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嘿,我是長笛玩家!最近看了一篇長笛大師朗帕爾(Rampal)的訪談,覺得跟我前陣子的文章巧妙的互相呼應,因此我想節錄其中幾個訪談的內容,跟大家分享長笛大師朗帕爾的6個 #長笛演奏秘辛
⏰ 每個禮拜天,晚上9:30,長笛玩家工作室都會發表一篇關於長笛的文章,把我對長笛的知識和熱愛透過文字,傳遞給大家。
▬▬▬▬▬▬▬▬▬▬▬▬▬▬▬▬▬▬
【長笛大師朗帕爾的6個演奏秘辛|Rampal’s Flute Answers】今日訪談內容總整理:
❶ 長笛音色每個人都有很大的不同嗎?
❷ 孩子們的長笛可以從幾歲開始學起呢?
❸ 朗大師也採取如歌手般的呼吸訓練嗎?
❹ 弦樂必須花費大量時間雕磨抖音,對管樂來說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❺ 長笛似乎常有氣聲過多的問題,這是為什麼?
❻ 世界級頂尖長笛家都練習多久的時間?
透過這6個與朗大師的對話,我們可以看見朗大師對於長笛在演奏上的想法以及教學經驗,一窺20世紀第一位長笛大師的智慧與幽默感,讓我們更了解長笛,更靠近的感受一代大師的人生觀。
- - - - - - - - - - - - - -
🦉 關於長笛音色我覺得第一個問題是“你怎麼將空氣送出去的”,也就是氣的方向往哪送的問題,然後才是你用什麼長笛吹奏它,才會讓長笛音色那麼的不同
🦉 老實說,我必須承認我從來沒有做過氣息訓練,呼吸就像說話一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 當長笛的聲音聽起來”太氣聲“時,代表吹長笛的那個人,並沒有做到正確對準”氣的方向“。
🦉 我從未想過抖音。當然,浪漫派的曲子你就會很自然的想做多一點抖音。
🦉 當我的身體需要練習的時候,我就練習。
🦉 當你面對年輕的學子,就告訴他們”多吹,多練習,越多越好。“這是因為你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可以練,隨著年紀增長以後要練習就會越來越困難。你必須活在你的強項裡。
以上就是本期【長笛大師朗帕爾的6個演奏秘辛】的重點整理。
▬▬▬▬▬▬▬▬▬▬▬▬▬▬▬▬▬▬
在長笛這條路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想做的事情尚未完成,如果你願意陪著我、看著我走完這條路,相信我們不用在怨懟市場小、薪資少,不忽略、不浪費、不後悔我們自己的青春,集合這個時代的力量共同打造想要的環境,我知道這就是我想做到結束人生的那一天的事。
▬▬▬▬▬▬▬▬▬▬▬▬▬▬▬▬▬▬
看完了朗帕爾大師的訪談,你有什麼感想嗎?可以在底下分享你的心得給大家,與網友互動討論,我看到你的留言也會在底下回應你。
本文連結:
https://myrflute.com/rampals-flute-answers
支持長笛玩家繼續創作:點選支持贊助!
https://p.ecpay.com.tw/0F1165A
國外笛友請點擊這裡請我喝杯咖啡:Buy me a coffee!
https://buymeacoffee.com/flutegamer
#flutegamer #flutelegend #flutetutorial #goldenflute #JeanPierreRampal #朗帕爾 #訪談 #長笛傳奇 #長笛玩家 #音樂專欄 #黃金長笛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 1986-JUN. 22 上帝之手 / 《世紀球王 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 (00:23:24) ▶ 1961-JUN. 23 南極條約生效 / 《突變第三型》The Thing (00:31:54) ▶ 1509-JUN. ...
