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的同志遊行裡,有一輛花車令我印象最是難忘,一般的花車都是肌肉猛男、俊男美女的基本配備,唯獨是這輛花車,沒有太多裝飾,只是簡單掛上幾條橫額幾個汽球,而車上向大家招手的,是一班老友記。
係架,人會老,同志也會老,外國就有人留意到年老同志的權益問題,所以就出現了這些關注50歲以上同志的組織,或許說來令人驚訝,其實在倫敦市中心,同志酒吧裡也有不少40至60歲的男士光顧,他們在酒吧裡大都不是在獵艷(當然我相信要是有好貨色送上門,正常男人是不會拒絕的),而是在聊天,是那種很正常的社交。這個畫面,我覺得既自然,又陌生。
自然的是,我們都是人,自然需要朋友,需要社交生活;陌生的是,香港的中老年同志,相較一下就隱閉得多,在同志酒吧以至各種同志社交場合裡,你不會看到太多他們的身影,那代表了香港的男人,過了50歲後就突然不再需要有社交生活了嗎?
我想說的是,香港的同志圈,對於中老年同志其實並不友善,我不是說像是老友記meme那種的不友善,面對那班老人渣,我還是覺得需要婊力全開迎擊的。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在同志圈裡,老是死罪來的,比起樣衰同肥都更加唔可以原諒,因為肥可以減,樣衰可以整,但老了,無得救,只能人道毀滅。
不信?你試試開一個profile在grindr,設定50歲,然後努力地寫好自我介紹,再去找人聊天?一定俾人block 到飛起。大佬,家陣唔係同你講you seem like fun,而係你Hi一句之後,就俾人Block了。在長期被拒絕的環境下,自然結果就是老年同志在缺乏社交下慢慢異化、內向、不修邊幅,然後更難找到新朋友,然後更加異化,惡性循環是這樣纖就起來的。
在倫敦的酒吧裡,有些五十來歲的同志,穿著合身的西裝,梳著整齊的銀髮,理一臉修得很時尚的短鬍子,配上自信而幹練的笑容和一條條眼角的魚尾紋,其實也很帥。和香港的中老年同志的慘樣相比,真的差了十萬八千里;社會接受多元,接納不同年齡,給予他們自信,也因為社會願意看到他們,所以他們也更樂於打扮和裝備自己。社會的取態不同,造就了老年同志們截然不同的命運。
我還記得後生時,我約會過一個50來歲的男人,晚飯過後,他駕車送我回家,停車後我們又聊了一會,我乘著氣氛與情調,一手挽過他的後頸,把他拉進我的懷裡深吻。接下來,他竟然哭了,我心想:下?接吻可是我的拿手絕活,我唔會咬親你痛到喊吧? 原來,他已經兩年沒有約會過任何人,對上一次接吻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一時感觸就哭了。我當時摸著鼻子,怪不好意思的,只好跟人家道歉了,大家不難想像,那畫面要多尷尬有多尷尬,自此我倒是不敢再用這麼強勢的一招了。
#青年陰影
#禁術
#在香港老左如果有錢都仲可以做SugarDaddy
#唔駛人道毀滅住
#大陸法院叫呢啲做死緩
#剝奪溝仔權利終身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