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劇正夯大家有看嗎🤣
從基本設定看,《#愛的奧特萊斯》有點像無痛無害版的《#第八號當舖》(啊,新一代的觀眾可能都不太知道)──有個神祕的商鋪,只要你願意付出代價,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愛,不過期限只有一個月。故事背景放在校園,青春陽光的氣息很容易以為這是一部甜甜校園劇,不過在奇幻故事底下還是藏有背面意涵,身兼本具編導的安竹間利用輕鬆詼諧的筆調,對現代社會連愛情都講究快速化、碎片化的功利主義,放進了點到即止的批判。
#神搜特派員 #潘光中
功利主義優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就算不認同,也想要陪伴她、看著她」:從李尚順的視角,發現一段關係裡「最健康」的姿態】
南韓天后 #李孝利 與丈夫 #李尚順 結婚近 9 年,婚姻幸福,被譽為是韓國娛樂圈中的童話夫妻。
常常見到李孝利在各大節目暢談老公有多好,反倒李尚順由於淡出幕前,外界只能從 2017 年的實境綜藝《孝利家民宿》見到他的身影,大概曉得他是個沉穩內斂、給人安全感的男人,總之就是和嘻嘻哈哈的李孝利呈光譜兩端。
最近,李尚順到劉在錫的節目作客,難得聊起和他眼中的李孝利。
—
劉在錫節目中提到,很多人說李尚順是「大韓民國最會結婚的男人」。
李尚順表示同意,但補充自己平常還是要給李孝利做飯、泡茶、洗衣服,想創作音樂都必須偷時間出來,「就連岳父岳母,也都是我在打電話。」
李孝利在娛樂圈是大姐頭,想法作風都成熟大器,是許多女性的精神領袖,但其寬廣的生活態度反應到日常,使她容易像個大而化之,對瑣事不拘小節的女孩,致使李尚順意識到,他必須在現實面向成為她的照顧者。
但是,李尚順卻甘願如此,並表示看似大剌剌的李孝利,其實是一個思想開闊溫柔,能夠聽他說話、理解他的心跟行為的女人。
他說:「孝利是我的 Best Friend 也是老婆,不管大事小事,每件事我都想和孝利分享,我們有說不完的話。很多人以為是我在配合她,其實孝利非常努力,如果沒有兩個人的努力,是很難這樣安穩地生活的。 」
李尚順說,李孝利很多想法跟行為他都不認同,「她很多時候的樣子,如果是我,我都覺得我才不會這樣做,她性子就是急,無論什麼都是先做再說。」
「但我只想靜靜陪伴她,偶爾給建議,而她總是能走向好的方向,她自己也會整理。」
—
李孝利與李尚順的日常平淡,之前的真人實境秀中,觀眾常常見到這對夫妻半夜都能聊天聊到不睡覺,經常一起旅遊、一起做慈善、一起耕田。
李孝利的父母曾經不解,為何李孝利會選擇客觀條件沒那麼優秀、個性看起來又差很多的李尚順?直至看到節目中兩人相處,親友們才明白,能遇到「話說不完」的伴侶有多難得。
李尚順與李孝利註定屬於彼此。
李尚順說:「我想為她做的就是在街上牽著手逛街,她想去的地方就去,自由自在,因為了解到她很不平凡、以前沒辦法過那樣的生活,所以我想為她製造那樣的日子,而這個我也做得到。」
他形容結婚就像蹺蹺板,會突然上升跟下降,「有好的時候,也會有壞的時候,但它一直都會在原地上上下下,這是我體會到的結婚生活。」
聽完李尚順的婚戀觀,結婚幾十年的劉在錫很認同,他說:「如果都不願意退讓自我,一定會失衡。」
—
性情不同的夫妻倆,就是要彼此願意做出讓步、維持平衡,這個「自我」是奠基於一種「共好」。
當你要求自己與伴侶都必須是「成熟有思想的完整個體」時,那麼你就必須看清楚這段關係注定不可能達到「你理想的完美」。
除非你要的是一個沒有思想、沒有主見的無腦男人或無腦女人,那麼這個「無腦人」絕對會努力配合你、什麼都照你的意思來。
以上通通都不是愛人,而是嚴苛要求伴侶滿足己身「自我意識」的自私,這不是一個健康的關係,且時間一久必然會把伴侶逼瘋、搞到心理生病,事實上,很多長輩的婚姻關係都有出現這種問題。
再者,一個有思想的成熟靈魂,怎可能願意被你支配?