創世紀第一章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he Chair《叫她系主任》:常春藤的權力遊戲
這幾天火速追完Netflix所推出的The Chair(中譯:叫她系主任),由我非常喜歡的吳珊卓主演,製作人還是讓《權力遊戲》大紅的David Benioff和D. B. Weiss,只不過這回場景不在中古世紀,沒有打打殺殺切頭顱戳眼珠的血腥場面,取代而之的是一所虛構的常春藤大學Pembroke的英語系,配上大家耳熟能詳的古典音樂為背景作為開場白,以黑色喜劇的手法,讓你快節奏的進入這所長春藤大學內,看到從教授學生到投資方各個勢力派系的角力,一邊文謅謅說著大文豪的名言另一邊又大用語(髒)助(話)詞,反差大卻又無比真實。
吳珊卓所飾演的女主角Ji-Yoon Kim是首位系上的亞裔女系主任,但幾乎每一集都有不同的災難等著她去擦屁股。這部影集有太多值得一提的議題,包含負債累累的Z世代、學生秉持的政治正確並且拒絕接受虛偽的道歉,少數族裔必須花更多力氣來爬象牙塔、以及最資深且領最多薪水的老白男教授往往因為有終身制Tenure的保護而和學生思想嚴重脫節。《叫她系主任》更拋出了「甚麼才是好教授」的問題讓觀眾去思考?我在大學第一次修主修課程時碰到一位年邁有名望卻不太會任教的教授所學的課,第一堂課從頭到尾我一個字都聽不懂他的發音,只見他在幻燈片上寫了一張張沒人看懂的鬼畫符,下課後只讓我想哭,以為大家都聽懂只有我不懂一定是我的問題。後來才知道當時大學研究越多期刊發表越多的教授越被看重,有研究才能任教,至於學生學習進度和反應還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片中教授拒看學生評論也頗有意思,學生評論網站或許是教授的剋星,卻是我大學時的救星,讓我知道哪些教授要求高、哪些教授能言善道、哪些教授是Easy A,幫我選對課程而順利畢業。
Ji-Yoon的個人生活也不容易,她在領養申請書上所創造的優雅愛煮菜的完美母親人設從未實現過,現實生活中的她不做菜,領養的墨西哥裔女兒Ju-Ju一天到晚跟自己對著幹。她努力改善母女關係都徒勞無功,反倒是當Ji-Yoon沒有任何力氣擺出任何武裝,情緒失控崩潰大哭的那瞬間, Ju-Ju一把抱住並安慰媽媽,首度放下心防用韓文與母親對話。Ji-Yoon滿口髒話還只會給小孩吃沒啥營養的午餐,但面對孩子的拒絕難搞從不放棄,毫不優雅披頭散髮愛著孩子的背後,是一顆想被孩子愛與接納的心。這世上沒有所謂的完美母親,但是好母親有多種面向與詮釋,Ji-Yoon也是其中之一。
整體來說,《叫她系主任》讓我最喜歡的點大概是對人性寫實的刻畫,沒有特定的壞人或好人,更沒有一昧的選邊站,甚至臨陣倒戈的背叛或絕對忠誠的表示都在一念之間。從學生資方到教授體系,要達到一定的政治平衡都不容易,想讓少數族裔在系內發揚光大的夢想或許很偉大,但卻必須建立在時而交換利益時而委屈求全不停的妥協上面。沒有勵志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更沒有粉紅色的泡泡,要我說,還真有些像常春藤版的《權力遊戲》。整部影集的步調十分緊湊,約三小時就能迅速追劇完畢,推薦給各位,希望你會喜歡。
各位有看過這部影集嗎?歡迎來和我分享心得吧!
