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曾昭旭老師是我高一的國文老師,當時對老師的崇拜,幾乎讓我在高三分組的時候,認真考慮要報考師大國文系為第一志願。
雖然最終仍然跟著大潮流走,念了理工,但是影響所及,我在大學一年級的中文課,只會用文言文作文,我的大學同學們應該都還記得。
感謝社群軟體平台的幫助,在我退休之後,加入了高一同學會的Line群組,又與曾老師聯繫上,得以經常閱讀到老師所寫的文章,私下也會向老師請教,得到老師的指點。(如果想要了解曾老師的話,歡迎自行Google上網搜索。)
我今天看到老師的一篇文章,談到中西文化對此次疫情的影響,在美國和台灣出現了截然不同的做法。老師從文化的角度,來分析兩者的缺失,並提出撥亂反正的辦法。
徵得老師的同意,與我的臉書朋友們分享。大師之作,切勿錯過。
《怕死、怕失去自由、怕害到別人的人文詮釋》 /曾昭旭
1.不同文化有不同的怕
回顧疫情,會發現一些很有趣的中西差異:
首先,關於戴口罩,台灣可能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地方。加上勤洗手、少出門、與人保持安全距離,合稱防疫新生活。這種軟封城可說是繼上階段的成功加零之後,今年五月以來僅花70天就能把這波疫情壓下來的主要因素。令國外輿論在譏諷台灣過於自滿之後,不得不再度稱讚台灣的防疫能力。而反觀西方人則是對戴口罩非常反感,視為妨礙自由與人權。即使疫情高張,病亡甚眾,仍然要走上街頭遊行抗議,或者不戴口罩群聚飲酒(許多西方人視上酒館為生活必備)。頗令台灣人感到不可思議。
其次關於打疫苗,台灣人多半非常緊張怕打不到,以致連少量殘劑都爭先恐後搶打,天天質問政府為什麼不早買夠疫苗?反觀西方人(如美國)卻疫苗過剩,要用種種方便服務、實質獎勵吸引人民來打;卻還是有一半的人質疑疫苗,選擇不打。以致美國至今完成兩劑疫苗的覆蓋率才50%左右,難以達成群體免疫。也讓台灣人感到匪夷所思。
試問隔一個太平洋,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雖然因素甚多,但主要的恐怕還是文化差異,才使得台灣人(代表中華文化)和美國人(代表西方文化)普遍所怕不同,所以面對疫情,也才有這麼不同的反應。
這文化差異我們很容易想到的就是中國人包括台灣人比較戀生怕死。這看法雖然似嫌粗糙,卻並非沒有道理。中國人常諱言死(連醫院大樓都沒有四樓),俗語更是直說「好死不如賴活」。真的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會賴活的人,無論環境多麼惡劣都能堅靭地活下去,人還愈活愈多。即使病痛纏身,常跑醫院,每天吃一大堆藥,還是要活。就更不用說病危之時,家屬幾乎無例外地要求醫生用盡一切手段去急救挽回了(而不管是否徒增病人的苦痛)。所以在台灣,洗腎、葉克膜、達文西手臂、鼻胃管灌食、插管、CPR急救等等都有濫用之嫌。遂產生醫藥愈發達,不健康餘命愈長且愈苦痛的荒謬現象。真是執著於賴活到完全沒道理的地步了!那麼,過度緊張於執行防疫新生活是否也是其中一環呢?
當然,這種戀生怕死的所謂文化影響,早已不是中華文化的本來精神。相對的,西方人愛自由而不在乎染疫死亡(所謂不自由 毋寧死),延伸到也不在乎傳染給別人害別人死亡,其實也已經是西方文化精神的墮落;變質為寡頭的個人主義,也並沒有比中國人的戀生怕死好到那裡去。總之,只要是從怕出發,不管是怕死還是怕失去自由,都一樣是文化的變質墮落;只是因文化性格不同,所以墮落也有不同形態罷了!
2.文化精神異化變質衍生種種心理恐懼病痛
原來中國人容易戀生怕死,是因中華文化根本就是一種生命精神,引申之也包括道德精神。狹義的生命精神是指一種肯定生命的存在與求生存的靭性彈性、適應力包容力;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下去」。但廣義的生命精神則要進一步問活下去所為何來?答案就是去創造生命存在的意義價值,或說去立人達人愛人,亦即充分地自我實現。此即名曰道德性或理想性。用一句白話表示,就是「一旦活得下去,立刻就要求要活得優美」。亦即:生命主體性一定要自覺地發展出道德性來,才是真正的主體性(真我);否則,停留在努力求生存而忘了善用生命以創造意義與愛,生命精神就會失落,退墮到以維持形軀肉身的生存為唯一目的,遂衍為荒謬的戀生怕死心態。其所以荒謬,即在長生永不可得,戀生終必無望,所執只是假我。於是怕死之情也就永不能解除;人生將永只有苦而無樂,反成生命的實質否定。以否定生命(放棄意義之創造)來貪愛生命,此所以為矛盾荒謬也!
