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預言:你還會談幾次戀愛?婚後會過著怎樣的生活?】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桃花盛開,更讓人有想要結婚的衝動了,艾菲爾老師這次就要帶大家偷偷地窺視一下自己的未來,如果真的走向婚姻,面對生孩子與是否要工作的問題,會開出什麼樣的命運之花。請把你每題的答案選項用紙筆記下,或是記在手機備忘錄,答案最後一次查看!
1.想像你身處於高山,眼前是一片美麗的高山湖泊,有動物在湖邊喝水,會是以下哪種景象呢?
a 一頭神秘的豹
b 兩頭優雅的鹿
c 一群美麗的鶴
2.假設你眼前有一片寬廣草原,要在上面加一些東西,你會加上什麼呢?
a 一間有著風車的溫馨小木屋
b 可愛的飛鳥、兔子
c 一條長長的,通往森林的道路
3.在一盆已經佈置好綠葉的插花裡,要放入亮眼的花朵,你會怎麼放呢?
a 把一朵花放在邊邊角角的地方做點綴
b 把花放在插花的中央,只插了一朵花
c 把數朵花安插在綠葉之間
4.某天你不小心在山中迷路,走著走著竟出現仙境一般的景色,有一隻神獸開口對你說話,會是什麼神獸呢?
a 麒麟
b 鳳凰
5.當你一個人走進咖啡店時,你會想要坐在哪一個座位?
a 戶外座
b 能隱藏在人群中的座位
c 吧台
測
完
看
答
案
1.你眼中的動物,代表婚前會有幾個男友
a 一個定終生
你有機會在初戀就遇到一生的解答,對象條件好到你完全不想多做其他的嘗試,可能不是又帥又多金,但心靈的契合無人能比,也比任何人都願意為你付出,讓你結婚絲毫不後悔。
b 兩個
你在婚前可能會遇到兩次的戀情,經過第一段戀情的懵懂無知,甚至可能受傷,在第二段戀情就得到療癒,遇到此生的王子,他懂得珍惜你,用一生作為守護你的承諾。
c 超過兩個
你在婚前可能會有多次的戀情,有幾次會覺得距離永恆就差一點點,但對象總是愈換愈好,直到你的內心告訴你「就是他了」,你才會願意定下終生,從戀愛的刺激轉換到婚姻的幸福穩定。
2.這片草原是你心中歸宿,象徵你嫁得遠還是嫁得近
a 嫁到同個城市
你可能會嫁到同一個城市的其他地方,可以就近照顧家人,又能跟家人保持一點點美妙的距離,你與另一半會有著家鄉的共同回憶,說不定就是從小玩伴、或是同個學校但長大後才相遇的美麗緣分。
b 嫁到其他城市
你很可能會嫁到國內的其他城市,當然會懷念自己的故鄉,但在他鄉待久了,也能體會到異地的新鮮美好,慢慢地有兩個讓你眷戀的家。
c 嫁到國外
你可能會嫁到美麗的國外,遙遠的異鄉,適應異地生活當然辛苦,但也讓你能在同一段生命,享受兩種不同的人生,夢幻的異鄉風景、思念的故鄉,交織成你人生的深刻印記。
3.盆栽是你的人生,花朵是孩子所佔的比例
a 0個
如果你不想要有孩子,那恭喜你,你的婚後可能會過著兩人的甜蜜生活,有著一般夫妻難以享受的自由自在,也不會因為生小孩變成黃臉婆。
b 一個
你婚後可能會有一個孩子,讓你能夠把全心全意、全部資源都投注在他身上,有更高的機率培養出優秀卓越、跟家裡關係緊密的小學霸。
c 超過一個
你婚後可能會有相當熱鬧的家庭,有著超過一個的孩子,雖然照顧起來有些累人,但不用擔心他們未來會孤單,看著孩子們成長更有格外成就感。
4.這一題測出你的第一胎是男是女
a 男孩
你很有可能在第一胎就得到一個健康活潑的小男孩,期待他未來能夠有承擔一切的肩膀,在堅毅的外表下藏著體貼柔軟的心。
b 女孩
你有可能第一胎會得到一個美麗聰慧的小女孩,雖然漂亮的外表會讓老公有些擔心,但你不會把他養成沒有頭腦的花瓶,外表內在兼具才是真正的美。
5.咖啡店是你的婚姻,座位是你給予自己的空間,測出婚後會繼續工作還是當家庭主婦
a 繼續工作
你在婚後會選擇繼續工作,持續在職場取得成就感與讓人忍不住微笑的薪水,結婚對你來說不代表要委曲求全,經濟獨立讓你經營家庭更加沒有壓力。
b 家庭主婦
雖然現在的你可能是個職場拚搏的小資女,但你在婚後將選擇成為家庭主婦,每天花心思把家裡整理佈置的優雅漂亮,有空時與朋友喝杯下午茶,沒有工作,但生活一樣精彩。