#DrP看影集 #美劇推薦 #叫她系主任 #吳珊卓 #TheChair #Netflix #圖片取自網路 #一推出就迅速追完
文章同步發表無部落格:bit.ly/3B80KsT
創世紀第一章心得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微冷 你或許沒有細想的英文單字一把抓。你知道嗎?
camp 野營,紮營
campus 大學校園
campaign 戰役
champion 鬥士,冠軍
以上文字溯源起來,都和拉丁語的 campus 相關,意思是開闊的鄉間田野。感覺很平和的鄉間,其實不總是如此,古代打會戰或軍事演練都需要一塊開闊的土地,於是「鄉下」就這樣和「戰鬥」扯上了關係。就連德語都受到拉丁語的影響,有了 Kampf 戰鬥這個字。
而 campus 這個字用來指大學的校園,始於美國紐澤西州的普林斯頓大學——所以說以後蓋大學都需要大平台 ?! ——根據 Merriam-Webster 字典,此用法最早出現在 1774 年。順帶一提,喬治華盛頓將軍就真的在獨立戰爭期間,1777 年在普林斯頓擊退英軍,打了一場個人少有的勝仗。
羅馬帝國崩解後,西歐和南歐進入了全民亂講拉丁語(也就是通俗拉丁語 vulgar latin)時期,久而久之民間的創造力開始重新塑造拉丁語的發音,總之總之最後 campus 變成了法語的 (le) champ 就是田野的意思。
總之,法國人並不是讀了孟浩然:
「開筵面"場圃",把酒話桑麻」才改成 champ 的 #耍冷要註明
最有名的 champ,非巴黎的 Champs-Élysées, (Avenue des) 莫屬了,一般稱為香榭麗舍大道,空耳則會聽成「瞎賊力賊」。
畢竟知道了 champ 的意思是田野,大家或許會猜~嘿~那一定是大道從前是塊田,屬於某位叫 Élysée 的王族之類的。
那就微妙的答錯了。原來 Champs-Élysées 的命名超級有格調,是直譯源於希臘神話裡,英雄升天後靈魂居住的至福樂土:Field of Elysium ; Ἠλύσιον πεδίον。#聖鬥士
到這邊就會想到一個問題,法國的總統府:愛麗舍宮(Palais de l'Élysée)的愛麗舍,和大道的愛麗舍,誰先誰後呢?只要查一下就知答案是大道先,早在 1709 年就得名如此了。愛麗舍宮則要到 1787 年才改為這個名字。不久的兩年後,法國貴族要去的就不是樂土而是斷頭台了。🥶
不只田野,法文也用 champ 來稱呼物理中的場(對應的英語是 field)例如電場、磁場、向量場、重力場。
總見到網友表示說科宅的文章一貫雜亂,東拉西扯跳來跳去,但說真的我是那種輕易屈服於誘惑的人,總想著今天難得碰到了邊,不提一下驚人的奇怪梗,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機會講到呢。這邊就硬是提一下在查這個主題的時候最讓我嚇一跳的事情。
事情就是「喔~瞎賊力賊 喔~瞎賊力賊」的那首舉世聞名的法文歌 Champs-Élysées,的前世竟然是一首默默無名的英文歌!是經高手魔改過之後,才變得渾然天成的法國風情了(所以說,是否法國風情純粹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很多人或不知其存在的英語的原曲,叫 Waterloo Road 欸?! 是滴,倫敦的滑鐵盧路。從濃濃倫敦風情的一條路被改成巴黎的招牌大道該曲的命運也未免太奇妙了。
說到哪?我們拉回來說一下中世紀,在拉丁語的緩慢毀壞、重新形塑、並與法蘭克和日耳曼人的語言融合的過程之中,便演變出了 champion 這個字,起初的意思是強悍的鬥士(gladiator 那樣的形象),字典記錄到英語中最早 champion 用來稱呼「冠軍、第一等的競爭者」的用法是在 1730 年。
因此英文片語 champion of 某人、某事物、某願景的意思是,不僅大力支持,更在其人其事受到威脅損害時,願意站出來捍衛的地步。有一種大護法的感覺。
話題就來到 Queen 皇后合唱團的名曲 We Are The Champions,這首歌乍看或許會以為是為了那些「我們贏球、我們最強」的足球 [消音] 量身訂做的歌。但越是細看歌詞,越是覺得案情不單純。歌裡的 champion 更像是獨自歷經艱辛、忍辱負重前行的一名捍衛者。雖然只是我個人的心得,那就是不一定每一個 champion 最後都會是 champion,但如果我們站在一起一同付出,那我們都是 champions 大概是這樣。
最後,香檳 Champagne 當然也不是因為奪冠軍了要開香檳,才叫香檳的啦。法國的香檳區,和義大利南部的坎帕尼亞大區 Campania (拿坡里所在的區)都是古羅馬至今的紅白酒產地,滿山遍谷的葡萄園與大糧倉。故取拉丁語 campania felix 肥沃之鄉的意思。住的不是冠軍,也不是一日球迷,而是 campagnard (法) 鄉下人。