至於西方人之愛自由,首當釐清此所謂自由到底是指什麼?原來和莊子所謂逍遙、佛家所謂自在大大不同,而實指一種生存權或基本人權。如羅斯福總統許諾美國人四大自由,總言之實即生存權也。又如西方許多國家的國歌,歌詞大都提到與敵人鬥爭以爭取自由,甚至充斥血腥殺戮(法國國歌足為代表),主題實即國家民族之生存也。但此所謂生存,意思卻和中華文化脈絡下的生存不同:中國人是指素樸的形軀生存,意義是好活用此身以進行道德創造。但在西方文化(姑以基督教文明為例)的脈絡下,人身並無主體的身分(上帝是唯一的主),而只是上帝的工具。上帝頒布律法與上帝之國的藍圖,人則納入此律法結構中享生存生活之權利以盡為上帝服務以依上帝藍圖建構地上之國的義務。換言之,人的自由只是上帝誡命與法律規定下的行動自由(可稱為廣度的自由,與中華文化脈絡下之心靈主體自由或深度的自由不同),目的是藉此善盡待奉上帝的義務。因此,若忘記善盡作上帝博愛工具的責任,自由便會退墮為自我中心、自私任性,到玩法弄權,背叛上帝律法的地步。這當然是西方文化精神的變質異化,於是神化為魔,假冒上帝之名而實行魔鬼之事。西方近代的帝國主義、殖民主義,掠奪世界資源以自利,皆其流也。
3.文化退墮之病仍當用文化療癒
以上分析中西文化異化退墮的不同脈絡,而同歸於有所怕的虛弱心理。而不管怕什麼,都可總說為怕死(請參考前著《論生與死的詭譎相即》一文),亦即怕我之不存在;只是西方人的存在觀是「我自由故我在」(自由本質即生存權),中國人的存在觀則是「我活著故我在」(活著即一切可能之基礎)罷了!
而不論中西,其生命的存在都是要指向意義價值之實現的,差別只在實現的形態不同;在中華文化是善用形軀以作道德創造,在西方文化則是享自由人權以盡為上帝愛人工具之義務。所以,當其退墮為執小我自私的時候,都同樣會有假上帝或道德之名以自我文飾的虛偽。在中華文化脈絡是假借仁義之名而實則忘義逐利(孔子云:「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在生活中,無論親子友朋乃至政府人民,口口聲聲為你好而實則以威權干涉宰制,不知尊重人權者多矣。在西方文化脈絡,則是假冒上帝之名而實則叛神歸魔(如浮士德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在社會與國際,自以為秉上帝旨意而對異國異族異教徒橫施歧視侵畧迫害滅族之暴行,不知衆生平等,皆當為上帝之博愛所蔭庇者亦多矣!於是落到疫情的面對,在西方美國,遂有將自我自由無限上綱而敵視戴口罩者、排斥亞洲裔(誣之為病毒源頭)之表現。在台灣,則有將戴口罩以免害別人被傳染之道德立場無限上綱,自居於道德優位而對不戴口罩者輕予指責,橫加干涉,教訓之餘,甚至還施予霸凌懲罰。這些實都是假自由假關懷、假正義假道德的表現,雖中西形態有異,其屬假冒為善則一也。
那麼,對這些因文化精神泯失扭曲變質而形成的病痛(其病徵則可總結為怕之一字,即《大學》所謂:「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也),要如何才能得到療癒呢?而答案無他,就是回到文化發展的堵塞處重新求其通罷了!在此要點有二:一是問你的文化發展是因何堵塞的?二是那要如何才能彌補前愆重新走通?