c 兼差工作
婚後的你會把一部分的心思放在打理家庭,但不會忘記自己的夢想,反而能因為結婚逃離原本工作的桎梏,投入到自己夢寐已久的興趣嗜好,走出全新人生。
「初戀結婚比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法國琪仔闖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閒聊] 初戀走到終老的期望值是多少? 的評價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初戀結婚好像也不怎麼值得羨慕 - 感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討論] 初戀超長戀情的比例高不高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討論] 有人是跟第一任走到結婚的嗎- Boy-Girl 的評價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討論] 初戀超長戀情的比例高不高- Boy-Girl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世間情報- 幾歲可以談戀愛? 國高中初戀比例最高【記者陳宇婕 ... 的評價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初戀結婚的彩蛋和評價,DCARD、FACEBOOK - 電影和影城 ... 的評價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初戀結婚的彩蛋和評價,DCARD、FACEBOOK - 電影和影城 ... 的評價
- 關於初戀結婚比例 在 初戀結婚ptt [問卦] - QPHII 的評價
初戀結婚比例 在 法國琪仔闖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mily in Paris 特輯3】
「我不想100%擁有一個人,也不想讓任何人擁有100%的我。」by Emily in Paris (可能會衝擊三觀,建議選擇性閱讀)
在法國的一年,我深刻的體悟到「愛」的多樣性以及「彈性」,不只是啟發自身旁的朋友,更是發生在自己身上。
2018-2019可以說是我自我探索極為重要的一年,「情愛」(不是愛情)佔了非常大的比例。
或許是因為在去法國前,整整兩年半都在悼念失去的初戀,所以到了法國,殷切地想要有個人陪伴,但不用作伴,也不想要有羈絆,更別提什麼承諾,以毛澤東的說法—「任何不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都是耍流氓」是的,我就是個不折不扣的流氓。
.
我不會羞赧於說出那陪伴了我五個月的工程師、那20歲的來自北法布列塔尼的鄰居男孩、那情遇巴塞隆納的手錶設計師,又或是那如總裁系列小說情節般荒誕的四十歲CEO交手的經歷。
一種極度不說破,介在有跟沒有之前的情感,可以感受血液的流動隨著眼神的交流而加速,得不到的總在騷動的欲言又止,在發現對方開始想要佔有的時候,旋身離開;在發現新大陸後的誠懇道別,「很高興曾經遇見你,保重。」
//
很多人直接一刀切開,只有黑白–—所有非正式關係的情愛,都是濫情。
不可否認,曾經的我,也是這麼認為。
But 在法國那一年,自己漸漸了解自己(或許該說「敢正視真的自己」)我真正期待的是一個沒有誰屬於誰、誰跟誰是一對的世界,我們都可以是彼此的,但也必須都要是自己的。今天我能愛你,明天我去愛他,但愛著他的同時,我仍深深的愛你如往昔,互不牴觸。
.
「我做不了你的詩,正如你做不了我的夢。」既然如此,那就享受當下,好聚好散,相聚時珍惜,離散時愛惜,就可以了,No Drama.