_
圖片: Delair Wine field DT18 by Delair Tech, via Wikimedia commons (CC BY-SA 4.0)
資料來源: www .etymonline .com;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Wikipedia (fr/en)
創世紀第一章心得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0:44) ▶ 1986-JUN. 22 上帝之手 / 《世紀球王 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
(00:23:24) ▶ 1961-JUN. 23 南極條約生效 / 《突變第三型》The Thing
(00:31:54) ▶ 1509-JUN. 24 亨利八世加冕 / 《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
(01:03:51) ▶ 1941-JUN. 25 繼續戰爭 / 《無名戰士》The Unknown Soldiers
(01:19:27) ▶ 1945-JUN. 26 聯合國憲章 / 《雙面翻譯》The Interpreter
(01:29:03) ▶ 1950-JUN. 27 美國參與韓戰 / 《走進炮火中》71: into the Fire
(01:42:32) ▶ 1914-JUN. 28 塞拉耶佛事件 / 《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The King's Man
(02:03:08) 結語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6/22~6/28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5Hnw-9d45SQ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q8785ew0xxv0894lxqjpa0n/platforms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86-JUN. 22 上帝之手 / 《世紀球王 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
1986年的世足賽半準決賽上,阿根廷和英格蘭才因為四年前的福克蘭群島戰爭成為死對頭,如今在足球場上正面對決;為阿根廷隊效力的馬拉度納,在比賽下半場第六分鐘時,在球門前「疑似」用手碰球進門得分,讓這顆關鍵進球成為世紀名球。
.
▶ 1961-JUN. 23 南極條約生效 / 《突變第三型》The Thing
南極條約總稱為「南極條約體系」,是在約束各國在南極洲這塊土地上所有行為活動。條約主要內容規定,南極洲僅用於和平目的,提供科學考察自由,並促進國際間的科學研究合作,禁止一切有軍事性質或核試驗等相關活動。
.
▶ 1509-JUN. 24 亨利八世加冕 / 《美人心機》The Other Boleyn Girl
英格蘭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國王 亨利八世在1509年6月24日正式加冕登基;他是英格蘭推行宗教改革,奠定人文主義研究,以及鞏固英國皇室權力的重要君王。其豐富的感情世界,以及求新、豪邁的個性,也是後人熱烈討論的主題。
.
▶ 1941-JUN. 25 繼續戰爭 / 《無名戰士》The Unknown Soldiers
二戰爆發後,做為與蘇聯國界相鄰,政治上卻傾向與德國合作的芬蘭,自然成為蘇德兩國的角力戰場;芬蘭方面則為了收復1939年「冬季戰爭」失去的大片江山,保衛芬蘇邊界爭取生存空間,這場1941年6月發生的蘇芬戰爭被視為冬季戰爭的「繼續戰爭」。
.
▶ 1945-JUN. 26 聯合國憲章 / 《雙面翻譯》The Interpreter
20世紀初,人類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於1945年6月26日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結束後,於美國舊金山的舊金山戰爭紀念集演藝中心簽字,建立了聯合國的根本大法《聯合國憲章》;總計51個創始成員國中,中華民國被授予第一個在憲章上簽字的榮譽。
.