先說中國文化這一面,問題乃出在由內聖(個人心性修養以成為仁者愛人的君子)跨到外王(事實上能普遍且有效地愛到眾生)時被卡住了,使得愛傳不過去,或在傳過去時愛變質為非愛。為什麼會如此?則因太容易用愛籠罩一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而忘了現實上人我有別,當尊重對方的人權或自由意志。遂導致以道德、以義理、以愛傷人,而受傷者還得因感情故委屈忍受。子女忍受父母,父母也得忍受子女,愛之互動竟成互相折磨,遂成中華文化體中的普遍陰暗。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西方文化得到尊重人權(西方文化脈絡下之廣度自由)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實踐。由家庭以至於社會、國家,次第皆然;然後從修身開始推擴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外王事業才能走通;這當然進一步包涵現代社會、政治體制的合理運作,即所謂民主也。
再說西方文化一面,問題乃出在人僅自居為上帝的工具與僕人,生活在依法行政的體制運作中,只與認知理性相關,卻把價值問題丟給宗教,感情問題丟給文學藝術,自己只屬宗教文學藝術的受蔭庇者或受益人(西方人普遍有對教士與文學藝術家的崇拜情結),而不知自己也可以是生命感情與道德價值的主體(這當然須經一番自覺的工夫修行)。於是生命主體沈隱成為佛洛伊德心理學中的黑暗本我,當宗教法律與文學藝術的帶領薫陶力衰退,便會冒上來成為自利相爭的亂源。何止遺忘上帝的仁慈(仁慈更高於正義),更且將自私自利合理化為生存競爭的正義(達爾文的進化論、美國理直氣壯的所謂國家利益、美國優先)。遂致擾亂世界,各奉自己的上帝伸展自己的權利,而難以分辨誰屬上帝誰屬魔鬼了。那麼當如何彌補此文化體中的漏洞呢?簡言之就是當從中華文化得到主體自覺(中華文化脈絡下之自由,即道家禪宗之深度自由也)的啟發與覺悟、肯認與修行。啟動仁心的自覺,以培養根本自信,拓展宇宙心胸,超越一己一族一國一教的局限而直通上帝博愛的本懷,以天下為己任,為萬世開太平。這樣才能真走通依上帝心中的藍圖(大同世界?)以建設地上之國的康莊大路。
當然,以上提示的彌補療癒之道,實質上就是中西文化兼取其長的會通之路。這激盪會通事實從馬哥孛羅、利瑪竇東來就開始了,其間迂迴曲折、辯證跌宕,至今未已,也許才是又一波的方興未艾,而必蔚為未來世界文化發展的主旋律,吾人且拭目以觀,靜心以待。
2021-8-22 4300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神遊武當-道教千年文物特展 專訪:陳勇成 解說員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宗教信仰之一,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民間土壤之中。道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共同構成中國大陸現今的五大宗教,當中只有道教為發展起源於中國。道教與中國人的風...
「力求表現意思」的推薦目錄:
力求表現意思 在 經理人月刊MANAGERtoda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源源被同事形容「Have a heart of gold」,難道同事在暗酸他的心腸很硬?
其實,gold 除了是「黃金」,還有很多別的意思 ... >>
力求表現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長課來到半途,進便利店買飲品止渴,相信不是那麼多跑友會執著於品牌。
冰櫃裡即使沒有閣下最常飲的那款運動飲品,可能你會信手就拿起另一品牌。再不是,隨便拿起一瓶蒸餾或礦泉水都可以。那刻決定你拿起哪一瓶的,很有可能是它的價錢。
手上的飲料如此,但腳蹬著的跑鞋卻不可能是同一回事。
每個跑友,對不同品牌都各有一套見解。你覺得A品牌最有型,他覺得和B品牌的某個型號跑鞋最是一拍即合,她則認為C品牌的價值觀與自己最匹配......價錢嘛,相比之下,變得輕如鴻毛。
運動產品穿在身上,代表著用家品味,更可能影響用家運動表現。種種特性,使運動品牌不同於很多其他類型的消費品。一旦用慣、喜歡上某個運動品牌,那將意味著一份忠誠逐漸建立,你未必會因為區區一個折扣就貿然換上另一品牌。
然而運動品牌也畢竟是一盤生意,說到底它們始終希望能脫穎而出。「抵食夾大件」的策略或許可以用來賣麵包,但卻難以照搬去賣運動鞋。所以如何巧妙建立形象,苦心改進產品,其中的進退策略,極為值得消費者回顧與玩味。就像最近的新疆棉事件,不同品牌有不同取態。牽引出的連串後續,例如品牌代言人尷尬割蓆,又例如某些群眾抵受不了品牌魅力而繼續狂購產品,發展更是精彩非常。
有些朋友常希望運動可以「單純一點」,不要牽扯到政治。可惜,現實一次又一次告訴大家,運動裡頭不單有政治,而且還有經濟、美學、社會、歷史、心理學......無盡無盡的百縷千絲。早前出版的《運動次文化修羅場》,正是難得一本由香港出品,論述世界運動品牌文化的著作。
據書中介紹,作者REFRACT是一家「網上文化品牌」,所以一系列的文章大概是由一支團隊撰寫了。他們在好些本地網媒以至本刊亦有供稿。對於這位(隊)同文,本人早有留意。更不怕老實說,因為內容特別,所以他們在《Sportsoho》的不少文章我都有剪存。如今看到他們作品結集,自是先睹為快。
書名中的「修羅場」是甚麼意思?根據維基解釋,這詞源於佛教,於日語中指現實的戰場,也可以指需要競爭、「作戰」的場合(例如趕工)。從這個書名,讀者已可意會到作者眼中運動品牌世界「商場如戰場」的含義。
《運動次文化修羅場》書分四章,分別從品牌龍頭、次文化、運動明星及香港作切入點,透視不同運動品牌的sidetrack故事。即使Nike、adidas這些品牌看來熟悉不過,但翻閱此書你才知道自己對它們所知極少!舉個例吧,這兩大牌子的名字起源,閣下是否立即說得上?