//
在看Emily in Paris的時候,家父對於Emily每集換一個對象,以及Emily的上司是客戶的情婦,感到有點......不太自在,便以「老外好像比較開放」來合理化她的行為,或是給自己一個能夠接受這樣文化的理由。
當時,我笑而不語,並不是因為怕被責罵,而是那幾段關係的開始與結束,飛速的在腦中快進播放:我想到了工程師的暖心,會買好早餐放在桌上,留著紙條祝我有個美好的一天;想到20歲的鄰居弟弟青澀地卻又真誠的告白,並在知道姐姐我要轉身時的透過簡訊傳達來的落寞;想到與巴塞隆納手表設計師一起站在高地,在夕陽西下,俯瞰整個巴塞隆納;想到事業有成的40歲CEO那充滿自信的談吐與綠色眼眸,最後我倆卻以「封鎖聯絡人」結束一個多月的拉扯。
//
在經歷了這幾段關係的後,我體悟到了感情裡全然的自由與多樣性,感情不再只有黑或白,交往的目的也不再只有「成為戀人」或是「相守一生」這兩個選擇。
或許我真的是個流氓,但我自視是個有思想的流氓。
Photo credited 呂大仁
#遠距離邁向第11個月
#不談承諾
#但一談就會堅持到底
#願所有因疫情而遠距的戀人
#都能早日相見
初戀結婚比例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也是同志遊行的意義所在,仍有人必須躲藏在暗處,藉由一次大型現身,讓很多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燈、有人、有路可走。」
下週六便是同志大遊行,
同婚過之後,尚有很多關卡要過。
行動是最好的支援,
無論你的性傾向為何,都很歡迎上街來走走,
讓大家看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可愛的人。
每年六月跟十月,
都是私訊來詢問要不要出櫃的旺季(咦!)
僅以此篇,獻給大家。下周六見!
--
大學放榜的那一週,媽媽趁著排休,開車帶我出遊。我坐在副駕駛座,電台播著輕快的情歌,媽媽說,上大學就可以交男朋友了。講得像是我曾經對交男朋友有興趣一樣。她以為我沒聽清楚,再說了一次,我停頓,回話,說我沒有想交男朋友。又往前開了一小段路,幾分鐘,下一首歌,我們開上一座大橋,就在那個交接的當口,媽媽突然想通,彷彿她不曾懷疑過,用嶄新的口氣,開玩笑卻又遲疑,媽媽終於問出那個問題。我一直很怕,但也許我也一直在等。
那件事情不好說,詞彙太燙,於是媽媽說:妳是不是有「那個」的傾向?
無法說是,或者不是,誠實跟謊言都有難度,幾乎是最困難的口試,而妳已經為此準備了隆重的答案。妳終於能說:「嗯。」或者更接近「m。」難以張口,也難以啟齒的閉口音。車行駛在關渡大橋的中途,但她無暇顧及,逕行開往路邊停靠。她沒接話,我也沒說話,對話就留在橋中央。後來也發生過很多類似經驗,如同親子關係裡的百慕達三角洲。相關的話題總是靜悄悄陷落,開了頭,不收尾,或跳接,或切歌,之後都假裝沒發生過,隱密的攻防戰反覆進行,敵不動,我不動。
接著是上大學之後的事。我的初戀結束得非常慘烈,雙方都年輕,不懂溝通,有許多任性妄為的部分。對方後來劈腿,中間的風雨拉鋸已經不復記憶,只記得在椰林大道上淋雨狂奔,或者在醉月湖邊談判,現在想起來覺得真是體力充沛。第一次的分手經驗最苦,吃不下,睡不著,如同行屍走肉。當時流行略寬鬆的褲子,我記得有天需要去上課點名,套上褲子,手一放開褲子就直接滑落,十天內我大概瘦了七公斤。身邊能夠談論的人極少,幸好有個朋友總是在凌晨陪我講長長的電話,感覺快要溺斃的時刻,每通電話都是空投而來的救命索。跟這個朋友後來失去聯絡,但我會永遠記得她陪我走過的這段夜路。
媽媽察覺異狀,我只能說心情不好,有太多層次需要遮掩,也根本沒有面對其他壓力的耐受度,心裡疼痛而脆弱,輕輕一碰就會斷裂,還夾雜擔心事跡敗露的慌張。沒多久就是農曆新年,大家族的聚會上反覆地被問有沒有男朋友,還記得有個親戚插嘴說:「妳該不會是同性戀吧?」其他人有的笑,有的因為聽到這個字眼而尷尬,完全是地獄中的地獄。
連戀愛都無法公開談,又怎麼跳過戀愛階段,直接談論分手呢?