現在又是功利主義的社會,除非你是白富美、高富帥,否則一個客觀條件普通(或不好),主觀意識又太強的人,要想擁有一段完美又完整的關係,基本上能找到喜歡對象,搞不好對方權衡各種主、客觀條件,也不願意配合或選擇你。
都是取捨之間。
—
兩個「擁有覺知」的靈魂個體相遇、彼此結合,這是人世間最美好的關係,同時也是一個很大的試煉,因為你必然會看見雙方落差。
正因希望雙方關係平衡,妥協是必要的,你要清楚明白,即便對方在「甲方面」我很討厭,可是「乙方面」我很喜歡也很需要,那麼我願意在「甲方面」做出大程度的讓步。
這是一種「各取所需」必須付出的代價。
有了這種認知,才會下定決心去磨合與接納,學習欣賞對方優點、從對方身上望見自身需求,最終包容對方本質,互相真誠溝通找方法,練習和對方缺點共存(甚至就是接受)
實際上,這才不是失去自我呢。
我反而認為這是在關係裡的覺醒,這才是真正學習到什麼是愛。
一如李尚順,他深愛李孝利的豁達主見和包容的心,那麼他也必須承擔她的率性性格在日常裡所呈現的脫線和孩子氣。
李孝利這麼有智慧,自然曉得李尚順的配合,於是她也會盡可能修正自己不足、力所能及的部分,或者是,她會「優化」李尚順喜歡的地方。
妥協,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自我,是奠基於一種我願意,以及我不想在生命裡失去這個人的決心。
我相信,徹底覺醒這個道理的李尚順與李孝利,他們的婚姻注定長久與健康。
他們是在雙方陪伴與時間的洗滌中成為自己,在溝通與包容中習得愛,各自完整,卻又彼此成就。
#Adaymag
功利主義優點 在 勇家,勇敢愛臺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陳勇嘉小姐明顯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會確定發現她進入這個階段首先觀察到一向「最愛粉紅色蓬裙、紗裙」的公主病患者,
變成「討厭粉紅色和紗裙並存」的公主病患者,
那天買了一件新洋裝長這樣,
她打死不穿。
回想一下自己,也看了一下她,想起小時候很愛很愛三麗鷗的大眼蛙(是的我從來不是凱蒂貓迷),我媽媽會狂買大眼蛙的手帕、水壺、書包、筆袋⋯給我,但國小升國中某天,我就不愛大眼蛙了,大眼蛙代表我的孩提時代、不成熟的象徵,從自己認為自己不是孩子了那天,我開始喜歡「流川楓」。
即使當時我看起來喜歡什麼,其實才正要開啟自己的眼光;看起來很有定見和主見,卻才開始要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回顧自己再看陳勇嘉,就立定當青春期少女媽媽的方向,不是洗腦她正確的價值觀或成天要她品格學習這種,首先我告訴自己「去除成見」、「不做任何較量」、「追求更好的自我狀態」。
「去除成見」
這點是緣由我可能難免有好為人師的習性,小孩講什麼聽著聽著就忍不住要教一波,事實上,下一代有下一代的趨勢和潮流,我最後一個知道的流行明星是周杰倫和蔡依林,他們是都還紅,但好歹也都40歲了,是陳勇嘉四次方,對她來說我的新非常復古。
我之前常常會看著她滔滔不絕的YTB搖頭,現在的孩子(尤其我家沒有電視)風靡的不再只有電視明星,她們可以愛Youtuber、網紅、各行各業的發聲者、政治人物、創者⋯⋯⋯因為現今世代是全面發聲,方方面面有立即性主張的世代。
當我身為一個將要40歲的婦女,我的價值觀雖然抵定,依然常常在我的人生路口擺盪,我必須放棄對我不明白、不完全明白的事抱有成見、滿口批判,以免我考慮不周卻首先讓她放棄帶給我新一代的想法,我得免得自己「舊了」。
「不做任何較量」
不做任何較量,以前我在這裡受過傷,我曾覺得爸爸媽媽對孩子是功利的、有目的性的,希望我們比人強好讓自己「有面子」。
所以我長期因為自卑所以自負,自負讓我失去很多機會學習,也讓我損傷朋友,在人際關係的建立、價值觀建立的人生階段,盼望陳勇嘉完全能將自己攤平,仔細擺開,看清楚自己想精選什麼成為自己投入的?