除了熟悉的品牌,書中更多是一眾你似乎見過與聞所未聞的運動品牌。它們定位或有不同,但同樣需要在殘酷的商業修羅場中力求生存。遠至歷史,近至新聞,給REFRACT團隊信手拈來皆成另類體育文章。如此定位之著作,即使在英文世界也不算多,在香港來說更是鳯毛麟角了。
對跑者而言,此書論及跑步的篇幅不算多,但其中談及Onitsuka Tiger鬼塚虎的一篇卻也頗為精彩。讀畢你就會知道這品牌嶄露頭角是因為1951年的波士頓馬拉松,而且更會知道沒有它就沒有後來的Nike!類似的故事,書中尚有許多。所以就算閣下並非體育迷,將此書視作現代社會觀察文集來看,內容也保管令你眼界大開。
原載於2021年5月號Sportsoho
蝦叔專欄「巴克利一頁」
力求表現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神遊武當-道教千年文物特展
專訪:陳勇成 解說員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宗教信仰之一,距今已有1800餘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民間土壤之中。道教與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共同構成中國大陸現今的五大宗教,當中只有道教為發展起源於中國。道教與中國人的風俗習慣以至性格、心理的形成都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道教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博物館」。因此,一些外國學者說,不瞭解道教就無法深入地完全瞭解中國。
《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意思道生化萬物,而德畜養萬物。道是萬物的總根源,德是道在萬物中的體現。道教,廣義地說,就是以「道」教化眾生,在中國古代,諸子百家都將自己的理論和方法稱之為「道」,儒家、墨家、道家、陰陽家 以及佛教等,都曾自命或稱作為「道教」。狹義地說,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尊道貴德是其核心價值,奉老子為教主,尊奉《道德經》為主要經典,它以長生成仙為追求目標,以修煉丹藥為修道途徑,以符籙齋醮為拯救手段,這些都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深深地影響了中國的文化、思想與藝術。
道教在台灣呈現著熱烈的蓬勃發展風貌,台灣為亞洲區道教最興盛的地區之一,道教信仰人口以及影響力相當深遠,台灣道教從傳入以來就承襲閩南文化的道教特性,大量流傳在民間的道教相關文物,默默影響著明、清以來民間的與藝術創作表現題材,到現代仍保有此特色。博物館的社教功能與教育主題本當與社會民眾生活緊密貼合,展品內容時間上溯自新石器時代,下至民國初年;有先秦道教精神典籍,亦有明代道教修煉腧穴科學「針炙銅人」;有皇家道觀御賜神像,亦有民間木雕神像;有文人菁英仇英的畫作,亦有民間廣為流傳的民俗版畫;展出選件力求豐富與廣泛的展現道教的文化與其影響,以期帶領民眾從多元角度重新認識這個我們既熟悉卻又感到神祕與陌生的「道教」文化。
力求表現意思 在 密絲飄- 會問「女生喜歡什麼樣的男生」的男性 的推薦與評價
會問「女生喜歡什麼樣的男生」的男性,通常會在心儀的女性面前力求表現。 噓寒問暖表現體貼、 ... 這就是丟球給對方讓對方發揮表現空間的意思啊~~. 3 वर्ष. ... <看更多>
力求表現意思 在 追劇、嗆老闆!「地表最爛助理」耍廢13年,為何知名主持人拿 ... 的推薦與評價
近年歐美開始流行起「#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 意思 是「不想努力了」,在職場中放棄 力求表現 ,不把工作視為生活重心。 最近就有人寫了一本書, ... ... <看更多>
力求表現意思 在 [討論] 很認真的同期- 精華區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大大,前輩
想問一下是否有遇過很積極,力求表現的同事,老實說目前感覺壓力頗大
在公司目前兩年多,到目前就是表現平平,有個跟我算是同期進來的同事,我們交情算朋
友(大約比我晚兩個月,但已經有兩年工作經驗,年紀大我三歲),大概近一年來無論是
工作或報告都非常積極,一開始只是覺得他比較有責任感,但是久了,又因為我跟他是同
期難免會被前輩或主管比較(感覺的到),突然感覺有點壓力
舉例一下
1.假設今天機台有問題,我跟他都在休假
我可能就不會主動理,除非現場前輩或同事打來問,他則是會打去詢問跟提供一些方法(
然後一個小時後再打去關心)
2.下班後的時間
下班後,我很少把paper work 或report 帶回家做,除非隔天要,回家也很少會去看工作
相關的manual , 他則是常常回家做報告,也常常假日或晚上看機台相關manual(曾經晚
上11點被他打來問manual內容是否有誤..)