▶ 1950-JUN. 27 美國參與韓戰 / 《走進炮火中》71: into the Fire
1950年6月25日,北韓突然越過北緯38度線大舉南侵使韓戰爆發,也被視為冷戰中的第一場熱戰。在聯合國安理會蘇聯缺席的情況下,第82號及83號決議,敦促北韓立即停火撤軍。6月27日美國正式介入韓戰,讓戰況更趨白熱化。
.
▶ 1914-JUN. 28 塞拉耶佛事件 / 《金牌特務:金士曼起源》The King's Man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 斐迪南大公和妻子在塞拉耶佛(今波赫首都)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激進分子所刺殺;此事件讓原本動盪不安的巴爾幹半島埋下火種,奧匈帝國與塞爾維亞背後各自支持的陣營也紛紛加入戰爭,進而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
歡迎加入【有梗電影俱樂部】,不錯過任何電影資訊或線上線下活動喔!
臉書社團(需回答問題審核):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iewp...
Telegram群組:https://t.me/viewpointmovieclub2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本頻道為提供觀眾們更好的觀看環境,並無開啟廣告營利
想要贊助我們持續創作,可透過以下管道直接贊助:
📣 XXY @方格子: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XXY @Firstory: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創世紀第一章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直子的心及其變奏──駱以軍〉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5/02/%E3%80%8C%E7%9B%B4%E5%AD%90%E7%9A%84%E5%BF%83%E3%80%8D%E5%8F%8A%E5%85%B6%E8%AE%8A%E5%A5%8F%E2%94%80%E2%94%80%E9%A7%B1%E4%BB%A5%E8%BB%8D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駱以軍 #小說 #推薦書
─────
愛的核心秘密是什麼?生命的存在,有什麼理由和邏輯嗎?
你知道打遊戲也可以打得「很哲學」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直子的心」及其變奏──破解駱以軍〉。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駱以軍的「早期經典」〈降生十二星座〉。
背景是一九八〇年代末期,一個沒有網路、沒有手機、電腦遊戲僅能單機運行,無法連線,滿街都還是電動玩具店的年代。
敘事者「我」進入「滿妹」開的酒吧「滿妹的店」,玩起一款老game「道路十六」。
「道路十六」是什麼?簡單說來,畫面有4╳4共十六個迷宮格,形成十六個地形各異的小世界;
而逃逸者(遊戲者駕駛的賽車)必須在其中躲開追逐者(警車)的追緝。其中免不了有錢袋、泥淖、錦標旗等賞罰物件;
克服了一個迷宮格之後再進到下一格繼續。
然而,敘事者「我」卻發現,在畫面右下角的迷宮格,亦即十六個迷宮格之一,居然並無入口。
沒有入口,無法進入──這麼說來,缺損的「道路十六」不是該叫做「道路十五」才對嗎?
敘事者「我」和酒吧老闆娘「滿妹」談起這件怪事。怎麼一個好好的game,卻硬是有著這奇怪的缺陷?