要到十幾年後,我有個異性戀女生朋友發現男友劈腿,她在雨天緊急收拾行李,逃離他們同租的套房,半夜叫了計程車來我家暫住。一進門她就跪倒在門口,呈現 orz 的姿勢,回過神就開始細數她抓包男友的過程,對話內容,心理轉折,哭啊,罵啊,喊啊,崩潰,在臉書貼抱怨文。我才突然發現,原來一般人分手是可以這樣的,可以光明正大地攤開討論,甚至哭著打電話回家。
上大學後,看見一些公開出櫃的同志,不一定認識,我遠遠看著那個誰跟誰,尋找一點尾隨的方式。這也是同志遊行的意義所在,仍有人必須躲藏在暗處,藉由一次大型現身,讓很多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燈、有人、有路可走。
我在PTT找到Lesbian版,甚至不敢加進「我的最愛」選單,每次都重新從最外圍的選項繞路而進,怕被誰發現,還有已經倒站的壞女兒跟KKCITY的5466站台。虛擬的世界成為妳真實世界的支架。精挑細選某個下午,假裝只是經過,深呼吸,推門走進女書店或是晶晶書店。《童女之舞》《鱷魚手記》《愛的自由式》構築出一道階梯,飄動的彩虹旗是地下王國的召喚,妳在那裡找到一點近似於認同感之物。
我練習在日常生活循序漸進地出櫃,像是在岸邊做一場漫長的暖身運動,接著慢慢踏進淺水池,試圖跟親近的朋友談論,動作必須很小,很怕濺起水花。
初始經驗有好有壞。當我正襟危坐,跟朋友說,我想告訴妳一件事的時候,她就立刻知道了,她覺得很好笑,引用原文就是:「很明顯好嗎?」另一個朋友則石化了,她有點著急地結束對話,在幾天之後打電話來,哭著說,她沒辦法接受這種事,希望我能趕快恢復正常。我跟後者在一個共同的交友圈,我以為她可以接住我的困頓,但我判斷錯誤,剛好我也忙著打工跟家教,忙碌是很好的掩護,我選擇從那個群體撤退。回想起來覺得懷念,那是一個還很在意面對面、或是直接通話的年代。
進一步,退兩步,再進兩步,雖然磕磕碰碰,但我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發現出櫃其實沒那麼可怕。
跟不太相熟的學姊修了同一堂課,她自然地跟我聊起前女友,不用多說,她辨認出我們是同類,類似這樣的事帶來一點安全感。也有過意外的插曲,系上辦三天兩夜的營隊,營區在山上,很冷,工作人員睡大通舖,睡前還要對隔天流程,開會到一半,某個學姊突然指著我,說「蕾絲邊」。我無法招架這突如其來的攻擊,並且覺得這說法古典卻新奇,我無言以對。學姊不放棄,繼續伸手指向我,重述「蕾絲邊」,見我全身僵硬無法回應,她把手伸得更長,將我領口露出的保暖衛生衣的蕾絲滾邊推回去。
再後來我跟媽媽之間也有類似的攻防,很多次我話說到一半,她的眼神或是反應,仍舊會把我推回去。我也顧慮到如果真正說出口,她就不能在眾人面前繼續假裝她不知道,她也會進入自己的櫃子,我家又不是開家具行的,話到嘴邊總是放棄。我是單親家庭獨生女,性向是我們這個小家庭裡的大象,已經漸漸擠壓到母女的談話跟空間,但我們選擇視若無睹。
大學畢業後我進廣告公司工作,工時極長,想要通勤時間短些,也想爭取自己的空間,我出外租屋。剛離家的時候媽媽天天打電話來,問工作狀況,問午餐內容,問一日行程,什麼都問,就是不問我的感情狀況。偶爾媽媽還是會開玩笑般地問有沒有男朋友,當然秒回沒有。這樣的往復更像是複診,一次次確認某種疾患的存在,日子久了,我開始覺得厭煩,長期的不問不說,近乎冷暴力。
工作幾年後,如此的問句又出現,這次不一樣,我終於有力氣回答:「我喜歡女生」。
那個下午很熱,我站在窗邊講電話,陽光普照,但我的聲音絕對在發抖。電話彼端出現很長、很長的沉默,然後媽媽說:「妳這樣不正常。」我回問她:「什麼是正常?」已經忘記這場對話怎麼結束的,最後我一邊哭一邊按掉了電話。
