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探索滿月圓林木之美🌙尋訪月圓思鄉情】
從前從前~這裡的山頭旁住著一群離鄉背井的森林人🌲,每逢月圓時分總眺望著遠方渾圓的山頭,思念著遠在家鄉的親人💧
久久才能返鄉團圓的他們,始終期待著能與家人團聚!🙏
滿月圓的由來就是這樣一個略帶傷感的故事( ´・・)ノ(._.`)
但同時也是因為這群森林人的悉心照料,因此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才得以保留著一部份整齊的人工林景色~🌳而當時讓森林人倍思親的那片山景,現在已經轉變成大家暑假期間的清涼享受惹!閉上眼睛,回想在滿月圓的那次旅行,彷彿可以聽見蚋仔溪的泠泠水聲與五色鳥那像是敲木魚般的鳴唱聲🐦
這個暑假,滿月圓邀請大家,一起回顧滿月圓的美好人事物!✨
無論是用照片或是用文字敘述你在滿月圓的精采體驗,通通沒問題~🤙
🌝活動詳情請見圖片說明,或到 滿月圓國家森林遊樂區 粉絲專頁查詢!
⛔️提醒大家:貼在這邊無法參加活動哦!!記得到活動貼文去參加~
🌕尋找心中的滿月圓:https://reurl.cc/GmN1gD
🌕滿月圓的暑假作業(一):https://reurl.cc/lRY1nE
加蚋由來 在 陳冠廷 Kuan-Ting Che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市民前進到糖廍里】
了解這個市,然後,改善它
秘密空中花園。華江整宅
糖廍里120年前屬於下崁庄下石路。120年前,下崁庄約略在今日的廣州街以南、西藏路以北形成的狹長地區,與南邊的加蚋仔庄以無尾港溪(今日西藏路)為界。
「糖廍」念作「糖部」,「廍」原意工房或房屋,糖廍就是台灣古代的製糖處所,後來台灣人就把製作蔗糖的工廠通稱為糖廍。早在清康熙末年,已經有福建楊姓移民家族在下崁庄,約略是今日萬華大理街一帶建廠製糖,漢人在加蚋仔庄開墾種植甘蔗、麻竹、茉莉花,加蚋仔採收的甘蔗就送到下崁庄的糖廍。
台灣早在荷蘭人統治時期就種甘蔗、煉蔗糖,明鄭時期在鄭經推廣下,台灣成為東亞重要的蔗糖出口地,為台灣賺取大量資金。清朝佔領台灣後,繼續明鄭的蔗糖產業。明清時代販賣蔗糖是非常賺錢的行業,就算身為製糖工人,薪水也是普通工人的數倍,所以清朝東南沿海的居民常常想前往台灣工作,廣東省甚至流傳「台灣錢、淹腳目」的俗語,那個時候台灣人也稱製糖是「作一冬、食三冬」的工作。
日本治台後,日本人也重視製糖產業,清代台灣的製糖產業依然非常傳統,台灣機器煉糖則是從日本統治開始。日本人在台灣大力推動機器製糖,1910年日本人木下新三郎、高橋虎太聯合板橋林家共同創立「台北製糖株式會社」,工廠選在今日大理街一帶的舊糖廍,甘蔗則採收自桃園大溪的甘蔗田,是全台灣最北邊的現代化糖廠。台灣人把這一塊製糖廠周圍稱為「糖廍」,這也是糖廍里里名的由來。
1 糖廍文化園區
台北製糖株式會社成立六年後被台灣製糖株式會社併購,改名為台北製糖所,1943年因太平戰爭戰局惡化,日本政府下令蔗糖減產,台北製糖所停產蔗糖、所有工廠改為戰略物資儲存倉庫。戰爭結束後台糖接收台北製糖所,依然將廠房作為倉庫使用,由於廠區緊鄰台鐵縱貫線,所以庫房曾用於貨物轉運,後來台糖將部分廠房出租給草創期的中國時報,這也是糖廍里時報大樓的由來。台糖配合政府政策,將廠房用地捐出蓋國宅、闢建馬路,到了1990年整個廠區僅剩3間老倉庫及一小段運糖小火車(五分車)使用的月台。原本台糖想將殘存的廠區租給西園醫院作為老人養護所,遭到當地居民反對,因在地保護古蹟意識加強,台北市政府將這些殘存的糖廠設施指定為市定古蹟,經過整修後於2011年對外開放,是為糖廍文化園區。
糖廍文化園區臉書粉絲團
2 私立愛愛院