然而後來他們得知,根據《一九八二年電動年鑑》的說法,迷宮之所以沒有入口,原來是程式設計師刻意為之:
「『道路十六』的原設計者是一個叫做木漉的年輕人,這道程式上市之後三個月才被人發現出了問題,也就是第四格沒有缺口無法進入。至於是木漉刻意設下的一格空白,還是程式設計中途因他瞌睡而發生的錯誤,沒有人能知道,因為木漉在『道路十六』推出後一個禮拜,就在自己的車房內自殺了。總公司找了木漉生前的好友,也是他們電動程式圈子裏另一個數一數二的高手,一個叫做渡邊的傢伙。
「這個渡邊,嘗試著把木漉設計的程式叫出,卻一籌莫展,原來有關第四格部份的程式,被木漉單獨用密碼鎖住了。年鑒上還透露著另一段關於這兩個程式設計師之間的一段秘辛:似乎是在木漉死去之後──或許在他生前便已暗潮洶湧地進行──渡邊愛上了木漉的妻子,一個叫做直子的女孩……
「渡邊沒有辦法拆開鎖住第四格入口程式的密碼,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就另外設計了一套進入第四格的入口程式,但這個入口,他只好把它放在別的格子的迷宮裏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找到這個入口,但顯然確實是有這麼個入口,可以進入第四格裏。年鑒上提到,渡邊替這個看不見入口的第四個格子,取了一個暱稱,叫做『直子的心』。而且,他在『道路十六』上市一周年的那一天,也在自己的家裏自殺……」
木漉、渡邊、直子,三個人名其實來自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三位主角。這是駱以軍暗藏的典故。
而隨著故事峰迴路轉,在〈降生十二星座〉裡,我們終於找到了方法進入了那第四格,那「直子的心」......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創世紀第一章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2/08/%E6%88%91%E5%8F%AB%E4%BC%8A%E6%A0%BC%E8%A8%80%EF%BC%8C%E9%80%99%E4%B8%8D%E6%98%AF%E6%88%91%E7%9A%84%E6%9C%AC%E5%90%8D%E2%94%80%E2%94%80%E4%BF%9D%E7%BE%85%E2%80%A7%E5%A5%A7%E6%96%AF%E7%89%B9%E3%80%8A%E7%B4%90%E7%B4%84%E4%B8%89%E9%83%A8%E6%9B%B2%E3%80%8B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保羅奧斯特 #紐約 #文學
─────
你相信自己是個特別的人嗎?還是你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真是這樣嗎?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紐約三部曲》由〈玻璃城市〉、〈鬼靈〉與〈禁鎖的房間〉三部中篇所構成,〈禁鎖的房間〉為壓卷之作。小說以第一人稱「我」作為敘事者;故事環繞著「我」與失蹤的童年摯友范修展開。作者奧斯特刻意隱去了「我」的名字──讀者們只知道「我」是小說中向讀者訴說故事的人,但並不知道「我」的具體姓名。請注意:這件事有著關鍵性的意義。
故事描述「我」的童年摯友──天才作家范修留下了兩大箱作品手稿,拋下美麗動人且即將臨盆的妻子蘇菲,突然消失於茫茫人海之中。這極可能是個預謀,因為「我」和范修長大後其實早已失聯許久,唯一可知的共同點是,二人同為作家。當時「我」寫作事業堪稱順利,是個小有名氣的雜文作者,被視為「評論界的明日之星」。然而儘管頗受器重,「我」可不見得那麼瞧得起自己。他是這樣說的:
剛開始,我也期待自己成為偉大的小說家,能寫出撼動人心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明白,這個可能性越來越小。我並沒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可堪寫出曠世巨著。有時候我甚至會告訴自己,放棄這個春秋大夢吧!就這樣繼續寫些雜文,容易多了。賣力一點,一篇接著一篇,好歹可以餬口飯吃。
我還不到三十歲,卻已經小有名氣,也開始寫作詩與小說的評論。電影、舞台劇、藝術展、音樂會、書,甚至球賽,都有人來找我寫評論。世人給我的評價是「評論界的明日之星」,但在我的內心,我覺得自己心態老邁,而且江郎才盡。我所做的,不過是一些無用之物。好像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會灰飛煙滅。
伊格言分析:這些關於「我」的背景細節設定其實意味深長──一位覺得自己一輩子寫不出偉大作品,高不成低不就的作家。在此,「我」的「個體殊異性」在這樣的身份設定中被徹底壓縮,成為幾何上無體積無重量的一個點。對,我們其實並不特別;這世上絕大多數的人,很可能都不特別。事實無比殘酷:只有極少數人具有驚人的才能。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庸的,他們的生命歷程也難免平庸;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匿逃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平庸命運之外。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