3.與主管的互動
我屬於比較木訥,也不太會主動找主管哈啦,工作上也不會硬去接工作,基本上分配給我
就做,而他是會主動去跟主管聊天聊興趣的人(出國自助旅行跟滑雪),工作上也常包下
一些額外的工作,有時看他假日在弄,很有心
其實我常常下班就不想碰工作的事了...
我覺得他是工作當興趣的人,也很佩服他的專業能力,偶爾會覺得他有點拍主管馬屁,但
也沒到很狗腿,我也知道他也是花很多私人時間,但是因為他的積極進取,相形之下好像
我比較平庸沒特別花心思在工作,比較起來的話啦
現在想想如果不是跟他同梯就好了...
而且當時同梯只有我跟他,之後部門就沒補過人了,所以我們常常被比較..
不知道有人有跟我一樣的情況嗎!?
有時候覺得壓力頗大,但又覺得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老是覺得自己好像有點混
老實說我們也算是有革命情感的朋友,畢竟一起熬過菜鳥時期,偶爾下班也會運動,我也
覺得他是最該升等加薪的人,他是真的很努力,我也沒有要跟他競爭什麼的意思
我個人是比較偏向注重私人時間,但不代表事情就沒做好,交待的工作我也是會如期完成
,畢竟領公司薪水就要把事做好,錢才領的安心
只是純粹心情抒發而已,至於他捅不捅刀,我覺得我們部門工作氣氛關係不錯,應該是不
會(捅也不是捅我吧...?)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39.2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28600110.A.AC5.html
※ 編輯: NewRoger (42.76.134.57), 04/10/2015 02:14:12
我反而常常問他一些問題,現在我也會問,畢竟他有工作經驗有些工作上的事他知道 的
很多,而且我全文也沒說到跟誰薪資領多領少有關係,我也沒打聽過,只是我跟他進來時
間比較接近,難免被老闆做比較,我跟他與同事間交情也都很好,同事若是打來 問我也
是會幫忙,只是我比較被動 04/10 02:53
※ 編輯: NewRoger (42.76.134.57), 04/10/2015 02:57:18
gn00295120大,其實我並沒有討厭他,甚至我覺得跟他共事能學到很多,有部份我應該稱
呼他師父,只是每個人有自己的時間安排,我也自知我並沒辦法也不怎麼想挪用私人時間
去工作上,約會也不會想一直打電話弄工事吧...他對工作比較認真負責,本來就該有好
的評價以及加薪或升等,我也認為「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這句話是對的,也沒要
跟他比什麼,只是我們兩個進來時間比較近,所以不免被老闆做比較,所以感覺有點悶
※ 編輯: NewRoger (42.76.134.57), 04/10/2015 03:15:34
※ 編輯: NewRoger (42.76.134.57), 04/10/2015 03:46:25
沒錯,我也沒有要鬥爭他..一堆人一直往這方面想,開始覺得我表達能力不好,好多人往
鬥爭或我眼紅這邊回文,老實說我根本沒要鬥爭,也沒眼紅,我只是安安份份把份內工作
做好,只是因為跟工作認真的同事進公司時間比較接近,而容易被老闆拿來兩個人比較,
我根本沒要比(他的確工作很認真)
※ 編輯: NewRoger (42.76.134.57), 04/10/2015 09:50: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