愛愛院舊名愛愛寮,成立於1923年。來自淡水中上家庭的施乾,畢業於工業講習所(今台北科技大學),1919年在總督府商工課任公務員,1921年進行台北貧民調查時發現艋舺地區乞丐問題嚴重,甚至還有一家三代均為乞丐,施乾決定要解決乞丐問題,隔年辭去工作、向親戚借款在台北製糖所附近購買1000坪土地成立乞丐收容所,最初命名「愛愛寮」,收容約30名乞丐。
施乾在收容乞丐方面有幾個原則,首先嚴格審查是否需要收容救濟、其次為教導基礎謀生技能、再來則是給予必要醫療協助。在經過教導與救濟,確認收容人可以自給自足生活,收容人即可返回社會。施乾除了親自進行救濟工作,也自費出書描述如何減少乞丐數量。
施乾的行為確實減少艋舺街頭乞丐數量,經新聞報導後連日本裕仁天皇都知曉其人,1928年裕仁頒發獎金資助施乾,日本宮內省(今日的宮內廳)也連續八年每年給予獎助金500圓(1930年,台北公學校教師月薪約30圓上下)。1933年,愛愛寮更改體制為財團法人台北愛愛院,經營總算步上正軌。日本富家女清水照子也在1933年與剛喪妻一年的施乾結婚,施乾1944年過世後,清水照子代施乾擔任院長直到2001年過世。
愛愛院原本收容乞丐、老人、孤兒,1973年後配合政府政策,以收容男性老年人為主,逐漸轉型為老人安養機構。1991年後正式轉型為老人安養機構,除了弱勢老人,自費老年者亦可接受評估入住。
愛愛院目前院長為施乾的小兒子施武靖先生。
3 華江整建住宅
1970年動工隔年完工的整建住宅,又稱為華江國宅,屬於華江計劃第一期的一部份。住宅位於和平西路與環河南路路口周圍,共計16棟分布在柳鄉里、華江里、青山里、糖廍里四個里。當年曾有許多建築師參與華江整宅的設計,至今仍未能打破這個紀錄。華江整宅的特色為一樓店面挑高,二樓有騎樓連通每棟整宅,形成全國獨一無二、天橋連通各住宅的奇景。大部分整宅三樓有採光迴廊,三樓住戶利用這空間種花植草,形成居民口中的秘密空中花園。華江整宅當初設計構想一如南機場整宅,國民住宅整合眾多公共設施,還有整宅居民共用的超大型水塔,每戶坪數卻較南機場整宅多出至少50%,同時華江整宅居民同質性較高,管理容易也比較好,所以華江整宅雖老舊卻不會髒亂。
P 華江整建宅通往二樓的樓梯間,可以看到老舊生鏽的管線與電表箱,隔壁華江里已經貼出公告將請廠商來維修。
p糖廍文化園區的其中一座倉庫充作展場,展示台北製糖業簡史,還有台北萬華區行政區劃分演進圖。
加蚋由來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鄉土民情(四十七)
大樹有一個九曲卜,舊名叫九腳桶,名稱的由來有一個故事,說當時有些反清復明的志士,被清朝抓去斬頭,清朝政府欽佩這些英雄好漢的民族志氣,特別在執行斬首之時,在每一個人面前放一個柴桶,頭殼斬下來才不掉落地面,沾上土壤,因為共九個人,叫九腳桶,後來為什麼改九曲卜,無從考察。
台中龍井到雲林口湖也有二個傳說,龍井有一口井叫龍目井,這口井自明朝就有,聽說是天下第一水,水質優良,當時清朝政府要設一個彰化縣城不知要設在哪,龍井和彰化雙方都互相爭取,官府不知要如何才好,適逢乾隆君遊台灣經過這,雙方的人馬自備水傳至乾隆君,要其監定看究竟誰水質好,彰化人聰明了些,將水偷換過,乾隆君因此以為彰化的水質好,裁定縣城設在彰化。
嘉義公明路的東安宮,算是土地公廟,台灣所有的土地公都很簡單,也沒戴冠帽,諸羅縣現在的東門褔德洞的土地公有戴這頂帽,傳說是嘉慶君來台灣住宿時,回去京城奏明乾隆勒封加冠的,竹山有一支照鏡山,山頂的地名叫坪頂埔,對面山叫柬埔蚋,這兒出美人,嘉慶君經過此地時,想要了解這兒的女人品德好壞,就問一個美女,您是日出上粧,或者日落?女孩笑笑不答,有一個阿伯耳聾愛說話,以為嘉慶君是問日出西山,或日落西山,因為老人無牙漏風,嘉慶君聽不到,以為日落梳粧,他吐一個大氣,啊!可惜……
日出梳粧出貴人,日落梳粧出賊人啊,為這句話,當地美女變成無氣質無貴氣,另一傳說嘉慶君到竹山有一晚向村人借住一宿,村民親切熱情款待,煮蕃薯請嘉慶君,嘉慶吃了一直稱讚這兒的蕃薯雖不大,但是甜又鬆,可見實質重於外在,因為皇帝嘴,點石成金,君無戲言,皇帝說的就是聖旨,竹山蕃薯讓皇帝說的出名。