接下來我們經歷了關係惡劣的幾年,迸發出巨量的荒謬對話,例如她會突然說可以接受我不結婚,男生跟女生都不要交往,單身就好。再糟糕一點的狀況,我們會突然針鋒相對。我已經不是那個在母親面前失語的青少年,長出認同的同時,我也長出舌頭,學會反擊,學會辯論。不知道從哪一天起,立場竟然轉換,她漸漸說不過我,成為失語的那方。儘管如此,「同性戀」或是「同志」仍舊是不被使用的詞彙。我們因為各種雞毛蒜皮小事爭吵,只因為我們不討論最應該討論的事, 我們爭論,卻無法說出核心,我們動不動就吵架,聯絡的頻率拉得很長,見面的時間變得很短。
艱難的冷戰持續數年,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孤兒,龐大的孤獨感讓我喘不過氣。
三十歲左右,我差不多建立好自己的支持系統,擁有如同家人般——不,可能比有血緣的家人還親密的——朋友們。再後來媽媽見過我的許多朋友,也知道許多女生也都是交女朋友的,比例之高,想必對她來說是不小的衝擊。我們漸漸能夠開啟對話,她不會再提「正常」這類的字眼,偶爾她還會跟我提起朋友的小孩,說對方看起來就是。接著她幾乎就長出雷達了,我發現她會偷看路上的踢。
從我十八歲的那個「嗯」算起,大抵經過十年,中間有各種大大小小無聲有聲的戰爭,我終於不用再跟媽媽出櫃了。去年公投前,媽媽特地手寫兩好三壞的小抄,進場前還想跟我對答案。至今她還是沒辦法很自然地說「同性戀」或是「同志」這些詞彙,但也沒那麼禁忌。
每個同志、每個非異性戀者,當他們發現自己跟世界的預設值不相同時,都勢必會走上一段追尋的路,每個人的旅程不同,或長或短,或輕鬆或困頓,有的一路獨行,有的順利跟了團。如同這段認同的路途,家人朋友也會有他們的路途,出櫃不是看一場電影,無法在兩小時內就得到完美的結局,出櫃更像是一千集的鄉土劇,必須吃過很多很多頓飯,過上很多平凡無奇的日子,才會有一點點情節推進。每個家庭的狀態都不同,如果不幸地降生在過難的級別,也請不要硬碰硬,就低頭趕快走過這一段,選擇遠一點的大學,經濟獨立,過自己的生活。要好好長大,會有人愛你。
後來我終於理解了媽媽口中的「正常」是什麼,正常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中間值,如同有人喜歡正常,有人喜歡半糖去冰,有人喜歡無糖少冰。正常不是正確,當你跟大多數人不同,不代表你不正常,你只是比較特別。
+
全文收錄於散文集《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初戀結婚比例 在 初戀結婚好像也不怎麼值得羨慕 - 感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初戀結婚 好像也不怎麼值得羨慕 ... 萌生也就是所謂的"新鮮感" 而雄性因為生理構造往往這方面的驅使性比雌性更高因此男生外遇或劈腿的比例是高於女生的 ... ... <看更多>
初戀結婚比例 在 [討論] 初戀超長戀情的比例高不高 - PTT Uncovered 的推薦與評價
一問之下: 男生和女友,交往七年,初戀女生和男友,交往八年,不知是不是初戀就連前面的新娘, ... nieniedog: 二高三初戀到28歲左右結婚,目前結婚20幾年,出去還會牽. ... <看更多>
初戀結婚比例 在 [閒聊] 初戀走到終老的期望值是多少? 的推薦與評價
初戀結婚 的比例太低了。02/16 23:09 ... 推klekt74: 男友是我的初戀今年要結婚了XD 我哥哥跟大嫂也是彼此 ... oxhill: 認識一對初戀結婚到現在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