也明白萬事萬物有其存在的意義沒有高下、沒有絕對,人平等擁有的就是一天24小時,妳可以放心把時間放在妳精選的未來裡,媽媽可以提供妳選項的延伸,但期許自己是「延伸」這個「延伸」不來自我的較量。
我不需要面子、我不需要妳成為我的面子,妳是妳自己,妳需要的是專心探索青春與老去,妳是我的女兒但不屬於我。
「追求更好的自我狀態」
這篇文章,包括這個小標都是給我看的,是我對自己的期望。我需要追求更好的狀態,想要當敬虔的人,不是強逼她做敬虔的表面,而是我可以做她敬虔的榜樣,她常常告訴我:「媽媽,我上學之前聽得見妳在房間禱告。」
我認真工作、追求精進我的事業和專業,分享許多失敗經驗而非成功案例、分享各種我的低谷如何尋得勇氣希望陳勇嘉看見即使是我,她崇拜的媽媽,依然跌撞,她可以接受自己的人生是允許各種失敗和嘗試,不倚靠勢力、不倚靠才能、單單倚靠神。
媽媽不優秀但媽媽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優點,媽媽我是一個不停下學習的人,這是我的媽媽帶給我很好的榜樣,我媽媽常邊說自己笨、邊說自己學歷不高、不會讀書,邊超級完美主義的把所學應用在生活,她一直學、有興趣的事就瘋狂花時間學,插花園藝廚藝歌唱⋯⋯甚至保母證照她因為想幫弟弟帶孩子也考了,之前爸爸創業遇到很多關卡,那不是媽媽的願望、媽媽也不擅長做那些事,甚至跑法院,媽媽都邊哭邊學,現在我一邊覺得自己笨一邊學東西的時候,都會想到我媽。
陳勇嘉看著我跟她爸從大吵大鬧一直走到現在,一起服事,一起建造家,她說:「媽媽,大人吵架的時候,小孩會很無助,因為不知道未來會如何?未來不是小孩可以決定的。」
我跟她分享:「大人吵架就是因為大人很無助,只能靠吵架看看能不能找到出路,很可惜吵架不能。」
「但媽媽也跟妳說,未來不是大人可以決定的,妳要記得一生沒有任何事重要,禱告最重要,爸爸媽媽不會陪妳一輩子但上帝可以,妳的婚姻爸爸媽媽不能去但上帝可以,妳長大發生什麼事情不一定會告訴爸爸媽媽,但要告訴上帝,專心倚靠神,聖經上說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智慧會為妳開路,這條路不一定容易,這條路不能回頭,但這條路值得走。」
媽媽同時希望自己要繼續追求智慧,在「信、望、愛」都做你們的榜樣,信心帶我行動,盼望安慰我,愛人和帶來影響是必要的,媽媽也每天提醒自己以上三件事。
寫下來,有一天妳會用臉書,我每年也可以省察自己路有沒有走偏?我是說我的路,妳就大步走妳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