翻滿清 孫中山非直接行動者***
十次起義,大多數是由同盟會的共同發起人黃興所領導。新軍在武昌起義扮演重要角色,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響應,漢族軍頭袁世凱挾兵權自重,得以逼清帝接受優厚條件退位;推翻滿清的革命,孫中山既非實力人物,也非直接行動人物。
推翻滿清只打倒一個大皇帝,卻產生許多小皇帝;軍閥、政客劃地稱王,並沒有「建立民國」之實。到了「民國十二年」,孫中山還只是退居家鄉廣東的小軍閥,想整軍「北閥」做第二次革命,卻成北上就醫,在北京去世。
以如此事實,中共稱孫中山是中國現代革命的「先行者」,比國民黨把他神化、尊為「國父」,更切合實際。國民黨替他造神,那是他手下爭奪繼承權的封建思維,而孫中山能被造神,是因「三民主義」被捧成國民黨的聖經。
***蘇聯顧問建議 國民黨造神尊國父***
莎曼認為,如果沒有「三民主義」,死後的造神運動便缺少可用的文獻。因為孫中山看列寧革命成功,他卻失敗,決心接受蘇聯顧問,仿列寧黨之制,1923年改組國民黨,把黨置於國之上,並以「聯俄容共」為新政策。芭庫拉(Hannah Pakula)在「最後的皇后:宋美齡與現代中國的誕生」一書,引用孔祥熙的回憶:國民黨依俄國顧問鮑羅廷的建議,孫中山身後要像列寧一樣加以神化。
神化的第一步就是立遺囑,由汪精衛執筆,在他去世前一天,趁他略甦醒時唸給他聽,由宋慶齡扶著他的手簽字。想爭奪繼承人地位的黨內要人,便拿遺囑造神,尊他為國民黨永遠的「總理」、「國父」,舉國上下要對他的遺像三鞠躬,朗讀遺囑,學習三民主義,成就了他在世之日沒有建立的地位。
***三民主義 演講紀錄缺嚴謹思考***
曾編輯孫中山英文文件的莎曼指出,以孫中山十六次演講紀錄出版的「三民主義」,屬於東拉西扯的漫談,缺乏嚴謹的思考,左右各派在它蕪雜的內容中,可各取所需,證明自己「正統」。他抄美國民主,卻三權變五權;講民主,卻搬列寧共黨專制;把民生主義等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革命既成功,卻還要「軍政、訓政」;他不是原創的思想家。
***國民黨拜到亡國 還要台灣人跟拜***
國民黨拜孫中山拜到亡國,流落台灣還要強迫人民跟著拜,但台灣的民主早已超越他的建國方略,台灣的自由市場經濟,與他的民生主義和共產主義南轅北轍,台灣自己國家的認同,也不接受他在推翻滿清後才虛構的「中華民族」。
孫中山遺囑和三民主義,不是針對台灣人,在近百年後的台灣更不適用,但居然還有人堅持拜他的遺像,崇拜他東抄西抄的三民主義,這種黨、這種黨員沒有救藥。
* 閱讀全文<拜孫文就是拜黨國>by 王景弘
http://www.3kirikou.org/recommend_detail.php?SerialNo=1497
#歷史眼光, #黨政分際
原文刊登於: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72787
列寧 繼承人 在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 習近平視自己為斯大林繼承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周三在亞利桑那一場演講指出,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 列寧 主義組織,黨總書記習近平將自己視為斯大林的 繼承人 。 ... <看更多>
列寧 繼承人 在 新新聞- 托洛茨基以列寧唯一的繼承人自居,但不斷算同志的老 ... 的推薦與評價
托洛茨基以列寧唯一的繼承人自居,但不斷算同志的老帳。他期待革命烽火立即蔓延全世界,和蘇聯疲憊的人心相去甚遠。 · 訂閱紙本《新新聞》雜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